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桓王不願意忍了,他畢竟還年輕。
第二天早朝,桓王也沒客氣,上來就宣布:"鄭侯年歲已大,輩分又高,本王不忍心讓他老人家天天來上班,回家養老去吧。"
"多謝大王,老臣早有這樣想法。"鄭莊公謝了恩,回到總理官邸,要緊的東西收拾一遍,當天就回鄭國了。
其實呢,莊公也未必就願意在這裏當中央領導,退休回家也沒什麽問題。關鍵是,你不要這樣生硬地讓人家走,那太沒麵子。譬如桓王給莊公搞個生日晚會,把侯爵晉級為公爵,然後送一堆禮物,這個時候好好跟人家說,裝孫子就裝孫子,何況本來也是孫子。那樣的話,鄭莊公走得也有麵子,今後有什麽事情還能照應你,多好?
周朝為什麽後來不行呢?跟這些混帳天子太有關係了。
鄭莊公灰溜溜回了鄭國,大夥兒一看就知道心情不好,一問,原來是被桓王這孫子給趕回來的,大夥兒就急了。
"他娘的,這不是忘恩負義嗎?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主公,咱們立即出兵,攻打洛邑,廢了那個孫子。"大夫高渠彌第一個不幹了,就要出兵。
"不行,攻打周王,那不是造反嗎?"潁考叔不同意。是啊,地方打中央,那於理不通啊。
莊公基本沒搭理他們,這樣考智商的問題,隻有祭足才有辦法。
"攻打周王,那肯定不行;可是就這麽忍了,那心情又不爽。我看,不如出兵到溫,就說今年歉收,朝他借糧。如果不借,那就是不夠意思;如果借,咱們再獅子大開口,讓他們難受。"果然,祭足的主意就是好,溫是周朝的自留地,不打洛邑而在溫鬧事,意思就是你讓我不爽,我也讓你不爽。
主意就這麽定了,祭足親自率軍到了溫,之後向溫城大夫開口借糧。
溫城大夫也不是傻瓜,再加上事先有內參一類的東西過來,說是要提防鄭國報復,因此溫城大夫既不借糧,也不開城門,你愛幹什麽幹什麽,我就當沒看見。
祭足一看,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不借?麥子就在地裏,你不借,我們自己割。"祭足下令,來之前就給每個士兵發了鐮刀,這時候正好用上。
正是麥熟季節,鄭國軍隊就將溫的麥子都給割了。怎麽割法?隻割麥穗,不割麥杆,否則運不了。溫城大夫在城樓上幹瞪眼看著,很生氣,但是打不過。
割完麥子,鄭軍回去了。再看麥田裏,麥子還那麽高,就是沒有頭了,你這不氣人嗎?
又過了三個月,祭足照方拿藥,把成周的早稻給割走了。
搶了麥子,搶了稻子,周桓王不知道?當然知道。
"我要討伐鄭國。"桓王大怒。
"大王,算了,不就是點麥子嗎?就當餵狗了吧。一來,為點麥子就打仗,事情太小,讓人家笑話;二來,割麥子的是鄭國的邊防軍,說不定老鄭根本就不知道;三呢,咱的軍隊常年不打仗,哪裏是鄭國的對手?"周公黑肩第一個出來反對。
桓王想想,也有道理,再問大家,沒人贊成出兵。
這下沒辦法了,出兵的事情就算沒說過,桓王讓周公給各地下了一道詔書,基本內容就是:有賊,看好自己的麥子。
家門口的麥子被搶,卻隻能忍氣吞聲。
"唉。"天下諸侯都在為周王室嘆氣。
第39節:冒充解放軍(1)
冒充解放軍
無數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所謂用鮮血凝結成的友誼往往是靠不住的,所謂的同誌加兄弟往往是要忽悠你的,用得著你的時候是兄弟,用不著的時候就是隔壁二子他舅舅。
歷史就有這點好處,讓你在看完他之後能夠對現實感到坦然,感到釋然。
鄭國與周朝的關係那是超越於一般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的,他們是真的兄弟,他們曾經患難與共互相幫助,沒有周朝就沒有鄭國,沒有鄭國周朝也會不同。
可是,即便是這樣,該忽悠的時候還是要忽悠,誰也不會客氣。
--鄭莊公有點慚愧
周朝的反應讓鄭莊公很意外,他原本擔心中央軍會來討伐,或者給個免去爵位留職察看的處罰,至少給個通報批評什麽的,他已經讓祭足草擬了一份情況說明和一份檢查,看到時候能用上哪個。
可是,周朝竟然沒有動作,似乎丟麥子的不是他們,而是對門的老張。
"寬容啊。"鄭莊公有些感慨了,中央就是中央,寬容大度啊,這些小錯誤就不追究了。
中央不追究,地方就要反省了。人就是這樣,你來硬的,我跟你對著幹;你來點懷柔的寬容的,他就不好意思了。
"老祭啊,看來咱們做錯了。"鄭莊公對祭足說,這是他第一次批評祭足。
"主公,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咱們知道錯了,就上門去道歉,道歉也是個溝通的好辦法啊。"祭足總有辦法,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好,就這麽定了。"鄭莊公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正好自己也有些懷念在偉大首都的日子,於是決定親自去洛邑朝拜,向周桓王示好。
還有,首都的蔥油餅也令人嚮往。
就在莊公準備啟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
宋國的公子馮避難來了,渾身是血地來了。
原來,莊公把小城長葛給了公子馮暫住,誰知宋軍以閃電戰攻占了那裏,公子馮死裏逃生回來。
鄭莊公火了,當初州籲五國聯軍討伐鄭國,宋國就是最賣命的。如今又占領了我們的城池,那不是騎到老子頭上拉屎了?沒錯,公子馮是你宋國的公民,可是人家在我這裏也有暫住證啊,也有無罪證明啊,憑什麽你們就要過來捉人?你以為你是誰?國際警察啊?
"老祭,我要辦了宋國,看有什麽好主意。"莊公是真的大怒了。
祭足笑了,他一向是個講效率的人,一向認為出一趟差應該多辦幾件事。
"主公啊,這下去偉大首都多了一件事情了。"祭足說。
"先辦宋國,後去洛邑。"莊公心說老祭怎麽把我的話茬開了。
"不然,打宋國沒那麽簡單。首先,宋國爵位比咱們高,咱們是侯爵,人家是公爵;其次,宋國也不是好惹的,他們這些年年年打仗,雖然戰績不佳,但是經驗豐富。依著我看,這事情必須要打著中央的旗號,號令各方諸侯前去討伐,名正言順而且人多勢眾,要辦宋國就容易了。"祭足就是這樣,想什麽都很周到。
祭足為什麽這麽聰明呢?經常洗腳很重要。
--熱臉貼上冷屁股
鄭莊公和祭足去了洛邑朝見周桓王,兩件事:第一件表達歉意,第二件希望周桓王下旨,讓鄭國率領聯軍討伐宋國。
兩人帶夠了禮物,興高采烈去了偉大首都。
周桓王聽說鄭莊公來了,吃了一驚,心說這個不要臉的來幹什麽?沒辦法,既然來了,怎麽說也得見見啊。於是,鄭莊公朝見桓王。
爺孫二人相見,都是皮笑肉不笑。莊公把禮物獻上,桓王一眼沒看,令人收了。
第二天早朝,桓王也沒客氣,上來就宣布:"鄭侯年歲已大,輩分又高,本王不忍心讓他老人家天天來上班,回家養老去吧。"
"多謝大王,老臣早有這樣想法。"鄭莊公謝了恩,回到總理官邸,要緊的東西收拾一遍,當天就回鄭國了。
其實呢,莊公也未必就願意在這裏當中央領導,退休回家也沒什麽問題。關鍵是,你不要這樣生硬地讓人家走,那太沒麵子。譬如桓王給莊公搞個生日晚會,把侯爵晉級為公爵,然後送一堆禮物,這個時候好好跟人家說,裝孫子就裝孫子,何況本來也是孫子。那樣的話,鄭莊公走得也有麵子,今後有什麽事情還能照應你,多好?
周朝為什麽後來不行呢?跟這些混帳天子太有關係了。
鄭莊公灰溜溜回了鄭國,大夥兒一看就知道心情不好,一問,原來是被桓王這孫子給趕回來的,大夥兒就急了。
"他娘的,這不是忘恩負義嗎?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主公,咱們立即出兵,攻打洛邑,廢了那個孫子。"大夫高渠彌第一個不幹了,就要出兵。
"不行,攻打周王,那不是造反嗎?"潁考叔不同意。是啊,地方打中央,那於理不通啊。
莊公基本沒搭理他們,這樣考智商的問題,隻有祭足才有辦法。
"攻打周王,那肯定不行;可是就這麽忍了,那心情又不爽。我看,不如出兵到溫,就說今年歉收,朝他借糧。如果不借,那就是不夠意思;如果借,咱們再獅子大開口,讓他們難受。"果然,祭足的主意就是好,溫是周朝的自留地,不打洛邑而在溫鬧事,意思就是你讓我不爽,我也讓你不爽。
主意就這麽定了,祭足親自率軍到了溫,之後向溫城大夫開口借糧。
溫城大夫也不是傻瓜,再加上事先有內參一類的東西過來,說是要提防鄭國報復,因此溫城大夫既不借糧,也不開城門,你愛幹什麽幹什麽,我就當沒看見。
祭足一看,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不借?麥子就在地裏,你不借,我們自己割。"祭足下令,來之前就給每個士兵發了鐮刀,這時候正好用上。
正是麥熟季節,鄭國軍隊就將溫的麥子都給割了。怎麽割法?隻割麥穗,不割麥杆,否則運不了。溫城大夫在城樓上幹瞪眼看著,很生氣,但是打不過。
割完麥子,鄭軍回去了。再看麥田裏,麥子還那麽高,就是沒有頭了,你這不氣人嗎?
又過了三個月,祭足照方拿藥,把成周的早稻給割走了。
搶了麥子,搶了稻子,周桓王不知道?當然知道。
"我要討伐鄭國。"桓王大怒。
"大王,算了,不就是點麥子嗎?就當餵狗了吧。一來,為點麥子就打仗,事情太小,讓人家笑話;二來,割麥子的是鄭國的邊防軍,說不定老鄭根本就不知道;三呢,咱的軍隊常年不打仗,哪裏是鄭國的對手?"周公黑肩第一個出來反對。
桓王想想,也有道理,再問大家,沒人贊成出兵。
這下沒辦法了,出兵的事情就算沒說過,桓王讓周公給各地下了一道詔書,基本內容就是:有賊,看好自己的麥子。
家門口的麥子被搶,卻隻能忍氣吞聲。
"唉。"天下諸侯都在為周王室嘆氣。
第39節:冒充解放軍(1)
冒充解放軍
無數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所謂用鮮血凝結成的友誼往往是靠不住的,所謂的同誌加兄弟往往是要忽悠你的,用得著你的時候是兄弟,用不著的時候就是隔壁二子他舅舅。
歷史就有這點好處,讓你在看完他之後能夠對現實感到坦然,感到釋然。
鄭國與周朝的關係那是超越於一般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的,他們是真的兄弟,他們曾經患難與共互相幫助,沒有周朝就沒有鄭國,沒有鄭國周朝也會不同。
可是,即便是這樣,該忽悠的時候還是要忽悠,誰也不會客氣。
--鄭莊公有點慚愧
周朝的反應讓鄭莊公很意外,他原本擔心中央軍會來討伐,或者給個免去爵位留職察看的處罰,至少給個通報批評什麽的,他已經讓祭足草擬了一份情況說明和一份檢查,看到時候能用上哪個。
可是,周朝竟然沒有動作,似乎丟麥子的不是他們,而是對門的老張。
"寬容啊。"鄭莊公有些感慨了,中央就是中央,寬容大度啊,這些小錯誤就不追究了。
中央不追究,地方就要反省了。人就是這樣,你來硬的,我跟你對著幹;你來點懷柔的寬容的,他就不好意思了。
"老祭啊,看來咱們做錯了。"鄭莊公對祭足說,這是他第一次批評祭足。
"主公,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咱們知道錯了,就上門去道歉,道歉也是個溝通的好辦法啊。"祭足總有辦法,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好,就這麽定了。"鄭莊公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正好自己也有些懷念在偉大首都的日子,於是決定親自去洛邑朝拜,向周桓王示好。
還有,首都的蔥油餅也令人嚮往。
就在莊公準備啟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
宋國的公子馮避難來了,渾身是血地來了。
原來,莊公把小城長葛給了公子馮暫住,誰知宋軍以閃電戰攻占了那裏,公子馮死裏逃生回來。
鄭莊公火了,當初州籲五國聯軍討伐鄭國,宋國就是最賣命的。如今又占領了我們的城池,那不是騎到老子頭上拉屎了?沒錯,公子馮是你宋國的公民,可是人家在我這裏也有暫住證啊,也有無罪證明啊,憑什麽你們就要過來捉人?你以為你是誰?國際警察啊?
"老祭,我要辦了宋國,看有什麽好主意。"莊公是真的大怒了。
祭足笑了,他一向是個講效率的人,一向認為出一趟差應該多辦幾件事。
"主公啊,這下去偉大首都多了一件事情了。"祭足說。
"先辦宋國,後去洛邑。"莊公心說老祭怎麽把我的話茬開了。
"不然,打宋國沒那麽簡單。首先,宋國爵位比咱們高,咱們是侯爵,人家是公爵;其次,宋國也不是好惹的,他們這些年年年打仗,雖然戰績不佳,但是經驗豐富。依著我看,這事情必須要打著中央的旗號,號令各方諸侯前去討伐,名正言順而且人多勢眾,要辦宋國就容易了。"祭足就是這樣,想什麽都很周到。
祭足為什麽這麽聰明呢?經常洗腳很重要。
--熱臉貼上冷屁股
鄭莊公和祭足去了洛邑朝見周桓王,兩件事:第一件表達歉意,第二件希望周桓王下旨,讓鄭國率領聯軍討伐宋國。
兩人帶夠了禮物,興高采烈去了偉大首都。
周桓王聽說鄭莊公來了,吃了一驚,心說這個不要臉的來幹什麽?沒辦法,既然來了,怎麽說也得見見啊。於是,鄭莊公朝見桓王。
爺孫二人相見,都是皮笑肉不笑。莊公把禮物獻上,桓王一眼沒看,令人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