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展開這種轉變時,代表你很幸運,因為即使我事先警告過,這項挑戰會很困難,你仍然具備一項心理優勢,來驅策你達成目標,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當一個人嚐試新的東西,無論是滑雪、雜耍、吹長笛、冥想、寫書、騎馬、繪畫或任何事,人性中都有一部分會認為精通這項技藝很簡單。“達克效應”的名稱是出自康乃爾大學的賈斯汀?克魯格(justin kruger)與大衛?達寧(david dunning),他們針對嚐試學習新技能的人們展開研究,結果並發表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的《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文中這樣陳述著:“無知要比知識更容易造就自信。”換句話說,你沒有意識到做某件事會很難,所以就會試試看。你心想:“這會很簡單。”所以就開始了,而開始行動就是最難的部分。


    如果沒有“達克效應”,當我們知道,實際上要花多少工夫才能精通一項技藝,或許在開始之前就會先放棄了。內人桂兒對於這件事提出很適切的結論,有人問她:“學騎馬最好的方式是什麽?”桂兒總是回答:“花時間坐在馬鞍上……花時間坐在馬鞍上。”


    花時間坐在馬鞍上。戴紫手環(或橡皮筋,還是在口袋裏放錢幣、或使用其他自我監控的工具),然後換手。每抱怨一次就換手。盡管似乎很難、很糗、很灰心,也要換手。即使在成功了十天之後又抱怨,也要換手。一次又一次從頭開始。即使周圍其他人都放棄了,也要堅持下去。即使周圍其他人都成功了,而你個人到目前為止的最佳紀錄是兩天,也要堅持下去。


    當心陷入”抱怨輪迴”


    有個老故事是這麽說的——兩個建築工人坐下來一起吃午餐,其中一個打開便當盒就抱怨:“惡!肉卷三明治……我討厭肉卷三明治。”他的朋友什麽話也沒說。隔天兩人又碰麵吃午餐,同樣地,第一個工人打開便當盒往裏麵看,這次他更火大了,說:“怎麽又是肉卷三明治?我痛恨肉卷三明治。我討厭肉卷三明治。”他的同事一如前日,仍然保持沉默。第三天,兩人又要準備吃午餐,第一個工人打開便當盒,又大叫起來:“我受夠了!日復一日都是一樣的東西!每個有福的日子都是吃肉捲三明治!我要吃別的東西!”他的朋友想幫點忙,便問他:“你為什麽不幹脆叫你太太幫你做點別的?”第一個人滿臉疑惑,答道:“你在講什麽啊?我都是自己做午餐。”


    厭倦了肉卷三明治嗎?那你也是每天自己做午餐。改變自己說的話。不要再抱怨。改變你的言語,改變你的思維,你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當耶穌說:“尋找就必尋見”時,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你所尋找的,你一定會找到。當你抱怨時,你就是用不可思議的念力在尋找自己說不要、卻仍然吸引過來的東西。然後你抱怨這些新事物,又引來更多不要的東西。你陷入了“抱怨輪迴”,這樣的現象將在未來自行實現—表露抱怨、招致抱怨;表露抱怨、招致抱怨;表露抱怨……就這樣一直反覆延續,永無休止。


    卡繆在《異鄉人》裏寫道:“仰望灰暗的天空,閃爍著星座與星辰,頭一回,我的心向宇宙善意的冷漠敞開。”宇宙是善意的冷漠。宇宙——或神,或靈,或無論你如何稱呼,都是善意(好)的、卻也是冷漠(不在乎)的。宇宙不在乎你是否用話語呈現思維的力量,為自己呼求愛、健康、快樂、豐盛、平安,或為自己引來痛楚、苦難、悲慘、孤單、貧窮。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世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當我們用消弭抱怨來控製言語時,我們就能主動創造生活,引來我們渴望的結果。


    不抱怨觀念


    你如果大聲喊”痛”,傷害就會出現;如果抱怨,就會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這是行動上的吸引力法則。當你抱怨時,就是用不可思議的念力,在尋找你自己說不要、卻仍然吸引過來的東西。


    所謂的”抱怨”,就是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然而,生命中足以讓我們有理“抱怨”的事件,其實寥寥可數。我們的抱怨多半都隻是一大堆“聽覺汙染”,有害於幸福美滿。


    鮮少有人知道自己抱怨的頻率有多高。抱怨就好比口臭,當它從別人的嘴裏吐露,我們就會注意到;但從自己的口中發出,我們卻能充耳不聞。


    要成為不抱怨的人(監測並改變自己的言語)很難,但並不代表你做不到,也不代表你有什麽毛病。既然你接受了不抱怨的挑戰,代表你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就能開始將抱怨從生活中驅除,你的內在焦點也會轉移,變得更快樂。


    不抱怨行動


    自我檢視一下:你經常抱怨嗎?你已經一個月或是更久沒有抱怨了嗎?如果你一個月抱怨一次以上,那麽你可能已陷入慣性的抱怨狀態。


    你可能說你不會、或不常抱怨;你認為你隻有在事情著實惱人時,才會抱怨。當你想為自己的抱怨辯解,先捫心自問,這次經歷是否真的那麽糟糕?讓你抱怨的實際原因很嚴重嗎?然後再下定決心,實踐不抱怨的承諾。


    戴上紫手環(或橡皮筋,還是使用其他自我監控的工具),然後隻要抱怨就換手。盡管似乎很難、很糗、很灰心;即使成功十天後又抱怨,也要換手。就算其他人都放棄了、或是都成功了,也要堅持下去。


    改變自己說的話,不要再抱怨。當我們用消弭抱怨來控製言語,就能主動創造生活,引來渴望的結果。


    在我們的文化中會自行實現的預言,這恐怕是最致命的一項——年老就代表衰退和健康不良的臆測。


    ——瑪麗琳?弗格森,《寶瓶同謀》


    我們抱怨,是因為能嚐到甜頭


    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我還清楚記得,自己發現抱怨有益的那天晚上,當時我十三歲,正在參加“襪子跳”(sock hop)。如果你太年輕,不記得“襪子跳”是什麽,這是從前常在高中體育館舉辦的舞會。之所以叫“襪子跳”,是因為參加的小孩都要脫鞋,以保護體育館的地板。這種舞會在一九五○年代的美國很流行,之後在一九七三年,又隨著喬治?盧卡斯的電影《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問世,而開始復興。一九七三年,我參加的教會贊助了一場為青少年舉辦的“襪子跳”舞會,當時我剛好是青少年,所以就去參加了。


    做個十三歲的男孩,至少可以說很有意思吧。有史以來第一次,女生不再“噁心”了。在這樣的年紀,女生既像磁鐵一樣充滿吸引力,同時又很讓人害怕。雖然她們也可能很恐怖,但在我十三歲時,女生占滿了我清醒時的每個思緒,又在我的夢裏縈繞不去。關於滑板、模型船、電影和漫畫的念頭,全都從意識裏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都是對女生的興趣。我著了她們的道,巴不得能和女孩子牽上線,卻又不知道該怎麽做,就算成功了也不知道接下來要幹嘛。我就像老笑話裏追著車子跑的狗,好不容易追到了,卻不知道該拿它怎麽辦。我想和女孩子親密一些,卻又怕接近她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抱怨的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德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德芬並收藏不抱怨的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