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魯迅自己,卻態度鮮明:“不知道而讚頌者是可恕的,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魯迅並進一步分析了讚頌的原因:外國人中有兩種,“其一是以中國人為劣種,隻配悉照原來模樣,因而故意稱讚中國的舊物”,另一則是到中國來“看辮子”,以滿足其好奇心——這其實都是一種殖民心態,魯迅以“可憎惡”三字斥之。而更讓魯迅痛心的是,這“人肉的筵宴”“不但使外國人陶醉,也早使中國一切人們無不陶醉而且至於含笑”。在魯迅看來,這裏的癥結,仍在前述“古代傳來而至今還在”的等級製度,“使人們各各分離,遂不能再感到別人的痛苦;並且因為自己各有奴使別人,吃掉別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卻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將來”。這後果自然是嚴重的:“大小無數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一直排到現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說女人和小兒。”——這裏,魯迅特別強調了人肉的筵宴的“現在”式的存在;而魯迅尤感憤怒的,是“弱者”,特別是“女人和小兒”的“悲慘的”呼號的被“遮掩”:這是最鮮明地表明了魯迅的“弱者本位”的思想以及他與社會最底層的人民的血肉聯繫的。
正因為如此,魯迅的最後的召喚是特別有力的——
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著,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與前文“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的呼喚,遙遙呼應;將昭示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的青年,前仆後繼地去為完成這樣的“使命”而奮鬥不止。
三
對於魯迅,將中國文明概括為“人肉的筵宴”,自非一時的憤激之言;如他在《燈下漫筆》裏所示,這是他對中國歷史的考察(《漫筆》之一)與社會結構的分析(《漫筆》之二)所得出的結論。這也是他一以貫之的思想: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在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學“開山”之作的《狂人日記》裏的驚人發現——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6〕
魯迅在寫給許壽裳的信中談到《狂人日記》的寫作動因時,說得更為明確:“偶閱《通鑑》,乃悟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種發見,關係也甚大,而知者尚廖廖也。”〔7〕所謂“食人”(“吃人”)是有雙重含義的。首先是實指:《狂人日記》裏所說的“易子而食”在《左傳》裏即有記載,徐錫林(麟)心肝被炒吃更是人所共知的近代史的事實,小說中“大哥”所說的“割股療親”也是《宋史》裏早有此說的。近年這類食人現象已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曾出版過《中國古代的食人》、《中外食人史話》這類專著。據學者的研究,中國的食人的特點一是數量大,二是常在倫理道德的美名下食人,所謂“割骨療親”就是打著儒家的“孝道”的旗號,《宋史》上說的就是“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而且這樣的殘酷的食人已進入了中國的文學描寫,被審美化了,像《三國演義》裏就公然歌頌劉安以“殺妻獻肉”的行為實現他的“忠孝兩全”的“理想”。在魯迅看來,這其實都是反映了中國國民性中的“嗜殺性”,以及對人的生命的忽略的。這一點,我們在本書第一講即有涉及,就不再多論。〔8〕“食人”這一命題當然更具有象徵性,與《燈下漫筆》之一中所說“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資格”,意思是相近的。也正如我們在本文第一節所解釋,其主要含義是指對人的個體精神自由的扼殺,對人的基本生存發展權利的剝奪,即對人的精神、肉體的奴役與殺害。這些問題也已有多次討論,不再詳述。
這裏,要著重討論的是,魯迅關注的中心,始終是“人肉的筵席”的“現在”式存在,他最敏感的始終是“人肉的筵席”在現代中國的不斷“再生產”。
就在寫《燈下漫筆》(1925年4月29日作)之後,不到一個月,魯迅又寫了一篇《“碰壁”之後》(1925年5月21日作)。談到女師大校長楊蔭榆在飯店裏開會,與支持她的教授一起密謀利用權勢將學生自治會成員開除,魯迅突然產生這樣的幻覺——
我於是仿佛看見雪白的桌布已經沾了許多醬油漬,男男女女圍著桌子都吃冰其淋,而許多媳婦兒,就如中國歷來的大多數媳婦兒在苦節的婆婆腳下似的,都決定了暗淡的運命。
我吸了兩支煙,眼前也光明起來,幻出飯店裏電燈的光彩,看見教育家在杯酒間謀害學生,看見殺人者於微笑後屠戮百姓,看見死屍在糞土中舞蹈,看見汙穢灑滿了風籟琴,我想取作畫圖,竟不能畫成一線。我為什麽要做教員,連自己也侮蔑自己起來。……〔9〕
這當然不能視為魯迅的過度敏感及誇張的想像,對於魯迅,這是一個讓他震驚與痛苦的發現:在現代教育的校長、教授與學生的關係中,他發現了新的等級製度的產生,發現了“謀害”:人肉的筵席已經排到了最高學府!而且他必須追問,身為教員的自己,在這樣的新的吃人的教育結構中,扮演了什麽角色,應負什麽責任?——我們也因此聯想起當年在《狂人日記》裏的那一聲撕心裂肺的自責:“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
正因為如此,魯迅的最後的召喚是特別有力的——
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著,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與前文“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的呼喚,遙遙呼應;將昭示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的青年,前仆後繼地去為完成這樣的“使命”而奮鬥不止。
三
對於魯迅,將中國文明概括為“人肉的筵宴”,自非一時的憤激之言;如他在《燈下漫筆》裏所示,這是他對中國歷史的考察(《漫筆》之一)與社會結構的分析(《漫筆》之二)所得出的結論。這也是他一以貫之的思想: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在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學“開山”之作的《狂人日記》裏的驚人發現——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6〕
魯迅在寫給許壽裳的信中談到《狂人日記》的寫作動因時,說得更為明確:“偶閱《通鑑》,乃悟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種發見,關係也甚大,而知者尚廖廖也。”〔7〕所謂“食人”(“吃人”)是有雙重含義的。首先是實指:《狂人日記》裏所說的“易子而食”在《左傳》裏即有記載,徐錫林(麟)心肝被炒吃更是人所共知的近代史的事實,小說中“大哥”所說的“割股療親”也是《宋史》裏早有此說的。近年這類食人現象已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曾出版過《中國古代的食人》、《中外食人史話》這類專著。據學者的研究,中國的食人的特點一是數量大,二是常在倫理道德的美名下食人,所謂“割骨療親”就是打著儒家的“孝道”的旗號,《宋史》上說的就是“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而且這樣的殘酷的食人已進入了中國的文學描寫,被審美化了,像《三國演義》裏就公然歌頌劉安以“殺妻獻肉”的行為實現他的“忠孝兩全”的“理想”。在魯迅看來,這其實都是反映了中國國民性中的“嗜殺性”,以及對人的生命的忽略的。這一點,我們在本書第一講即有涉及,就不再多論。〔8〕“食人”這一命題當然更具有象徵性,與《燈下漫筆》之一中所說“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資格”,意思是相近的。也正如我們在本文第一節所解釋,其主要含義是指對人的個體精神自由的扼殺,對人的基本生存發展權利的剝奪,即對人的精神、肉體的奴役與殺害。這些問題也已有多次討論,不再詳述。
這裏,要著重討論的是,魯迅關注的中心,始終是“人肉的筵席”的“現在”式存在,他最敏感的始終是“人肉的筵席”在現代中國的不斷“再生產”。
就在寫《燈下漫筆》(1925年4月29日作)之後,不到一個月,魯迅又寫了一篇《“碰壁”之後》(1925年5月21日作)。談到女師大校長楊蔭榆在飯店裏開會,與支持她的教授一起密謀利用權勢將學生自治會成員開除,魯迅突然產生這樣的幻覺——
我於是仿佛看見雪白的桌布已經沾了許多醬油漬,男男女女圍著桌子都吃冰其淋,而許多媳婦兒,就如中國歷來的大多數媳婦兒在苦節的婆婆腳下似的,都決定了暗淡的運命。
我吸了兩支煙,眼前也光明起來,幻出飯店裏電燈的光彩,看見教育家在杯酒間謀害學生,看見殺人者於微笑後屠戮百姓,看見死屍在糞土中舞蹈,看見汙穢灑滿了風籟琴,我想取作畫圖,竟不能畫成一線。我為什麽要做教員,連自己也侮蔑自己起來。……〔9〕
這當然不能視為魯迅的過度敏感及誇張的想像,對於魯迅,這是一個讓他震驚與痛苦的發現:在現代教育的校長、教授與學生的關係中,他發現了新的等級製度的產生,發現了“謀害”:人肉的筵席已經排到了最高學府!而且他必須追問,身為教員的自己,在這樣的新的吃人的教育結構中,扮演了什麽角色,應負什麽責任?——我們也因此聯想起當年在《狂人日記》裏的那一聲撕心裂肺的自責:“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