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她說,“我們還是沒能白頭偕老。”
“何必說對不起呢?”
“也許我們從一開始就做朋友,我們會成為終生的朋友。”
“我倒不後悔做了一場夫妻。”
“就算相隨著走了一段路。很多夫妻不都是‘因為誤解而相愛,因為理解而分手’嗎?”
“祝你好運!”
“我也祝你好運!”
她開車離開了。她從後視鏡裏看到他還濕漉漉地站在遠處,就打開了天窗,伸出手,對他揮了揮。
夢斷德克薩斯9(1)
嘉雯到了德州之後,四處求職,但毫無結果。偶爾有一家公司願意接收她,但又不肯幫她把工作簽證轉到他們公司的名下,她還是不可以工作。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失業,絕大多數的公司不願意自找麻煩雇用外國人,因為雇用外國人就意味著要花錢請律師轉工作簽證,填寫繁瑣的表格,還要忍受移民局緩慢的辦事效率。
嘉雯寄簡歷,打電話,參加人才招聘會,聯絡就業顧問,該試的辦法都試過了。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她幾乎失掉了耐心。
她整日把自己反鎖在一間九平方米的小屋裏昏睡,似乎要把前幾年缺少的睡眠全都彌補回來。白天和黑夜沒有了區別。日子艱難地挪動著,像一條即將幹涸的小溪,每延伸一寸都流失一些水分。
她不看電視,不讀書,不上網;不再關心經濟衰退和就業市場,更不主動給朋友打電話,寫電子信函。即便和近在咫尺的阿瑞,她也很少講話。她不欣喜,也不傷悲,似乎變成了一個有自理能力的植物人。
有一天早晨,她偶然打開電視,看到一架飛機沖入了世界貿易中心的大廈,在驚天的爆炸之後,驚魂未定的她看到又有一架飛機沖入了世貿中心的另外一座大廈,隨後兩座大廈都斷裂了,倒塌了。最初她還以為是梅爾·吉普森或者哈裏森·福特演的最新電影,但很快她真真切切聽清了那是剛剛發生的人間慘劇。
灰暗的天空,滾滾的濃煙,遍地的瓦礫,慘叫著奔跑的人群,《聖經》中所描繪的世界末日的景象居然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紐約上演了。一向享有“大蘋果”美名的紐約霎時間失掉了她的艷麗。
嘉雯每天被電視裏循環播放的令人壓抑的畫麵包圍著:世貿大廈的倒塌,燒焦了的廢墟,支離的屍體,還有受難家屬哭泣的麵孔……她的心似乎一點一點地在收縮,風幹,再不能多裝一滴眼淚。
為了生存,她開始到阿堅的“皇家餐館”打工。
在到美國七年,拿到了信息管理的碩士學位之後,又重新穿上了白襯衣,黑長褲,打上黑領結,紮上黑圍裙,回到中餐館,做一個基本上依靠體力生存的餐館服務員。
嘉雯看到鏡中的自己整個換了一個人:莊重,平靜。
“如果你沒有在德州再遇到我,你也可以找一個人作丈夫來依靠,何必再來打工呢?”阿瑞不知什麽時候站到了她的背後,對著鏡中的她說。
“千千萬萬的人都在打工,我有什麽特別?”
“即使你不抱怨,我在心裏也會怨我自己。”
“沒有必要。多做一點體力勞動沒有壞處,至少可以保持身體健康。”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的女朋友詹妮曾問阿甘:“你有沒有夢想過成為什麽樣的人,阿甘?”
“我將成為什麽樣的人?”阿甘問。
“是呀。”
“我難道不是要成為我自己嗎?”阿甘說。
難道我不是要成為我自己嗎?嘉雯想,如果這樣的一條生活的路是命運給她安排的,那麽每一種經歷都是命運在磨礪她,讓她最終成為她自己。
“皇後餐館”在午餐時分顧客眾多,人聲嘈雜,每一個在這裏做餐館服務員的人都必須奔跑著同時服務十幾台客人,他們的精神之弦被繃得緊緊的。
“我真的不想在這種自助餐館再打工了,這裏的客人飯量大,喜歡浪費,對服務又挑剔,真讓我頭痛。”餐館服務員莉蓮站在廚房中央抱怨著。莉蓮四十幾歲了,在國內當過多年的教師,現在每天要和許多沒有教養的客人打交道,精神上有些難以承受。
她的一台客人是一群吵吵鬧鬧的年輕人。莉蓮給他們倒了一杯又一杯可樂,收走了一個又一個髒盤子,終於給他們上了帳單。這時客人中的一個黃頭髮女人突然尖叫一聲,吸引了餐館裏所有客人的注意。
“這個盤子裏有一根頭髮!這個盤子裏有一根頭髮!”黃頭髮女人對莉蓮嚷道,“把你們的經理叫來!”
經理那天正巧休息。阿堅隻好自己走了過去。一個剃光了大部分頭髮,隻在後腦勺留了一縷紅頭髮的男人說:
“我們在你們的菜裏發現了頭髮,這飯錢我們不付了。”
阿堅支支吾吾地說了幾句無人能懂的英語,重複地說著no(不),no。
“你說的是些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男人說,在坐的其他人都鬧笑了起來。
“何必說對不起呢?”
“也許我們從一開始就做朋友,我們會成為終生的朋友。”
“我倒不後悔做了一場夫妻。”
“就算相隨著走了一段路。很多夫妻不都是‘因為誤解而相愛,因為理解而分手’嗎?”
“祝你好運!”
“我也祝你好運!”
她開車離開了。她從後視鏡裏看到他還濕漉漉地站在遠處,就打開了天窗,伸出手,對他揮了揮。
夢斷德克薩斯9(1)
嘉雯到了德州之後,四處求職,但毫無結果。偶爾有一家公司願意接收她,但又不肯幫她把工作簽證轉到他們公司的名下,她還是不可以工作。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失業,絕大多數的公司不願意自找麻煩雇用外國人,因為雇用外國人就意味著要花錢請律師轉工作簽證,填寫繁瑣的表格,還要忍受移民局緩慢的辦事效率。
嘉雯寄簡歷,打電話,參加人才招聘會,聯絡就業顧問,該試的辦法都試過了。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她幾乎失掉了耐心。
她整日把自己反鎖在一間九平方米的小屋裏昏睡,似乎要把前幾年缺少的睡眠全都彌補回來。白天和黑夜沒有了區別。日子艱難地挪動著,像一條即將幹涸的小溪,每延伸一寸都流失一些水分。
她不看電視,不讀書,不上網;不再關心經濟衰退和就業市場,更不主動給朋友打電話,寫電子信函。即便和近在咫尺的阿瑞,她也很少講話。她不欣喜,也不傷悲,似乎變成了一個有自理能力的植物人。
有一天早晨,她偶然打開電視,看到一架飛機沖入了世界貿易中心的大廈,在驚天的爆炸之後,驚魂未定的她看到又有一架飛機沖入了世貿中心的另外一座大廈,隨後兩座大廈都斷裂了,倒塌了。最初她還以為是梅爾·吉普森或者哈裏森·福特演的最新電影,但很快她真真切切聽清了那是剛剛發生的人間慘劇。
灰暗的天空,滾滾的濃煙,遍地的瓦礫,慘叫著奔跑的人群,《聖經》中所描繪的世界末日的景象居然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紐約上演了。一向享有“大蘋果”美名的紐約霎時間失掉了她的艷麗。
嘉雯每天被電視裏循環播放的令人壓抑的畫麵包圍著:世貿大廈的倒塌,燒焦了的廢墟,支離的屍體,還有受難家屬哭泣的麵孔……她的心似乎一點一點地在收縮,風幹,再不能多裝一滴眼淚。
為了生存,她開始到阿堅的“皇家餐館”打工。
在到美國七年,拿到了信息管理的碩士學位之後,又重新穿上了白襯衣,黑長褲,打上黑領結,紮上黑圍裙,回到中餐館,做一個基本上依靠體力生存的餐館服務員。
嘉雯看到鏡中的自己整個換了一個人:莊重,平靜。
“如果你沒有在德州再遇到我,你也可以找一個人作丈夫來依靠,何必再來打工呢?”阿瑞不知什麽時候站到了她的背後,對著鏡中的她說。
“千千萬萬的人都在打工,我有什麽特別?”
“即使你不抱怨,我在心裏也會怨我自己。”
“沒有必要。多做一點體力勞動沒有壞處,至少可以保持身體健康。”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的女朋友詹妮曾問阿甘:“你有沒有夢想過成為什麽樣的人,阿甘?”
“我將成為什麽樣的人?”阿甘問。
“是呀。”
“我難道不是要成為我自己嗎?”阿甘說。
難道我不是要成為我自己嗎?嘉雯想,如果這樣的一條生活的路是命運給她安排的,那麽每一種經歷都是命運在磨礪她,讓她最終成為她自己。
“皇後餐館”在午餐時分顧客眾多,人聲嘈雜,每一個在這裏做餐館服務員的人都必須奔跑著同時服務十幾台客人,他們的精神之弦被繃得緊緊的。
“我真的不想在這種自助餐館再打工了,這裏的客人飯量大,喜歡浪費,對服務又挑剔,真讓我頭痛。”餐館服務員莉蓮站在廚房中央抱怨著。莉蓮四十幾歲了,在國內當過多年的教師,現在每天要和許多沒有教養的客人打交道,精神上有些難以承受。
她的一台客人是一群吵吵鬧鬧的年輕人。莉蓮給他們倒了一杯又一杯可樂,收走了一個又一個髒盤子,終於給他們上了帳單。這時客人中的一個黃頭髮女人突然尖叫一聲,吸引了餐館裏所有客人的注意。
“這個盤子裏有一根頭髮!這個盤子裏有一根頭髮!”黃頭髮女人對莉蓮嚷道,“把你們的經理叫來!”
經理那天正巧休息。阿堅隻好自己走了過去。一個剃光了大部分頭髮,隻在後腦勺留了一縷紅頭髮的男人說:
“我們在你們的菜裏發現了頭髮,這飯錢我們不付了。”
阿堅支支吾吾地說了幾句無人能懂的英語,重複地說著no(不),no。
“你說的是些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男人說,在坐的其他人都鬧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