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與長安成犄角勢的都城
唐洛陽城南對伊闕,北倚邙山,洛水橫貫其中,有河漢之象,也是在隋朝東都的基礎上再一步建設起來的。南北寬約十六裏,東西寬約十五裏,周圍七十裏。由外郭城,皇城和宮城所組成。城內縱橫各十條大街,分隔裏坊一百零三個,開南、北、西三市。
在地理位置上,洛陽城與西京長安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平麵布局與長安城有著很大的區別,其宮城和皇城不在全城北部正中,而位於全城的西北隅,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皇城之南更界以洛河,所以其防衛之堅固嚴密甚於長安。武則天時期將雍、同、秦七州數十萬戶近百萬人口遷至洛陽,並建上陽宮作為處理朝政的主要宮殿。
宮城東西寬近五裏,南北寬近三裏,有隔城四重。正門曰應天,正殿曰明堂,明堂之西的武成殿為衙門處理人民事政之地。上陽宮在宮城之西南隅,南臨洛水、西拒穀水、東即宮城、北連禁苑。宮內正門正殿皆東向,正門曰提象,正殿曰觀風。內隱偏殿、亭、觀共九所。上陽之西,隔穀水為西上陽宮,間有虹梁橫跨穀水使兩宮相連,往來十分方便。禁苑內多集珍禽異獸,為皇族狩獵之所,帝王之家所食之物有些亦來源於此。
南、北、西三市與長安城東、西二市不同的是三市均依河渠,貨船可直達市中。南、西二市內貨賄山積;北市是洛陽最繁華的地方。全國各地的舟船萬餘艘在這裏集散,填滿河路;商販往來貿易,車馬塞道。北市附近還集中了洛陽大部分的旅館和酒家,從絲綢之路東來的阿拉伯人、波斯商人隨處可見。龍門石窟刻字反映出北市當時有彩帛行、香行、絲行等,這些行業都參與開鑿石窟,說明其財力相當雄厚。大唐經濟的繁榮也可見一斑。
服飾篇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可以說,達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最高峰。
自古帝王將相上朝議政、祭祀天地與祖先都有不同的禮儀與禮服,禮節繁重服飾奢華。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威震四方,袞服冕冠鑲金墜玉,儀仗護衛千乘萬騎,其堂皇隆重無與倫比。後代帝王紛紛獨出心裁竟效豪奢,上樑不正下樑歪,後魏、北齊帝王及百官的車駕服飾到了奇縱詭異的地步。大唐貞觀初年,唐太宗完全去掉了這種奢靡的風氣,每年隻有元日和冬至這兩天受朝及大祭祀服用袞冕,平時視朝聽政都穿常服。太宗的常服包括一件赤黃袍衫、一頂折上頭巾、一條九環腰帶、一雙六合靴,僅此而已。漸漸的文武百官悄然仿效,甚至連宮女和仕女也喜愛上這樣的打扮。後來宮廷的風氣傳遍市井鄉村,所以唐朝男子都以襆頭、紗帽和袍衫作為日常服飾。
據《禮記?深衣》記載:“古者深衣蓋有製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勿見膚,長勿被土。”其實中國歷代服裝不管怎樣變化,不外乎兩種類型:一種是分為上、下兩截,穿在上身的名為“衣”,穿在下身的名為“裳”,故有“上衣下裳”之說;另一種是將衣、裳連為一體,名為“深衣”,唐朝的袍衫就是在深衣的基礎上發展演變來的。
*男子的頭飾與服飾
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主要的變化在兩腳上。雙腳輕薄、柔軟下垂的稱為“軟腳襆頭”;兩腳或圓或闊,猶如硬翅微微上翹的稱為“硬腳襆頭”。到了唐朝末年完全變成了帽子。
紗帽本是朝廷官員用來視朝聽訟和宴見賓客的,但在儒生和隱士中也廣泛流行起來,式樣各有所好,以新奇為尚。
圓領袍衫除祭祀典禮外,官員士庶都穿。官員的袍衫則以顏色來區分等級,貞觀年間規定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色,四品紅色,五品淺紅,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因為帝王用赤黃,所以臣民皆禁用此色。武則天在延載元年(公元694年),賜文官袍上繡禽,武官袍上繡獸。如宰相袍飾以鳳池,尚書袍飾以對雁,將軍袍按等級飾以獅、麒麟、虎、豹、鷹等,諸親王飾以盤龍及鹿。
女子的頭飾和手飾
唐朝婦女好梳高髻,常見的有峨髻、雲髻、螺髻、半翻髻、雙環望仙髻和雙垂髻等等,名目繁多。髻上以簪釵等物貫連固定,再插上梳子、鮮花、翠勝、金鈿等頭麵之物作為裝飾。
簪的本名叫“笄”,女子插笄需舉行“笄禮”,被視為成年的標誌。笄的形狀大多扁長單股,材料有金、銀、玉、骨、竹、蚌等,一頭粗一頭細,粗的一頭往往雕花刻獸,嵌玉鑲金。傳世至今最為精美的首推“翠羽簪”,是將翠鳥的羽毛粘在金簪上製成的,其千百年前鮮艷華麗的光彩至今可見,唐孟浩然《庭桔》詩中的:“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指的就是此物。
釵一般為雙股,多用金銀和玉製成。後人在釵頭綴上活動的花枝、玉珠等,走起路來“一步三搖”不停的晃動,稱為“步搖”。唐代婦女的步搖一般製成鳥雀或鳳凰狀,口中銜掛玉石珠串,隨著人體的走動珠串便會搖顫。
塗脂抹粉,是婦女化妝的主要步驟。唐代盛行“紅妝”,也稱桃花妝,即在臉上先抹一層白粉,然後塗上胭脂,接下來畫眉,在額頭貼花鈿,在唇角點麵靨,在太陽穴描斜紅,再塗上唇脂,整個妝容才告完成。
指環、手鐲、臂釧、玉佩、香囊是必不可少的飾物。指環除作裝飾和避忌之外,還可充當婚姻的信物,今天男女結婚時贈送婚戒的風俗就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臂釧是將數個手鐲串聯為一體組成的臂飾,也叫“跳脫”。玉佩和香囊無論男女皆愛佩帶,香囊內常放一種叫薰草的名貴香料植物,故香囊亦稱薰囊。
女子服飾
唐朝女子服裝以小袖短襦、披帛和長裙為主。
襦是一種長袖短衣,衣長剛好及腰,所以也稱腰襦,製作襦的衣料和樣式視季節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常見的布料有絹、羅、綺、紗、及錦等;而式樣的變化多在領口和袖口上,領口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和無領等;袖則有窄袖和大袖兩種。
短袖的襦稱做“半臂”。半臂大多以錦織繡而成,質地厚實,袖口寬大,可以罩穿在襦的外麵,既華麗美觀又能起到禦寒的作用。
衫子屬夏服,是漢代以後出現的一種沒有襯裏的單衣。唐朝衫子多為寬領大袖,以紗羅縫製,輕如煙霧、薄如蟬翼,隱約可見肌膚。
唐代製度規定士庶女子在室者必須搭披帛,出嫁披帔。帛又稱帛巾,多為布質,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布幅較寬長度略短,披在肩上類似披風;一種布幅較窄又細又長,纏繞雙臂迎風飄動,狀如飄帶。帔指帔巾,狹長艷麗,多以厚實細密的錦緞製成,上繡紋樣,下懸玉墜,故不能像披帛那樣隨風飄曳。
女裙以寬博為尚,至少集六幅布帛而成(相當於今天的三米多),故有“裙拖六幅湘江水”之雅稱;裙腰高束至胸部,裙長曳地。裙子的顏色紅黃藍綠各從所願,其中又以紅色裙子特別受喜愛,張謂詩曰:“桃花馬上石榴裙”,描寫的是穿紅裙的美人。為什麽把紅裙稱為“榴裙”呢?原來這種紅裙是用石榴花提煉出來的顏色染成的,所以有了這麽一個美艷的名字。
唐洛陽城南對伊闕,北倚邙山,洛水橫貫其中,有河漢之象,也是在隋朝東都的基礎上再一步建設起來的。南北寬約十六裏,東西寬約十五裏,周圍七十裏。由外郭城,皇城和宮城所組成。城內縱橫各十條大街,分隔裏坊一百零三個,開南、北、西三市。
在地理位置上,洛陽城與西京長安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平麵布局與長安城有著很大的區別,其宮城和皇城不在全城北部正中,而位於全城的西北隅,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皇城之南更界以洛河,所以其防衛之堅固嚴密甚於長安。武則天時期將雍、同、秦七州數十萬戶近百萬人口遷至洛陽,並建上陽宮作為處理朝政的主要宮殿。
宮城東西寬近五裏,南北寬近三裏,有隔城四重。正門曰應天,正殿曰明堂,明堂之西的武成殿為衙門處理人民事政之地。上陽宮在宮城之西南隅,南臨洛水、西拒穀水、東即宮城、北連禁苑。宮內正門正殿皆東向,正門曰提象,正殿曰觀風。內隱偏殿、亭、觀共九所。上陽之西,隔穀水為西上陽宮,間有虹梁橫跨穀水使兩宮相連,往來十分方便。禁苑內多集珍禽異獸,為皇族狩獵之所,帝王之家所食之物有些亦來源於此。
南、北、西三市與長安城東、西二市不同的是三市均依河渠,貨船可直達市中。南、西二市內貨賄山積;北市是洛陽最繁華的地方。全國各地的舟船萬餘艘在這裏集散,填滿河路;商販往來貿易,車馬塞道。北市附近還集中了洛陽大部分的旅館和酒家,從絲綢之路東來的阿拉伯人、波斯商人隨處可見。龍門石窟刻字反映出北市當時有彩帛行、香行、絲行等,這些行業都參與開鑿石窟,說明其財力相當雄厚。大唐經濟的繁榮也可見一斑。
服飾篇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可以說,達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最高峰。
自古帝王將相上朝議政、祭祀天地與祖先都有不同的禮儀與禮服,禮節繁重服飾奢華。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威震四方,袞服冕冠鑲金墜玉,儀仗護衛千乘萬騎,其堂皇隆重無與倫比。後代帝王紛紛獨出心裁竟效豪奢,上樑不正下樑歪,後魏、北齊帝王及百官的車駕服飾到了奇縱詭異的地步。大唐貞觀初年,唐太宗完全去掉了這種奢靡的風氣,每年隻有元日和冬至這兩天受朝及大祭祀服用袞冕,平時視朝聽政都穿常服。太宗的常服包括一件赤黃袍衫、一頂折上頭巾、一條九環腰帶、一雙六合靴,僅此而已。漸漸的文武百官悄然仿效,甚至連宮女和仕女也喜愛上這樣的打扮。後來宮廷的風氣傳遍市井鄉村,所以唐朝男子都以襆頭、紗帽和袍衫作為日常服飾。
據《禮記?深衣》記載:“古者深衣蓋有製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勿見膚,長勿被土。”其實中國歷代服裝不管怎樣變化,不外乎兩種類型:一種是分為上、下兩截,穿在上身的名為“衣”,穿在下身的名為“裳”,故有“上衣下裳”之說;另一種是將衣、裳連為一體,名為“深衣”,唐朝的袍衫就是在深衣的基礎上發展演變來的。
*男子的頭飾與服飾
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主要的變化在兩腳上。雙腳輕薄、柔軟下垂的稱為“軟腳襆頭”;兩腳或圓或闊,猶如硬翅微微上翹的稱為“硬腳襆頭”。到了唐朝末年完全變成了帽子。
紗帽本是朝廷官員用來視朝聽訟和宴見賓客的,但在儒生和隱士中也廣泛流行起來,式樣各有所好,以新奇為尚。
圓領袍衫除祭祀典禮外,官員士庶都穿。官員的袍衫則以顏色來區分等級,貞觀年間規定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色,四品紅色,五品淺紅,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因為帝王用赤黃,所以臣民皆禁用此色。武則天在延載元年(公元694年),賜文官袍上繡禽,武官袍上繡獸。如宰相袍飾以鳳池,尚書袍飾以對雁,將軍袍按等級飾以獅、麒麟、虎、豹、鷹等,諸親王飾以盤龍及鹿。
女子的頭飾和手飾
唐朝婦女好梳高髻,常見的有峨髻、雲髻、螺髻、半翻髻、雙環望仙髻和雙垂髻等等,名目繁多。髻上以簪釵等物貫連固定,再插上梳子、鮮花、翠勝、金鈿等頭麵之物作為裝飾。
簪的本名叫“笄”,女子插笄需舉行“笄禮”,被視為成年的標誌。笄的形狀大多扁長單股,材料有金、銀、玉、骨、竹、蚌等,一頭粗一頭細,粗的一頭往往雕花刻獸,嵌玉鑲金。傳世至今最為精美的首推“翠羽簪”,是將翠鳥的羽毛粘在金簪上製成的,其千百年前鮮艷華麗的光彩至今可見,唐孟浩然《庭桔》詩中的:“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指的就是此物。
釵一般為雙股,多用金銀和玉製成。後人在釵頭綴上活動的花枝、玉珠等,走起路來“一步三搖”不停的晃動,稱為“步搖”。唐代婦女的步搖一般製成鳥雀或鳳凰狀,口中銜掛玉石珠串,隨著人體的走動珠串便會搖顫。
塗脂抹粉,是婦女化妝的主要步驟。唐代盛行“紅妝”,也稱桃花妝,即在臉上先抹一層白粉,然後塗上胭脂,接下來畫眉,在額頭貼花鈿,在唇角點麵靨,在太陽穴描斜紅,再塗上唇脂,整個妝容才告完成。
指環、手鐲、臂釧、玉佩、香囊是必不可少的飾物。指環除作裝飾和避忌之外,還可充當婚姻的信物,今天男女結婚時贈送婚戒的風俗就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臂釧是將數個手鐲串聯為一體組成的臂飾,也叫“跳脫”。玉佩和香囊無論男女皆愛佩帶,香囊內常放一種叫薰草的名貴香料植物,故香囊亦稱薰囊。
女子服飾
唐朝女子服裝以小袖短襦、披帛和長裙為主。
襦是一種長袖短衣,衣長剛好及腰,所以也稱腰襦,製作襦的衣料和樣式視季節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常見的布料有絹、羅、綺、紗、及錦等;而式樣的變化多在領口和袖口上,領口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和無領等;袖則有窄袖和大袖兩種。
短袖的襦稱做“半臂”。半臂大多以錦織繡而成,質地厚實,袖口寬大,可以罩穿在襦的外麵,既華麗美觀又能起到禦寒的作用。
衫子屬夏服,是漢代以後出現的一種沒有襯裏的單衣。唐朝衫子多為寬領大袖,以紗羅縫製,輕如煙霧、薄如蟬翼,隱約可見肌膚。
唐代製度規定士庶女子在室者必須搭披帛,出嫁披帔。帛又稱帛巾,多為布質,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布幅較寬長度略短,披在肩上類似披風;一種布幅較窄又細又長,纏繞雙臂迎風飄動,狀如飄帶。帔指帔巾,狹長艷麗,多以厚實細密的錦緞製成,上繡紋樣,下懸玉墜,故不能像披帛那樣隨風飄曳。
女裙以寬博為尚,至少集六幅布帛而成(相當於今天的三米多),故有“裙拖六幅湘江水”之雅稱;裙腰高束至胸部,裙長曳地。裙子的顏色紅黃藍綠各從所願,其中又以紅色裙子特別受喜愛,張謂詩曰:“桃花馬上石榴裙”,描寫的是穿紅裙的美人。為什麽把紅裙稱為“榴裙”呢?原來這種紅裙是用石榴花提煉出來的顏色染成的,所以有了這麽一個美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