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官場文化與潛規則/道破天機 作者:淨素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政治的升遷其實就是圈子的轉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種流動是自然規律。一般來說,一個官員在一個職位上幹上幾年,兢兢業業,有些成績,沒有什麽過錯的話,總能得到升遷的機會。政治上每上一個台階,周圍圈子的構成自然就發生了變化。政治地位提升了,那麽在圈子中的位置自然就不同了,對上他成為上一個圈子裏的成員,對下他就是這個圈子的核心。
中國古代的政治舞台上,還有一些特殊的集團。嚴格意義上他們不能稱為官員,但往往對官場有重大影響。一個是太監嬪妃集團;一個是以師爺為代表的幕僚以及胥吏集團。
官與吏原來沒有嚴格界限和區分的。在兩漢時代,每個機關的長官稱為“官”,其他的下屬就稱為“吏”。唐朝的時候,官與吏之間的區別就很明顯了,吏的地位逐漸下降。到明朝情況更加不同了,朝廷規定了胥吏不準當禦史和考進士,這就基本上把胥吏的出身和前途給限製死了,吏成為沒有品級的行政公務人員。
古代的官員大部分是科舉出身,有了功名但不等於有了實際治理的才能,尤其是到一個地方上任以後,對地方行政係統的運作以及當地情況,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這時候,挑選一個好的師爺就至關重要了。在明清時代,師爺已經成為遍布全國行政係統的重要力量。
因為很多實際的政務都掌握在胥吏手裏,他們的本事師徒相傳,形成一個特殊的政治勢力。好的胥吏和師爺與官員配合起來,則政治清明,否則,“任你官清似水,怎奈吏滑如油”,用人不當,治下無方,便會斷送自己的政治前程。
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往往是矛盾的結合體。他們讀四書五經長大,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可以說是深入其骨髓,可政治舞颱風雲變幻,他們一不得不權謀機變,施展手段。
學而優則仕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傳統。但如果在動盪時期,讀書人就沒有多大的市場了,這種時候一般是英雄、梟雄、土匪、流氓、無賴等等的時代和樂園。因為亂世是沒有秩序和遊戲規則的時候,而讀書人讀的書越多,所受的約束就越多,他們的思想潛意識中,倫理道德都是規範自身行為的規則。
如果圈子中除了領袖,隻有一個全麵型的二把手作為次級核心的話,那領袖晚上就肯定睡不著覺;如果有兩個次級核心的話,,這兩個人很容易聯合起來共同謀反,領袖很容易成為他們共同的敵人;而三個人聯合的難度要大得多,而且如果沒有得力的次級核心和幹部也不行,事情幹不成。所以,作為最高領導,隨時要掌握全局,不可能讓其中的一股勢力發展壯大到威脅其他兩人的地步,更不要說威脅自己了。
官場上有一個規則,就是“善歸於上,惡歸於己”。所有榮譽都應該歸上司所有,下屬如果分了上司的榮譽是會出問題的。“善歸於上,惡歸於己”是安身保命的良方。
政治家的根本是自己的隊伍和勢力,作為一個想有所作為的政治家,必須在此方麵花費心血,這樣才能有實現自己理想的本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短期的崛起到長久的霸業,根基紮得越牢固,則枝葉就會繁茂,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
在政治圈子的交鋒中,要想打擊對手,首先就是要剷除對方的羽翼,逐步削弱對方的勢力。把政治舞台切割成幾大圈子,把朝廷重臣捲入其中:你隻要身在重要位置上,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帝王管理學”的核心就是要在不同的政治勢力和圈子之間搞平衡:要有塌實肯幹為國為民的老黃牛,有對自己搖尾乞憐的狗,有收放自如可隨時消滅異己的狼。
人際交往是一門大學問,其核心問題是:第一,交什麽人?第二,怎麽個交法?
關於第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要交大人物。可是,大人物很多,到底誰更有前途和希望,需要一個判斷。而且,同時有多個大人物都有前途時,結交哪一個?這就要分析哪一個可能接納自己,在哪一個圈子中混有自己更好的位置等因素,不可貿然行事。如果四處碰壁,那麽名聲就很糟糕了,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個問題也很有學問,交際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分寸尺度。鑽營門路,結交高人,籠絡人心,是政治人物的基本功課。中國古代有不少官員以“能”著稱,所謂的能臣、能吏,除了精通具體業務外,就是人情世故上的精明練達。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尤其對那些熱衷於功名的人來說,具體業務能力隻是敲門磚,關係網經營得如何才是升官發財的關鍵。上邊沒有人賞識,下邊沒有人追捧是不行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有“貴人”一說。所謂的貴人,就是那些位高權重,在關鍵時候能夠關照自己的人。而貴人不是毫無由來地就能關照自己的,要靠自己平時大量的“工作”:要讓貴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欣賞自己。這樣,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才有可能輪到自己。機會青睞有準備的頭腦,那麽準備工作要做到什麽地方呢?光埋頭做業務是不行的,否則,當機會來臨時,貴人頭腦裏的備用幹部名單中根本沒有你,怎麽會推薦你呢?
說到底,封建社會的官場就是關係場,就是一個個圈子網。從低到高,一個個圈子混上去,靠的是自己的本事以及重要關頭貴人的關照。
中國古代的政治舞台上,還有一些特殊的集團。嚴格意義上他們不能稱為官員,但往往對官場有重大影響。一個是太監嬪妃集團;一個是以師爺為代表的幕僚以及胥吏集團。
官與吏原來沒有嚴格界限和區分的。在兩漢時代,每個機關的長官稱為“官”,其他的下屬就稱為“吏”。唐朝的時候,官與吏之間的區別就很明顯了,吏的地位逐漸下降。到明朝情況更加不同了,朝廷規定了胥吏不準當禦史和考進士,這就基本上把胥吏的出身和前途給限製死了,吏成為沒有品級的行政公務人員。
古代的官員大部分是科舉出身,有了功名但不等於有了實際治理的才能,尤其是到一個地方上任以後,對地方行政係統的運作以及當地情況,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這時候,挑選一個好的師爺就至關重要了。在明清時代,師爺已經成為遍布全國行政係統的重要力量。
因為很多實際的政務都掌握在胥吏手裏,他們的本事師徒相傳,形成一個特殊的政治勢力。好的胥吏和師爺與官員配合起來,則政治清明,否則,“任你官清似水,怎奈吏滑如油”,用人不當,治下無方,便會斷送自己的政治前程。
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往往是矛盾的結合體。他們讀四書五經長大,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可以說是深入其骨髓,可政治舞颱風雲變幻,他們一不得不權謀機變,施展手段。
學而優則仕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傳統。但如果在動盪時期,讀書人就沒有多大的市場了,這種時候一般是英雄、梟雄、土匪、流氓、無賴等等的時代和樂園。因為亂世是沒有秩序和遊戲規則的時候,而讀書人讀的書越多,所受的約束就越多,他們的思想潛意識中,倫理道德都是規範自身行為的規則。
如果圈子中除了領袖,隻有一個全麵型的二把手作為次級核心的話,那領袖晚上就肯定睡不著覺;如果有兩個次級核心的話,,這兩個人很容易聯合起來共同謀反,領袖很容易成為他們共同的敵人;而三個人聯合的難度要大得多,而且如果沒有得力的次級核心和幹部也不行,事情幹不成。所以,作為最高領導,隨時要掌握全局,不可能讓其中的一股勢力發展壯大到威脅其他兩人的地步,更不要說威脅自己了。
官場上有一個規則,就是“善歸於上,惡歸於己”。所有榮譽都應該歸上司所有,下屬如果分了上司的榮譽是會出問題的。“善歸於上,惡歸於己”是安身保命的良方。
政治家的根本是自己的隊伍和勢力,作為一個想有所作為的政治家,必須在此方麵花費心血,這樣才能有實現自己理想的本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短期的崛起到長久的霸業,根基紮得越牢固,則枝葉就會繁茂,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
在政治圈子的交鋒中,要想打擊對手,首先就是要剷除對方的羽翼,逐步削弱對方的勢力。把政治舞台切割成幾大圈子,把朝廷重臣捲入其中:你隻要身在重要位置上,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帝王管理學”的核心就是要在不同的政治勢力和圈子之間搞平衡:要有塌實肯幹為國為民的老黃牛,有對自己搖尾乞憐的狗,有收放自如可隨時消滅異己的狼。
人際交往是一門大學問,其核心問題是:第一,交什麽人?第二,怎麽個交法?
關於第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要交大人物。可是,大人物很多,到底誰更有前途和希望,需要一個判斷。而且,同時有多個大人物都有前途時,結交哪一個?這就要分析哪一個可能接納自己,在哪一個圈子中混有自己更好的位置等因素,不可貿然行事。如果四處碰壁,那麽名聲就很糟糕了,形成惡性循環。
第二個問題也很有學問,交際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分寸尺度。鑽營門路,結交高人,籠絡人心,是政治人物的基本功課。中國古代有不少官員以“能”著稱,所謂的能臣、能吏,除了精通具體業務外,就是人情世故上的精明練達。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尤其對那些熱衷於功名的人來說,具體業務能力隻是敲門磚,關係網經營得如何才是升官發財的關鍵。上邊沒有人賞識,下邊沒有人追捧是不行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有“貴人”一說。所謂的貴人,就是那些位高權重,在關鍵時候能夠關照自己的人。而貴人不是毫無由來地就能關照自己的,要靠自己平時大量的“工作”:要讓貴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欣賞自己。這樣,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才有可能輪到自己。機會青睞有準備的頭腦,那麽準備工作要做到什麽地方呢?光埋頭做業務是不行的,否則,當機會來臨時,貴人頭腦裏的備用幹部名單中根本沒有你,怎麽會推薦你呢?
說到底,封建社會的官場就是關係場,就是一個個圈子網。從低到高,一個個圈子混上去,靠的是自己的本事以及重要關頭貴人的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