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保存國故,什麽振興道德,什麽維持公理,什麽整頓學風……心裏可真是這樣想?一做戲,則前台的架子,總與在後台的麵目不相同。但看客雖然明知是戲,隻要做得像,也仍然能夠為它悲喜,於是這齣戲就做下去了;有誰來揭穿的,他們反以為掃興。
這是一個演戲者與看戲者(看客)的合謀,為使瞞和騙的“戲”得以“做下去”,自然要將不做戲、並要揭穿做戲的真的人(知識分子)如魯迅者,視為“掃興”者、異己者而加以排斥,甚至放逐。——這也是從來如此,如今尤甚的。
那麽,這些魯迅說的“耍把戲”的“上等人”,他們的“做戲”是反映了什麽樣的思想本質呢?
魯迅先引出一個“虛無黨”的概念,並且說明,更準確地說,應該是“虛無主義者”、“虛無思想者”。魯迅指出,這些人公開聲明自己“不信神,不信宗教,否定一切傳統和權威”,但是他們卻是有信仰的:“要復歸那出於自由意誌的生活”,因而他們“這麽想,便這麽說,這麽做”。而中國的這些“上等人”,他們標榜“大義”,仿佛要維護什麽“權威”,但魯迅提出一個尖銳的不容迴避的問題——
他們的對於神,宗教,傳統的權威,是“信”和“從”呢,還是“怕”和“利用”?
結論自然是清楚的:“隻要看他們的善於變化,毫無特操,是什麽也不信從的,但總要擺出和內心兩樣的架子來”;“雖然這麽想,卻是那麽說;在後台這麽做,到前台又那麽做”式的演戲就是必然的。
既無真的信仰,又無特操(道德堅守),是打著西方新旗號的“偽士”,魯迅命名為:“做戲的虛無黨”或“體麵的虛無黨”。
四
旗號是隨著“形勢”而變的:在1928年與創造社、太陽社的論爭中,魯迅又發現了“革命”旗號下的“瞞和騙”。
魯迅與創造社、太陽社諸君子的論戰,有兩個焦點。
其一是敢不敢正視現實的黑暗?特別是有沒有勇氣麵對群眾依然處於不覺悟狀態的現實?魯迅寫過一篇《太平歌訣》,揭露“革命文學家不敢正視社會現象,變成婆婆媽媽,歡迎喜鵲,憎厭梟鳴,隻檢一點吉祥之兆來陶醉自己,於是就算超出了時代”,但“現實的現代”卻是逃避、遺棄不了的,“你不過閉了眼睛”,眼睛一閉,就“最後的勝利”了。〔21〕——依然是自欺欺人。
其二是敢不敢正視自身思想的黑暗?魯迅說:“革命者決不怕批判自己,他知道得很清楚,他們敢於明言。”〔22〕魯迅因此而對那些自稱已經“獲得大眾”的革命文學家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從這一階級走到那一階級去,自然是能有的事,但最好是意識如何,便一一直說,使大眾看去,為仇為友,了了分明。不要腦子裏存著許多舊的殘滓,卻故意瞞了起來,演戲似的指著自己的鼻子道,‘惟我是無產階級!’”〔23〕——魯迅又在自命的“革命家”這裏發現了“演戲”。
於是,不能不追問:這是怎樣的“革命者”?魯迅因此而提醒人們注意:在追求革命的隊伍中,確有真的革命者,但也有一些“頹廢者”,“因為自己沒有一定的理想和無力,便流落而求剎那的享樂;一定的享樂,又使他發生厭倦,則時時尋求新刺戟,而這刺戟又須利害,這才感到暢快。革命便也是那頹廢者的新刺戟之一”。還有一些“毫無定見,因而覺得世上沒有一件對,自己沒有一件不對,歸根結蒂,還是現狀最好的人們”。魯迅也給他們一個命名,叫做“急進”的“非革命”的“個人主義的論客”。〔24〕——所謂“急進”,不過是表演的姿態,其實是“非革命”的,因為他們既“沒有理想”,又“毫無定見”,也就是從根底上缺乏信仰,所有的演戲都是為了掩蓋自己骨子裏的“個人主義”:到“革命”中來尋求私利,即魯迅所說,視“造反”為“最有大利的買賣”。〔25〕這就是說,我們又遇到了“偽士”,不過這回是“革命的偽士”。
有真假革命者,還有“真假堂吉訶德”。西班牙的堂吉訶德是個“十分老實的書呆子”,一個真誠的理想主義者,“看他在黑夜裏仗著寶劍和風車開仗,的確傻相可掬,覺得可笑可憐”。但在中國,人們一麵“愚弄吉訶德式的老實人”,一麵卻“自己又假裝著堂·吉訶德的姿態”。〔26〕因此,魯迅在1930年代的中國發現許多人在做“愛國表演”時,就知道他遇到假堂吉訶德了。這從西班牙的堂吉訶德與中國的“堂吉訶德”的不同遭遇就可以看出:“他隻一個,他們是一團;送他的是嘲笑,送他們的是歡呼;迎他的是詫異,而迎他們的也是歡呼”,“其苦樂之不同,有如此者,嗚呼!”原因就在前者是認真的,後者不過“做戲”而已。這其實是反映了兩種文化的不同的,魯迅說:“西班牙人講戀愛,就天天到女人窗下去唱歌,信舊教,就燒殺異端,一革命,就搗爛教堂,踢出皇帝”,〔27〕一切認真,追求徹底;而在中國,是從不會認真去實行,更不會追求徹底,一切不過是說說而已,玩玩而已。這就重新回到了《馬上支日記》裏所說的命題:這是一個“頗有點做戲氣味的民族”,它不可能產生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即使有了也難以生存。而最容易生產與生存的是花樣翻新的假“堂吉訶德”——那也是一種“偽士”。
這是一個演戲者與看戲者(看客)的合謀,為使瞞和騙的“戲”得以“做下去”,自然要將不做戲、並要揭穿做戲的真的人(知識分子)如魯迅者,視為“掃興”者、異己者而加以排斥,甚至放逐。——這也是從來如此,如今尤甚的。
那麽,這些魯迅說的“耍把戲”的“上等人”,他們的“做戲”是反映了什麽樣的思想本質呢?
魯迅先引出一個“虛無黨”的概念,並且說明,更準確地說,應該是“虛無主義者”、“虛無思想者”。魯迅指出,這些人公開聲明自己“不信神,不信宗教,否定一切傳統和權威”,但是他們卻是有信仰的:“要復歸那出於自由意誌的生活”,因而他們“這麽想,便這麽說,這麽做”。而中國的這些“上等人”,他們標榜“大義”,仿佛要維護什麽“權威”,但魯迅提出一個尖銳的不容迴避的問題——
他們的對於神,宗教,傳統的權威,是“信”和“從”呢,還是“怕”和“利用”?
結論自然是清楚的:“隻要看他們的善於變化,毫無特操,是什麽也不信從的,但總要擺出和內心兩樣的架子來”;“雖然這麽想,卻是那麽說;在後台這麽做,到前台又那麽做”式的演戲就是必然的。
既無真的信仰,又無特操(道德堅守),是打著西方新旗號的“偽士”,魯迅命名為:“做戲的虛無黨”或“體麵的虛無黨”。
四
旗號是隨著“形勢”而變的:在1928年與創造社、太陽社的論爭中,魯迅又發現了“革命”旗號下的“瞞和騙”。
魯迅與創造社、太陽社諸君子的論戰,有兩個焦點。
其一是敢不敢正視現實的黑暗?特別是有沒有勇氣麵對群眾依然處於不覺悟狀態的現實?魯迅寫過一篇《太平歌訣》,揭露“革命文學家不敢正視社會現象,變成婆婆媽媽,歡迎喜鵲,憎厭梟鳴,隻檢一點吉祥之兆來陶醉自己,於是就算超出了時代”,但“現實的現代”卻是逃避、遺棄不了的,“你不過閉了眼睛”,眼睛一閉,就“最後的勝利”了。〔21〕——依然是自欺欺人。
其二是敢不敢正視自身思想的黑暗?魯迅說:“革命者決不怕批判自己,他知道得很清楚,他們敢於明言。”〔22〕魯迅因此而對那些自稱已經“獲得大眾”的革命文學家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從這一階級走到那一階級去,自然是能有的事,但最好是意識如何,便一一直說,使大眾看去,為仇為友,了了分明。不要腦子裏存著許多舊的殘滓,卻故意瞞了起來,演戲似的指著自己的鼻子道,‘惟我是無產階級!’”〔23〕——魯迅又在自命的“革命家”這裏發現了“演戲”。
於是,不能不追問:這是怎樣的“革命者”?魯迅因此而提醒人們注意:在追求革命的隊伍中,確有真的革命者,但也有一些“頹廢者”,“因為自己沒有一定的理想和無力,便流落而求剎那的享樂;一定的享樂,又使他發生厭倦,則時時尋求新刺戟,而這刺戟又須利害,這才感到暢快。革命便也是那頹廢者的新刺戟之一”。還有一些“毫無定見,因而覺得世上沒有一件對,自己沒有一件不對,歸根結蒂,還是現狀最好的人們”。魯迅也給他們一個命名,叫做“急進”的“非革命”的“個人主義的論客”。〔24〕——所謂“急進”,不過是表演的姿態,其實是“非革命”的,因為他們既“沒有理想”,又“毫無定見”,也就是從根底上缺乏信仰,所有的演戲都是為了掩蓋自己骨子裏的“個人主義”:到“革命”中來尋求私利,即魯迅所說,視“造反”為“最有大利的買賣”。〔25〕這就是說,我們又遇到了“偽士”,不過這回是“革命的偽士”。
有真假革命者,還有“真假堂吉訶德”。西班牙的堂吉訶德是個“十分老實的書呆子”,一個真誠的理想主義者,“看他在黑夜裏仗著寶劍和風車開仗,的確傻相可掬,覺得可笑可憐”。但在中國,人們一麵“愚弄吉訶德式的老實人”,一麵卻“自己又假裝著堂·吉訶德的姿態”。〔26〕因此,魯迅在1930年代的中國發現許多人在做“愛國表演”時,就知道他遇到假堂吉訶德了。這從西班牙的堂吉訶德與中國的“堂吉訶德”的不同遭遇就可以看出:“他隻一個,他們是一團;送他的是嘲笑,送他們的是歡呼;迎他的是詫異,而迎他們的也是歡呼”,“其苦樂之不同,有如此者,嗚呼!”原因就在前者是認真的,後者不過“做戲”而已。這其實是反映了兩種文化的不同的,魯迅說:“西班牙人講戀愛,就天天到女人窗下去唱歌,信舊教,就燒殺異端,一革命,就搗爛教堂,踢出皇帝”,〔27〕一切認真,追求徹底;而在中國,是從不會認真去實行,更不會追求徹底,一切不過是說說而已,玩玩而已。這就重新回到了《馬上支日記》裏所說的命題:這是一個“頗有點做戲氣味的民族”,它不可能產生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即使有了也難以生存。而最容易生產與生存的是花樣翻新的假“堂吉訶德”——那也是一種“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