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怒放、香風滿院的情景同時又翻出了新意,與二百多年前明淼納狹珠聯璧
合,成為佳對。於是人們對稱之為"二百年才對上的對聯"。
話還回到二百年前。由於紀曉嵐在編纂《四庫全書》時,常住在槐西老屋,
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槐西雜誌》就是在這兒寫成的。他的許多文友也經
常到這兒來,和他最愛用文字開玩笑的,要數劉墉劉石庵、王文治和彭元瑞了。
一次劉墉在這裏飲酒,倆人隻顧說話,把滿杯的酒放涼了。紀曉嵐讓下人溫
一溫再飲。劉墉卻攔住說道:"且慢,有副對兒你對上再溫。"於是用手指一指酒
杯說道: "冰涼酒,一點二點三點水;"紀曉嵐一抬頭,見院中有一叢丁香花,便
笑道:"用它來對正好。"用手一指院中說: "丁香花,百字千字萬字頭。"二人相
與撫掌大笑。
也是在一次飲酒中間,劉墉見廳前兩棵柱子上空空如也。
便問道:"為什麽不寫副楹聯,貼在上邊。"紀曉嵐笑道:"正等待老兄小筆一
揮。"劉墉很奇怪,問道:"人家都說有勞大筆一揮,為什麽你卻說小筆一揮
呢?"曉嵐笑道:"這柱子不過比碗口粗點,你如果用如椽之筆,寫丈許之字,叫
我怎麽去貼?若用小筆,我便貼得上了。"說罷二人大笑起來。當下有人取來文房
四室,劉石庵寫下了一副楹聯:文章千古業;春秋五車書。
據說這幅楹聯直保留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才被"革"掉。傳說確否,
作者未曾考證,不過人雲亦雲。
十三、總纂四庫
幹隆二十八年(1773年)閏三月,編纂四庫全書的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幹隆皇帝詔開四庫全書館。館中首設總裁,總裁之下,設總纂、提調、總閱、總
校、繕書、監造各處,分別在翰林院及武英殿展開工作。各部分的分校官、纂修
官,計有三百多人,謄錄員一千人,總共有四千三百多人參與其事。
其編輯規模之龐大,恐怕應為世界之最,雖非絕後,確是空前。
這個編纂機構,其中有皇六子多羅傎親王永容,皇八子多羅儀郡王水璿,皇
十一子永瑆,東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軍機大臣劉統勛,文淵閣大學士、
軍機大臣劉倫,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於敏中,武英殿大學士舒赫德,以及阿
桂、英廉、程景伊、嵇璜、福康安、和珅、蔡新、王際華、裘日修等各閣領事、
各部尚書,先後16人擔任總裁官。副總裁官也先後有梁國治、曹秀先、張若、
劉墉、王傑、彭元瑞、金簡、董浩、曹文植、沈初、錢汝誠、李友棠等12人之
多,但真正負責實際編纂工作的,是翰林院侍讀紀昀、刑部郎中陸錫熊、太常寺
少卿孫士毅三位總纂官。陸費墀為總校官。纂修分校,則由戴震主"經",邵晉涵
主"史",周永年主"子",紀昀主"集"。他們帶領的纂修官總共有三百多人,其中
像王念孫、朱筠、翁方綱、王太嶽、姚鼐、盧文弨等,都是碩學通儒,一時名宿。
他們校覆古籍,詔求天下遺書一萬三千餘部,厘定應刊、應鈔、應存,依照經、
史、子、集,分門別類,列成總目。前後用了近20年時間,《四庫全書》最終
告成。分別建"文淵"、"文津"、"文溯"、"文源"、"文匯"、"文瀾"七閣,貯藏了
十七萬二千七百二十六冊全書。把中國古代的學術文化典籍,幾乎包攬殆盡,真
稱得上"汗牛充棟」,亙古奇功了。
開館這年,幹隆已經63歲,唯恐看不到《四庫全書》的完成,又傳諭採擷
四庫精華、編繕《四庫薈要》,並分繕兩部,一部貯藏於紫禁城內的摘藻堂,一
部存放在長春園呋腴書屋,每部書有四百七十三卷,裝成一萬二千冊。
四庫全書的編校,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幹隆年間的一個盛舉,
對於紀曉嵐來說,則是他一生的主要成就。
紀曉嵐日坐書城,博覽群籍,尋章逐句,從《永樂大典》搜輯散逸,盡讀各
行省進獻書籍,極盡艱辛。整整用了8年時間,完成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又稱《四庫總目》或《四庫提要》,收正式入庫書三千四百五十八種,存目六千
七百八十八種,總計一萬二百四十六種。各書提要,將一書的原委撮舉大凡,並
列敘者之爵裏,訂辯其書文字之增刪,與篇帙之分合,批評其敘事議論之得失。
諸書提要,分之則散弁諸編,合之則共為總目。
"總目"按照全書體例,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每部之首,各冠以總序,
撮其源流正變,以挈綱領。共分經部十類、史部十五類、子部十四類、集部五類。
類下有屬,每類之首,也各冠以小序,詳述其分並改隸,以析條目。每類之中,
先以文淵閣著錄(即編入四庫全書)的書籍列在前麵。那些言非立訓、義或違經,
與那些未越群流的尋常著述,經評定不足以收入四庫之中,而也未嚐奉旨銷毀的
合,成為佳對。於是人們對稱之為"二百年才對上的對聯"。
話還回到二百年前。由於紀曉嵐在編纂《四庫全書》時,常住在槐西老屋,
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槐西雜誌》就是在這兒寫成的。他的許多文友也經
常到這兒來,和他最愛用文字開玩笑的,要數劉墉劉石庵、王文治和彭元瑞了。
一次劉墉在這裏飲酒,倆人隻顧說話,把滿杯的酒放涼了。紀曉嵐讓下人溫
一溫再飲。劉墉卻攔住說道:"且慢,有副對兒你對上再溫。"於是用手指一指酒
杯說道: "冰涼酒,一點二點三點水;"紀曉嵐一抬頭,見院中有一叢丁香花,便
笑道:"用它來對正好。"用手一指院中說: "丁香花,百字千字萬字頭。"二人相
與撫掌大笑。
也是在一次飲酒中間,劉墉見廳前兩棵柱子上空空如也。
便問道:"為什麽不寫副楹聯,貼在上邊。"紀曉嵐笑道:"正等待老兄小筆一
揮。"劉墉很奇怪,問道:"人家都說有勞大筆一揮,為什麽你卻說小筆一揮
呢?"曉嵐笑道:"這柱子不過比碗口粗點,你如果用如椽之筆,寫丈許之字,叫
我怎麽去貼?若用小筆,我便貼得上了。"說罷二人大笑起來。當下有人取來文房
四室,劉石庵寫下了一副楹聯:文章千古業;春秋五車書。
據說這幅楹聯直保留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才被"革"掉。傳說確否,
作者未曾考證,不過人雲亦雲。
十三、總纂四庫
幹隆二十八年(1773年)閏三月,編纂四庫全書的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幹隆皇帝詔開四庫全書館。館中首設總裁,總裁之下,設總纂、提調、總閱、總
校、繕書、監造各處,分別在翰林院及武英殿展開工作。各部分的分校官、纂修
官,計有三百多人,謄錄員一千人,總共有四千三百多人參與其事。
其編輯規模之龐大,恐怕應為世界之最,雖非絕後,確是空前。
這個編纂機構,其中有皇六子多羅傎親王永容,皇八子多羅儀郡王水璿,皇
十一子永瑆,東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軍機大臣劉統勛,文淵閣大學士、
軍機大臣劉倫,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於敏中,武英殿大學士舒赫德,以及阿
桂、英廉、程景伊、嵇璜、福康安、和珅、蔡新、王際華、裘日修等各閣領事、
各部尚書,先後16人擔任總裁官。副總裁官也先後有梁國治、曹秀先、張若、
劉墉、王傑、彭元瑞、金簡、董浩、曹文植、沈初、錢汝誠、李友棠等12人之
多,但真正負責實際編纂工作的,是翰林院侍讀紀昀、刑部郎中陸錫熊、太常寺
少卿孫士毅三位總纂官。陸費墀為總校官。纂修分校,則由戴震主"經",邵晉涵
主"史",周永年主"子",紀昀主"集"。他們帶領的纂修官總共有三百多人,其中
像王念孫、朱筠、翁方綱、王太嶽、姚鼐、盧文弨等,都是碩學通儒,一時名宿。
他們校覆古籍,詔求天下遺書一萬三千餘部,厘定應刊、應鈔、應存,依照經、
史、子、集,分門別類,列成總目。前後用了近20年時間,《四庫全書》最終
告成。分別建"文淵"、"文津"、"文溯"、"文源"、"文匯"、"文瀾"七閣,貯藏了
十七萬二千七百二十六冊全書。把中國古代的學術文化典籍,幾乎包攬殆盡,真
稱得上"汗牛充棟」,亙古奇功了。
開館這年,幹隆已經63歲,唯恐看不到《四庫全書》的完成,又傳諭採擷
四庫精華、編繕《四庫薈要》,並分繕兩部,一部貯藏於紫禁城內的摘藻堂,一
部存放在長春園呋腴書屋,每部書有四百七十三卷,裝成一萬二千冊。
四庫全書的編校,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幹隆年間的一個盛舉,
對於紀曉嵐來說,則是他一生的主要成就。
紀曉嵐日坐書城,博覽群籍,尋章逐句,從《永樂大典》搜輯散逸,盡讀各
行省進獻書籍,極盡艱辛。整整用了8年時間,完成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又稱《四庫總目》或《四庫提要》,收正式入庫書三千四百五十八種,存目六千
七百八十八種,總計一萬二百四十六種。各書提要,將一書的原委撮舉大凡,並
列敘者之爵裏,訂辯其書文字之增刪,與篇帙之分合,批評其敘事議論之得失。
諸書提要,分之則散弁諸編,合之則共為總目。
"總目"按照全書體例,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每部之首,各冠以總序,
撮其源流正變,以挈綱領。共分經部十類、史部十五類、子部十四類、集部五類。
類下有屬,每類之首,也各冠以小序,詳述其分並改隸,以析條目。每類之中,
先以文淵閣著錄(即編入四庫全書)的書籍列在前麵。那些言非立訓、義或違經,
與那些未越群流的尋常著述,經評定不足以收入四庫之中,而也未嚐奉旨銷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