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雕刻方麵,技法也十分成熟。漢靈帝時鑄有四大銅人立於關門外,又鑄四大銅鍾,各重二千斤,懸於宮殿之前。2004年在天津薊縣小毛莊墓群發掘的磚石結構的東漢大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具有極高考古價值的石刻和彩繪。墓室入口處均有石質門楣。門楣兩側都有圖案,一側係用減地浮雕的刻法,漢代“青龍”、“白虎”等依稀可辨;另一側則用線刻手法雕刻出禽類動物圖案,並塗有彩色塗料。


    * 音樂


    東漢時期的音樂風格承繼於西漢。在河南南陽出土的漢畫中,有樂舞百戲圖,反映了當時的音樂舞蹈情況。


    樂器方麵,東漢保留了西漢的竽、瑟、琴。箏是東漢末發展起來的樂器。箏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的秦,但那時是種粗糙而不入耳的樂器,西漢時其地位並未改變。東漢末,箏的形製由半截音箱改為通體音箱,和琴一齊向瑟靠攏。改進了的箏立即成為重要樂器,因為它比瑟小,音區比瑟高,出音脆亮,演奏技巧又比瑟簡單,於是逐漸替代了瑟。竽、瑟為主的樂隊又變而為竹、笛、箏為主了。它為魏晉時期音樂的高度發展打下了基礎。


    東漢時期的舞蹈與西漢相仿,大多出現在宴飲場合這些舞蹈稱為“雜舞”。為雜舞伴奏的樂隊是黃門鼓吹。其主要樂器有建鼓、竽、瑟、簫(排簫)、塤,外加鍾、磬。


    西漢時發展起來的音樂形式“鼓吹樂”,在東漢時仍採用。“黃門鼓吹”也是一種鼓吹樂,演奏漢代皇帝饗宴群臣的“食舉樂”,並奏雜舞曲。


    * 服飾


    西漢時冠服製度大都承襲了秦製,到東漢時,才正式確立下來。


    漢朝的衣服,主要包括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因為漢代織繡業十分發達,所以有錢人家穿的是綾羅綢緞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婦女的衣裙是兩件式,樣式也很多,還有長袍,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具體來說,男子的官服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的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是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候、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的。


    長冠服:是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時穿的。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候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這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的,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到小吏也都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製的袍服,不過因為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而女子的正式服飾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是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拜謁祖廟時穿的服飾,顏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的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後帥領公卿諸侯夫人參加蠶禮時穿的。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後,皆以蠶衣為朝服。


    科技


    * 天文學


    東漢時期的天文學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發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並且著有《靈憲》和《算罔論》。


    張衡的候風地動儀,是一件震爍古今的偉大發明,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鑄成於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後漢書?張衡傳》中留下了一段有關候風地動儀的簡要記載。


    地動儀內部結構精巧。儀器內底部中央,立有一根倒立慣性震擺,它的作用和現代地震儀的重錘一樣。圍繞都柱設有八組與儀體相連接的槓桿機械即“八道”,“八道”與在其上的八條垂龍龍頭上頜接合,代表著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八個方位。遇有地震,震波傳來,“都柱”偏側就會觸動龍頭的槓桿,使該方位的龍嘴張開,銅球落入蟾蜍口中,發出響動聲,告訴人們將要地震的方向。即謂“一龍發機,而匕首不動。尋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


    張衡於元初三年(公元117年)發明並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它是一種演示渾天說的儀器。這台儀器是一個球形,用精銅鑄造而成,直徑4尺餘,代表天球,可繞天軸轉動,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黃道、赤道、南極、北極、二十四節氣、恆顯圈、恆隱圈等。張衡利用齒輪係統將渾象和漏壺相連,用漏壺滴出的水作為動力啟動齒輪,渾象在其帶動下繞軸轉動,就這樣,渾象便周而復始的自動轉動起來。通過選擇適當的齒輪個數和齒數,使渾象一晝夜與地球自轉速度相一致,以演示星空的周日運動,如恆星的出沒和中天等。人們通過對它的監測,可以知道日月星辰和節氣的各種變化。它還有一個附屬機構叫做“瑞輪螢莢”,是一種機械日曆,是用來顯示陰曆的日期和月亮的圓缺變化的。因為渾天儀是用刻漏流出的水推動的,所以可知張衡的刻漏技術也很高明。


    從張衡開始,我國誕生了一個製造水運儀象的傳統。由於直到二十世紀下半葉原子鍾發明和採用之前,時間的計量都是以地球的自轉,也即天球的轉動為基礎的,因此,張衡的發明實際上就成為後世機械鍾錶的原始鼻祖。


    《靈憲》是一篇傑出的天文學著作。它對當時的天文學知識作了精要的概括和重大的發展。當時,中國並存著幾種宇宙結構理論,而以蓋天說和渾天說最為流行。張衡是主張渾天說的。在《靈憲》開篇就說,“昔在先王,將步天路,……先準之於渾體”,明指天是個球體。天這個球是從東向西不停轉動的,地這個半球卻在天內靜止不動。張衡還認為天並不是整個物質世界的邊界。《靈憲》說:“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字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在天之外還有無限廣漠的宇宙世界,不過人們還不知道那些地方罷了。


    在《靈憲》中,張衡還談到了對宇宙演化、日月和五星的看法。他明確指出了朔望現象取決於月亮和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形成月食的原因,並對行星運動的規律作出了自己的猜測,即他已經知道三外行星速度比太陽(實即地球)慢,而二內行星則比太陽快。他還觀測到“行遲者覿於東”,即三行星都是先在早晨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這比哥白尼早了14個世紀。張衡還觀察到了隕石,並對恆星進行了觀測、命名綜合(其他前人所定的星官)和計數工作。張衡所定的星官體係甚至比後來三國時陳卓綜合石氏、甘氏和巫鹹三家星官而成的星官體係還要龐大。後者隻有星官 283官,星數1464星。


    在曆法上,東漢章帝時開始採用《四分曆》,以糾正西漢時使用的《太初曆》的疏誤,《四分曆》在天文數據和計算方法等方麵都有許多改進。東漢末年劉洪的《幹象曆》中出現了定朔概念。定朔概念的產生是中國曆法史上的一大進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緣並收藏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