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契爾夫人在對卡拉漢前首相作了如此簡短而動聽的答辭之後,又進一步補充說,既然選舉已告一段落,但願兩黨有識之士共同爭取為大英帝國效力,因為國家麵臨的大事很多很多,有必要精誠合作,捐棄政黨成見。柴契爾夫人禮度委蛇,不亢不卑,卡拉漢也表情平靜地與她握手告別。


    從1979年5月4日起,柴契爾夫人入主唐寧街10號,成為英國、也是西方世界的第一位女首相。


    作為首相府,唐寧街10號乃是英國權力中樞的象徵。它的外表並不起眼,與倫敦市中心的許多其他建築物相比,毫無特異之處,更談不上與美輪美奐的英國議會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和女王的宮闈——富麗堂皇的白金漢宮相比擬了。唐寧街10號的深灰色磚牆和白色門窗都話說著大英帝國的歷史滄桑和宦海沉浮。早在1719年,當是英王喬治二世下旨將唐寧街10號賜給英國第一任首相沃波爾爵士作私邸使用,以後相沿成習,該住所成了英國首相官府了。傳至第49任女首相柴契爾夫人,算來已有整整260周年的歷史了。盡管倫敦市內一座座象徵不列顛帝國輝煌年代的高大建築物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這幢坐落在唐寧街10號的寒磣房子依然如故或變化不大。此外,從卡拉漢前首相開始,使用樓上那套首相居室還得支付約合戶主工薪10%的房租,以及開支服務人員的工資和招待費等。柴契爾夫人搬進唐寧街10號的新寓所後,除將居室和辦公室布置一新外,還把她在下院辦公室牆上的邱吉爾巨幅油畫摘下,移掛在首相府裏。


    在英國,一般當選首相在一晝夜間就得公布其新內閣22名閣員名單,否則即被視為不正常。所以,柴契爾夫人在入主唐寧街的第一天,就必須趁熱打鐵,組成她的首屆內閣。柴契爾夫人果然不負眾望,在24小時內即完成了這一艱巨工作。大部分內閣大臣都曾參加過影子內閣。黨的副領袖威廉·懷特洛出任內政大臣;傑弗裏·豪任至關重要的財政大臣,以確保她的經濟政策能夠順利推行;原希思派老臣黑爾沙姆勳爵出任大法官;卡林頓勳爵任外交與聯邦事務大臣;約翰·諾特任貿易大臣;弗朗西斯·皮姆任國防大臣;基思·約瑟夫任工業大臣;詹姆斯·普賴爾任就業大臣;伊恩·吉爾摩任掌璽大臣;彼得·沃爾克任農業大臣;諾曼·聖·約翰—斯蒂瓦斯任蘭開斯特公爵郡大臣兼下院議長;麥可·赫塞爾廷,這位在1990年向柴契爾夫人的權力進行挑戰並最終促使“鐵娘子”下台的柴契爾親信,被委任為環境事務大臣,等等。內閣名單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隨時調整倒是屢見不鮮的事。對柴契爾夫人來說,逐步把內閣班子調整到盡可能多地合乎一己心意,更是大有必要。不過,初次組閣還不能一意孤行,還不能操之過急,而須得揆情度理,充分展示雅量,容納一些希思派的元老重臣,讓黑爾沙姆勳爵出任要職——大法官,即為一例。


    作為保守黨內權力基礎深厚的前黨魁愛德華·希思雖是柴契爾夫人的手下敗將,但他在黨內仍享有很高的威望。因此,怎樣處理好同這位老前輩的關係,仍然是柴契爾首相必須關注的頭等大事。希思雖然向新首相用電話表達了祝賀之忱,但他決不會參加曾經是他屬下(內閣教育大臣)所組織的政府。柴契爾夫人本擬請他出山,擔任駐美大使。他回答得十分幹脆:無意仕途,隻想在議會裏發表政見和在保守黨內議論政務。好在柴契爾夫人在新內閣中起用了原先希思派的若幹成員,總算搞好了各方權力的平衡。


    構成柴契爾夫人新內閣核心人物的,有對她忠心耿耿又任勞任怨的財政大臣傑弗裏·豪,有柴契爾夫人思想上的嚮導和摯友、工業大臣基思·約瑟夫,還有熱情支持貨幣主義政策的貿易大臣約翰·諾特和能源大臣戴維·豪厄爾等。柴契爾夫人的工作效率驚人,她在一個周末就把22名閣員、約60名次一級的閣僚任命完畢。


    根據英國立憲君主製的老傳統,每屆新議會開幕時,都得由國王或女王駕臨議會致詞,宣讀新政府的施政綱領,盛大的場麵通過電視和廣播同步傳送到全英國和全世界。這雖然是例行的一幕趣劇,但柴契爾夫人卻決心在這一幕趣劇中向全國“傳遞出一個明確無誤的變革信號”。


    1979年5月15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宮舉行了新議會的開幕式,女王在這一天宣讀的施政綱領,實際上是柴契爾夫人精心研擬的演說稿,其中心內容是:


    (1)通過控製通貨膨脹和使工會運動的權利與義務大體平衡來恢復英國經濟,促使社會生活的健康。


    (2)通過削減個人所得稅、放鬆對私營企業的限製、削減國有企業及政府投資等來推動經濟發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3)維護議會和法製,放寬國家對人民日常生活的控製,停止強迫建立綜合學校的措施。


    (4)協助居民成為房產所有主,提高兒童的教育水準,拓寬老弱病殘的福利渠道,嚴加限製外來移民的入境等。


    (5)進一步強化英國的防務,增進與西方盟國的團結協作,在一個日益受到威脅的世界上有力地捍衛西方的利益。……


    在強化英國的防禦力量方麵,柴契爾夫人決心抓好三件大事,即發展英國的獨立核威懾能力,促使美國批準美蘇限製戰略武器第二階段條約,在歐洲中程飛彈問題上大力推動北約採取緊急措施來抵消蘇聯的ss—20中程飛彈。


    2. “柴契爾式的革命”


    柴契爾夫人從首次榮登英國首相寶座起,便刻意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激進的變革家”的形象,她倡導此前英國歷屆政府,包括保守黨政府都從不曾有過的改革。這正應驗了工黨把她斥為“極右翼分子”和卡拉漢警告的“選擇她就意味著現有的一切都將被連根拔起”的預言。


    是的,“善者不來,來者不善”。柴契爾夫人是一位抱負不凡的高智能女強人,她走馬上任伊始,便熟練地一頭鑽進國內外的大量政務中,她好像不是頭一次坐在唐寧街辦公室裏,倒像是一個輕車熟路的政壇老手。她迫切需要把她的從政構想和改革意念貫徹到她那日常的國務活動中,盡快扭轉英國經濟情況江河日下的頹勢,給長期病入膏肓的大不列顛注入新的活力;她發誓要促成一個英國的“全麵復興”時代的到來。她隱隱意識到,隻能這樣,她才能真正掌控住局勢。因為當時英國的政治現實是,柴契爾夫人雖說歷經四年的苦鬥,到入主唐寧街10號止,還不能說她已完全征服了保守黨,遑論真正控製全國局勢了。當時保守黨內外的許多人仍然認為,柴契爾夫人的主政階段充其量僅是一個過渡期,保守黨最終還會要故態復萌,經過曲曲折折的折騰,又將繞回到老路上去的。因此,鐵下心來跟定這個女人的還為數寥寥。


    當然,要真正掌控住局勢,又談何容易。柴契爾夫人認識到,她那頭等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全盤否定工黨政府的既定政策,要對工黨的以凱因斯主義為主體的經濟政策動大手術,把工黨的包括國有化政策在內的一攬子“社會主義”措施“推回去”,統統加以揚棄,束之高閣。人們把柴契爾夫人的這一“野心勃勃的改革”或如卡拉漢所認定的根本不能實現的“烏托邦”設想稱為“柴契爾式的革命”,不是沒有幾分道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柴契爾夫人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燕並收藏柴契爾夫人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