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設立的三公九卿製度,對以後歷代政治製度都產生了影響。
*設三十六郡
有人進言,請秦始皇封立各位皇子為王,一些大臣認為這樣做有利。但廷尉李斯提出反對意見,認為,當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親屬很多,可是他們的後代卻逐漸疏遠了,互相攻擊,就像仇人一樣,諸侯之間彼此征戰,周天子也無法阻止。所以設置諸侯沒有好處。始皇深以為然。於是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每郡都設置守、尉、監。改稱人民為“黔首”。
郡守,為一郡的最高長官,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轄。郡守之下,設郡尉,輔佐郡守掌管全郡軍事;又設監禦史,負責監察。各郡每年必須定期向中央報告本地的租稅收入、戶口統計和治安情況。一郡之內轄若幹縣,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不足萬戶的設縣長,管理全縣人民。縣令、縣長之下設縣尉,管全縣軍事,設縣丞,助理縣令、縣長,並負責司法裁判。一縣之內分為若幹鄉,鄉設三老,掌教化;嗇夫,負責徵收租稅和徵發徭役;遊徼負責地方治安。鄉之下有亭、裏等,構成了一套嚴密的地方機構。
*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秦始皇下令收集天下的兵器,聚集到鹹陽,熔化之後鑄成大鍾以及十二個銅人,每個重達十二萬斤,放置在宮廷裏。
此外,還統一了法令、貨幣和度量衡標準。戰國時期不僅各國自鑄貨幣,其形狀、大小、輕重各不相同,特別是價值不等,換算困難。秦滅六國後,實行統一貨幣措施:貨幣分二等,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圓形方孔的銅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這就結束了過去貨幣不統一的混亂狀態,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換和經濟交流。
戰國時期,度量衡製度相當混亂。秦統一後,把商鞅變法時製定的度量衡製度推行到全國,並專門頒發了統一度量衡的詔書,把它銘刻在官定的度量衡器上,發到全國,作為標準器具。現存鹹陽出土的“大良造商鞅量”底麵,即補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同時,還繼續執行度量衡定期檢查製度,每年二月對全國度量衡器進行鑑定,以保證計量器具的準確和統一。
秦統一之後,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等對文字進行整理,製定出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通用於公文法令。後來程邈又根據當時民間流行的字體,整理出更為簡便的新書體──隸書,作為通用文字在全國範圍推廣。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證明秦朝的官方文書已經使用隸書。
*修築馳道
秦統一後,立即下令拆毀以往各國修築的關塞、堡壘等障礙物。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製,於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修建了以首都鹹陽為中心的馳道。主要幹線有兩條:一條向東直通燕齊,一條向南直達吳楚。這些馳道寬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栽青鬆一株。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修了一條由鹹陽向北延伸的直道,經雲陽、上郡直達九原,全長1800餘裏,這條“直道”的遺蹟現在尚可辨識。另外,還在今雲貴地區修“五尺道”。又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了攀越五嶺的“新道”。這樣,一個以鹹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繫在一起了。同時,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為六尺,保證車輛暢通無阻。
秦始皇的作為
*巡行刻石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視隴西、北地,穿過雞頭山,路經回中。於是在渭水南麵建造信宮。不久,又把信宮改名叫極廟,以象徵處於天極的北極星。又從極廟開通道路直達酈山,修建了甘泉前殿。還修造了兩旁築牆的甬道,從鹹陽一直連接到驪山。這一年,開始修築供皇帝巡行用的通向全國各地的馳道。
公元前219年,始皇到東方去巡視郡縣,登上鄒縣嶧(y□,譯)山。在山上立了石碑,又跟魯地儒生們商議,想刻石以頌揚秦之德業,商議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和遙祭名山大川的事情。於是登上泰山,樹立石碑,築起土壇,舉行祭天盛典。下山時,突然風雨大作,始皇歇息在一顆樹下,因此賜封那顆樹為“五大夫”,接著在梁父山舉行祭地典禮,在石碑上鐫刻碑文。碑文是:“皇帝臨位,作製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訓經宣達,遠近畢理,鹹承聖誌。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施於後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意思是:皇帝登基即位,創立昌明法度,臣下端正謹慎。就在二十六年(前222),天下歸於一統,四方無不歸順。親自巡視遠方,登臨這座泰山,東方一覽極盡。隨臣思念偉績,推溯事業本源,敬贊功德無限。治世之道實施,諸種產業得宜,一切法則大振,大義清明美善,傳於後代子孫,永世承繼不變。皇帝聖明通達,既已平定天下,毫不懈怠國政。每日早起晚睡,建設長遠利益,專心教化興盛。訓民皆以常道,遠近通達平治,聖意人人尊奉。貴賤清楚分明,男女依禮有別,供職個個虔敬。光明通照內外,處處清淨安泰,後世永續德政。教化所及無窮,定要遵從遺詔,重大告誡永世遵奉。)
於是始皇又沿著渤海岸往東走,途經黃縣、□ 縣,攀上成山的頂峰,又登上之罘山,樹立石碑歌頌秦之功德,然後離去。他又往南走登上了琅邪山,十分高興,並在那裏停留了三個月。後來遷來三萬戶百姓到琅邪山下居住,免除他們十二年的賦稅徭役。始皇下令修築琅邪台,立石刻字,歌頌秦之功德,表明自己因如願以償而到滿意的心情。碑文大意是說:“二十八年(前 219),皇帝剛剛登基。端正一切法度,整治萬物綱紀。彰明人事之宜,提倡子孝父慈。皇帝聖智仁義,宣明各種道理。親臨東土安撫,慰勞視察兵士。大事業已完畢,巡行濱海之地。皇帝偉大功績,操勞根本大事。實行重農抑商,為使百姓富裕。普天之下同心,順從皇帝意誌。統一器物度量,統一書寫文字。日月照耀之處,車船所到之地,無不遵奉王命,人人得誌滿意。順應四時行事,自有大秦皇帝。整頓惡劣習俗,跋山涉水千裏。伶惜黎民百姓,日夜不肯歇息。除疑惑定法律,無人不守法紀。地方長官分職,各級官署治理,舉措必求得當,無不公平整齊。皇帝如此聖明,親自視察四方。無論尊卑貴賤,不越等級規章。奸邪一律不容,務求忠貞賢良。事情不分大小,竭力不倦爭強。無論遠處近處,隻求嚴肅端莊。正直敦厚忠誠,事業才能久長。皇帝大恩大德,四方均得安撫。誅除禍亂災害。為國謀利造福。勞役不誤農時,百業繁榮富足。黎民安居樂業,不再用兵動武。六親終得相保,盜寇從此盡除。歡欣接受教化,法規都能記住。天地四方之內,盡是皇帝之土。西邊越過沙漠,南邊到達北戶。東邊到達東海,北邊越過大夏。人跡所到之處,無不稱臣歸服。功高蓋過五帝,恩澤遍及馬牛。無人不受其德,家家安寧和睦。
*設三十六郡
有人進言,請秦始皇封立各位皇子為王,一些大臣認為這樣做有利。但廷尉李斯提出反對意見,認為,當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親屬很多,可是他們的後代卻逐漸疏遠了,互相攻擊,就像仇人一樣,諸侯之間彼此征戰,周天子也無法阻止。所以設置諸侯沒有好處。始皇深以為然。於是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每郡都設置守、尉、監。改稱人民為“黔首”。
郡守,為一郡的最高長官,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轄。郡守之下,設郡尉,輔佐郡守掌管全郡軍事;又設監禦史,負責監察。各郡每年必須定期向中央報告本地的租稅收入、戶口統計和治安情況。一郡之內轄若幹縣,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不足萬戶的設縣長,管理全縣人民。縣令、縣長之下設縣尉,管全縣軍事,設縣丞,助理縣令、縣長,並負責司法裁判。一縣之內分為若幹鄉,鄉設三老,掌教化;嗇夫,負責徵收租稅和徵發徭役;遊徼負責地方治安。鄉之下有亭、裏等,構成了一套嚴密的地方機構。
*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秦始皇下令收集天下的兵器,聚集到鹹陽,熔化之後鑄成大鍾以及十二個銅人,每個重達十二萬斤,放置在宮廷裏。
此外,還統一了法令、貨幣和度量衡標準。戰國時期不僅各國自鑄貨幣,其形狀、大小、輕重各不相同,特別是價值不等,換算困難。秦滅六國後,實行統一貨幣措施:貨幣分二等,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圓形方孔的銅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這就結束了過去貨幣不統一的混亂狀態,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換和經濟交流。
戰國時期,度量衡製度相當混亂。秦統一後,把商鞅變法時製定的度量衡製度推行到全國,並專門頒發了統一度量衡的詔書,把它銘刻在官定的度量衡器上,發到全國,作為標準器具。現存鹹陽出土的“大良造商鞅量”底麵,即補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同時,還繼續執行度量衡定期檢查製度,每年二月對全國度量衡器進行鑑定,以保證計量器具的準確和統一。
秦統一之後,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等對文字進行整理,製定出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通用於公文法令。後來程邈又根據當時民間流行的字體,整理出更為簡便的新書體──隸書,作為通用文字在全國範圍推廣。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證明秦朝的官方文書已經使用隸書。
*修築馳道
秦統一後,立即下令拆毀以往各國修築的關塞、堡壘等障礙物。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製,於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修建了以首都鹹陽為中心的馳道。主要幹線有兩條:一條向東直通燕齊,一條向南直達吳楚。這些馳道寬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栽青鬆一株。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修了一條由鹹陽向北延伸的直道,經雲陽、上郡直達九原,全長1800餘裏,這條“直道”的遺蹟現在尚可辨識。另外,還在今雲貴地區修“五尺道”。又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了攀越五嶺的“新道”。這樣,一個以鹹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繫在一起了。同時,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為六尺,保證車輛暢通無阻。
秦始皇的作為
*巡行刻石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視隴西、北地,穿過雞頭山,路經回中。於是在渭水南麵建造信宮。不久,又把信宮改名叫極廟,以象徵處於天極的北極星。又從極廟開通道路直達酈山,修建了甘泉前殿。還修造了兩旁築牆的甬道,從鹹陽一直連接到驪山。這一年,開始修築供皇帝巡行用的通向全國各地的馳道。
公元前219年,始皇到東方去巡視郡縣,登上鄒縣嶧(y□,譯)山。在山上立了石碑,又跟魯地儒生們商議,想刻石以頌揚秦之德業,商議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和遙祭名山大川的事情。於是登上泰山,樹立石碑,築起土壇,舉行祭天盛典。下山時,突然風雨大作,始皇歇息在一顆樹下,因此賜封那顆樹為“五大夫”,接著在梁父山舉行祭地典禮,在石碑上鐫刻碑文。碑文是:“皇帝臨位,作製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訓經宣達,遠近畢理,鹹承聖誌。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施於後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意思是:皇帝登基即位,創立昌明法度,臣下端正謹慎。就在二十六年(前222),天下歸於一統,四方無不歸順。親自巡視遠方,登臨這座泰山,東方一覽極盡。隨臣思念偉績,推溯事業本源,敬贊功德無限。治世之道實施,諸種產業得宜,一切法則大振,大義清明美善,傳於後代子孫,永世承繼不變。皇帝聖明通達,既已平定天下,毫不懈怠國政。每日早起晚睡,建設長遠利益,專心教化興盛。訓民皆以常道,遠近通達平治,聖意人人尊奉。貴賤清楚分明,男女依禮有別,供職個個虔敬。光明通照內外,處處清淨安泰,後世永續德政。教化所及無窮,定要遵從遺詔,重大告誡永世遵奉。)
於是始皇又沿著渤海岸往東走,途經黃縣、□ 縣,攀上成山的頂峰,又登上之罘山,樹立石碑歌頌秦之功德,然後離去。他又往南走登上了琅邪山,十分高興,並在那裏停留了三個月。後來遷來三萬戶百姓到琅邪山下居住,免除他們十二年的賦稅徭役。始皇下令修築琅邪台,立石刻字,歌頌秦之功德,表明自己因如願以償而到滿意的心情。碑文大意是說:“二十八年(前 219),皇帝剛剛登基。端正一切法度,整治萬物綱紀。彰明人事之宜,提倡子孝父慈。皇帝聖智仁義,宣明各種道理。親臨東土安撫,慰勞視察兵士。大事業已完畢,巡行濱海之地。皇帝偉大功績,操勞根本大事。實行重農抑商,為使百姓富裕。普天之下同心,順從皇帝意誌。統一器物度量,統一書寫文字。日月照耀之處,車船所到之地,無不遵奉王命,人人得誌滿意。順應四時行事,自有大秦皇帝。整頓惡劣習俗,跋山涉水千裏。伶惜黎民百姓,日夜不肯歇息。除疑惑定法律,無人不守法紀。地方長官分職,各級官署治理,舉措必求得當,無不公平整齊。皇帝如此聖明,親自視察四方。無論尊卑貴賤,不越等級規章。奸邪一律不容,務求忠貞賢良。事情不分大小,竭力不倦爭強。無論遠處近處,隻求嚴肅端莊。正直敦厚忠誠,事業才能久長。皇帝大恩大德,四方均得安撫。誅除禍亂災害。為國謀利造福。勞役不誤農時,百業繁榮富足。黎民安居樂業,不再用兵動武。六親終得相保,盜寇從此盡除。歡欣接受教化,法規都能記住。天地四方之內,盡是皇帝之土。西邊越過沙漠,南邊到達北戶。東邊到達東海,北邊越過大夏。人跡所到之處,無不稱臣歸服。功高蓋過五帝,恩澤遍及馬牛。無人不受其德,家家安寧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