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天下都已經分得差不多了,唐雖然亂一些,但怎麽說也靠近偉大首都,有什麽事情也能有個照應,其他的地方更遠了。”


    “就不能在附近找一個小地盤給叔虞?”


    “嫂子,叔虞這孩子是個能成大事的人,要是給他幾畝地做個小地主,難道不是太屈才了?他的後代還有什麽發展的餘地?看長遠一些,唐是個好地方。”


    別說,周公的話是有道理的,唐雖說地方不大,但是那是黃土高原,四周不是高山就是大河,而且都是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也就是後來所說的“表裏山河”。這樣一塊地盤,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邑薑現在算是知道了周公的苦心,她已經不像剛開始那樣生氣,說話委婉了許多:“他四叔,你的話都有道理。可是,咱不能稍緩一緩,叔虞長大一點再去?”


    “嫂子啊,您知道多少人盯著這塊地嗎?我討伐唐之前就有人來找我要這塊地,回來之後又有人來找,我就告訴他們說大王已經封給叔虞了,這才讓他們沒有想法了。叔虞要是不抓緊去,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有想法了,夜長夢多啊。”周公這番話,算是說得十分明白了,有些話原來沒有準備說,現在也說出來了:“嫂子,實話跟您說吧。規矩都是人定的,實際上大侄子說過的話,也不都是句句都當真的,有用的咱就天子無戲言,沒用的就當沒聽見。嫂子您忘了,當年討伐商紂不是先占了個卜嗎?結果是往不利。老爺子當時就說‘難道幾個爛骨頭破草就能決定天命?’還是決定打。這規矩和占卜一樣,合咱的利益,咱就說這是天意不能違背,不合咱的利益,咱就當沒那回事。叔虞這事情就是這樣啊,正想把唐給他,所以就拿‘天子無戲言’做個藉口而已。”


    用心良苦啊,周公絕對是用心良苦。而他說的那些盯著唐的人,邑薑知道是誰,就是管叔鮮,蔡叔度,還有霍叔處那幾個,他們都嫌自己的地盤太小,總嚷嚷著要換個大的。


    邑薑聽完了這樣一番話,不住地點頭,這一幫小叔子中,她最喜歡的就是周公了,平時的關係也最好。雖說最近總有人說周公想要篡奪成王的寶座,邑薑從來也不相信,因為她相信周公的為人。如今周公這樣說,就更能感到周公的無私和深謀遠慮了。


    可是,即便是這樣,邑薑還是不能放心叔虞。怎麽辦?邑薑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她知道周公不會同意,但是周公不能不同意。


    什麽想法?


    ——聖母和晉祠


    “他四叔,你說得對,我現在也覺得叔虞該盡快上路。不過,我要跟他一塊走。”邑薑想出來的竟然是這樣的主意。


    “不行。”周公脫口而出,說完之後才發現自己失禮了,趕緊緩和了語氣,輕輕說道:“按著規矩,太後是不可以離京的。”


    “規矩?他四叔,你剛才不是說過了,規矩是人定的,合適就遵守,不合適就當不知道嗎?哈哈。”邑薑算是現學現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這。”周公愣了一下,隨後笑了,嫂子實在太聰明了,讓他無法反駁。“可是,這樣的大事,還要大侄子同意才好。”


    “這好說,現在就問他。”邑薑令人立即找成王來,三個人一同商量。


    不多久,成王來了。敘了禮,成王坐下。


    不用周公開口,邑薑將方才與周公的對話簡單說了一遍,最後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兒啊,你覺得娘這樣做對不對?”邑薑問成王。


    “娘,我也捨不得你,可是,我也知道叔虞更需要你。娘,你就放心跟弟弟去吧,這裏有四叔在,不用擔心我。”得,成王一口同意。


    周公沒辦法了,不過他又從心裏高興,成王兄弟情深也令他感動,讓他想起來哥哥武王與自己之間的那種兄弟情。


    叔虞被封在唐,侯爵。


    去唐國上任的時候,太後邑薑同往,成王一直送出京城,而周公親自送到唐都城翼城,一切安置妥當之後,才啟程回到成周。


    隨同叔虞前往唐的,除了一部分周朝軍隊和配備的大夫之外,還帶走了商朝的懷宗九姓。這樣,唐國就成了一個民族大雜燴,周人、商人和夏人在這裏匯聚。


    根據周公的建議,邑薑母子在唐實行了薑太公治理齊國相同的策略。


    首先,國民待遇原則。盡管是征服者,邑薑和叔虞並沒有以征服者自許,並沒有讓周人高人一等。各個民族在這裏地位完全平等,可以雜處,可以通婚,隻要是居住在唐的人,均享受國民待遇。凡是煽動民族矛盾者,一律處死;


    第二,因地製宜原則。夏人以遊牧為生,商人以工藝謀生,而周人主要從事農業。在唐,有山有水有草原有土地,因此從事各種產業的人都有。邑薑和叔虞並沒有強製大家從事農業,而是根據實際環境,由百姓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民俗習慣;


    第三,開放原則。唐的四周是不同的國家,有華夏有戎狄,邑薑和叔虞的政策是打開大門,對全世界開放。唐實行貿易自由政策,與中原國家和狄人都進行貿易。這樣做的好處不僅促進了唐的商業發展,還讓狄人可以交換到生活用品,從而能夠和平相處。後來揚名天下的晉商,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第四,和平共處原則。邑薑和叔虞以開放和真誠的心態與四周國家交往,因此得到廣泛的認同。從叔虞開始,唐的公族就開始和狄人通婚,叔虞的後代也大量前往戎狄國家居住生活。


    第五,發展農業原則。盡管鼓勵大家因地製宜,但是農業生產的穩定性讓邑薑和叔虞對農業更加重視,他們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進行優化育種,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能安居樂業,生活富足。農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狄人前來歸化,使得唐國人口大增,國力膨脹。


    《史記》記載,通過優化育種,晉國後來培育出了高產麥,麥穗碩大,叔虞派人獻給成王,成王又贈給了周公,周公作《嘉禾》以誌慶賀。


    由於唐叔虞將國家治理得國泰民安,民族和諧,在歷史上得到極高評價。而後人為了紀念唐叔虞,在太原修建了“唐叔虞祠”,也就是現在的晉祠。到了北宋,宋朝政府又在晉祠內修建聖母祠,以紀念那個偉大的母親邑薑。


    歷代以來,晉祠都是香火最旺的祖祠。除了唐叔虞的後代之外,晉祠還是王姓、張姓的祖廟,還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家廟,可以說晉祠是中國三大姓的朝拜聖地。


    晉祠,如果說晉祠是除了黃帝陵和炎帝陵之外,在中國排位第三大的祖廟,大概沒有人會反對吧?


    如果再算上從太原起家的中國第四大姓趙姓,那麽,中國姓氏中排位最靠前的張王李趙楊五大姓就在太原會齊了。


    山西,除了黑煤窯之外,有太多值得我們去追思的地方了。


    但凡中國人,有空應該去趟山西太原,祭拜祖先,憑弔古人。


    ——晉國的由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原來這才是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原來這才是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