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於李淵聽信了皇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的讒言,差點將李世民斬殺。玄武門之變後,李淵下詔立李世民為皇太子,繼統萬機。不久,又下詔將皇位傳給了李世民。李淵被尊為太上皇,八年後去世,終年七十歲。死後諡曰大武皇帝,廟號高祖。
而在其身後繼承大統的太宗李世民則在中華歷史上書寫了最為璀璨的篇章。
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世和異相
李世民,是高祖李淵的第二個兒子。隋朝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於武功。出生時,有二龍在房門外嬉戲,三日才離開。高祖到岐州上任時,李世民隻有四歲。有個善於相麵的書生拜見高祖說:“公貴人也,且有貴子。”等到看見李世民,他又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高祖便采“濟世安民” 之義為其命名。
李世民自幼就十分聰睿,玄鑒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當時的人莫能測也。
李世民助父完成統一大業
隋朝末年,政治昏暗,兵荒馬亂,民不聊生。
當時年僅十七歲的李世民勸身為太原留守的父親李淵道:“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晉陽城外皆戰場。大人若守小節,下有寇盜,上有嚴刑,危亡無日。不若順民心,興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時也。”在其勸說下,李淵在太原興兵反隋。
自此李世民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攻掠必克,所向披靡。終於在公元618年助其父李淵登基,創國為唐。人類的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
為了進一步完成大業,李世民親自率兵討伐各地割據勢力。唐朝的軍隊在李世民的率領下,先敗薛仁皋於淺水源,再平劉武周定西北邊域,又挫竇建德和降王世充於虎牢。接著,率兵討伐劉黑闥,打贏了最後一戰,在七年內統一了全國。唐軍所到之處的老百姓都頭頂香盆夾道跪迎,朝野上下一片歡騰。他以驍勇超人的武藝和出奇製勝的策略替李淵穩定了天下,成為神州大地的真正主人。
李世民順天意承繼大統
統一天下後,由於李世民在征戰中屢建功勳,威望日增,引起了太子李建成與皇弟李元吉的妒嫉。再加上李淵的後宮嬪妃因索要金銀珠寶不遂而產生的憤恨,李世民屢遭謠言誹謗,李淵也漸漸對他起了猜疑。不久,李世民被削去兵權,調離京城,隨後又被東派西遣轉戰不止,而且還被親兄弟騙飲毒酒,幾致命喪黃泉。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奸險小人,天下有目共睹之,人人得而誅之。
公元626年六月,建成和元吉密謀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得知後,在妻兄長孫無忌等謀臣武將的幫助下,採取先發製人的策略,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因發生在長安宮城北門玄武門),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這不正是順天意而行嗎! 葬禮之日,李世民在眾人麵前“哭之甚哀”。後世有些史學家把 “玄武門之變” 稱之為 “兄弟相殘,篡權奪位”,實在是有悖歷史。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所有政事都由其決斷。李世民於是下令禁止宮廷內豢養鷹犬,並停止了諸方所進的珍異,普天下老百姓十分高興。此外,李世民還下令百官上書陳述理國的要務,並通告“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
同年八月,李淵在眾大臣的直諫下,將皇位傳給了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李世民在眾望所歸下登基,史稱“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李世民繼他青年時代無數沙場大戰後,於二十八歲開始了他的治國生涯。
唐太宗的德政和治術
唐太宗即位後,常常對隋亡於暴政引為鑑戒,他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
與以往大多數皇帝不同的是,太宗深信“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所以唐太宗主張君臣共理天下。貞觀時期君臣的納諫和直諫是歷史上十分罕見的,太宗以隋煬帝拒諫飾非為鑑,虛懷博納,從諫如流,而大臣們多能直言極諫,麵折廷諍,歷史上著名的諫臣魏徵就出現在此時。
此外,唐太宗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廣施仁德之政,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
簡而言之,唐太宗的統治方針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 為君之道,要先存百姓;2.實行寬簡法律,強調修德;3.去奢省費,割情屈己;4.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恢復經濟;5.容人納諫,時刻自省;6、選用廉吏。 以下我們分別舉例述之。
為君先存百姓
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他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他認為皇帝的憂患不是來自於外麵,而在於自身。皇帝欲望多花費就高,開支多人民的賦稅就重,民眾因此就會十分愁苦,國家就危險,皇帝也就當不成了。
貞觀二年,京城長安附近鬧蝗蟲。有一天,唐太宗進入禁苑中,看到蝗蟲,就拈起幾隻,禱告說:“人民靠穀物活命,你卻吃掉了莊稼,如今我寧願讓你吃我的肺腸。”說完就想把蝗蟲吞下去,身邊的人勸他說:“這種壞東西吃下去會生病的!”他說:“我願意代人民受災,還怕什麽疾病呢?”結果還是把它們吞下肚去。據說這一年雖有蝗蟲,卻沒有成災。
貞觀二年,關內地區發生旱災與饑荒,有很多百姓賣掉子女來換取衣服和食物,唐太宗不僅下令開倉濟民,而且將皇家倉庫中的金銀絲綢拿出來,替災民贖回小孩,還給他們的父母。他在詔書中說:“如果能讓年成豐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災禍移到我的身上也甘心情願。”不久天降大雨,緩解了旱情,百姓都很高興。
李世民繼位後,秦王府有一些人抱怨侍奉秦王這麽多年還沒有升官。太宗對他們說,“皇帝隻能以大公無私折服於天下,我和你們的衣食都取之於民眾,設置官職並選擇賢良之人做官也是為了民眾,不管賢良與否就讓自己的老部下做官怎麽能行呢?”
去奢省費
唐太宗初登帝位,就清楚的意識到官僚隊伍過於龐大,人浮於事,深感“民少吏多”,弊處很多,主要表現是:耗費資源;職位重疊,互相推禦責任;謀士過多,事情往往得不到解決。為此,太宗推行裁撤機構的改革。結果全國縣市減少了一半,州府減少了三分之一。宰相房玄齡遵從太宗旨意,把朝廷文武官員裁減了四分之三,隻剩下六百四十三人。令史家稱奇的是,如此大動作的改革竟然沒有惹起任何社會動盪和不安,可見太宗行事極為審慎,確保不出偏差。
發展生產 恢復經濟
唐太宗深知,經過隋朝末年的戰亂,百姓渴望安定和休養生息。同時太宗也清醒的意識到,人民為盜乃是因為“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因此提倡崇儉薄賦。他即位後,遣散宮女三千餘人以節省國用,又下令停止各地珍貢,輕徭薄賦,使百姓安居樂業。
而在其身後繼承大統的太宗李世民則在中華歷史上書寫了最為璀璨的篇章。
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世和異相
李世民,是高祖李淵的第二個兒子。隋朝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於武功。出生時,有二龍在房門外嬉戲,三日才離開。高祖到岐州上任時,李世民隻有四歲。有個善於相麵的書生拜見高祖說:“公貴人也,且有貴子。”等到看見李世民,他又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高祖便采“濟世安民” 之義為其命名。
李世民自幼就十分聰睿,玄鑒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當時的人莫能測也。
李世民助父完成統一大業
隋朝末年,政治昏暗,兵荒馬亂,民不聊生。
當時年僅十七歲的李世民勸身為太原留守的父親李淵道:“今主上無道,百姓困窮,晉陽城外皆戰場。大人若守小節,下有寇盜,上有嚴刑,危亡無日。不若順民心,興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時也。”在其勸說下,李淵在太原興兵反隋。
自此李世民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攻掠必克,所向披靡。終於在公元618年助其父李淵登基,創國為唐。人類的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
為了進一步完成大業,李世民親自率兵討伐各地割據勢力。唐朝的軍隊在李世民的率領下,先敗薛仁皋於淺水源,再平劉武周定西北邊域,又挫竇建德和降王世充於虎牢。接著,率兵討伐劉黑闥,打贏了最後一戰,在七年內統一了全國。唐軍所到之處的老百姓都頭頂香盆夾道跪迎,朝野上下一片歡騰。他以驍勇超人的武藝和出奇製勝的策略替李淵穩定了天下,成為神州大地的真正主人。
李世民順天意承繼大統
統一天下後,由於李世民在征戰中屢建功勳,威望日增,引起了太子李建成與皇弟李元吉的妒嫉。再加上李淵的後宮嬪妃因索要金銀珠寶不遂而產生的憤恨,李世民屢遭謠言誹謗,李淵也漸漸對他起了猜疑。不久,李世民被削去兵權,調離京城,隨後又被東派西遣轉戰不止,而且還被親兄弟騙飲毒酒,幾致命喪黃泉。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奸險小人,天下有目共睹之,人人得而誅之。
公元626年六月,建成和元吉密謀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得知後,在妻兄長孫無忌等謀臣武將的幫助下,採取先發製人的策略,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因發生在長安宮城北門玄武門),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這不正是順天意而行嗎! 葬禮之日,李世民在眾人麵前“哭之甚哀”。後世有些史學家把 “玄武門之變” 稱之為 “兄弟相殘,篡權奪位”,實在是有悖歷史。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所有政事都由其決斷。李世民於是下令禁止宮廷內豢養鷹犬,並停止了諸方所進的珍異,普天下老百姓十分高興。此外,李世民還下令百官上書陳述理國的要務,並通告“其官號、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兩字不連續者,並不須諱。”
同年八月,李淵在眾大臣的直諫下,將皇位傳給了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李世民在眾望所歸下登基,史稱“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李世民繼他青年時代無數沙場大戰後,於二十八歲開始了他的治國生涯。
唐太宗的德政和治術
唐太宗即位後,常常對隋亡於暴政引為鑑戒,他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
與以往大多數皇帝不同的是,太宗深信“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所以唐太宗主張君臣共理天下。貞觀時期君臣的納諫和直諫是歷史上十分罕見的,太宗以隋煬帝拒諫飾非為鑑,虛懷博納,從諫如流,而大臣們多能直言極諫,麵折廷諍,歷史上著名的諫臣魏徵就出現在此時。
此外,唐太宗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廣施仁德之政,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
簡而言之,唐太宗的統治方針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 為君之道,要先存百姓;2.實行寬簡法律,強調修德;3.去奢省費,割情屈己;4.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恢復經濟;5.容人納諫,時刻自省;6、選用廉吏。 以下我們分別舉例述之。
為君先存百姓
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他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他認為皇帝的憂患不是來自於外麵,而在於自身。皇帝欲望多花費就高,開支多人民的賦稅就重,民眾因此就會十分愁苦,國家就危險,皇帝也就當不成了。
貞觀二年,京城長安附近鬧蝗蟲。有一天,唐太宗進入禁苑中,看到蝗蟲,就拈起幾隻,禱告說:“人民靠穀物活命,你卻吃掉了莊稼,如今我寧願讓你吃我的肺腸。”說完就想把蝗蟲吞下去,身邊的人勸他說:“這種壞東西吃下去會生病的!”他說:“我願意代人民受災,還怕什麽疾病呢?”結果還是把它們吞下肚去。據說這一年雖有蝗蟲,卻沒有成災。
貞觀二年,關內地區發生旱災與饑荒,有很多百姓賣掉子女來換取衣服和食物,唐太宗不僅下令開倉濟民,而且將皇家倉庫中的金銀絲綢拿出來,替災民贖回小孩,還給他們的父母。他在詔書中說:“如果能讓年成豐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災禍移到我的身上也甘心情願。”不久天降大雨,緩解了旱情,百姓都很高興。
李世民繼位後,秦王府有一些人抱怨侍奉秦王這麽多年還沒有升官。太宗對他們說,“皇帝隻能以大公無私折服於天下,我和你們的衣食都取之於民眾,設置官職並選擇賢良之人做官也是為了民眾,不管賢良與否就讓自己的老部下做官怎麽能行呢?”
去奢省費
唐太宗初登帝位,就清楚的意識到官僚隊伍過於龐大,人浮於事,深感“民少吏多”,弊處很多,主要表現是:耗費資源;職位重疊,互相推禦責任;謀士過多,事情往往得不到解決。為此,太宗推行裁撤機構的改革。結果全國縣市減少了一半,州府減少了三分之一。宰相房玄齡遵從太宗旨意,把朝廷文武官員裁減了四分之三,隻剩下六百四十三人。令史家稱奇的是,如此大動作的改革竟然沒有惹起任何社會動盪和不安,可見太宗行事極為審慎,確保不出偏差。
發展生產 恢復經濟
唐太宗深知,經過隋朝末年的戰亂,百姓渴望安定和休養生息。同時太宗也清醒的意識到,人民為盜乃是因為“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因此提倡崇儉薄賦。他即位後,遣散宮女三千餘人以節省國用,又下令停止各地珍貢,輕徭薄賦,使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