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長安試點,工資代替徭役
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 作者:番茄打卡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塵,若有良策,請教於我等,你是沒見過災民呐!
災民苦啊!你房伯伯我,曾親眼見到不足一歲嬰兒,被活活餓死啊!
一兩歲孩童,吃樹皮……啃泥啊!”
房玄齡聲淚俱下,邊抹眼淚邊哭訴,還不忘偷偷觀察蘇塵臉色。
蘇塵被房玄齡這通騷操作,弄得哭笑不得。
他是沒有見過災民,但他看出房玄齡在演給他看。
無奈,蘇塵隻好安慰道:
“房伯伯且放寬心,若隻有三、五萬災民,這次我可以安置好。”
李世民等人,聽蘇塵已經把事情攬下了。
關於災民的事,那就算結了。
“好好好,蘇塵,朕果然沒看錯你!”
李世民又滿血複活了。
……
“小子,說說你修路的事吧!”
李世民今天過來,主要目的就是問清楚這修路的事。
“陛下,我要修的這條路,朝廷是不是要給個批文什麽的?
到時候官府阻止施工,那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蘇塵他不清楚,大唐有沒有這方麵操作流程。
李世民看向戴胄,戴胄搖了搖頭,這不歸我管。
“百姓修建房屋,唐律有規定,但這修路……修路鋪橋乃行善之舉,並未有明確條律。”
杜如晦思索後,像是自言自語般說道。
大唐貞觀年初唐律,就是他和房玄齡起草的。
蘇塵聽他說沒有規定,那就好,最後就是工資了。
“杜伯伯,我想請問一下,雇傭一壯年做一天體力勞動,需要多少錢?”
杜如晦思索片刻,也沒有這方麵的具體規定。
“蘇塵,你可能不了解,根據唐律,百姓納稅包括:‘租,庸,調’。
租:每年納粟二石,庸:每年服徭役二十天,調:每年納絹兩丈。
徭役允許百姓以納絹代替,每天納絹三尺。你以此參照一下!”
杜如晦慢慢說給蘇塵聽。
蘇塵聽完點了點頭,啥也沒聽懂,“杜伯伯,絹三尺是多少錢?”
杜如晦皺著眉,快速算著:“一匹絹四丈,10尺為丈,值銀一兩。”
杜如晦他也不想計算了,讓蘇塵自己計算。
蘇塵聽完就算出來了,三尺75銅錢。
也就是說,你想免除一年的徭役,得交1500銅錢。
他給莊園村民開的工資,是30銅錢每天,有點高了。
要和大臣商量一下,拿出一個最低工資標準,或者就和徭役一樣,25文每天。
“小子,其實尋常百姓,用銀錢的並不多,通常以等價實物交易。”
李世民補充了一句,包括他給大臣發工資也是,分兩部分的,錢和物。
蘇塵點了點頭,“陛下我大概知道了,我修這條路會請百姓做工,每天25文提供三餐。
陛下,各位伯伯有何不同意見嗎?25文和百姓的免役金相等。
我對現在的物價,工資都不了解。”
杜如晦沒聽過免役金,“蘇塵,何為免役金?”
蘇塵皺了一下眉,“剛剛不是杜伯伯說的嗎,每天繳納三尺絹,可免除一天徭役,所以我把它叫免役金。”
房玄齡一聽,點了點頭,“免役金,用得妙啊!”
這時候,李世民有不同意見了。
“蘇塵,修路這等大工程,為何不征調徭役?而另外按天支付銀錢?”
蘇塵被這問題難到了,想法他是有的,就是生產力和生產價值的關係。
但不知如何解釋,他背不出來,思索片刻後:
“陛下,我舉個例子啊,如果陛下征調,免費的徭役來修這條路。
先不說效率的問題,就是路修完後,辛苦勞動的人,最後什麽都沒有得到。
該窮還是窮,隻是官府省了工資錢。
但如果,陛下給修路的發工資,百姓通過勞動,賺了錢,他是不是可以用這錢,去買用的和吃的東西?
隻要這錢一流通,商人是不是要交稅了?這修路的錢,還是會慢慢回到朝廷。
路還是那條路,但百姓生活卻變好了,國家稅也提高了。錢要流通起來,才能創造價值。
稅,取之於民,用於民,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用來平衡貧富差距的。
修路,當官的不可能會來做工,商人也不會,隻有老百姓會做這辛苦活。”
蘇塵也不知道,他這三滴水有沒有說明白。
所有人若有所思,尤其是李世民。
貞觀元年,李世民想修建一宮殿,但考慮到征調的徭役太多,便放棄了。
因為他想做,別人眼中的明君,輕賦稅薄徭役。
“蘇塵,按照你這麽說,朕,今後是不是要取消徭役,改為支付工資?”
蘇塵一聽,嚇一跳,這怎麽行?
“陛下,不行啊,我不是專業的,隻是說說我的想法。
那樣範圍太大了,如果可以的話,先用長安來做個試點。
如果發現有問題,影響也不大,可以慢慢推進改良。”
李世民點了點頭,掃視群臣。
“各位愛卿,以為蘇塵所說,是否可行?放心大膽的說。”
魏征第一個讚同,他一直盯著皇帝,讓他要做個明君。
“陛下,臣讚同蘇塵說的試點,這也正合陛下,輕賦稅薄徭役的國策。”
眾人思索過後,也跟著表態,讚同。
“好,就以長安作為試點,從修這條水泥路開始,你放心去做,出了問題朕給你擔著!”
李世民激昂的說完,看了一眼李承乾。
“小子,日後多教導高明,一些諸如此類的治國之策!”
蘇塵想說,這教不了。
別以為把一些現代的東西,照搬古代就先進了。
我們也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
隻能說參考,借鑒。
“陛下,我可不會什麽治國之策,有事問我,我也隻是說說自己的想法。
你們都是大佬。陛下若是要論吃的用的,那我還行!”
心想:我除了自己會搗鼓一些小東西,隻能靠係統。
蘇塵這句話把他們氣笑了。
這孩子,活到這麽大,不容易啊!
不過,這樣的駙馬。
哪個皇帝不喜歡?
……
“小子,朕回宮了,你若得空,隨時可來皇宮!
銀兩今日便會送到莊園,有任何需要,他們倆做不了主的,可派人來傳話。”
李世民難得拍了一次蘇塵肩膀,目光突然變得深邃。
“好,等豬圈蓋好了,我就去!”
李世民點了點頭,又看向那些官二代。
“你們幾個混小子,記住蘇塵說的‘學以致用’,好好學,以後超過你們老子。”
官二代躬身齊道:“謹遵陛下教誨!”
李世民點點頭,再次看了蘇塵一眼,轉身扶著李淵走向馬車。
在馬車中坐下後,父子倆眼神對視著,看似都很凝重。
小李治被長孫皇後牽著,三步一回頭,看向蘇塵。
蘇塵微微一笑,揮手道:“我過兩天就去找你玩!”
蘇塵知道,他肯定是想提醒蘇塵,別忘了帶好玩給的他。
小李治停下腳步,掙脫皇後的手,朝著蘇塵低頭拱手。
長孫皇後看李治停下腳步,回頭看了李治一眼。
她這小兒子,為何對蘇塵作揖?
看向蘇塵笑了笑,牽著李治走上馬車。
災民苦啊!你房伯伯我,曾親眼見到不足一歲嬰兒,被活活餓死啊!
一兩歲孩童,吃樹皮……啃泥啊!”
房玄齡聲淚俱下,邊抹眼淚邊哭訴,還不忘偷偷觀察蘇塵臉色。
蘇塵被房玄齡這通騷操作,弄得哭笑不得。
他是沒有見過災民,但他看出房玄齡在演給他看。
無奈,蘇塵隻好安慰道:
“房伯伯且放寬心,若隻有三、五萬災民,這次我可以安置好。”
李世民等人,聽蘇塵已經把事情攬下了。
關於災民的事,那就算結了。
“好好好,蘇塵,朕果然沒看錯你!”
李世民又滿血複活了。
……
“小子,說說你修路的事吧!”
李世民今天過來,主要目的就是問清楚這修路的事。
“陛下,我要修的這條路,朝廷是不是要給個批文什麽的?
到時候官府阻止施工,那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蘇塵他不清楚,大唐有沒有這方麵操作流程。
李世民看向戴胄,戴胄搖了搖頭,這不歸我管。
“百姓修建房屋,唐律有規定,但這修路……修路鋪橋乃行善之舉,並未有明確條律。”
杜如晦思索後,像是自言自語般說道。
大唐貞觀年初唐律,就是他和房玄齡起草的。
蘇塵聽他說沒有規定,那就好,最後就是工資了。
“杜伯伯,我想請問一下,雇傭一壯年做一天體力勞動,需要多少錢?”
杜如晦思索片刻,也沒有這方麵的具體規定。
“蘇塵,你可能不了解,根據唐律,百姓納稅包括:‘租,庸,調’。
租:每年納粟二石,庸:每年服徭役二十天,調:每年納絹兩丈。
徭役允許百姓以納絹代替,每天納絹三尺。你以此參照一下!”
杜如晦慢慢說給蘇塵聽。
蘇塵聽完點了點頭,啥也沒聽懂,“杜伯伯,絹三尺是多少錢?”
杜如晦皺著眉,快速算著:“一匹絹四丈,10尺為丈,值銀一兩。”
杜如晦他也不想計算了,讓蘇塵自己計算。
蘇塵聽完就算出來了,三尺75銅錢。
也就是說,你想免除一年的徭役,得交1500銅錢。
他給莊園村民開的工資,是30銅錢每天,有點高了。
要和大臣商量一下,拿出一個最低工資標準,或者就和徭役一樣,25文每天。
“小子,其實尋常百姓,用銀錢的並不多,通常以等價實物交易。”
李世民補充了一句,包括他給大臣發工資也是,分兩部分的,錢和物。
蘇塵點了點頭,“陛下我大概知道了,我修這條路會請百姓做工,每天25文提供三餐。
陛下,各位伯伯有何不同意見嗎?25文和百姓的免役金相等。
我對現在的物價,工資都不了解。”
杜如晦沒聽過免役金,“蘇塵,何為免役金?”
蘇塵皺了一下眉,“剛剛不是杜伯伯說的嗎,每天繳納三尺絹,可免除一天徭役,所以我把它叫免役金。”
房玄齡一聽,點了點頭,“免役金,用得妙啊!”
這時候,李世民有不同意見了。
“蘇塵,修路這等大工程,為何不征調徭役?而另外按天支付銀錢?”
蘇塵被這問題難到了,想法他是有的,就是生產力和生產價值的關係。
但不知如何解釋,他背不出來,思索片刻後:
“陛下,我舉個例子啊,如果陛下征調,免費的徭役來修這條路。
先不說效率的問題,就是路修完後,辛苦勞動的人,最後什麽都沒有得到。
該窮還是窮,隻是官府省了工資錢。
但如果,陛下給修路的發工資,百姓通過勞動,賺了錢,他是不是可以用這錢,去買用的和吃的東西?
隻要這錢一流通,商人是不是要交稅了?這修路的錢,還是會慢慢回到朝廷。
路還是那條路,但百姓生活卻變好了,國家稅也提高了。錢要流通起來,才能創造價值。
稅,取之於民,用於民,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用來平衡貧富差距的。
修路,當官的不可能會來做工,商人也不會,隻有老百姓會做這辛苦活。”
蘇塵也不知道,他這三滴水有沒有說明白。
所有人若有所思,尤其是李世民。
貞觀元年,李世民想修建一宮殿,但考慮到征調的徭役太多,便放棄了。
因為他想做,別人眼中的明君,輕賦稅薄徭役。
“蘇塵,按照你這麽說,朕,今後是不是要取消徭役,改為支付工資?”
蘇塵一聽,嚇一跳,這怎麽行?
“陛下,不行啊,我不是專業的,隻是說說我的想法。
那樣範圍太大了,如果可以的話,先用長安來做個試點。
如果發現有問題,影響也不大,可以慢慢推進改良。”
李世民點了點頭,掃視群臣。
“各位愛卿,以為蘇塵所說,是否可行?放心大膽的說。”
魏征第一個讚同,他一直盯著皇帝,讓他要做個明君。
“陛下,臣讚同蘇塵說的試點,這也正合陛下,輕賦稅薄徭役的國策。”
眾人思索過後,也跟著表態,讚同。
“好,就以長安作為試點,從修這條水泥路開始,你放心去做,出了問題朕給你擔著!”
李世民激昂的說完,看了一眼李承乾。
“小子,日後多教導高明,一些諸如此類的治國之策!”
蘇塵想說,這教不了。
別以為把一些現代的東西,照搬古代就先進了。
我們也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
隻能說參考,借鑒。
“陛下,我可不會什麽治國之策,有事問我,我也隻是說說自己的想法。
你們都是大佬。陛下若是要論吃的用的,那我還行!”
心想:我除了自己會搗鼓一些小東西,隻能靠係統。
蘇塵這句話把他們氣笑了。
這孩子,活到這麽大,不容易啊!
不過,這樣的駙馬。
哪個皇帝不喜歡?
……
“小子,朕回宮了,你若得空,隨時可來皇宮!
銀兩今日便會送到莊園,有任何需要,他們倆做不了主的,可派人來傳話。”
李世民難得拍了一次蘇塵肩膀,目光突然變得深邃。
“好,等豬圈蓋好了,我就去!”
李世民點了點頭,又看向那些官二代。
“你們幾個混小子,記住蘇塵說的‘學以致用’,好好學,以後超過你們老子。”
官二代躬身齊道:“謹遵陛下教誨!”
李世民點點頭,再次看了蘇塵一眼,轉身扶著李淵走向馬車。
在馬車中坐下後,父子倆眼神對視著,看似都很凝重。
小李治被長孫皇後牽著,三步一回頭,看向蘇塵。
蘇塵微微一笑,揮手道:“我過兩天就去找你玩!”
蘇塵知道,他肯定是想提醒蘇塵,別忘了帶好玩給的他。
小李治停下腳步,掙脫皇後的手,朝著蘇塵低頭拱手。
長孫皇後看李治停下腳步,回頭看了李治一眼。
她這小兒子,為何對蘇塵作揖?
看向蘇塵笑了笑,牽著李治走上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