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20-----------------------


    以後之歷史”,則應為 “青春之歷史,活青年之歷史”。李大釗進而大聲疾 呼: “青年乎!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茲砥柱中流之責任,即由今年今春 之今日今剎那為時中之起點,取世界一切白首之歷史,一火而摧焚之,而專 以發揮青春中華之中,綴其一生之美於中以後歷史之首頁,為職誌,而勿逡 巡不前。”因循延誤,是中國進取之害,也是青年們立誌之害。李大釗針對 這一積弊,明確指出: “青年安心立命之所,乃在循今日主義以進。”離開 “今”的努力與實踐,一切未來理想與計劃,不管多麽美妙宏偉,都隻能是 空談空想! 2.必須破除與青春主義不相容的物質與精神之累。 人要立誌,要享有無限之青春,必須在物質與精神上徹底破除那些與它 根本不相容的東西。這種東西,李大釗主要歸結為兩方麵,一是機械庸俗生 活,追求升官發財;二是歷史積塵與陳腐觀念習慣之束縛。李大釗認為,一 個人 “優於權富即其短於青春”。他指出,當時一些人“赴利祿之途也,如 蟻之就膻,蛾之投火”,這些人,即使一時得到滿意之結果,但 “強負黃金 與權力之重荷以趨,幾何不為所重壓而僵斃耶?”所以,李大釗希望青年: 一要 “衝決過去歷史之網羅,破壞陳腐學說之囹圄,勿令殭屍枯骨,束縛現 在活潑潑地之我。二要 “脫絕浮世虛偽之機械生活,以特立獨行之我,立於 行健不息之大機軸。袒裼裸裎 (t1n xilu% ch6ng,脫衣露身,原意為粗野沒 有禮貌,此為無牽無掛之意。),去來無掛,全其優美高尚之天。”李大釗 認為,這才是 “人生唯一之蘄(qí)向,青年唯一之責任。” 3.必須從我做起。通過以 “青春之我”,來“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 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青年們也隻 有這樣,才有真正的人生價值和幸福。 李大釗 《青春》一文,是他留學回國後貢獻於青年的又一重要思想成果。 它既是李大釗崇高靈魂和精神品格的光輝體現,同時,又是奮起的中華時代 精神的光輝體現。老革命家吳玉章曾為 《李大釗選》題詞:“青春之氣,浩 然長存”。——這是非常中肯的。李大釗的一生,就是為創造理想的青春中 華而不忘奮鬥的一生。青春的涵義,隨著他其後的思想發展雖然在不斷豐富 發展,但是,從本質上說,他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就是青春的宇宙觀和人生 觀。他反對人成為歷史積弊的奴隸,成為陳腐教條的奴隸,成為機械庸俗生 活的奴隸,成為黃金權力的奴隸,反對享樂主義,反對悲觀厭世思想,主張 永葆青春,也就是永葆創造精神與活力,主張 “不僅以今日青春之我,追殺 今日白首之我,並宜以今日青春之我,豫殺來日白首之我。”由此可見李大 釗真正徹底革命的精神。他無論在精神、品格、意誌以至學識方麵都是我國 青年當之無愧的導師! 李大釗創造青春中華的理想是先進的、美好的,但黑暗的現實對於他卻 是無情的。 他本想在 《晨鍾報》大幹一番,利用這張報紙搞新文化運動和青春中華 運動,但 1916年9月5日,他即在該報發表啟事,聲明“以私事縈擾,急思 返裏,爰請社中另請明達。”今後, “所有編輯部事項,概不負責。”李大 釗從受命創辦 《晨鍾報》到聲明此後“概不負責”,前後時間大約兩個多月。 在發表離職聲明前天即9月3日,李大釗發表寓意小說《別淚》,將他與梁 啟超、湯化龍進步派、研究係的一段關係,作了隱喻說明與交代。這一派勢 力,最大的特點是依傍豪強,賣身投靠一時得勢的軍閥官僚,也就是與李大


    ----------------------- page 21-----------------------


    釗所說的陳腐白首勢力相勾結。在辛亥革命以後,他們曾投靠袁世凱;袁世 凱垮台後,它又正在投靠段祺瑞。孫洪伊與這一派勢力,過去也曾有過不同 程度的聯繫。在反袁鬥爭中,孫洪伊已經靠向孫中山革命派一邊,成為當時 一名很有影響的人物。李大釗在反袁鬥爭中,也擺脫了北洋勢力和梁、湯改 良派的某些影響,與孫洪伊關係密切起來,並成為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所以, 李大釗脫離 《晨鍾報》,主要是由於政治傾向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李大釗脫離 《晨鍾報》以後,與幾位友人又辦起了《憲法公言》報,因 為袁世凱垮台後,中國必須完成新憲法的製定工作,也可以說,這是當時國 內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該刊章程規定:“本雜誌旨在闡明憲法之精微,助長 法律之思潮,以蕩滌專製之邪穢,而實現一盡善盡美之民國憲法。”李大釗 在這個刊物上發表5篇文章,其中有3篇是直接討論憲法問題的,即 《製定 憲法之注意》、 《省製與憲法》、《憲法與思想自由》,發表了很有學理價 值、很有分量的主張。但是,越是真正有價值、有分量的意見,在當時就越 是不能被接受。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民主派,是堅決主張保證人民的民主自 由權利和主張地方分權的,而已經獲得中央政權的軍閥段祺瑞和投靠他們的 政客官僚們,則千方百計地企圖縮小和限製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並主張加 強中央的高度集權。有的人還主張規定以孔教為國教或 “國民教育以孔子之 道為修身大本”。這次製憲會議,於 1916年9月5日開始,會議當中,段祺 瑞操縱的 “督軍團”幹政,要求黎元洪解散國會,改製憲法。1917年6月13 日,國會被迫解散,這次製憲工作也歸於流產。李大釗等苦心經營的《憲法 公言》因經費問題,在此之前,即1917年1月10日就宣告停刊。 《憲法公言》停刊後,李大釗應《甲寅》日刊的主編章士釗之請,到該 刊做編輯工作。他在該刊的5個多月時間裏,發表了50多篇文章。1917年6 月25日,李大釗在該刊發表最後一篇文章。7月初,張勳擁廢帝宣統復辟, 北京發生戰事。李大釗冒險奔赴上海,寓孫洪伊處,撰寫《辟偽調和》、《暴 力與政治》等文,對梁啓超、段祺瑞與張勳狼狽為奸,破壞中國的民主與法 治的陰謀與罪行,進行深刻的批判,對孫中山所領導的反段護法鬥爭,進行 理論闡述,給予堅決有力地支持。 1917年11月11日,李大釗結束了反覆辟反段的流亡生活,返回北京。 經過一年多的顛沛流離,李大釗回京後將開始新的征程,繼續為創造理 想的青春中華而繼續鬥爭。


    ----------------------- page 22-----------------------


    九、進入北京大學與迎接世界新潮流 李大釗回到北京不久,老朋友章士釗來看他。章士釗也是剛剛接受新上 任的蔡元培校長之聘,擔任北京大學的文科研究院教授兼校圖書館主任。章 士釗為國惜才,決然舉薦李大釗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以接替自己的工 作。蔡校長是老革命家,是很有改革氣魄和新思想的人,一貫求賢若渴,就 欣然地照準章士釗的推薦。1918年 1月,年僅29歲的李大釗到北京大學就 任。 在李大釗前進道路上,章士釗對他的影響和幫助最大。章士釗是最早與 黃興一起進行反清革命的愛國誌士之一,是1903年拒俄學生愛國運動的重要 領導人,也是本世紀初反清革命的重要宣傳家。他曾留學美國學習法律與邏 輯,造詣頗深。辛亥革命後從美國歸來,曾主持上海的 《民立報》,後又自 辦 《獨立周報》,積極參與反袁的“二次革命”。革命失敗後逃亡日本,主 辦東京 《甲寅》雜誌,這是《新青年》之前最有影響的一份雜誌。在“五四” 新文化運動興起之前,在言論界除梁啓超外,章應是最有影響的一位人物。 李大釗遠在北洋法政學校上學期間,即傾慕章士釗的文章與為人,視為精神 上的師友。到東京後,因向 《甲寅》投稿被章約見,一見如故,相交甚深。 其後,雖所走道路不同,但個人友情卻終身不渝。 李大釗進入北京大學是中國特殊歷史條件下,特殊文化氣氛的結果。按 李大釗學歷來說,他在日本留學僅僅兩年,與北大用人傳統及所任職務,是 並不相合的。從政治上看,李大釗剛剛從南方護法反段的戰線上歸來,他那 攻擊段祺瑞毀法叛國的文字,墨跡尚未幹。但是,所有這些都不妨礙蔡元培 校長對這位真正人才的重用。從章士釗說,他在北京大學以教授又兼圖書館 主任,當然更能提高聲望,純屬有益無害;但是,他卻一定要把主任之職讓 給他的友人李大釗。這一點,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對於這一件事,章 士釗從來不說 “推薦”,而隻說向蔡校長“動議”。這樣做的理由,隻說自 己“縈懷於政治”,不能充分利用圖書館主任這一條件來做學問,由守常擔 任更能發揮其作用。其實,由於章士釗對李大釗的深刻了解,他是能夠預想 到這一件事的深遠意義的。正如章士釗後來所說: “守常一入北大,比於臨 淮治軍,旌旗變色,自後凡趨向民主之一舉一動,從 ‘五四’說起,無不唯 守常之馬首是瞻。”李大釗從此成為現代新思潮和現代革命運動的一麵光輝 旗幟。 李大釗進入北京大學並就任圖書館主任,是他生活道路上的重大轉折, 無論對他個人還是中國革命,都發生很重要的影響。 第一,他由此真正置身新文化運動的中心,與一批真正的戰友和同誌結 合在一起。 李大釗在以前也一直關心與支持新文化運動,但由於所處的工作環境與 具體條件不同,他還不能全身心地與這場運動結合起來。他當時周圍相與共 事的一些人物,都還不是站在新思潮前麵的人物。如果永遠與那些人在一起, 那是絕對不能成大氣候的。而北京大學由蔡元培校長主持後,聘請了陳獨秀、 胡適等第一流新人物,使北大真正成為新思潮的中心,民眾的心髒。李大釗 投入這個中心,無異於入海的蛟龍。 第二,他由此有了研究國外學術、思相、文化的最優越條件。 愛國救國從來都有不同的思想層次。李大釗的愛國救國思想從一開始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大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成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成甲並收藏李大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