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不覺五天已過,尚覺遊興不減。


    這天來到隆興寺,幹隆更是高興異常,這隆興寺又叫大佛寺,以寺內大佛而


    聞名,寺裏有天王殿、摩尼殿、大悲閣、彌陀殿、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等隋


    代建築,從其規模、年代來說,為國內所少見。最讓他們讚嘆的,是大悲閣裏的


    大銅佛,高達五丈有餘,有四十二隻手臂,幹隆走遍全國各地,這是他見到的最


    高的一座銅佛,禁不住與紀曉嵐、劉墉等人議論起來。


    在禦碑亭內,看過清聖祖康熙皇帝的禦製碑文,幹隆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


    到館裏,即命紀曉嵐侍候一旁,揮毫撰成一幅碑文,傳來府尹,命他速速製碑,


    立於隆興寺內,這事一傳開,立刻轟動了全城。


    這天,幹隆與紀曉嵐為避人耳目,微服在街頭閑遊,皇上一時感到口渴,二


    人便登上一座茶樓。


    香茶入口,頓覺神清氣爽。幹隆抬頭見茶樓上懸掛一幅橫額,上麵寫著:"天


    然居"三個大字,書法遒勁有力,心中很是喜愛。隻見樓中桌凳整潔,也覺得十分


    滿意,不覺興致來臨,隨口吟出一句"客上天然居"。正待思索下文,發現這句話


    倒過來念更是佳句,成了"居然天上客",無意間組成了回文,心中一時高興,微


    笑對紀曉嵐悄聲說道:"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卿可屬對?"紀曉嵐一聽,這


    是一句回文。因昨天剛遊過大佛寺,並未多加思索,便答出了下聯:"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幹隆一聽,果然不錯,自己還沒有想出來,紀曉嵐便隨口答上了。


    再想卻又想不出其他對句,隻得稱讚了他幾句。


    幾天過後,幹隆君臣離開真定府,東行至河間府的獻縣,來到紀曉嵐的老家。


    幹隆駐蹕紅杏園,便命紀曉嵐悄悄地回家,省視親友。


    紀曉嵐回到家中,想起了同窗好友張璉,便派人將張璉傳到紀府相見。張璉


    屢試不第,這時還是一名窮秀才。談話間,紀曉嵐將"客上天然居"、"人過大佛寺


    "這副對聯說與張璉聽,以為能得到張璉的讚佩,誰知張璉哂笑起來,說道:"文


    賽王勃,才超子建,名馳海內,譽滿文壇的紀老五,你就這麽兩下子?實在讓人


    不敢相信,你何不以僧遊雲隱寺對之?"紀曉嵐一時讓他笑得很尷尬,一想也是,


    "僧遊雲隱寺"一句,倒過來一讀,成了"寺隱雲遊僧",在辭彩和意境上,確實比


    自己的"人過大佛寺"略高一籌,當即表示嘆服張璉。


    此後這件事在家鄉傳揚開來,於是"不及張璉"的傳說,不脛而走,流傳至今。


    正巧紀曉嵐微服省親這天,總管向他報告紀家的佃戶莊子和侯陵屯的李戴發


    生爭執,聽說李戴正要上告官府,興起訴訟。


    這李戴是侯陵屯村的首戶,是聞名鄉裏的土財主,他雖無功名,但廣有土地,


    饒有資財,金銀滿櫃,米爛陳倉,更兼熟讀大清律條,有"土刀筆"之稱。他不輕


    易惹人,但人也不敢輕易惹他。


    紀曉嵐家在侯陵屯附近有個莊子,居住著紀家的幾十家佃戶,在這裏租種紀


    家的土地。這周圍的土地,除了紀家的,就是李家的。自然紀、李兩家很多地塊


    都是地鄰。


    紀家財大官高,佃戶也氣粗膽壯,說話辦事就有些傲氣。


    別看紀家在這裏沒人,但主子多大,奴才也就多大。這佃戶莊子裏的管事人


    依仗紀家勢力,無論什麽事都要高人一頭,強橫一點。兩家土地相連的地方多了,


    為地頭地邊就免不了犯些爭執,雖未大動幹戈,但心裏都憋著一口氣。


    真是無巧不成書,這年秋收時,李戴家的人到地裏收穫,把騾駒子帶到地裏


    去,忘了給牲口駒帶上籠嘴,騾駒跑到紀家地裏,啃吃了幾口莊稼,這事被紀家


    的管事人看見了。


    這本來是很平常的一件小事,但由於雙方已有了嫌疑,沒事還想找事,管家


    的看這事有了藉口,那肯輕易放過,就叫人把騾駒子趕到自家莊院去了。


    李戴知道這件事後,責怪家人一番,帶牲口下地不可大意,一定要帶好籠嘴,


    但也想這不是一件什麽大事,牲口駒子嚼啃莊稼固然不對,但雞上牆頭豬躥圈,


    牲口駒子啃地邊,這都是常見之事,派人說幾句好話,把牲口駒子牽回也就是了。


    隨即打發人前去道歉,討要騾駒,不料去的人空跑一趟。


    紀家管事的說:"李東家也太小瞧紀家了,牲口啃了莊稼,哪能隨便來個人說


    說就完,你們李家牲口不懂事,難道人也不懂事嗎?回去告訴你們東家,鼓樂吹


    打,花紅彩禮地前來謝罪,就可以放回牲口駒,不然休想。"李戴一聽,這個條件


    提的太苛刻了,真叫人下不來台,你紀家的牲口,啃吃我的莊稼也不知多少次,


    我李戴何曾計較過一回,紀家僕人太甚,不能答應這個條件。


    說和人往來說和,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跑了多少趟,雙方都不肯讓步,隻


    好撒手不管了,李紀兩家的事就這樣僵持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紀曉嵐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木並收藏紀曉嵐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