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
“我怎麽知道你們的事情?”
“為什麽?”
我嘆了口氣:“你吃飯了麽?”
“到底為什麽呢?”
……
“拜託,你能不能問點推陳出新的問題?”
……
我環顧四周,這個地方因為男人熬夜而變得烏煙瘴氣,四處亂放著衣服和影碟。當然他們的家以前也是影碟、書和衣服亂放。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女主人不在似乎影響到了這個屋子中的某種表象,到底是什麽呢?
注視了半晌,我忽然意識到少了的到底是什麽——這個屋子裏,所有屬於她的物品全部不在了,書架上的書少了一半,cd架子空了一半……所有擺設上的一些原來標識女主人存在的小東西統統不見了,比如花瓶下的手工編織墊子,拖鞋架子上的罩子等等,消失得幹幹淨淨無影無蹤。這一切比她不在場這一事實本身還要讓人體驗到雙方關係已經結束,結束得幹幹淨淨,那是逼真如同冰冷的玻璃牆麵般的結束,雨水、光線、空氣和願望都無法穿透的玻璃牆麵。
一切都已經結束,和為什麽無關,和如何開始無關,和人的願望無關。
“為什麽?”我問他。
“不知道。”
“人們為之痛苦,究竟是因為愛情消失,還是因為愛情存在呢?”
“消失。”
“真的麽?”
他頷首:“你看看我,我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不願意相信,曾經屬於我的這個東西居然不再屬於我了。”
“還有更糟糕的,也許一開始就是個誤會,它根本不曾屬於你,或者說,它根本就不存在。”
雙城故事(6)
“喂,你別雪上加霜行不行?”
……
所有的諺語,所有智者和死去人們的智慧都在告訴我們同樣的事情:過猶不及,過猶不及。無論你缺少什麽,你首先會厭煩你不缺少的,既而渴望你缺少的,然後,一旦你得到了
,就會像以前那樣厭煩,最後,隻有厭煩留在這個世界上,和你相守到老,到死。
“象徵”不贊成我的這個看法,他認為人是可以保持高峰體驗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前提取決於他遇到了自己百分之百的那一半,他的情人,他愛的人。我看見過他和別人在一起的樣子。大家喜歡一樣菜,很快把它吃了個幹幹淨淨,他是個好主人,渴望讓他人得到滿足,於是又點了一份。這回,除去少數幾個人,其餘的人根本沒有動筷子。那盤菜就這樣失色了,冰冷了,凝結著油花,他搖頭嘆息:過猶不及過猶不及。
隻有溫柔的,對生活毫無饜足,貪婪的和敏感的人會這樣做,隻有渴望給予他人什麽,並且奢望一次性滿足對方,希望“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生活”的人會這樣做。
但是,我了解我們這個族類,了解他,了解我自己,了解所有的人。我知道我們是在怎樣地因為某種缺失而輾轉反側,四處尋覓,我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渴望,怎樣折磨人,怎樣迫切地希望有某種靈丹妙藥一勞永逸地來幫助人擺脫困境,“從此幸福地生活”。我也知道這種缺失是怎樣危險的海市蜃樓,它大張著黑洞洞的嘴巴吞噬一切,總是飢腸轆轆,總是無法滿足。所有一開始被視為良藥的東西最終都將被這種飢餓和厭倦毀滅。這個族類永遠無法停止抱怨和尋覓,因為那就是他們本身。
這個古老的咒語很快將降臨,最終有一天,我們將厭倦我們自己,這一切缺失的根源。
六
第四夜,也就是最後一夜的時候,海上又起了霧。大海近在咫尺,但是我隻能聽到它永恆低沉的波浪聲,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
“霧真大。”
“恩。”
我們在露台上坐到很晚。海霧很重,帶著鹹味,我的頭髮因為濕潤的空氣而變得捲曲,椅子上金屬的部分上滲著水珠,觸手冰涼。
“這幾天,你快活嗎?”
我思考半晌:“不錯,你呢?”
他頷首:“是的,不錯。”
對於已經過去的一切,我們有些傷感。
下了結論之後,又都表現出驚人的一致:即全都如釋重負。
我說過,魔力是存在的,這是常理,而魔力行將結束,這是結論。
後來我才意識到,網絡時代的美夢在他問我“快活嗎?”的時候便已經趨於破滅。那時候,各個風光一時的網站第一批融資已揮霍告罄,盈利遙不可及,後續資金杳無音訊。投資人開始撤退,花錢的人開始做噩夢。
據同行們反映,按名片夾中換過名片的人留下的座機來找對方,開始變得困難起來。後來發展到這種程度,即如果當時彼此不留下手機,根本就別想知道此人現在在哪裏了。這就是說,我認識的人在快速地變換工作,有時是一個公司消失了,有時是一個公司成立了。
那陣子,我有種幻覺,就是我的熟人們像秋天的葉子一樣在漫天飛舞,我雖然知道他們終將塵埃落定,卻很難確定時間。
消失的公司越來越多。
那年秋天,我常常在一個酒吧喝啤酒,那裏本來是個徒步旅行者聚會的地方,現在變成了一些從網絡公司中離職的中層職員們的集散地。我被這些人弄得有些無名惆悵起來,酒吧裏一直在放著些4、50年代的老歌,平克勞斯比和他的甜嗓子把這裏的空氣攪出一片漣漪……
“我怎麽知道你們的事情?”
“為什麽?”
我嘆了口氣:“你吃飯了麽?”
“到底為什麽呢?”
……
“拜託,你能不能問點推陳出新的問題?”
……
我環顧四周,這個地方因為男人熬夜而變得烏煙瘴氣,四處亂放著衣服和影碟。當然他們的家以前也是影碟、書和衣服亂放。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女主人不在似乎影響到了這個屋子中的某種表象,到底是什麽呢?
注視了半晌,我忽然意識到少了的到底是什麽——這個屋子裏,所有屬於她的物品全部不在了,書架上的書少了一半,cd架子空了一半……所有擺設上的一些原來標識女主人存在的小東西統統不見了,比如花瓶下的手工編織墊子,拖鞋架子上的罩子等等,消失得幹幹淨淨無影無蹤。這一切比她不在場這一事實本身還要讓人體驗到雙方關係已經結束,結束得幹幹淨淨,那是逼真如同冰冷的玻璃牆麵般的結束,雨水、光線、空氣和願望都無法穿透的玻璃牆麵。
一切都已經結束,和為什麽無關,和如何開始無關,和人的願望無關。
“為什麽?”我問他。
“不知道。”
“人們為之痛苦,究竟是因為愛情消失,還是因為愛情存在呢?”
“消失。”
“真的麽?”
他頷首:“你看看我,我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不願意相信,曾經屬於我的這個東西居然不再屬於我了。”
“還有更糟糕的,也許一開始就是個誤會,它根本不曾屬於你,或者說,它根本就不存在。”
雙城故事(6)
“喂,你別雪上加霜行不行?”
……
所有的諺語,所有智者和死去人們的智慧都在告訴我們同樣的事情:過猶不及,過猶不及。無論你缺少什麽,你首先會厭煩你不缺少的,既而渴望你缺少的,然後,一旦你得到了
,就會像以前那樣厭煩,最後,隻有厭煩留在這個世界上,和你相守到老,到死。
“象徵”不贊成我的這個看法,他認為人是可以保持高峰體驗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前提取決於他遇到了自己百分之百的那一半,他的情人,他愛的人。我看見過他和別人在一起的樣子。大家喜歡一樣菜,很快把它吃了個幹幹淨淨,他是個好主人,渴望讓他人得到滿足,於是又點了一份。這回,除去少數幾個人,其餘的人根本沒有動筷子。那盤菜就這樣失色了,冰冷了,凝結著油花,他搖頭嘆息:過猶不及過猶不及。
隻有溫柔的,對生活毫無饜足,貪婪的和敏感的人會這樣做,隻有渴望給予他人什麽,並且奢望一次性滿足對方,希望“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生活”的人會這樣做。
但是,我了解我們這個族類,了解他,了解我自己,了解所有的人。我知道我們是在怎樣地因為某種缺失而輾轉反側,四處尋覓,我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渴望,怎樣折磨人,怎樣迫切地希望有某種靈丹妙藥一勞永逸地來幫助人擺脫困境,“從此幸福地生活”。我也知道這種缺失是怎樣危險的海市蜃樓,它大張著黑洞洞的嘴巴吞噬一切,總是飢腸轆轆,總是無法滿足。所有一開始被視為良藥的東西最終都將被這種飢餓和厭倦毀滅。這個族類永遠無法停止抱怨和尋覓,因為那就是他們本身。
這個古老的咒語很快將降臨,最終有一天,我們將厭倦我們自己,這一切缺失的根源。
六
第四夜,也就是最後一夜的時候,海上又起了霧。大海近在咫尺,但是我隻能聽到它永恆低沉的波浪聲,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
“霧真大。”
“恩。”
我們在露台上坐到很晚。海霧很重,帶著鹹味,我的頭髮因為濕潤的空氣而變得捲曲,椅子上金屬的部分上滲著水珠,觸手冰涼。
“這幾天,你快活嗎?”
我思考半晌:“不錯,你呢?”
他頷首:“是的,不錯。”
對於已經過去的一切,我們有些傷感。
下了結論之後,又都表現出驚人的一致:即全都如釋重負。
我說過,魔力是存在的,這是常理,而魔力行將結束,這是結論。
後來我才意識到,網絡時代的美夢在他問我“快活嗎?”的時候便已經趨於破滅。那時候,各個風光一時的網站第一批融資已揮霍告罄,盈利遙不可及,後續資金杳無音訊。投資人開始撤退,花錢的人開始做噩夢。
據同行們反映,按名片夾中換過名片的人留下的座機來找對方,開始變得困難起來。後來發展到這種程度,即如果當時彼此不留下手機,根本就別想知道此人現在在哪裏了。這就是說,我認識的人在快速地變換工作,有時是一個公司消失了,有時是一個公司成立了。
那陣子,我有種幻覺,就是我的熟人們像秋天的葉子一樣在漫天飛舞,我雖然知道他們終將塵埃落定,卻很難確定時間。
消失的公司越來越多。
那年秋天,我常常在一個酒吧喝啤酒,那裏本來是個徒步旅行者聚會的地方,現在變成了一些從網絡公司中離職的中層職員們的集散地。我被這些人弄得有些無名惆悵起來,酒吧裏一直在放著些4、50年代的老歌,平克勞斯比和他的甜嗓子把這裏的空氣攪出一片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