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哀公向孔子問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說:“為政最重要的是選擇好大臣。”季康子也向孔子問為政的道理,孔子說:“要舉用正直的人,拋棄邪曲的人,那樣就使邪曲的人變為正直的人了。”季康子憂虛盜竊,孔子說:“如果你自己沒有欲的話,就是給獎賞,人們也是不會去偷竊的。”但是魯國最終也不能重用孔子,孔子也不再要求出來做官了。
孔子的時代,周王衰微,禮崩樂壞,《詩》、《書》也殘缺不全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禮儀製度,編定了《書傳》 (《尚書》之傳。)的篇次,上起唐堯、虞舜之時,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後,加以整理編排。孔子說:“夏代的禮儀製度我還能講出來,隻是夏的後代杞國沒有留下足夠證明這些的文獻了。殷商的禮儀製度我也能講出來,隻是殷商沒有留下足夠證明這些製度的文獻了。如果杞、宋兩國有足夠的文獻,我就能證明這些製度了。”孔子考察了殷代繼承夏代對禮儀製度所作的增減之後說:“將來即使經過一百年,那增減的也是可以預知的,因為一種是重視文采,另一種是重視樸實。周代的禮儀製度是在參照了夏代和殷代的基礎上製定的,多麽豐富多采呀,我主張用周代的禮儀”所以《書傳》、《禮記》都是孔子編定的。
孔子曾對魯國的樂官太師說:“音樂是可以通曉的。剛開始演奏的時候要互相配合一致,繼續下去是節奏和諧,聲音清晰,連續不斷,這樣直到整首樂曲演奏完成。”孔子又說:“我從衛國返回魯國之後,就開始訂正詩樂,使《雅》、《頌》都恢復了原來的曲調。”古代留傳下來的《詩》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時,他把重複的刪掉了,選取其中合於義的用於禮義教化,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後稷,其次是敘述殷、周兩代的興盛,直到周幽王、周厲王的政治缺失,而開頭的則是敘述男女夫婦關係和感情的詩篇,所以說:“《關睢》這一樂章作為《國風》的第一篇,《鹿鳴》作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作為《大雅》的第一篇;《清廟》作為《頌》的第一篇”。三百零五篇詩孔子都能將演奏歌唱,以求合於《韶》、《武》、《雅》、《頌》這些樂曲的音調。先王的樂製度從此才恢復舊觀而得以稱述,王道完備了,孔子也完成了被稱為“六藝”的《詩》、《書》、《樂》、《易》、《春秋》的編修。
孔子晚年喜歡鑽研《周易》,他詳細解釋了《彖辭》、《繫辭》、《象辭》、《說卦》、《文言》等。孔子讀《周易》刻苦勤奮,以致把編穿書簡的牛皮繩子也磨斷了多次。他還說:“再讓我多活幾年,這樣的話,我對《周易》的文辭和義理就能夠充分掌握理解了。”
孔子用《詩》、《書》、《禮》、《樂》作教材教育弟子,就學的弟子大約在三千人,其中能精通禮、樂、射、禦、數、術這六種技藝的有七十二人。至於多方麵受到孔子的教誨卻沒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教育弟子有四個方麵:學問、言行、忠恕、信義。他為弟子訂了四條禁律:不揣測、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他認為應當特別謹慎處理的是:齋戒、戰爭、疾病。孔子很少談到利,如果談到,就與命運、仁德聯繫起來。他教育弟子的時候,不到人家真正遇到困難,煩悶發急的時候,不去啟發開導他。
孔子在自己的鄉裏,謙恭得像個不善言談的人。但他在宗廟祭祀和朝廷議政這些場合,卻能言善辯,言辭明晰而又通達,然而又很恭謹小心。上朝時,與上大夫交談,態度和悅,中正自然;與下大夫交談,就顯得和樂安詳了了。孔子進入國君的公門,低頭彎腰,恭敬謹慎,進門後急行而前,恭敬有禮。國君命他迎接賓客,容色莊重認真。國君召見他,不等待車駕備好,就動身起行。
魚不新鮮,肉有變味,或不按規矩切割,孔子不吃。席位不正,不就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在一天內哭泣過,就不會再歌唱。看見穿孝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是個小孩,也必定改變麵容以示同情。
孔子說:“三個人行必有我師。”又說:“不去修明道德,不去探求學業,聽到正直的道理又不前往學習,對缺點錯誤又不能改正,這些是我所憂慮的。”孔子請人唱歌,要是唱得好,就請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也和唱起來。
子貢說:“老師在文獻方麵的成績很顯著,我們是知道的。老師講論有關天道與人的命運的深微見解我們就不知道了。”顏淵感慨的長嘆一聲說:“我越是仰慕老師的學問,越覺得它無比崇高,越是鑽研探討,越覺得它堅實深厚。看見它是在前麵,忽然間又在後麵了。老師善於循序漸進的誘導人,用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用禮儀來規範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已經竭盡了我的才力,我現在也好像有所建樹,但老師的學問卻依然高立在我的麵前。雖然我也想追趕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
達巷這個地方的人對我說:“偉大啊孔子,他博學多才卻不專一名家。”孔子聽了這話之後說:“我要專於什麽呢?是專於駕車?還是專於射箭?我看還是專於駕車吧。”子牢說:“老師曾說:‘我沒有被世所用,所以才學會了這許多的技藝’。”
孔子說:“君子最擔憂的就是死後沒有留下好的名聲。我的主張不能實行,我用什麽貢獻給社會留下好名呢?”於是就根據魯國的史書作了《春秋》,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下止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包括魯國十二個國君。以魯國為中心記述,尊奉周王室為正統,以殷商的事跡為借鑑,推而上承夏、商、周的傳統,文辭簡約而旨意廣博。吳、楚之國自稱為王的,在《春秋》中仍貶稱為子爵;晉文公與諸侯會盟,實際上是召周襄王入會的,而《春秋》中卻避諱說“周天子巡狩來到到河陽”。依此類推,《春秋》就是用這一原則,來褒貶當時的各種事件。後世稱之為《春秋》筆法。
孔子任司寇審理訴訟案件時,文辭上有可與別人商量的時候,他從不獨自決斷。到了寫《春秋》時就不同了,應該寫的一定寫上去,應當刪的一定刪掉,就連子夏這些長於文字的弟子,一句話也不能給他增刪。孔子說:“後人了解我將因為《春秋》,後人怪罪我也將因為《春秋》。”
第二天,子路死在衛國。孔子生病了,子貢請求看望他。孔子正拄著拐杖在門口悠閑散步,說:“你為什麽來得這樣遲啊?”孔子於是就嘆息,隨即唱道:“泰山要倒了!樑柱要斷了,哲人要死了!”他邊唱邊流下了眼淚。對子貢說:“天下失去常道已經很久了,沒有人能奉我的主張。夏人死了停棺在東廂的台階,周人死了停棺在西廂的台階,殷人死了停棺在堂屋的兩柱之間。昨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柱之間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過了七天孔子就死了。
孔子享年七十三歲,死在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的己醜日。
孔子的時代,周王衰微,禮崩樂壞,《詩》、《書》也殘缺不全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禮儀製度,編定了《書傳》 (《尚書》之傳。)的篇次,上起唐堯、虞舜之時,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後,加以整理編排。孔子說:“夏代的禮儀製度我還能講出來,隻是夏的後代杞國沒有留下足夠證明這些的文獻了。殷商的禮儀製度我也能講出來,隻是殷商沒有留下足夠證明這些製度的文獻了。如果杞、宋兩國有足夠的文獻,我就能證明這些製度了。”孔子考察了殷代繼承夏代對禮儀製度所作的增減之後說:“將來即使經過一百年,那增減的也是可以預知的,因為一種是重視文采,另一種是重視樸實。周代的禮儀製度是在參照了夏代和殷代的基礎上製定的,多麽豐富多采呀,我主張用周代的禮儀”所以《書傳》、《禮記》都是孔子編定的。
孔子曾對魯國的樂官太師說:“音樂是可以通曉的。剛開始演奏的時候要互相配合一致,繼續下去是節奏和諧,聲音清晰,連續不斷,這樣直到整首樂曲演奏完成。”孔子又說:“我從衛國返回魯國之後,就開始訂正詩樂,使《雅》、《頌》都恢復了原來的曲調。”古代留傳下來的《詩》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時,他把重複的刪掉了,選取其中合於義的用於禮義教化,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後稷,其次是敘述殷、周兩代的興盛,直到周幽王、周厲王的政治缺失,而開頭的則是敘述男女夫婦關係和感情的詩篇,所以說:“《關睢》這一樂章作為《國風》的第一篇,《鹿鳴》作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作為《大雅》的第一篇;《清廟》作為《頌》的第一篇”。三百零五篇詩孔子都能將演奏歌唱,以求合於《韶》、《武》、《雅》、《頌》這些樂曲的音調。先王的樂製度從此才恢復舊觀而得以稱述,王道完備了,孔子也完成了被稱為“六藝”的《詩》、《書》、《樂》、《易》、《春秋》的編修。
孔子晚年喜歡鑽研《周易》,他詳細解釋了《彖辭》、《繫辭》、《象辭》、《說卦》、《文言》等。孔子讀《周易》刻苦勤奮,以致把編穿書簡的牛皮繩子也磨斷了多次。他還說:“再讓我多活幾年,這樣的話,我對《周易》的文辭和義理就能夠充分掌握理解了。”
孔子用《詩》、《書》、《禮》、《樂》作教材教育弟子,就學的弟子大約在三千人,其中能精通禮、樂、射、禦、數、術這六種技藝的有七十二人。至於多方麵受到孔子的教誨卻沒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教育弟子有四個方麵:學問、言行、忠恕、信義。他為弟子訂了四條禁律:不揣測、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他認為應當特別謹慎處理的是:齋戒、戰爭、疾病。孔子很少談到利,如果談到,就與命運、仁德聯繫起來。他教育弟子的時候,不到人家真正遇到困難,煩悶發急的時候,不去啟發開導他。
孔子在自己的鄉裏,謙恭得像個不善言談的人。但他在宗廟祭祀和朝廷議政這些場合,卻能言善辯,言辭明晰而又通達,然而又很恭謹小心。上朝時,與上大夫交談,態度和悅,中正自然;與下大夫交談,就顯得和樂安詳了了。孔子進入國君的公門,低頭彎腰,恭敬謹慎,進門後急行而前,恭敬有禮。國君命他迎接賓客,容色莊重認真。國君召見他,不等待車駕備好,就動身起行。
魚不新鮮,肉有變味,或不按規矩切割,孔子不吃。席位不正,不就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在一天內哭泣過,就不會再歌唱。看見穿孝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是個小孩,也必定改變麵容以示同情。
孔子說:“三個人行必有我師。”又說:“不去修明道德,不去探求學業,聽到正直的道理又不前往學習,對缺點錯誤又不能改正,這些是我所憂慮的。”孔子請人唱歌,要是唱得好,就請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也和唱起來。
子貢說:“老師在文獻方麵的成績很顯著,我們是知道的。老師講論有關天道與人的命運的深微見解我們就不知道了。”顏淵感慨的長嘆一聲說:“我越是仰慕老師的學問,越覺得它無比崇高,越是鑽研探討,越覺得它堅實深厚。看見它是在前麵,忽然間又在後麵了。老師善於循序漸進的誘導人,用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用禮儀來規範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已經竭盡了我的才力,我現在也好像有所建樹,但老師的學問卻依然高立在我的麵前。雖然我也想追趕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
達巷這個地方的人對我說:“偉大啊孔子,他博學多才卻不專一名家。”孔子聽了這話之後說:“我要專於什麽呢?是專於駕車?還是專於射箭?我看還是專於駕車吧。”子牢說:“老師曾說:‘我沒有被世所用,所以才學會了這許多的技藝’。”
孔子說:“君子最擔憂的就是死後沒有留下好的名聲。我的主張不能實行,我用什麽貢獻給社會留下好名呢?”於是就根據魯國的史書作了《春秋》,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下止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包括魯國十二個國君。以魯國為中心記述,尊奉周王室為正統,以殷商的事跡為借鑑,推而上承夏、商、周的傳統,文辭簡約而旨意廣博。吳、楚之國自稱為王的,在《春秋》中仍貶稱為子爵;晉文公與諸侯會盟,實際上是召周襄王入會的,而《春秋》中卻避諱說“周天子巡狩來到到河陽”。依此類推,《春秋》就是用這一原則,來褒貶當時的各種事件。後世稱之為《春秋》筆法。
孔子任司寇審理訴訟案件時,文辭上有可與別人商量的時候,他從不獨自決斷。到了寫《春秋》時就不同了,應該寫的一定寫上去,應當刪的一定刪掉,就連子夏這些長於文字的弟子,一句話也不能給他增刪。孔子說:“後人了解我將因為《春秋》,後人怪罪我也將因為《春秋》。”
第二天,子路死在衛國。孔子生病了,子貢請求看望他。孔子正拄著拐杖在門口悠閑散步,說:“你為什麽來得這樣遲啊?”孔子於是就嘆息,隨即唱道:“泰山要倒了!樑柱要斷了,哲人要死了!”他邊唱邊流下了眼淚。對子貢說:“天下失去常道已經很久了,沒有人能奉我的主張。夏人死了停棺在東廂的台階,周人死了停棺在西廂的台階,殷人死了停棺在堂屋的兩柱之間。昨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柱之間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過了七天孔子就死了。
孔子享年七十三歲,死在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的己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