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文天祥在海豐北五坡嶺遭元軍突然襲擊,兵敗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殺,未果。降元的張弘範勸降,遭嚴詞拒絕。文天祥曾寫《過零丁洋》以明誌:“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其被關押期間,許多人來勸降,都被其拒絕。元統治者又將他投入惡牢,囚禁折磨達三年之久,使他讀到正在元宮中充當女僕的被俘妻女的信,使他已降元的弟弟來獄中探望。但文天祥不為百般折磨、千般利誘、萬縷親情所動,凜然作《正氣歌》,頌歷史人物不朽業績,抒“是氣所磅腐,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的誌向。
不久,文天祥被殺害,時年47歲。
南宋滅亡
賈似道雖然被殺死,但此時的南宋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中。1275年10月,元兵分三路挺進臨安。次年正月,南宋終於向元軍統師伯顏獻上傳國璽,宣布向元朝投降,要求成為元朝的一個藩屬小國。元軍不願受降,於三月攻入臨安,宋恭帝趙顯、全太後以及眾官僚和太學生被俘,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宋恭帝趙顯被元世祖廢為瀛國公,後來入寺為僧。
南宋都城臨安被攻陷後,文天祥、張世傑等人曾立趙昺端宗,後又立趙昰為帝。
公元1279年,宋軍殘部在戰敗後窮途末路。因不願被俘,大臣陸秀夫背著年僅9歲的南宋小皇帝投海而死,大將張世傑保護著楊太妃企圖逃脫,結果,被一場突來的颶風淹沒在大海。南宋王朝在歷史的舞台上徹底謝幕了。但由嶽飛、文天祥等人演義的忠義之歌卻流芳千古。
文學和史學篇
文學
宋朝文學的主流是詞。詞源於民間,始於唐,興於五代,而盛於兩宋。詞在宋代文壇上占據著主導地位,與唐詩前後相輝映,有“唐詩宋詞”之稱,對後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宋詞數量巨大,近人唐圭璋編的《全宋詞》收錄詞人1330多家,作品有19900多首。
宋詞題材廣泛,並先後出現了婉約派和豪放派等多種藝術風格。在表現手法上也更加多樣化,抒情寫景之外,重鋪敘和議論,以詩為詞,甚至是以文為詞。此外,在形式上,由宋初的以寫小令為主,發展為多寫慢詞,還創製了不少新的詞調。
如同唐朝出現了諸多大詩人一樣,宋朝亦出現了為數眾多的詞作大家,如晏殊、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薑夔等。
柳永(約987年~1053年),字耆卿,福建崇安(今屬福建)人,是北宋詞壇上影響最大的詞人之一。他發展了長調的體裁,善於用民間俚俗的語言和鋪敘的手法,組織較為複雜的內容,用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他的詞作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風行一時。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屬四川)人。他是北宋的文壇領袖,能詩善詞。他以詩為詞,不僅用詩的某些表現手法作詞,而且把詞看作和詩具有同樣的言誌和詠懷的作用。蘇詞富有幻想的浪漫精神和雄渾博大的意境,表現出豪邁奔放的個人性格及其樂觀處世的生活態度。他是宋詞豪放派的創始人,其代表作有《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李清照(1084年~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是南宋初年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以委婉含蓄、風格清新著稱,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由於生活的巨大變化,她的詞以宋室南渡為分界,有前後期的不同,前期詞的基調歡樂明快,後期詞充滿著身世飄零、國家興衰之感。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齊州歷城(山東濟南市)人。他既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誌士,又是開創一代詞風的傑出文學家。他繼承和發展了蘇詞的豪放風格,並吸取了豐富的民間語言,採用了大量的散文化詞句,筆力雄健,風格多樣,開拓了詞的境界。他創作的詞很多,現存的《稼軒詞》共有六百多首,是兩宋詞人中作品最多的一個,內容非常廣泛。
南宋後期,以薑夔為代表的一批詞人,開始講究章法、音律,文學史上稱為格律詞派。薑夔的詞常常將詠物和抒情結合在一起,寫得含蓄深婉,空靈細密,代表作是《揚州慢》。
宋朝除了大量的詞作外,還發展了新的文學形式:話本小說。話本小說萌芽於唐代,當時稱為“說話”和“市人小說”。到了宋代,隨著城市的日趨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娛樂生活需求的“說話”成為當時重要的文學形式之一。宋時的“話”是故事的意思,“說話”就是講故事,說話的底本就叫“話本”。說話的內容,有說經、講史、小說,其中以小說最受歡迎。宋代話本流傳至今的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三國誌平話》、《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以及《京本通俗小說》等。
話本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元明以來的一些章回小說很多就是在宋代話本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的。
此外,戲劇藝術在宋朝也開始盛行起來。從1959年在山西侯馬金代董氏墳墓裏發現的一座戲台模型看來,當時舞台設置已相當完備,上邊五個角色正在“作場”,末、旦、醜、淨全有,神態逼真,可以說是相當成熟的舞台藝術。當時宋朝境內流行的有傀儡戲、影戲和雜劇。傀儡戲即木偶戲,種類很多。影戲最初是用紙剪成的,後來用皮(驢皮或羊皮),所以也稱皮影戲。雜劇是從唐代的參軍戲發展演變來的,唐代參軍戲的角色隻有兩個,主角叫參軍,配角叫蒼頭,情節一般比較簡樸。宋代的雜劇,繼承了參軍戲諷刺現實的精神,但情節比較複雜,角色也增加到四五人以至七人之多。
史學
宋朝史學最突出的成就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共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三家分晉,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時期1362年的歷史。
《通鑑》取材豐富,考證詳密,修書時根據的材料,除正史外,雜史多至322種,往往一事用三四種資料纂成,史料的真實性勝過許多正史。司馬光寫該書的目地在於 “專取關國家盛衰,係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絕大部分篇幅記述歷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對於文化等方麵則較少記載。該書對後代史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除了《資治通鑑》以外,比較著名的史學著作還有南宋史學家鄭樵編撰的《通誌》和南宋史家袁樞所編著《通鑑紀事本末》。《通誌》共二百卷。最大的貢獻在二十略,這是全書的精華,其中氏族、六書、七音、都邑、昆蟲草木等五略為舊史所無。六書講文字,七音講語音,是鄭樵的首創。《通鑑紀事本末》則是中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的歷史著作。宋以前,中國史籍隻有編年和紀傳二體,這兩種體裁各有缺點,編年體以年為經,“或一事而隔越數卷,首尾難稽”;紀傳體以人為主,“或一事而復見數篇,賓主莫辨”,因此給讀者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有鑑於此,袁樞對《通鑑》進行改編,區別門目,綜括1300 多年史跡,分隸239目,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征淮南,每事一篇,自為起迄,故名“紀事本末”。袁樞的著述,為歷史編纂學開創了新途徑。
在其被關押期間,許多人來勸降,都被其拒絕。元統治者又將他投入惡牢,囚禁折磨達三年之久,使他讀到正在元宮中充當女僕的被俘妻女的信,使他已降元的弟弟來獄中探望。但文天祥不為百般折磨、千般利誘、萬縷親情所動,凜然作《正氣歌》,頌歷史人物不朽業績,抒“是氣所磅腐,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的誌向。
不久,文天祥被殺害,時年47歲。
南宋滅亡
賈似道雖然被殺死,但此時的南宋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中。1275年10月,元兵分三路挺進臨安。次年正月,南宋終於向元軍統師伯顏獻上傳國璽,宣布向元朝投降,要求成為元朝的一個藩屬小國。元軍不願受降,於三月攻入臨安,宋恭帝趙顯、全太後以及眾官僚和太學生被俘,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宋恭帝趙顯被元世祖廢為瀛國公,後來入寺為僧。
南宋都城臨安被攻陷後,文天祥、張世傑等人曾立趙昺端宗,後又立趙昰為帝。
公元1279年,宋軍殘部在戰敗後窮途末路。因不願被俘,大臣陸秀夫背著年僅9歲的南宋小皇帝投海而死,大將張世傑保護著楊太妃企圖逃脫,結果,被一場突來的颶風淹沒在大海。南宋王朝在歷史的舞台上徹底謝幕了。但由嶽飛、文天祥等人演義的忠義之歌卻流芳千古。
文學和史學篇
文學
宋朝文學的主流是詞。詞源於民間,始於唐,興於五代,而盛於兩宋。詞在宋代文壇上占據著主導地位,與唐詩前後相輝映,有“唐詩宋詞”之稱,對後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宋詞數量巨大,近人唐圭璋編的《全宋詞》收錄詞人1330多家,作品有19900多首。
宋詞題材廣泛,並先後出現了婉約派和豪放派等多種藝術風格。在表現手法上也更加多樣化,抒情寫景之外,重鋪敘和議論,以詩為詞,甚至是以文為詞。此外,在形式上,由宋初的以寫小令為主,發展為多寫慢詞,還創製了不少新的詞調。
如同唐朝出現了諸多大詩人一樣,宋朝亦出現了為數眾多的詞作大家,如晏殊、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薑夔等。
柳永(約987年~1053年),字耆卿,福建崇安(今屬福建)人,是北宋詞壇上影響最大的詞人之一。他發展了長調的體裁,善於用民間俚俗的語言和鋪敘的手法,組織較為複雜的內容,用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他的詞作具有濃厚的市民氣息,風行一時。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屬四川)人。他是北宋的文壇領袖,能詩善詞。他以詩為詞,不僅用詩的某些表現手法作詞,而且把詞看作和詩具有同樣的言誌和詠懷的作用。蘇詞富有幻想的浪漫精神和雄渾博大的意境,表現出豪邁奔放的個人性格及其樂觀處世的生活態度。他是宋詞豪放派的創始人,其代表作有《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李清照(1084年~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是南宋初年著名的女詞人。她的詞以委婉含蓄、風格清新著稱,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由於生活的巨大變化,她的詞以宋室南渡為分界,有前後期的不同,前期詞的基調歡樂明快,後期詞充滿著身世飄零、國家興衰之感。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齊州歷城(山東濟南市)人。他既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誌士,又是開創一代詞風的傑出文學家。他繼承和發展了蘇詞的豪放風格,並吸取了豐富的民間語言,採用了大量的散文化詞句,筆力雄健,風格多樣,開拓了詞的境界。他創作的詞很多,現存的《稼軒詞》共有六百多首,是兩宋詞人中作品最多的一個,內容非常廣泛。
南宋後期,以薑夔為代表的一批詞人,開始講究章法、音律,文學史上稱為格律詞派。薑夔的詞常常將詠物和抒情結合在一起,寫得含蓄深婉,空靈細密,代表作是《揚州慢》。
宋朝除了大量的詞作外,還發展了新的文學形式:話本小說。話本小說萌芽於唐代,當時稱為“說話”和“市人小說”。到了宋代,隨著城市的日趨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娛樂生活需求的“說話”成為當時重要的文學形式之一。宋時的“話”是故事的意思,“說話”就是講故事,說話的底本就叫“話本”。說話的內容,有說經、講史、小說,其中以小說最受歡迎。宋代話本流傳至今的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三國誌平話》、《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以及《京本通俗小說》等。
話本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元明以來的一些章回小說很多就是在宋代話本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的。
此外,戲劇藝術在宋朝也開始盛行起來。從1959年在山西侯馬金代董氏墳墓裏發現的一座戲台模型看來,當時舞台設置已相當完備,上邊五個角色正在“作場”,末、旦、醜、淨全有,神態逼真,可以說是相當成熟的舞台藝術。當時宋朝境內流行的有傀儡戲、影戲和雜劇。傀儡戲即木偶戲,種類很多。影戲最初是用紙剪成的,後來用皮(驢皮或羊皮),所以也稱皮影戲。雜劇是從唐代的參軍戲發展演變來的,唐代參軍戲的角色隻有兩個,主角叫參軍,配角叫蒼頭,情節一般比較簡樸。宋代的雜劇,繼承了參軍戲諷刺現實的精神,但情節比較複雜,角色也增加到四五人以至七人之多。
史學
宋朝史學最突出的成就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共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三家分晉,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時期1362年的歷史。
《通鑑》取材豐富,考證詳密,修書時根據的材料,除正史外,雜史多至322種,往往一事用三四種資料纂成,史料的真實性勝過許多正史。司馬光寫該書的目地在於 “專取關國家盛衰,係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絕大部分篇幅記述歷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對於文化等方麵則較少記載。該書對後代史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除了《資治通鑑》以外,比較著名的史學著作還有南宋史學家鄭樵編撰的《通誌》和南宋史家袁樞所編著《通鑑紀事本末》。《通誌》共二百卷。最大的貢獻在二十略,這是全書的精華,其中氏族、六書、七音、都邑、昆蟲草木等五略為舊史所無。六書講文字,七音講語音,是鄭樵的首創。《通鑑紀事本末》則是中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的歷史著作。宋以前,中國史籍隻有編年和紀傳二體,這兩種體裁各有缺點,編年體以年為經,“或一事而隔越數卷,首尾難稽”;紀傳體以人為主,“或一事而復見數篇,賓主莫辨”,因此給讀者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有鑑於此,袁樞對《通鑑》進行改編,區別門目,綜括1300 多年史跡,分隸239目,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征淮南,每事一篇,自為起迄,故名“紀事本末”。袁樞的著述,為歷史編纂學開創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