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意思?曲沃,是宗廟所在之地;蒲和南北二屈,是晉國的邊疆要地,不能沒有人主管。宗廟所在地沒有人主管,民眾就不會畏懼;邊疆要地沒有人主管,就會引發戎狄的侵略野心。戎狄產生野心,民眾輕慢朝廷,這是國家的大患。如果讓太子申生去主管曲沃的宗廟,讓公子重耳和夷吾去主管蒲和南北二屈,就可以威服民眾並使戎狄懼怕,而且也彰明了獻公的功績。


    獻公一聽,哎,挺好,這個說法挺有說服力。


    沒等獻公說話,梁五也插話了:“狄之廣莫,於晉為都。晉之啟土,不亦宜乎?”(《國語》)啥意思?戎狄有廣闊土地,讓它成為晉國的下邑,晉國開拓了疆土,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好啊,”獻公禁不住叫起好來,現在才發現這二五不僅會拍馬屁說黃段子,那簡直就是治國的材料啊,“你們真是太有才了,太有才了。”


    畫麵旁白:晉獻公十二年(前666年),獻公下令,鑑於曲沃的絕對重要性,派太子申生鎮守;同時,在蒲地修建蒲城,派公子重耳駐守,防備秦國;在屈地建屈城,公子夷吾助手,防備北翟。


    於是,這才有了士蒍的豆腐渣工程。


    三公子被外派,晉獻公與驪姬姐妹和奚齊在絳。


    ——晉獻公擴軍


    晉獻公十六年(前662年),獻公進行了一個大動作。


    當初武公拿下翼城,將晉國的寶物送去王室賄賂,周王看在賄賂的分上,任命武公為晉侯,但是同時對武公進行了限製,什麽限製?“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左傳》)


    一軍是什麽意思?我們現在來介紹一下周朝的軍隊編製。


    根據《周禮夏官司馬》,“凡製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長。”


    翻譯一下:軍隊建製,每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軍的統帥為卿;一軍有五師(二千五百人),師的統帥為中大夫;每師有五旅(五百人),旅的統帥為下大夫;每旅有五卒(一百人),卒的卒長為上士;一卒有四兩(二十五人),兩的頭目叫司馬,軍銜為中士;每兩有五伍(五人),頭目為伍長。


    王室共有六軍,也就是中央軍或者解放軍的野戰部隊,六軍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屬於王室直屬護衛部隊。這個軍由周王親自指揮,比其他的軍多一個師,所以這個軍又稱為六師,共是一萬五千人。不過,到了東周時期,王室的人力財力都不足,早已經無法支撐六軍,從三軍、二軍到最後連一軍也湊不齊了。


    諸侯軍隊的編製最多三軍,依照爵位高低和國家大小確定,譬如齊國和魯國都是三軍編製,也就是說最多三萬七千五百人的軍隊。而這些軍隊在戰爭時期必須聽從王室的調動,也就是地方武警部隊的意思。通常的小國,就隻給一軍的編製。


    晉國隻得到了一軍的編製,也就是中央承認的正規軍隻有一萬二千五百人。對於晉國來說,這點編製實在太少。好在,現在王室也管不了那麽寬,你不給編製,老子自己給編製。


    晉獻公決定,晉國軍隊擴充為二軍。上軍由獻公親自擔任主帥,下軍主帥則是申生。


    兩軍成立,獻公宣布:準備出征。


    ——敏銳的士蒍


    表麵上看,申生現在拿到了軍權,至少是一部分軍權,今後還可能拿到全部的軍權。似乎獻公這樣做是為了鞏固申生的實力和地位,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有人發現了一個不祥的預兆。誰這麽聰明?士蒍。


    士蒍是個很敏銳的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同時,他也是死硬的太子黨。


    “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就應該一門心思等著繼承君位,怎麽能有官位?現在國君分封給他土地,還給他安排了官職,這是把他當外人看待啊。不行,我要向主公進諫。”士蒍當時就看出了問題,他決定去糾正獻公。


    (以下對話見於《國語》,原文不再引述。)


    “太子,是國君的繼承者,而您卻讓他去統領下軍,恐怕不合宜吧?”士蒍開門見山,直接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


    “下軍,就是上軍的副職。我統領上軍,申生統領下軍,不也是可以的嗎?”別說,獻公說得也有道理。


    “下不可以作為上的副職。”


    “為什麽?”


    “正副職的關係就像人的四肢一樣,分成上下和左右,用來輔助心和目,所以才能經久使用而不勞倦,給身體帶來好處。上肢的左右手交替舉物,下肢的左右腳交替走步,輪流變換,用來服務於心和目,人所以才能做事,節製百物。如果下肢去引持上肢,或者上肢去引持下肢,就不能正常地輪流變換,破壞了與心和目的協調,那人就反而要被百物牽製,什麽事能做得成?所以古代組建的軍隊,有左軍有右軍,缺了可以及時補上,列成陣勢後敵方不知道有缺口,所以很少失敗。如果以下軍作為上軍的副職,一旦出現缺口就不能變動補充,失敗了也不能補救。沒有表示進退的旗鼓指揮,軍隊是不能移動的。旗鼓的變化超過了規定的數目就會出現隊形的空隙,有了空隙敵軍就會乘虛而入,敵軍突入後,形勢就不吉利,想挽回失敗已來不及了,誰還能擊退敵軍呢?敵軍一旦得逞,是國家的憂患啊。所以變亂軍製,隻能侵淩小國,難以征服大國。請國君三思!”士蒍說了一通,說句良心話,說服力確實不強,似乎是在說不能叫上軍下軍,應該叫左軍右軍。


    估計,士蒍是有所顧慮,有些話不敢直說。


    獻公早就聽膩了,等他說完,擺擺手說:“申生是我的兒子,我已經為他編製了下軍,用不著你操這個心。”


    “可是,太子是國家的棟樑。棟樑已成,卻讓他帶兵,不也危險嗎?”士蒍還不甘心,換個角度繼續說。


    “減輕他的責任,雖然有危險,會有什麽害處,嗯?”獻公明顯不高興了,對話結束了。


    得,士蒍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走了。


    在晉獻公那裏碰了壁,士蒍很沮喪,不過他是一個善於反思的人。


    他做了一個基本的分析,首先,獻公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原本不會傻到讓申生做下軍主帥這個程度。即便是獻公一時糊塗犯了錯誤,那麽自己的一番進言應該讓他醒悟過來。可是如今獻公不僅沒有醒悟,反而對自己的忠言非常不耐煩。這說明了什麽?


    “太子不能繼承君位了。”士蒍很快得出了這個結論,他真是一個聰明人,他確實是一個聰明人。


    現在士蒍有些緊張了,根據歷史經驗,站得越高摔得越重,太子被廢就相當於從山峰上被推下來,安全著陸基本不可能,被廢往往就意味著被殺。


    連夜,士蒍偷偷來到了太子府,夜會申生。


    “公子,快逃命吧。”士蒍一把拽住申生,就讓他逃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原來這才是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原來這才是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