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時代》庸人
文案:
老四海知道,人類是先學會殺死同類,然後才開始相互照顧的,因為打碎一顆頭顱遠比保護一顆心髒要容易得多。自己早先的確是“殺”過一些人,但現在他已經學會關照別人了,為什麽還要被殺呢?他在黑暗中摸索著,將囚衣一件件工工整整地疊好,戰戰兢兢地放在枕頭下麵。衣服上是不能出褶皺的,正如人臉上不能出現皺紋一樣。然後他把內褲也脫了,躡手躡腳地壓在褥子下麵,惟恐沒有壓平整,又用手胡嚕了幾把。再之後老四海麻利地鑽進被窩,一拳將小和尚打倒,雙腿舒舒坦坦地伸展開去,腦袋立刻發沉了。...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
序
------------
老百姓需要他們喜歡的書,他們喜歡了,書就暢銷了。我敢斷定:《射鵰時代》就是這樣一本暢銷書。
打個不太貼切的比方,如果說電視收視率高低與小說暢銷滯銷應屬同一類概念的話,那麽,當年《戲說幹隆》一出來,不但收視率奇高,而且誘發了十幾年辮子戲的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是把個大清皇帝寫成了“打架泡妞”的高手,好看;而《射鵰時代》是把一個出類拔萃的大學生塑造成“騙人泡妞”的高手,你說能不暢銷嗎?
時下,在出書這一行中有兩個“上口率”很高的詞兒:炒作、包裝。意思差不多,無非是說書籍印刷如何精美豪華,宣傳造勢如何甚囂塵上,行銷手段如何奇絕過人,但這都是書外的工夫。出書這一行的確被市場經濟搞活了,但這一行的關鍵還在於你手裏有沒有好書。一個人被很多人喜歡,叫做有“人緣”;一本書被很多人喜歡,叫做有“書緣”。有書緣的書就是好書,好書加上市場營銷,就是暢銷書。
那麽,暢銷書應該具有什麽樣的品質呢?我想至少要具有四大素質。
其一,題材要有群眾基礎。小說《射鵰時代》寫的是騙子生涯,不能叫題材,充其量是一個熱門話題,但卻也可歸類於都市生活題材。改革開放的確讓中國經濟發展,國力日強,世界矚目,但也沉渣泛起,泥沙俱下,如坑蒙拐騙、假冒偽劣之類。當下的中國人誰沒有上當受騙的經歷?有,那這部小說就有了群眾基礎。人們在痛恨騙子之餘,誰不想知道騙子是怎麽策劃騙?怎麽實施騙?騙了以後他們都幹些什麽?甚至還想知道,這些騙人的人是不是也受過騙?如此等等,在《射鵰時代》裏都能找到答案,以警自家乃至親朋好友來日不再上當受騙。小說裏的事就是老百姓最想知道的事,就是老百姓身邊發生過或正在發生的事,老百姓能不喜歡看?世道人心嘛!
其二,語言要群眾喜聞樂見。寫老百姓的事,得用老百姓的詞兒,老百姓讀著近乎,他就愛看。作家庸人打小兒住在北京南城胡同裏,聽叔叔大爺講百姓的人生百態,奇聞怪事,等自個兒成了“叔叔大爺”,身邊的髮小也就都能掰扯點雜聞趣談了。有心的庸人把這些“胡同語言”廣為收集,打造使用,能不詼諧、幽默、嬉笑怒罵盡在其書中嗎?理論家說:小說是語言的藝術。至理名言。而暢銷書的語言必須是老百姓常說常聽的那些詞那些句,而且比他們常說的更流暢,更滑稽,更純粹,等你書出來了,老百姓還愛躉出來添油加醋地去到處白話。我把這種狀態叫暢銷書的語言藝術。
其三,故事要群眾聞所未聞。小說是敘事的藝術,你講出的故事人們愛看才是好小說。你的情感噴射、審美情趣、敘事手段與老百姓合上拍了,老百姓才愛看;否則,滿肚子學問,滿腦袋故事,不會敘述,講出來平平淡淡、幹幹巴巴,就全白搭了;或者渾身的責任感,滿腹的政策、哲理,寫出故事,躲躲閃閃,惟恐不深不透不周不全,也讓人膩歪。作家庸人是個編故事的能手,你聽過的故事,沒準他編得既懸乎又可信;你沒聽過的故事,他講出來一樣感情充沛,離奇曲折,讓你不能不跟著他的鋪排往下看。這樣講述的故事是不是都可以叫“聞所未聞”呢?你身邊的故事,你卻聞所未聞,你能不買本來看看?這書就有了“書緣”。
其四,人物要群眾似曾相識。這一點特重要。你寫的人物,老百姓全不認識、沒見過,不關他的事,他為什麽要看?老百姓不喜歡,書賣給誰呢?反過來,你書中的人物:有窩囊的像他的街坊王大爺,有蠻橫的像他的領導張經理,有工作狂像他兒子的班主任李老師,甚至那個獨身女人像他老婆的妹妹,那個剛下海的小子就像他自己……你看他想不想知道這些人物的命運和結局?這樣的書他不買一本看看才怪呢!這大概是“文學就是人學”的魅力所在吧!作家庸人筆下的人物,我不敢說有多麽深刻,但個個鮮活,都是咱身邊似曾相識的人。經過作家的重塑,這些似曾相識的人更透亮了,有的惹人喜歡,有的招人痛恨,甚至有的催人淚下。
這四大素質來自作家的真誠和勤奮。你把心掏給老百姓,老百姓就喜歡你的書。崛起中的暢銷書作家們,正在用自己取之不竭的情感資源,真誠地為老百姓構建著他們喜聞樂見的情感世界。
理論家們的文學分類(自然包括小說)有若幹種。按品質分:有雅文學(或稱純文學、高雅文學)和俗文學(或稱大眾文學、通俗文學)之說;按作者性別分:有男性文學和女性文學之說;按讀者年齡分:有成人文學和兒童文學之說;還有一種我至今沒弄明白的分法,把文學分為主流文學、大眾文學、精英文學。百花齊放嘛,都是可以的。但我幹編輯出版的年頭長了,最愛把文學用暢銷書和滯銷書分類,於是就有上麵這麽一套自認為是理兒的理兒。成不成理兒,咱一塊兒等著讀者們驗證吧!
是為序。
李榮勝
2006年4月
------------
被殺的感覺(1)
------------
燈滅了。
老四海突然產生了一種被殺的感覺。
周圍是徹頭徹尾的黑暗,不分輕重的黑暗,暗藏殺機的黑暗……
老四海知道,人類是先學會殺死同類,然後才開始相互照顧的,因為打碎一顆頭顱遠比保護一顆心髒要容易得多。自己早先的確是“殺”過一些人,但現在他已經學會關照別人了,為什麽還要被殺呢?他在黑暗中摸索著,將囚衣一件件工工整整地疊好,戰戰兢兢地放在枕頭下麵。衣服上是不能出褶皺的,正如人臉上不能出現皺紋一樣。然後他把內褲也脫了,躡手躡腳地壓在褥子下麵,惟恐沒有壓平整,又用手胡嚕了幾把。再之後老四海麻利地鑽進被窩,一拳將小和尚打倒,雙腿舒舒坦坦地伸展開去,腦袋立刻發沉了。睡覺應該是一天中最放縱的時刻,無論那被窩是溫暖的還是冰涼的,隻要一鑽進去靈魂便各就各位,各司其職,這一刻老四海覺得自己又是個人了。
文案:
老四海知道,人類是先學會殺死同類,然後才開始相互照顧的,因為打碎一顆頭顱遠比保護一顆心髒要容易得多。自己早先的確是“殺”過一些人,但現在他已經學會關照別人了,為什麽還要被殺呢?他在黑暗中摸索著,將囚衣一件件工工整整地疊好,戰戰兢兢地放在枕頭下麵。衣服上是不能出褶皺的,正如人臉上不能出現皺紋一樣。然後他把內褲也脫了,躡手躡腳地壓在褥子下麵,惟恐沒有壓平整,又用手胡嚕了幾把。再之後老四海麻利地鑽進被窩,一拳將小和尚打倒,雙腿舒舒坦坦地伸展開去,腦袋立刻發沉了。...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
序
------------
老百姓需要他們喜歡的書,他們喜歡了,書就暢銷了。我敢斷定:《射鵰時代》就是這樣一本暢銷書。
打個不太貼切的比方,如果說電視收視率高低與小說暢銷滯銷應屬同一類概念的話,那麽,當年《戲說幹隆》一出來,不但收視率奇高,而且誘發了十幾年辮子戲的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是把個大清皇帝寫成了“打架泡妞”的高手,好看;而《射鵰時代》是把一個出類拔萃的大學生塑造成“騙人泡妞”的高手,你說能不暢銷嗎?
時下,在出書這一行中有兩個“上口率”很高的詞兒:炒作、包裝。意思差不多,無非是說書籍印刷如何精美豪華,宣傳造勢如何甚囂塵上,行銷手段如何奇絕過人,但這都是書外的工夫。出書這一行的確被市場經濟搞活了,但這一行的關鍵還在於你手裏有沒有好書。一個人被很多人喜歡,叫做有“人緣”;一本書被很多人喜歡,叫做有“書緣”。有書緣的書就是好書,好書加上市場營銷,就是暢銷書。
那麽,暢銷書應該具有什麽樣的品質呢?我想至少要具有四大素質。
其一,題材要有群眾基礎。小說《射鵰時代》寫的是騙子生涯,不能叫題材,充其量是一個熱門話題,但卻也可歸類於都市生活題材。改革開放的確讓中國經濟發展,國力日強,世界矚目,但也沉渣泛起,泥沙俱下,如坑蒙拐騙、假冒偽劣之類。當下的中國人誰沒有上當受騙的經歷?有,那這部小說就有了群眾基礎。人們在痛恨騙子之餘,誰不想知道騙子是怎麽策劃騙?怎麽實施騙?騙了以後他們都幹些什麽?甚至還想知道,這些騙人的人是不是也受過騙?如此等等,在《射鵰時代》裏都能找到答案,以警自家乃至親朋好友來日不再上當受騙。小說裏的事就是老百姓最想知道的事,就是老百姓身邊發生過或正在發生的事,老百姓能不喜歡看?世道人心嘛!
其二,語言要群眾喜聞樂見。寫老百姓的事,得用老百姓的詞兒,老百姓讀著近乎,他就愛看。作家庸人打小兒住在北京南城胡同裏,聽叔叔大爺講百姓的人生百態,奇聞怪事,等自個兒成了“叔叔大爺”,身邊的髮小也就都能掰扯點雜聞趣談了。有心的庸人把這些“胡同語言”廣為收集,打造使用,能不詼諧、幽默、嬉笑怒罵盡在其書中嗎?理論家說:小說是語言的藝術。至理名言。而暢銷書的語言必須是老百姓常說常聽的那些詞那些句,而且比他們常說的更流暢,更滑稽,更純粹,等你書出來了,老百姓還愛躉出來添油加醋地去到處白話。我把這種狀態叫暢銷書的語言藝術。
其三,故事要群眾聞所未聞。小說是敘事的藝術,你講出的故事人們愛看才是好小說。你的情感噴射、審美情趣、敘事手段與老百姓合上拍了,老百姓才愛看;否則,滿肚子學問,滿腦袋故事,不會敘述,講出來平平淡淡、幹幹巴巴,就全白搭了;或者渾身的責任感,滿腹的政策、哲理,寫出故事,躲躲閃閃,惟恐不深不透不周不全,也讓人膩歪。作家庸人是個編故事的能手,你聽過的故事,沒準他編得既懸乎又可信;你沒聽過的故事,他講出來一樣感情充沛,離奇曲折,讓你不能不跟著他的鋪排往下看。這樣講述的故事是不是都可以叫“聞所未聞”呢?你身邊的故事,你卻聞所未聞,你能不買本來看看?這書就有了“書緣”。
其四,人物要群眾似曾相識。這一點特重要。你寫的人物,老百姓全不認識、沒見過,不關他的事,他為什麽要看?老百姓不喜歡,書賣給誰呢?反過來,你書中的人物:有窩囊的像他的街坊王大爺,有蠻橫的像他的領導張經理,有工作狂像他兒子的班主任李老師,甚至那個獨身女人像他老婆的妹妹,那個剛下海的小子就像他自己……你看他想不想知道這些人物的命運和結局?這樣的書他不買一本看看才怪呢!這大概是“文學就是人學”的魅力所在吧!作家庸人筆下的人物,我不敢說有多麽深刻,但個個鮮活,都是咱身邊似曾相識的人。經過作家的重塑,這些似曾相識的人更透亮了,有的惹人喜歡,有的招人痛恨,甚至有的催人淚下。
這四大素質來自作家的真誠和勤奮。你把心掏給老百姓,老百姓就喜歡你的書。崛起中的暢銷書作家們,正在用自己取之不竭的情感資源,真誠地為老百姓構建著他們喜聞樂見的情感世界。
理論家們的文學分類(自然包括小說)有若幹種。按品質分:有雅文學(或稱純文學、高雅文學)和俗文學(或稱大眾文學、通俗文學)之說;按作者性別分:有男性文學和女性文學之說;按讀者年齡分:有成人文學和兒童文學之說;還有一種我至今沒弄明白的分法,把文學分為主流文學、大眾文學、精英文學。百花齊放嘛,都是可以的。但我幹編輯出版的年頭長了,最愛把文學用暢銷書和滯銷書分類,於是就有上麵這麽一套自認為是理兒的理兒。成不成理兒,咱一塊兒等著讀者們驗證吧!
是為序。
李榮勝
2006年4月
------------
被殺的感覺(1)
------------
燈滅了。
老四海突然產生了一種被殺的感覺。
周圍是徹頭徹尾的黑暗,不分輕重的黑暗,暗藏殺機的黑暗……
老四海知道,人類是先學會殺死同類,然後才開始相互照顧的,因為打碎一顆頭顱遠比保護一顆心髒要容易得多。自己早先的確是“殺”過一些人,但現在他已經學會關照別人了,為什麽還要被殺呢?他在黑暗中摸索著,將囚衣一件件工工整整地疊好,戰戰兢兢地放在枕頭下麵。衣服上是不能出褶皺的,正如人臉上不能出現皺紋一樣。然後他把內褲也脫了,躡手躡腳地壓在褥子下麵,惟恐沒有壓平整,又用手胡嚕了幾把。再之後老四海麻利地鑽進被窩,一拳將小和尚打倒,雙腿舒舒坦坦地伸展開去,腦袋立刻發沉了。睡覺應該是一天中最放縱的時刻,無論那被窩是溫暖的還是冰涼的,隻要一鑽進去靈魂便各就各位,各司其職,這一刻老四海覺得自己又是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