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最主要的原因是受非典影響,扮演司馬遷的演員是臨時找的,他隻有二十幾歲,不戴上鬍子根本沒法扮演年邁的司馬遷。雖然考慮到播出後可能引來異議,但經過反覆斟酌,還是予以保留。
“有意設置的硬傷”,無非就是不得已而為之。重點在第二項,即“去勢未盡”。有道是:千年的鐵樹會開花,太監也得閹二茬。據唐魯孫先生說:“太監去勢,俗稱淨身,他們自己叫出家。出家有兩種情形:一種是自幼出家,一種是半路出家;一般說來自幼出家的多,半路出家的少。自幼出家的,年齡一般都在十歲左右,頂多不超過二十歲……( 太監 )俗有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傳說,據說是恐怕手術不佳,沒能除根,所以每隔三年必須察驗一次,看看是否有凸肉長出,長則再割。”
因此,對於清代早中期的坤寧宮而言,“去勢未盡”的結果就是“宮婢各有太監為膩侶,所謂‘對兒’,又名‘對食’”。事既至此,司馬遷在大勢已去之後仍長著幾根鬍子,實在算不上多大點事兒。再說,司馬遷自二十多歲入宮到四十來歲被宮,被宮時前絕對是一個“成年以後的人”,並且極有可能是長著鬍子的。
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對於像《 漢武大帝 》這樣一部電視連續劇來說,司馬遷有沒有鬍子,根本無關宏旨。我上大三那年有一次迎新生,熱情的歷史係學長在學校飯堂門口貼了大幅標語,上書“歡迎你,司馬遷的子孫”。大家看了也隻是一樂,最強烈的反應也就是進飯堂多叫了二兩飯一個菜,沒見有人一把揪住司馬遷“子孫根”之廢存問題死死不放。
《 漢武大帝 》編劇江奇濤說得好:“任何一部電視劇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電視劇說到底是娛樂工具。”與此同時,我想作出的一點補充是:對於觀眾來說,挑毛病找硬傷也是電視劇這種娛樂工具所能提供的重要娛樂功能之一。
胡玫導演則說得更為透徹:“無論正劇還是戲說,電視劇終究是用來娛樂的,在娛樂的同時順便了解一些常識才是廣大觀眾最能接受的形式。”那麽,什麽才是廣大觀眾在“娛樂的同時”順便能了解到的那些“常識”呢?
以《 漢武大帝 》以及司馬遷的鬍子這一個案為例,我以為,相關的“常識”可以表達為:鬍子的社會學意義。也就是說,司馬遷有沒有鬍子,對於電視劇來說,完全是輕於鴻毛,對於司馬遷本人以及古往今來大部分男人來說,卻是重於泰山。
在《 漢武大帝 》裏,司馬遷的鬍子可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鬍子的社會學意義上,男人的鬍子則大體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若不以一時之短長而論,“比上不足”的意思是,與人體內外的“受之父母”之物相比,鬍子簡直就是百無一用。五官四肢五髒六腑自然是比不了,就連本是同根生、同屬荷爾蒙刺激作用之產物的其餘“受之父母”之毛髮,鬍子在功能上亦極為遜色。頭髮就不消說了,鼻毛,擔負著阻攔灰塵、細菌隨呼吸進入體內的重大使命;腋毛的作用,是克服局部摩擦及幫助汗液蒸發,無之,人就得整天高舉雙臂,否則局部皮膚將因摩擦和潮濕而發炎;就連耳毛,也能阻止進入耳道的小物體觸及鼓膜。惟獨這鬍子,非但沒有任何實際用途,為了打理它們,一個男人在一生中難免要耗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
鬍子在歷史上所能找到的惟一實用之處,係由英國皇家海軍貢獻。按照傳統的軍事條例,英國皇家海軍官兵一度必須留鬍鬚,其作用,據說是可以用來測量海上的風向,與海軍帽簷後麵的飄帶同理。
象徵主義之毛
雖然說“百無一用是鬍子”,然而表麵上功能最少的,其象徵意義卻往往是最豐富、最曖昧的,此即鬍子之“比下也餘”的所指。
一個人,從內到外全是肉做的,所以他是動物性的,然而,正是頭髮和鬍子這兩樣天然但又經過刻意修飾的東西,使人在“人非草木”的動物性之外,猶生出一些植物性的東西來。其美學作用,就好像裙擺有了蕾絲,窗簾有了流蘇,旗幟有了風,雪茄冒出了煙,荒野有了綠化,野百合有了春天。
盡管“男人留鬍子性感”的說法,不過鬍子的象徵意義,我認為主要作用於同性之間。以《 漢武大帝 》為例,司馬遷在押,漢武帝先是問他家裏有沒有錢贖人,得到否定的回答後,乃表示司馬遷自認是“熱血男兒”,在朝上為了替李陵辯論而當眾頂撞皇帝,考慮到他還有史書沒有寫完,故處以宮刑,目的是為了讓這個熱血男兒從此“冷靜冷靜”。
去勢未盡(2)
由此可見,漢武帝不僅是政治和軍事天才,同時也深諳中醫理論。據張岱《 夜航船 》“鬚髮所屬”所記:“發屬心,稟火氣,故上升。須屬腎,稟水氣,故下沉。眉屬肝,稟木性,故側生。男子堅持氣外行,上為須,下為勢。女子黃門無勢,故無須。”也就是說,把司馬遷“下去勢”,必致其“上無須”,上下皆無,也就避免了他稟血性上躥下跳,以下犯上,從而也得以“冷靜”地撰寫未竟之史書了。
“有意設置的硬傷”,無非就是不得已而為之。重點在第二項,即“去勢未盡”。有道是:千年的鐵樹會開花,太監也得閹二茬。據唐魯孫先生說:“太監去勢,俗稱淨身,他們自己叫出家。出家有兩種情形:一種是自幼出家,一種是半路出家;一般說來自幼出家的多,半路出家的少。自幼出家的,年齡一般都在十歲左右,頂多不超過二十歲……( 太監 )俗有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傳說,據說是恐怕手術不佳,沒能除根,所以每隔三年必須察驗一次,看看是否有凸肉長出,長則再割。”
因此,對於清代早中期的坤寧宮而言,“去勢未盡”的結果就是“宮婢各有太監為膩侶,所謂‘對兒’,又名‘對食’”。事既至此,司馬遷在大勢已去之後仍長著幾根鬍子,實在算不上多大點事兒。再說,司馬遷自二十多歲入宮到四十來歲被宮,被宮時前絕對是一個“成年以後的人”,並且極有可能是長著鬍子的。
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對於像《 漢武大帝 》這樣一部電視連續劇來說,司馬遷有沒有鬍子,根本無關宏旨。我上大三那年有一次迎新生,熱情的歷史係學長在學校飯堂門口貼了大幅標語,上書“歡迎你,司馬遷的子孫”。大家看了也隻是一樂,最強烈的反應也就是進飯堂多叫了二兩飯一個菜,沒見有人一把揪住司馬遷“子孫根”之廢存問題死死不放。
《 漢武大帝 》編劇江奇濤說得好:“任何一部電視劇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電視劇說到底是娛樂工具。”與此同時,我想作出的一點補充是:對於觀眾來說,挑毛病找硬傷也是電視劇這種娛樂工具所能提供的重要娛樂功能之一。
胡玫導演則說得更為透徹:“無論正劇還是戲說,電視劇終究是用來娛樂的,在娛樂的同時順便了解一些常識才是廣大觀眾最能接受的形式。”那麽,什麽才是廣大觀眾在“娛樂的同時”順便能了解到的那些“常識”呢?
以《 漢武大帝 》以及司馬遷的鬍子這一個案為例,我以為,相關的“常識”可以表達為:鬍子的社會學意義。也就是說,司馬遷有沒有鬍子,對於電視劇來說,完全是輕於鴻毛,對於司馬遷本人以及古往今來大部分男人來說,卻是重於泰山。
在《 漢武大帝 》裏,司馬遷的鬍子可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鬍子的社會學意義上,男人的鬍子則大體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若不以一時之短長而論,“比上不足”的意思是,與人體內外的“受之父母”之物相比,鬍子簡直就是百無一用。五官四肢五髒六腑自然是比不了,就連本是同根生、同屬荷爾蒙刺激作用之產物的其餘“受之父母”之毛髮,鬍子在功能上亦極為遜色。頭髮就不消說了,鼻毛,擔負著阻攔灰塵、細菌隨呼吸進入體內的重大使命;腋毛的作用,是克服局部摩擦及幫助汗液蒸發,無之,人就得整天高舉雙臂,否則局部皮膚將因摩擦和潮濕而發炎;就連耳毛,也能阻止進入耳道的小物體觸及鼓膜。惟獨這鬍子,非但沒有任何實際用途,為了打理它們,一個男人在一生中難免要耗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
鬍子在歷史上所能找到的惟一實用之處,係由英國皇家海軍貢獻。按照傳統的軍事條例,英國皇家海軍官兵一度必須留鬍鬚,其作用,據說是可以用來測量海上的風向,與海軍帽簷後麵的飄帶同理。
象徵主義之毛
雖然說“百無一用是鬍子”,然而表麵上功能最少的,其象徵意義卻往往是最豐富、最曖昧的,此即鬍子之“比下也餘”的所指。
一個人,從內到外全是肉做的,所以他是動物性的,然而,正是頭髮和鬍子這兩樣天然但又經過刻意修飾的東西,使人在“人非草木”的動物性之外,猶生出一些植物性的東西來。其美學作用,就好像裙擺有了蕾絲,窗簾有了流蘇,旗幟有了風,雪茄冒出了煙,荒野有了綠化,野百合有了春天。
盡管“男人留鬍子性感”的說法,不過鬍子的象徵意義,我認為主要作用於同性之間。以《 漢武大帝 》為例,司馬遷在押,漢武帝先是問他家裏有沒有錢贖人,得到否定的回答後,乃表示司馬遷自認是“熱血男兒”,在朝上為了替李陵辯論而當眾頂撞皇帝,考慮到他還有史書沒有寫完,故處以宮刑,目的是為了讓這個熱血男兒從此“冷靜冷靜”。
去勢未盡(2)
由此可見,漢武帝不僅是政治和軍事天才,同時也深諳中醫理論。據張岱《 夜航船 》“鬚髮所屬”所記:“發屬心,稟火氣,故上升。須屬腎,稟水氣,故下沉。眉屬肝,稟木性,故側生。男子堅持氣外行,上為須,下為勢。女子黃門無勢,故無須。”也就是說,把司馬遷“下去勢”,必致其“上無須”,上下皆無,也就避免了他稟血性上躥下跳,以下犯上,從而也得以“冷靜”地撰寫未竟之史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