隨著對生物武器的限製被解除,那些被束縛已久的改造生物體紛紛蘇醒過來。它們的腦神經抑製器開始發揮作用,激發它們的大腦發出戰鬥的信號。
不再需要淩玖進行複雜的微觀操控,這些生物兵器便開始掙脫束縛,不等培養艙的艙蓋完全開啟,它們就猛地將艙蓋撕碎,從中衝了出來。
一名護教軍士兵還沒來得及弄清楚發生了什麽,就被旁邊襲來的動力錘擊碎了上半身。一隻重錘裝甲獸發出憤怒的咆哮,它雙臂的動力錘橫掃而過,一連串的護教軍士兵被擊飛。它肩上的重型爆彈槍隨即開火,對周圍的護教軍形成了猛烈的火力壓製。
利爪戰士揮舞著撕裂者電磁爪,輕鬆地撕開了幾名護教軍的盔甲。它們的動作迅猛而精準,仿佛一台精密的殺人機器。一時間,毫無防備的護教軍被打得措手不及,鮮血四濺,哀嚎聲此起彼伏。
-----------------
裝甲部隊的大部分都部署在平鶴基地的外圍,而且其中一半還被臨時抽調走了。這些生物兵器似乎完全不畏懼自身的損傷,硬生生地將護教軍在平鶴基地內的陣型攪得混亂不堪。
然而,王國連手下的護教軍畢竟都是經曆過無數戰鬥的老兵,他們大多數都身著動力盔甲。盡管局勢異常危險,但這些訓練有素的士兵迅速調整了戰術,開始迎戰這些半機械化的怪物。
這些護教軍並未配備與新上青市相同的近戰武器,他們依然使用著戰前流行的電磁戰鬥刃、激光切割器以及爆彈散彈槍來進行戰鬥,好一點的指揮官有著等離子能量刃。
這樣的裝備使得他們在麵對生物兵器時處於劣勢,因為陶剛製造的護甲能夠免疫大多數近戰武器的攻擊。
一時間,護教軍陷入了極為不利的局麵。重錘裝甲獸的動力錘和利爪戰士的撕裂者電磁爪,都不是護教軍能夠直接硬碰硬的武器。而試圖拉開距離作戰也同樣占不到便宜,生物兵器背後的重型爆彈槍和重型激光槍不停地射擊,一度掌握了戰鬥的主導權。
但王國連很快便做出了反應,基地外部的裝甲部隊立刻啟動,重新進入基地內投入戰鬥。
一輛n1坦克調整了炮塔,迅速鎖定了一隻揮舞著動力錘的重錘裝甲獸。鎢芯穿甲彈發射出去,輕易地穿透了它的身體,強大的動能將其上半身撕成了碎片。幾乎潰不成軍的護教軍重新集結起來,依托在坦克後麵開始了有力的反擊。
緩過勁來的護教軍很快就扭轉了局勢,占據了上風,畢竟他們在人數和裝備上都占有優勢。盡管生物兵器在麵對身穿動力盔甲的步兵時幾乎占據壓倒性的優勢,但要與裝甲部隊正麵交鋒卻是根本不可能的。
王國連清點了損失,就在剛才的短暫時間內,他損失了不下六千名士兵。當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他的輕敵所致。
為了向景濤表明自己的忠誠,他甚至沒有等待部隊完全整備完畢,就命令部分裝甲部隊前去追擊敵軍。他還命令大量士兵在沒有裝甲單位掩護的情況下在基地中列隊,僅僅是為了在視頻中顯得更加威武。
“立即開火,消滅這群怪物。”“命令部隊向四周散開,立刻恢複通訊頻道。保持高度警戒,召回剛剛派出的追擊部隊。”王國連意識到自己被對方算計了,歸根結底是他疏忽大意了。他立刻想要收攏部隊,準備防禦可能到來的下一波敵襲。
----------------------------------------
馮俊注視著平鶴基地內發生的戰況,生物兵器的戰鬥數據清晰可見。選擇在平鶴基地進行實驗,而非在兩軍交戰時,是為了收集這些生物兵器在巷戰中表現的戰鬥數據。
在收複舊上青市的行動中,馮俊也見識到了巷戰的殘酷性。即便在消滅了主力作戰的屍潮之後,戰士們還得逐屋逐戶清理每一棟大樓。那些異種或突變體隨時可能出現,在關鍵時刻發動襲擊。
城市中的戰鬥更接近立體作戰,士兵們在高樓大廈間不僅要警惕樓上襲來的天降之敵,還要防範從下水道中鑽出的敵人。起初,戰鬥機械部隊還能輕鬆地組成隊列進行戰鬥,但隨著激烈戰鬥的持續,由於淩玖的算力無法支撐,加之出現了大量異種,它們的戰鬥模式遠非普通突變體和屍群所能比擬。
對付屍群或突變體時,戰鬥機器人隻需占據有利地形,排列整齊,用火控係統鎖定目標後扣動扳機即可。清道夫機械犬隻需分辨敵我,撲上去用機械爪撕咬。然而,後來出現的異種就難以對付了,比如大量孵化的荊棘騎士,它們不僅擁有更厚的生物甲殼,攻擊方式也更為靈活多變。
相較而言,之前的屍群或突變體就像是小流氓混混,而後出現的荊棘騎士和刺兵異種則像是經驗豐富的士兵和武術大師。想要在複雜環境中擊敗這樣的敵人,僅依靠統一指揮遙控的機器人是不夠的。它們在荊棘騎士和其他異種麵前就像提線木偶,容易被戲耍。
因此,擁有生物本能、能夠進行廝殺的生物兵器顯得極為有優勢。經過改造的腦神經抑製器能夠刺激異種大腦內的嗜血戰鬥本能,使其在巷戰環境中爆發出接近本能的戰鬥力。
在接受了機械改造後,這些生物兵器展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在近距離的巷戰廝殺中,它們完全壓製了裝備有洪天型動力盔甲的護教軍士兵。如果不是裝甲部隊在基地外迅速支援,造成的傷亡可能會更加嚴重。
總的來說,這次生物兵器的首次實戰目的已經達成。雖然在麵對裝甲部隊時仍然顯得無力,但完全可以作為特定環境下使用的部隊,或是與戰鬥機械部隊配合使用。然而,它們也存在許多缺點,有些生物兵器似乎進入了興奮狀態,變得難以控製,腦神經抑製器還需進一步改進。
不再需要淩玖進行複雜的微觀操控,這些生物兵器便開始掙脫束縛,不等培養艙的艙蓋完全開啟,它們就猛地將艙蓋撕碎,從中衝了出來。
一名護教軍士兵還沒來得及弄清楚發生了什麽,就被旁邊襲來的動力錘擊碎了上半身。一隻重錘裝甲獸發出憤怒的咆哮,它雙臂的動力錘橫掃而過,一連串的護教軍士兵被擊飛。它肩上的重型爆彈槍隨即開火,對周圍的護教軍形成了猛烈的火力壓製。
利爪戰士揮舞著撕裂者電磁爪,輕鬆地撕開了幾名護教軍的盔甲。它們的動作迅猛而精準,仿佛一台精密的殺人機器。一時間,毫無防備的護教軍被打得措手不及,鮮血四濺,哀嚎聲此起彼伏。
-----------------
裝甲部隊的大部分都部署在平鶴基地的外圍,而且其中一半還被臨時抽調走了。這些生物兵器似乎完全不畏懼自身的損傷,硬生生地將護教軍在平鶴基地內的陣型攪得混亂不堪。
然而,王國連手下的護教軍畢竟都是經曆過無數戰鬥的老兵,他們大多數都身著動力盔甲。盡管局勢異常危險,但這些訓練有素的士兵迅速調整了戰術,開始迎戰這些半機械化的怪物。
這些護教軍並未配備與新上青市相同的近戰武器,他們依然使用著戰前流行的電磁戰鬥刃、激光切割器以及爆彈散彈槍來進行戰鬥,好一點的指揮官有著等離子能量刃。
這樣的裝備使得他們在麵對生物兵器時處於劣勢,因為陶剛製造的護甲能夠免疫大多數近戰武器的攻擊。
一時間,護教軍陷入了極為不利的局麵。重錘裝甲獸的動力錘和利爪戰士的撕裂者電磁爪,都不是護教軍能夠直接硬碰硬的武器。而試圖拉開距離作戰也同樣占不到便宜,生物兵器背後的重型爆彈槍和重型激光槍不停地射擊,一度掌握了戰鬥的主導權。
但王國連很快便做出了反應,基地外部的裝甲部隊立刻啟動,重新進入基地內投入戰鬥。
一輛n1坦克調整了炮塔,迅速鎖定了一隻揮舞著動力錘的重錘裝甲獸。鎢芯穿甲彈發射出去,輕易地穿透了它的身體,強大的動能將其上半身撕成了碎片。幾乎潰不成軍的護教軍重新集結起來,依托在坦克後麵開始了有力的反擊。
緩過勁來的護教軍很快就扭轉了局勢,占據了上風,畢竟他們在人數和裝備上都占有優勢。盡管生物兵器在麵對身穿動力盔甲的步兵時幾乎占據壓倒性的優勢,但要與裝甲部隊正麵交鋒卻是根本不可能的。
王國連清點了損失,就在剛才的短暫時間內,他損失了不下六千名士兵。當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他的輕敵所致。
為了向景濤表明自己的忠誠,他甚至沒有等待部隊完全整備完畢,就命令部分裝甲部隊前去追擊敵軍。他還命令大量士兵在沒有裝甲單位掩護的情況下在基地中列隊,僅僅是為了在視頻中顯得更加威武。
“立即開火,消滅這群怪物。”“命令部隊向四周散開,立刻恢複通訊頻道。保持高度警戒,召回剛剛派出的追擊部隊。”王國連意識到自己被對方算計了,歸根結底是他疏忽大意了。他立刻想要收攏部隊,準備防禦可能到來的下一波敵襲。
----------------------------------------
馮俊注視著平鶴基地內發生的戰況,生物兵器的戰鬥數據清晰可見。選擇在平鶴基地進行實驗,而非在兩軍交戰時,是為了收集這些生物兵器在巷戰中表現的戰鬥數據。
在收複舊上青市的行動中,馮俊也見識到了巷戰的殘酷性。即便在消滅了主力作戰的屍潮之後,戰士們還得逐屋逐戶清理每一棟大樓。那些異種或突變體隨時可能出現,在關鍵時刻發動襲擊。
城市中的戰鬥更接近立體作戰,士兵們在高樓大廈間不僅要警惕樓上襲來的天降之敵,還要防範從下水道中鑽出的敵人。起初,戰鬥機械部隊還能輕鬆地組成隊列進行戰鬥,但隨著激烈戰鬥的持續,由於淩玖的算力無法支撐,加之出現了大量異種,它們的戰鬥模式遠非普通突變體和屍群所能比擬。
對付屍群或突變體時,戰鬥機器人隻需占據有利地形,排列整齊,用火控係統鎖定目標後扣動扳機即可。清道夫機械犬隻需分辨敵我,撲上去用機械爪撕咬。然而,後來出現的異種就難以對付了,比如大量孵化的荊棘騎士,它們不僅擁有更厚的生物甲殼,攻擊方式也更為靈活多變。
相較而言,之前的屍群或突變體就像是小流氓混混,而後出現的荊棘騎士和刺兵異種則像是經驗豐富的士兵和武術大師。想要在複雜環境中擊敗這樣的敵人,僅依靠統一指揮遙控的機器人是不夠的。它們在荊棘騎士和其他異種麵前就像提線木偶,容易被戲耍。
因此,擁有生物本能、能夠進行廝殺的生物兵器顯得極為有優勢。經過改造的腦神經抑製器能夠刺激異種大腦內的嗜血戰鬥本能,使其在巷戰環境中爆發出接近本能的戰鬥力。
在接受了機械改造後,這些生物兵器展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在近距離的巷戰廝殺中,它們完全壓製了裝備有洪天型動力盔甲的護教軍士兵。如果不是裝甲部隊在基地外迅速支援,造成的傷亡可能會更加嚴重。
總的來說,這次生物兵器的首次實戰目的已經達成。雖然在麵對裝甲部隊時仍然顯得無力,但完全可以作為特定環境下使用的部隊,或是與戰鬥機械部隊配合使用。然而,它們也存在許多缺點,有些生物兵器似乎進入了興奮狀態,變得難以控製,腦神經抑製器還需進一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