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舜任命的那些官員個個成就功業:皋陶擔任大理,掌管刑法,斷案平正,人們都佩服他能按情據實斷理;伯夷主持禮儀,上上下下能都夠禮讓;垂擔任工師,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擔任虞,主管山澤,山林湖澤都得到開發;棄擔任稷,主管農業,百穀按季節茂盛成長;契擔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官都親善和睦;龍主管接待賓客,遠方的諸侯都來朝貢;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禹所定九州內的民眾沒有誰違抗。其中禹的功勞最大,開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處湖澤,疏浚了九條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應繳納的貢物前來進貢,沒有不恰當的。縱橫五千裏的領域,都受到安撫,直到離京師最遠的邊荒地區。那時,南方安撫到交址、北發,西方安撫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撫到山戎、發、息慎,東方安撫到長、鳥夷,四海之內,共同稱頌帝舜的功德。於是禹創製《九招》樂曲歌頌舜的功德,招來了祥瑞之物,鳳凰也飛來,隨樂聲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從虞舜帝開始。
舜二十歲時因為孝順而聞名,三十歲時被堯舉用,五十歲時代理天子政務,五十八歲時堯逝世,六十一歲時接替堯登臨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視,在南方蒼梧的郊野逝世。埋葬在長江南岸的九嶷山,這就是零陵。娥皇﹑女英奔向蒼梧﹐淚灑湘江邊的竹子上。娥皇﹑女英因遇大風大浪﹐沒於湘江。今天洞庭湖邊的山上還有二妃墓。
舜的兒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薦給上帝。十七年後舜逝世。服喪三年完畢,禹也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與舜讓給堯的兒子時的情形一樣。各部落歸服禹,這樣,禹就登臨了天子之位。禹繼位後﹐效仿堯﹑舜﹐不敢有私毫的懈怠﹐他的主要功績是治水。禹最後到了浙江治水﹐死於會嵇。如今紹興有禹陵。而且﹐據考證﹐禹的後代在管理禹陵。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分別在唐和虞得到封地,來奉祀祖先。禹還讓他們穿自己家族的服飾,用自己家族的禮樂儀式。他們以客人的身份拜見天子,天子也不把他們當臣下對待,以表示不敢專擅帝位。
相傳大禹治水之時,理龜載文於背而出洛水,得而因之成“九疇”,謂之“書”,古稱為“洛書”。然而,後來見到的洛書,沒有文字,也隻有用黑白環點示數的圖(有稱為“洛圖”)。該圖有言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環居中。 後來,周文王據河圖和洛書而演八卦,奠定了中國易學文化的基礎。
黃帝、顓頊帝、帝嚳、堯和舜史稱 “五帝”。他們秉承上天的旨意,以德行教化百姓,並為百姓所擁戴,並被當作賢君聖主的楷模歷代傳頌。與以往的神祗直接下凡不同,他們雖身有異像,也有一些神跡,但他們更多的是以“治世帝王”的形象出現在歷史上,來完成他們的使命。此外,他們雖為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國號,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業。所以,黃帝號為有熊,帝顓頊號為高陽,帝嚳號為高辛,帝堯號為陶唐,帝舜號為有虞。帝禹國號為夏後,而另分出氏,姓姒氏。契為商始祖,姓子氏。棄為周始祖,姓姬氏。自夏之後,中國歷史開始走入了王朝時代。
關於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事實,雖然目前因為史料的原因,我們尚無法知曉更多的細節,但從現有的資料看,當時的人們已有對宇宙、自然、生命的認識,並具備了相當程度應付自然的能力。許多考古發現也證明了這一點。經過考古發掘﹐7千-5千年前﹐河南澠池縣仰紹人﹐已有定居村落。製作的彩陶﹐非常精美。7千年前﹐浙江餘姚縣河姆渡人﹐製作了木骨泥牆的房子﹐還有獨木舟。種植五穀﹐飼養六畜﹐過著農居生活。2004年初紅山文化考古玉雕熊龍的發現,為古史中黃帝的有關傳說提供了重要實證。
此外,現在的很多史學家認為,諸子百家各樹一幟、競相爭鳴的時代是中華文化、思想與智慧大發展的時代,然而被後世尊為大成至聖先師的孔子卻臨風長嘆,他對弟子言偃說:“大道之行的時代,以及夏商西周的賢王治世我沒有趕上,但是古書中有記載。大道之行的時代,天下為公,選拔賢明而有能力的人治理社會,人人誠實守信,和睦相處,不把財產視為私有,而把勞動視為美德,沒有陰謀和盜賊。可是現在大道已經沒落了,天下成了統治者的家天下,父死傳子,兄終弟及,人們僅僅照顧自己的親屬和子女,貨力為己、各私其私。”
可以說,三皇五帝時期經歷了人神共存的階段,華夏文明是是半神文化,是真正大道行於世的時代。根據史料,上古時期民風十分純樸,人們仰承甘露、俯吸醴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樂生、不知惡死,過著一種完全順乎自然的生活。《黃帝內經》的《上古太真論》中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當人完全順乎自然而生活的時候,就是處在一種雖然沒有修道,但是卻在道中的狀態。這也正是真正人類應有的生活狀態。
參考書目:
1.《北美巡迴講法》, 李洪誌
2、《在大紐約地區法會的講法和解法》,李洪誌
3.《史記》,司馬遷
4.《山海經》
5.《太平禦覽》
6.《尚書》
7.大紀元和正見網站上的相關文章
“家天下”的肇始 夏朝
(公元前2033~公元前1562)
銅爵 帶流長14.5厘米、高13.5厘米,1984年河南省偃師二裏頭出土。這件銅爵是現今發現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青銅容器
五帝時期,天下的共主,譬如黃帝、帝嚳、顓頊、堯和舜,都是因為賢德而為各個部落所尊崇、所擁戴。而五帝對天下的治理也都是以德為上,較為鬆散。在挑選繼承人方麵,五帝基本遵循“傳賢”的原則,在廣泛徵求大家意見的情況下,將帝位傳給符合這一條件之人,而並不一定將帝位傳給子嗣,除非子嗣符合這一要求,如黃帝和帝嚳就是父子相傳。在舜帝去世後,夏族的首領禹因為治水有功,並且為人賢德謙遜,而繼承了帝位。不過,禹死之後,盡管帝位傳給了別的賢人,但最後還是其子啟繼承了天子之位,從而真正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王位由“父子相傳”的先河,即古人所說的“家天下”的肇始。自此之後的歷代王朝,基本延續了這一繼承法則。啟繼位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原始的、鬆散部族社會的基本結束,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不過,從司馬遷開始,史學家們大多將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共十四世、十七王,前後經過了四百餘年。
此外,中國的別稱“華夏”,與夏族和夏王朝也有著一定的聯繫: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武盛》篇。“華”是指禮之盛,“夏”指國家很大。黃河流域是華夏文化的搖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古代文化的中心。因此,古人把中國稱為“華夏”,其中深藏著為燦爛文化而自豪的情感。古文獻中“夏”有三種主要含義:一是指華夏族人。如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夏,中國之人也。”古文獻中常以“諸夏”或“諸華”(“華”與“夏”二字意可相通)來稱呼華夏族人士。二是華夏族人的文化。西漢揚雄在所著《方言》中指出:" 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而愛偉之,謂之夏。"秦晉之間是夏王族的發源地,故有“(大)禹興於西羌”的說法。三是指上古三代之首――夏王朝及其前身大禹所封夏國。應該說,三種含義中,第三種含義最為重要,而且是衍生前麵兩種含義的基礎。正是出於夏王朝的建設成就,才最終確立了夏族(即華夏族)的中心地位,而夏王朝根基地就是所謂“伊、洛之間”,即今天的豫西地區。此後,任何想要奪取天下統治者的政治勢力,都必須奪取這一核心地區後,才算真正擁有控製天下的實際地位,商、周兩大王朝也不例外,後繼王朝的統治者也毫無例外的承認自己是夏文化的繼承者,是大禹所劃定 “九州”的主人。故而,《詩經?小雅》就有這樣的詩句:“豐水東注,纘禹之緒。”
舜二十歲時因為孝順而聞名,三十歲時被堯舉用,五十歲時代理天子政務,五十八歲時堯逝世,六十一歲時接替堯登臨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視,在南方蒼梧的郊野逝世。埋葬在長江南岸的九嶷山,這就是零陵。娥皇﹑女英奔向蒼梧﹐淚灑湘江邊的竹子上。娥皇﹑女英因遇大風大浪﹐沒於湘江。今天洞庭湖邊的山上還有二妃墓。
舜的兒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薦給上帝。十七年後舜逝世。服喪三年完畢,禹也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與舜讓給堯的兒子時的情形一樣。各部落歸服禹,這樣,禹就登臨了天子之位。禹繼位後﹐效仿堯﹑舜﹐不敢有私毫的懈怠﹐他的主要功績是治水。禹最後到了浙江治水﹐死於會嵇。如今紹興有禹陵。而且﹐據考證﹐禹的後代在管理禹陵。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分別在唐和虞得到封地,來奉祀祖先。禹還讓他們穿自己家族的服飾,用自己家族的禮樂儀式。他們以客人的身份拜見天子,天子也不把他們當臣下對待,以表示不敢專擅帝位。
相傳大禹治水之時,理龜載文於背而出洛水,得而因之成“九疇”,謂之“書”,古稱為“洛書”。然而,後來見到的洛書,沒有文字,也隻有用黑白環點示數的圖(有稱為“洛圖”)。該圖有言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環居中。 後來,周文王據河圖和洛書而演八卦,奠定了中國易學文化的基礎。
黃帝、顓頊帝、帝嚳、堯和舜史稱 “五帝”。他們秉承上天的旨意,以德行教化百姓,並為百姓所擁戴,並被當作賢君聖主的楷模歷代傳頌。與以往的神祗直接下凡不同,他們雖身有異像,也有一些神跡,但他們更多的是以“治世帝王”的形象出現在歷史上,來完成他們的使命。此外,他們雖為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國號,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業。所以,黃帝號為有熊,帝顓頊號為高陽,帝嚳號為高辛,帝堯號為陶唐,帝舜號為有虞。帝禹國號為夏後,而另分出氏,姓姒氏。契為商始祖,姓子氏。棄為周始祖,姓姬氏。自夏之後,中國歷史開始走入了王朝時代。
關於三皇五帝時期的歷史事實,雖然目前因為史料的原因,我們尚無法知曉更多的細節,但從現有的資料看,當時的人們已有對宇宙、自然、生命的認識,並具備了相當程度應付自然的能力。許多考古發現也證明了這一點。經過考古發掘﹐7千-5千年前﹐河南澠池縣仰紹人﹐已有定居村落。製作的彩陶﹐非常精美。7千年前﹐浙江餘姚縣河姆渡人﹐製作了木骨泥牆的房子﹐還有獨木舟。種植五穀﹐飼養六畜﹐過著農居生活。2004年初紅山文化考古玉雕熊龍的發現,為古史中黃帝的有關傳說提供了重要實證。
此外,現在的很多史學家認為,諸子百家各樹一幟、競相爭鳴的時代是中華文化、思想與智慧大發展的時代,然而被後世尊為大成至聖先師的孔子卻臨風長嘆,他對弟子言偃說:“大道之行的時代,以及夏商西周的賢王治世我沒有趕上,但是古書中有記載。大道之行的時代,天下為公,選拔賢明而有能力的人治理社會,人人誠實守信,和睦相處,不把財產視為私有,而把勞動視為美德,沒有陰謀和盜賊。可是現在大道已經沒落了,天下成了統治者的家天下,父死傳子,兄終弟及,人們僅僅照顧自己的親屬和子女,貨力為己、各私其私。”
可以說,三皇五帝時期經歷了人神共存的階段,華夏文明是是半神文化,是真正大道行於世的時代。根據史料,上古時期民風十分純樸,人們仰承甘露、俯吸醴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樂生、不知惡死,過著一種完全順乎自然的生活。《黃帝內經》的《上古太真論》中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當人完全順乎自然而生活的時候,就是處在一種雖然沒有修道,但是卻在道中的狀態。這也正是真正人類應有的生活狀態。
參考書目:
1.《北美巡迴講法》, 李洪誌
2、《在大紐約地區法會的講法和解法》,李洪誌
3.《史記》,司馬遷
4.《山海經》
5.《太平禦覽》
6.《尚書》
7.大紀元和正見網站上的相關文章
“家天下”的肇始 夏朝
(公元前2033~公元前1562)
銅爵 帶流長14.5厘米、高13.5厘米,1984年河南省偃師二裏頭出土。這件銅爵是現今發現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青銅容器
五帝時期,天下的共主,譬如黃帝、帝嚳、顓頊、堯和舜,都是因為賢德而為各個部落所尊崇、所擁戴。而五帝對天下的治理也都是以德為上,較為鬆散。在挑選繼承人方麵,五帝基本遵循“傳賢”的原則,在廣泛徵求大家意見的情況下,將帝位傳給符合這一條件之人,而並不一定將帝位傳給子嗣,除非子嗣符合這一要求,如黃帝和帝嚳就是父子相傳。在舜帝去世後,夏族的首領禹因為治水有功,並且為人賢德謙遜,而繼承了帝位。不過,禹死之後,盡管帝位傳給了別的賢人,但最後還是其子啟繼承了天子之位,從而真正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王位由“父子相傳”的先河,即古人所說的“家天下”的肇始。自此之後的歷代王朝,基本延續了這一繼承法則。啟繼位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原始的、鬆散部族社會的基本結束,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不過,從司馬遷開始,史學家們大多將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共十四世、十七王,前後經過了四百餘年。
此外,中國的別稱“華夏”,與夏族和夏王朝也有著一定的聯繫: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武盛》篇。“華”是指禮之盛,“夏”指國家很大。黃河流域是華夏文化的搖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古代文化的中心。因此,古人把中國稱為“華夏”,其中深藏著為燦爛文化而自豪的情感。古文獻中“夏”有三種主要含義:一是指華夏族人。如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夏,中國之人也。”古文獻中常以“諸夏”或“諸華”(“華”與“夏”二字意可相通)來稱呼華夏族人士。二是華夏族人的文化。西漢揚雄在所著《方言》中指出:" 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而愛偉之,謂之夏。"秦晉之間是夏王族的發源地,故有“(大)禹興於西羌”的說法。三是指上古三代之首――夏王朝及其前身大禹所封夏國。應該說,三種含義中,第三種含義最為重要,而且是衍生前麵兩種含義的基礎。正是出於夏王朝的建設成就,才最終確立了夏族(即華夏族)的中心地位,而夏王朝根基地就是所謂“伊、洛之間”,即今天的豫西地區。此後,任何想要奪取天下統治者的政治勢力,都必須奪取這一核心地區後,才算真正擁有控製天下的實際地位,商、周兩大王朝也不例外,後繼王朝的統治者也毫無例外的承認自己是夏文化的繼承者,是大禹所劃定 “九州”的主人。故而,《詩經?小雅》就有這樣的詩句:“豐水東注,纘禹之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