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是什麽意思?是賣的意思。所以鬻熊翻譯成今天的意思,就是“賣熊的人”。換到今天,那就是偷獵者。
鬻熊的後代就姓了熊,賣熊的人就姓了熊,那麽姓馬的祖先是不是賣馬的?不能這樣簡單推理。
按理說,賣熊是體力活,賣熊的人沒什麽頭腦。可是鬻熊不一般,他很有學問,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經向他請教。《史記》中記載他“子事文王”,也就是文王的幹兒子,武王的幹哥哥。到周成王的時候,分封一部分先賢的後代為諸侯,於是鬻熊的孫子的兒子熊繹被封在楚,子爵。熊繹那時候還留在偉大首都輔佐成王,把楚國給兒子管理。
楚國那時候屬於荊蠻之地,還沒有開化。
熊繹是許多姓氏的始祖,熊、苗、楚、上官、伍、屈、潘、班、查、莊、嚴、卓、莫、景、成等姓氏,都是熊繹的後代。
——楚獨
什麽叫天高皇帝遠?
什麽叫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周朝的子弟和大功臣們當初都被封在了中原,那時候黃河流域還是青山綠水,因此他們都很富足。但是有一樣,他們沒有發展的空間了,更糟糕的是,他們處於王室的監控之下,缺少自主權。
而楚國不一樣,身處荊蠻,周王懶得管也沒法管。向南向西向東,大把土地可以侵占,大把人民可以征服。
帶著中原先進的文化,熊繹的子孫在荊蠻之地如魚得水。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他們不用去理會周朝的那些破規矩,不用去理會中原諸侯的勾心鬥角,他們一門心思向外擴張。楚國很快占領了湖北全境,之後湖南全境,之後臣服了江蘇、浙江、四川大部,實際上,楚國後來的地盤幾乎有周朝那麽大了。
事實上,楚國是當時中國最為好戰的國家,如果連續七年不對外侵略,那就是他們的奇恥大辱。當他們的鄰居是很痛苦的事情,因為他們就像老虎一樣,隨時需要找人磨牙。
周朝王室基本上忘掉了還有這樣一個諸侯國,中原諸侯則根本不屑於與落後野蠻的低級國家楚國打交道。
到了周夷王時期,周朝王室的號召力已經大大減小,楚國則到了熊渠作國君的時代。
“我夷蠻也,不與中國之號諡。”(《史記》)熊渠那一天站在城樓上高呼,類似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什麽意思?我們是蠻子國家,不接受周朝的封號。
分裂祖國。簡單地說就是分裂祖國,簡稱“楚獨”。
熊渠說到做到,他很氣憤自己這麽強大的勢力還隻是一個小小的子爵,他決定自己不僅要當王,還要當王他爹;不僅要當王他爹,還要當三個王他爹。熊渠自封為楚王,將三個兒子也都封為王,大兒子熊康被封為句亶王,二兒子紅為鄂王,小兒子執疵為越章王。
不過,熊渠還是有些心虛。到周厲王的時候,由於厲王十分暴虐,熊渠害怕了,他怕厲王會來討伐自己,因此自覺取消了王號。
第一次楚獨失敗了。
讓熊渠覺得很沒趣的是,不管是宣布稱王還是取消王號,都沒人理他,似乎他根本就不存在。
——一國兩製的構想
時間來到了熊通為楚國國君的年代,熊通很不爽,因為他不是王。世世代代過去,很多諸侯的爵位都升了,可是楚國還是子爵。
他在等待時機,他要當王。
那一天,有人從洛邑回來——事實上楚國在洛邑一直有間諜,或者叫做駐京辦,當然,是地下的。對於中央的精神,盡管沒有什麽約束力,但是還是要隨時關注的。
“主公,周桓王討伐鄭國,結果被鄭國打得滿地找牙,狼狽而逃。如今桓王再也不提討伐鄭國了,白挨打了。”駐京辦主任這樣匯報。
熊通笑了,原來周朝王室就這一點料了。
“老子要當王。”熊通說道,他要搞楚獨。
“慢著。”令尹鬥伯比說話了。令尹是什麽?就是中原諸侯的上卿,楚國叫令尹,也就是現在的總理。
難道鬥總理比熊主席更愛祖國?比熊主席更有大局觀?
“老鬥,你反對?”熊主席是個脾氣暴躁的人,當時就瞪眼了。
“主公,我怎麽會反對?楚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甲兵十萬,天下無敵。主公您英明偉大,慷慨激昂,當個王有什麽了不得的?不過。”鬥總理說。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不過”這兩個字,因為這兩個字後麵必有學問。
熊通聽了很高興,誰都喜歡被拍馬屁,他要聽“不過”後麵是什麽。
“貿然稱王有些不妥,那就是搞分裂了,分裂祖國,那是不得人心的,而且也會有些麻煩。我有更好的主意,主公有興趣嗎?”鬥伯比很聰明,基本上,他可以算上楚國的祭足。
“說。”
“我的主意,就是一國兩製。”
天哪,早在春秋,就有了一國兩製的思想。
當然,那時候不叫一國兩製,但是事實上就是一國兩製。
怎麽個一國兩製?
依然尊周朝為中央政府,但是,讓周朝封楚國為王,統管整個南方,同時周朝可以邀請楚國幫助維持中原的秩序。
一國兩製:名義上周朝還是老大,實際上大家都是王,各管各的地盤,各有各的製度,互不幹涉。對外,還是一個周朝。
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實行一國兩製,楚國的爵位就在所有中原諸侯之上了,今後什麽晉國齊國鄭國宋國等等,那是見麵就自動矮半級,在楚國麵前都要老老實實恭恭敬敬裝孫子。
鬥伯比沒有想到,他當初的偉大構思在幾千年以後還會被用到。
“哈哈,你太有才了。”熊通大喜。
——一國兩製的推進
一國兩製的設想很好,這是當然的。
但是,具體實施起來,需要技巧。
楚國是不可能自己跑去周朝申請封王的,幾百年不朝貢了,去就要求和周王平起平坐,那不是自找沒趣?況且,周朝那麽多人,會說話的人一大把,一頓聖賢理論就能把你說得啞口無言,心懷慚愧,說不準就地就自絕於人民了。
那麽誰去說?這是個學問。
“大王,你看,除了北麵是中原諸國之外,西麵、南麵都是我們的勢力範圍。如今,北麵的鄭國正強大,我們不要輕易惹他們。東北麵有一個隨國,一向與中原諸國往來,基本不跟我們玩。隨國是周朝王族,又是侯爵,如果能為我們去找周朝商談一國兩製,就比較理想了。”鬥總理想得周到,看來早就考慮了這個問題。
隨國,在今天的湖北省隨州。
“老鬥,你的主意好是好,可是,隨國憑什麽去為我們辦事?”
“這個簡單,我們先派人去要求和他們簽署和平共處條約,若是他們不簽,我們就有理由打他們,征服他們之後,就可以提出這樣的條件了。”這是鬥總理的第一方案,俗稱先禮後兵。
鬻熊的後代就姓了熊,賣熊的人就姓了熊,那麽姓馬的祖先是不是賣馬的?不能這樣簡單推理。
按理說,賣熊是體力活,賣熊的人沒什麽頭腦。可是鬻熊不一般,他很有學問,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經向他請教。《史記》中記載他“子事文王”,也就是文王的幹兒子,武王的幹哥哥。到周成王的時候,分封一部分先賢的後代為諸侯,於是鬻熊的孫子的兒子熊繹被封在楚,子爵。熊繹那時候還留在偉大首都輔佐成王,把楚國給兒子管理。
楚國那時候屬於荊蠻之地,還沒有開化。
熊繹是許多姓氏的始祖,熊、苗、楚、上官、伍、屈、潘、班、查、莊、嚴、卓、莫、景、成等姓氏,都是熊繹的後代。
——楚獨
什麽叫天高皇帝遠?
什麽叫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周朝的子弟和大功臣們當初都被封在了中原,那時候黃河流域還是青山綠水,因此他們都很富足。但是有一樣,他們沒有發展的空間了,更糟糕的是,他們處於王室的監控之下,缺少自主權。
而楚國不一樣,身處荊蠻,周王懶得管也沒法管。向南向西向東,大把土地可以侵占,大把人民可以征服。
帶著中原先進的文化,熊繹的子孫在荊蠻之地如魚得水。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他們不用去理會周朝的那些破規矩,不用去理會中原諸侯的勾心鬥角,他們一門心思向外擴張。楚國很快占領了湖北全境,之後湖南全境,之後臣服了江蘇、浙江、四川大部,實際上,楚國後來的地盤幾乎有周朝那麽大了。
事實上,楚國是當時中國最為好戰的國家,如果連續七年不對外侵略,那就是他們的奇恥大辱。當他們的鄰居是很痛苦的事情,因為他們就像老虎一樣,隨時需要找人磨牙。
周朝王室基本上忘掉了還有這樣一個諸侯國,中原諸侯則根本不屑於與落後野蠻的低級國家楚國打交道。
到了周夷王時期,周朝王室的號召力已經大大減小,楚國則到了熊渠作國君的時代。
“我夷蠻也,不與中國之號諡。”(《史記》)熊渠那一天站在城樓上高呼,類似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什麽意思?我們是蠻子國家,不接受周朝的封號。
分裂祖國。簡單地說就是分裂祖國,簡稱“楚獨”。
熊渠說到做到,他很氣憤自己這麽強大的勢力還隻是一個小小的子爵,他決定自己不僅要當王,還要當王他爹;不僅要當王他爹,還要當三個王他爹。熊渠自封為楚王,將三個兒子也都封為王,大兒子熊康被封為句亶王,二兒子紅為鄂王,小兒子執疵為越章王。
不過,熊渠還是有些心虛。到周厲王的時候,由於厲王十分暴虐,熊渠害怕了,他怕厲王會來討伐自己,因此自覺取消了王號。
第一次楚獨失敗了。
讓熊渠覺得很沒趣的是,不管是宣布稱王還是取消王號,都沒人理他,似乎他根本就不存在。
——一國兩製的構想
時間來到了熊通為楚國國君的年代,熊通很不爽,因為他不是王。世世代代過去,很多諸侯的爵位都升了,可是楚國還是子爵。
他在等待時機,他要當王。
那一天,有人從洛邑回來——事實上楚國在洛邑一直有間諜,或者叫做駐京辦,當然,是地下的。對於中央的精神,盡管沒有什麽約束力,但是還是要隨時關注的。
“主公,周桓王討伐鄭國,結果被鄭國打得滿地找牙,狼狽而逃。如今桓王再也不提討伐鄭國了,白挨打了。”駐京辦主任這樣匯報。
熊通笑了,原來周朝王室就這一點料了。
“老子要當王。”熊通說道,他要搞楚獨。
“慢著。”令尹鬥伯比說話了。令尹是什麽?就是中原諸侯的上卿,楚國叫令尹,也就是現在的總理。
難道鬥總理比熊主席更愛祖國?比熊主席更有大局觀?
“老鬥,你反對?”熊主席是個脾氣暴躁的人,當時就瞪眼了。
“主公,我怎麽會反對?楚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甲兵十萬,天下無敵。主公您英明偉大,慷慨激昂,當個王有什麽了不得的?不過。”鬥總理說。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不過”這兩個字,因為這兩個字後麵必有學問。
熊通聽了很高興,誰都喜歡被拍馬屁,他要聽“不過”後麵是什麽。
“貿然稱王有些不妥,那就是搞分裂了,分裂祖國,那是不得人心的,而且也會有些麻煩。我有更好的主意,主公有興趣嗎?”鬥伯比很聰明,基本上,他可以算上楚國的祭足。
“說。”
“我的主意,就是一國兩製。”
天哪,早在春秋,就有了一國兩製的思想。
當然,那時候不叫一國兩製,但是事實上就是一國兩製。
怎麽個一國兩製?
依然尊周朝為中央政府,但是,讓周朝封楚國為王,統管整個南方,同時周朝可以邀請楚國幫助維持中原的秩序。
一國兩製:名義上周朝還是老大,實際上大家都是王,各管各的地盤,各有各的製度,互不幹涉。對外,還是一個周朝。
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實行一國兩製,楚國的爵位就在所有中原諸侯之上了,今後什麽晉國齊國鄭國宋國等等,那是見麵就自動矮半級,在楚國麵前都要老老實實恭恭敬敬裝孫子。
鬥伯比沒有想到,他當初的偉大構思在幾千年以後還會被用到。
“哈哈,你太有才了。”熊通大喜。
——一國兩製的推進
一國兩製的設想很好,這是當然的。
但是,具體實施起來,需要技巧。
楚國是不可能自己跑去周朝申請封王的,幾百年不朝貢了,去就要求和周王平起平坐,那不是自找沒趣?況且,周朝那麽多人,會說話的人一大把,一頓聖賢理論就能把你說得啞口無言,心懷慚愧,說不準就地就自絕於人民了。
那麽誰去說?這是個學問。
“大王,你看,除了北麵是中原諸國之外,西麵、南麵都是我們的勢力範圍。如今,北麵的鄭國正強大,我們不要輕易惹他們。東北麵有一個隨國,一向與中原諸國往來,基本不跟我們玩。隨國是周朝王族,又是侯爵,如果能為我們去找周朝商談一國兩製,就比較理想了。”鬥總理想得周到,看來早就考慮了這個問題。
隨國,在今天的湖北省隨州。
“老鬥,你的主意好是好,可是,隨國憑什麽去為我們辦事?”
“這個簡單,我們先派人去要求和他們簽署和平共處條約,若是他們不簽,我們就有理由打他們,征服他們之後,就可以提出這樣的條件了。”這是鬥總理的第一方案,俗稱先禮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