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莊子的思想都是圍繞著“萬物皆一”展開的。他說:“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天下沒有比秋天動物新換的絨毛的尖端更大的東西,而泰山還算小的;天下沒有比夭折的嬰兒更長壽的人,而彭祖還算是短命的。天地與我一起存在,萬物與我合為一體。莊子認為世間萬物的小和大都是相對的。
胡適曾用一個比喻解釋莊子的哲學之道:
譬如,我說我比你高半寸,你說你比我高半寸。你我爭論不休,莊子走過來排解道:“你們二位不用爭了罷,我剛才在那愛拂兒塔上(eiffel tower在巴黎,高九百八十四英尺有奇,為世界第一高塔)看下來,覺得你們二位的高低實在沒有什麽區別,何必多爭。不如算作一樣高低罷。”
按照莊子的說法,這世界就沒有什麽是非曲直,周文王未必賢能,商紂王未必荒淫;蜜糖未必是甜的,老醋未必是酸的……萬物沒有了所謂的“差異”。而按照胡適的看法,“世界上學識的進步隻是爭這半寸的同異;世界上社會的維新、政治的革命,也隻是爭這半寸的同異。”如果把莊子的思想推而廣之,付諸實踐,那麽社會的製度和人們的思想永遠不會有進步,也就永遠沒有革新改良的希望。所以胡適認為,莊子的學說是社會進步和學術進步的阻力。
(本章完)
第54章 顏元:儒家講求實幹
第十二章3 顏元:儒家講求實幹
他(顏元)的思想是從亂離經驗出來的,從生活裏閱歷過來的。他是個農夫,又是個醫生,這兩種職業都是注重實習的,故他的思想以“習”字為主腦。
——《幾個反理學的思想家》
顏元,號習齋,是清代唯物主義思想家、教育家。胡適認為,顏元是真正從農民階級走出來的哲學家。顏元曾務農養家,後又開設私塾,並為人治病。他既耕田工作,也常常學靜坐。不過他的靜坐不是佛教的打坐,他家中立著一個“道統龕”,供奉著伏羲、周公、孔子、顏子、曾子、孟子等儒者。
胡適在《幾個反理學的思想家》中專門寫到了顏元,說顏元自己做農夫、做大夫,注重實際的勞作,所以他的思想以“習”為根本。宋、明兩代的儒者是輕視習勞的,他們高談性命之理。那時,佛教禪宗和尚以高妙空靈的哲學博取了很多眼球,儒者們不甘示弱,也脫離實際妄圖追求所謂的空靈,不想卻走向了空虛,這幾乎是一種自殺。顏元說:
孔子則隻教人刁事。迨見理於事,則已徹上徹下矣。
宋代儒家的毛病恰恰是隻靜坐而不習事。朱熹為他的先生李侗寫生平時,說:“先生居處有常,不作費力爭。”這句話幾乎使顏元拍案而起了!他說:
隻“不作費力事”五字,……將有宋大儒皆狀出矣。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天下事皆吾儒分內事。儒者不費力,誰費力乎?……夫講讀著述以明理,靜坐主敬以養性,不肯作一費力事,雖日口談仁義,稱述孔孟,其與釋老之相去也幾何?
顏元的學說與傳統理學的區別在此處得以凸顯,朱熹認為儒者應該不費力氣去做事, 顏元則認為放手去做才是孔子所提倡的。
顏元的思想簡單而淺近,胡適分析,之所以他會與傳統理學家分道揚鑣,就是因為他厭惡那些虛無縹緲的所謂玄談。顏元說他們“談天論性,聰明者如打諢猜拳,愚濁者如捉風聽夢,……各自以為孔、顏復出矣。”玄談就像一種猜謎,聰明者之間如做遊戲般猜來猜去,自得其樂,但是所謂“慧根不高”的人,則被那些高雅的強調搞得暈頭轉向。
“性”是最適合玄談的話題,它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可以由著人發揮。但在這個問題上,顏元依舊不肯用花哨的詞句雲來霧去地去闡述,他隻老老實實地承認性即是這個氣質之性:“譬之目矣,……光明之理固是天命,眶皰睛皆是天命。更不必分何者是天命之性,何者是氣質之性。”就這樣簡簡單單把幾百年來的一個難題做了論斷。
人性不過如此,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教育,顏元認為教育的方法就是實踐,他以學琴為例,做了生動的比喻:
以讀經史。訂群書為窮理處事以求道之功,則相隔千裏。以讀經史,訂群書為即窮理處事,曰道在是焉,則相隔萬裏矣。……
譬之學琴然。詩書猶琴譜也。爛熟琴譜,講解分明,可謂學琴乎?故曰以講讀為求道之功相隔千裏也。
更有一妄人,指琴譜曰,“是即琴也。辨音律,協聲韻,理性情,通神明,此物此事也。”譜果琴乎?故曰以書為道,相隔萬裏也。……
歌得其調,撫嫻其指,弦求中音,徽求中節,聲求協律,是謂之學琴矣,未為習琴也。手隨心,音隨手,清濁疾徐有常規,鼓有常功,奏有常樂,是之謂習琴矣,未為能琴也。弦器可手製也,音律可耳審也,詩歌惟其所欲也,心與手忘,手與弦忘,私慾不作於心,太和常在於室,感應陰陽,化物達天,於是乎命之曰能琴。今手不彈,心不會,但以講讀琴譜為學琴,是渡河而望江也。故曰千裏也。今日不睹,耳不聞,但以譜為琴,是指薊北而談雲南也。故曰萬裏也。
畫家大醉後,靈感所至,依然能揮毫潑墨畫出氣勢磅礴的山水。那是他實際學習、練習久了,憑直覺就能完成傑作。所有的技藝都是需要實際演練的。顏元認為,光讀琴譜不實際練習,永遠也學不會操弦。天天動手練習,日積月累才能打到 “心與手忘,手與弦忘”的地步,那時才會有隨心所欲便成曲調,那才是知行合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顏元認為那些隻知道靜坐、玄談的理學思想是錯誤的,是對孔子的誤讀。“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 他的觀點是隻有實踐才能體現知識的價值。因為對實踐有著這麽熱情的擁護,胡適自然而然地把顏元歸入了“實習主義(pragmatism)”。
(本章完)
第55章 《詩經》:多為艷曲而非廟堂之歌
第十二章4《詩經》:多為艷曲而非廟堂之歌
《詩經?國風》多是男女感情的描寫,一般經學家多把這種普遍真摯的作品勉強拿來安到什麽文王、武王的歷史上去;一部活潑潑的文學因為他們這種牽強的解釋,便把它的真意完全失掉,這是很可痛惜的!
——《談談〈詩經〉》
《詩經》被認為是中國詩歌的源頭,很多詩人都喜愛從中汲取靈感和營養,胡適也很喜愛這本質樸自然的佳作。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記述說,有次胡適看到午飯後的水果是木瓜,立刻聯想到了《詩?衛風?木瓜》,問胡頌平:“《詩經》裏‘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是不是就是今天吃的木瓜?”胡頌平說:“這種木瓜好像隻有南方各省才有的,台灣也有;但‘衛風’是現在河北省大名縣及河南省衛輝、懷慶兩府一帶的地方。這些地方產生的木瓜,怕不是我們今天吃的這種木瓜。”胡適拿出《詩經》來查看注釋,《注》裏說是楙木,《疏》裏也說楙木瓜,味道發酸,可以吃,但無法確定詩裏寫的到底是不是現在的木瓜。胡適認為,詩經裏的木瓜所以說“投”,一定不會很大。
胡適曾用一個比喻解釋莊子的哲學之道:
譬如,我說我比你高半寸,你說你比我高半寸。你我爭論不休,莊子走過來排解道:“你們二位不用爭了罷,我剛才在那愛拂兒塔上(eiffel tower在巴黎,高九百八十四英尺有奇,為世界第一高塔)看下來,覺得你們二位的高低實在沒有什麽區別,何必多爭。不如算作一樣高低罷。”
按照莊子的說法,這世界就沒有什麽是非曲直,周文王未必賢能,商紂王未必荒淫;蜜糖未必是甜的,老醋未必是酸的……萬物沒有了所謂的“差異”。而按照胡適的看法,“世界上學識的進步隻是爭這半寸的同異;世界上社會的維新、政治的革命,也隻是爭這半寸的同異。”如果把莊子的思想推而廣之,付諸實踐,那麽社會的製度和人們的思想永遠不會有進步,也就永遠沒有革新改良的希望。所以胡適認為,莊子的學說是社會進步和學術進步的阻力。
(本章完)
第54章 顏元:儒家講求實幹
第十二章3 顏元:儒家講求實幹
他(顏元)的思想是從亂離經驗出來的,從生活裏閱歷過來的。他是個農夫,又是個醫生,這兩種職業都是注重實習的,故他的思想以“習”字為主腦。
——《幾個反理學的思想家》
顏元,號習齋,是清代唯物主義思想家、教育家。胡適認為,顏元是真正從農民階級走出來的哲學家。顏元曾務農養家,後又開設私塾,並為人治病。他既耕田工作,也常常學靜坐。不過他的靜坐不是佛教的打坐,他家中立著一個“道統龕”,供奉著伏羲、周公、孔子、顏子、曾子、孟子等儒者。
胡適在《幾個反理學的思想家》中專門寫到了顏元,說顏元自己做農夫、做大夫,注重實際的勞作,所以他的思想以“習”為根本。宋、明兩代的儒者是輕視習勞的,他們高談性命之理。那時,佛教禪宗和尚以高妙空靈的哲學博取了很多眼球,儒者們不甘示弱,也脫離實際妄圖追求所謂的空靈,不想卻走向了空虛,這幾乎是一種自殺。顏元說:
孔子則隻教人刁事。迨見理於事,則已徹上徹下矣。
宋代儒家的毛病恰恰是隻靜坐而不習事。朱熹為他的先生李侗寫生平時,說:“先生居處有常,不作費力爭。”這句話幾乎使顏元拍案而起了!他說:
隻“不作費力事”五字,……將有宋大儒皆狀出矣。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天下事皆吾儒分內事。儒者不費力,誰費力乎?……夫講讀著述以明理,靜坐主敬以養性,不肯作一費力事,雖日口談仁義,稱述孔孟,其與釋老之相去也幾何?
顏元的學說與傳統理學的區別在此處得以凸顯,朱熹認為儒者應該不費力氣去做事, 顏元則認為放手去做才是孔子所提倡的。
顏元的思想簡單而淺近,胡適分析,之所以他會與傳統理學家分道揚鑣,就是因為他厭惡那些虛無縹緲的所謂玄談。顏元說他們“談天論性,聰明者如打諢猜拳,愚濁者如捉風聽夢,……各自以為孔、顏復出矣。”玄談就像一種猜謎,聰明者之間如做遊戲般猜來猜去,自得其樂,但是所謂“慧根不高”的人,則被那些高雅的強調搞得暈頭轉向。
“性”是最適合玄談的話題,它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可以由著人發揮。但在這個問題上,顏元依舊不肯用花哨的詞句雲來霧去地去闡述,他隻老老實實地承認性即是這個氣質之性:“譬之目矣,……光明之理固是天命,眶皰睛皆是天命。更不必分何者是天命之性,何者是氣質之性。”就這樣簡簡單單把幾百年來的一個難題做了論斷。
人性不過如此,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教育,顏元認為教育的方法就是實踐,他以學琴為例,做了生動的比喻:
以讀經史。訂群書為窮理處事以求道之功,則相隔千裏。以讀經史,訂群書為即窮理處事,曰道在是焉,則相隔萬裏矣。……
譬之學琴然。詩書猶琴譜也。爛熟琴譜,講解分明,可謂學琴乎?故曰以講讀為求道之功相隔千裏也。
更有一妄人,指琴譜曰,“是即琴也。辨音律,協聲韻,理性情,通神明,此物此事也。”譜果琴乎?故曰以書為道,相隔萬裏也。……
歌得其調,撫嫻其指,弦求中音,徽求中節,聲求協律,是謂之學琴矣,未為習琴也。手隨心,音隨手,清濁疾徐有常規,鼓有常功,奏有常樂,是之謂習琴矣,未為能琴也。弦器可手製也,音律可耳審也,詩歌惟其所欲也,心與手忘,手與弦忘,私慾不作於心,太和常在於室,感應陰陽,化物達天,於是乎命之曰能琴。今手不彈,心不會,但以講讀琴譜為學琴,是渡河而望江也。故曰千裏也。今日不睹,耳不聞,但以譜為琴,是指薊北而談雲南也。故曰萬裏也。
畫家大醉後,靈感所至,依然能揮毫潑墨畫出氣勢磅礴的山水。那是他實際學習、練習久了,憑直覺就能完成傑作。所有的技藝都是需要實際演練的。顏元認為,光讀琴譜不實際練習,永遠也學不會操弦。天天動手練習,日積月累才能打到 “心與手忘,手與弦忘”的地步,那時才會有隨心所欲便成曲調,那才是知行合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顏元認為那些隻知道靜坐、玄談的理學思想是錯誤的,是對孔子的誤讀。“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 他的觀點是隻有實踐才能體現知識的價值。因為對實踐有著這麽熱情的擁護,胡適自然而然地把顏元歸入了“實習主義(pragmatism)”。
(本章完)
第55章 《詩經》:多為艷曲而非廟堂之歌
第十二章4《詩經》:多為艷曲而非廟堂之歌
《詩經?國風》多是男女感情的描寫,一般經學家多把這種普遍真摯的作品勉強拿來安到什麽文王、武王的歷史上去;一部活潑潑的文學因為他們這種牽強的解釋,便把它的真意完全失掉,這是很可痛惜的!
——《談談〈詩經〉》
《詩經》被認為是中國詩歌的源頭,很多詩人都喜愛從中汲取靈感和營養,胡適也很喜愛這本質樸自然的佳作。
《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記述說,有次胡適看到午飯後的水果是木瓜,立刻聯想到了《詩?衛風?木瓜》,問胡頌平:“《詩經》裏‘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是不是就是今天吃的木瓜?”胡頌平說:“這種木瓜好像隻有南方各省才有的,台灣也有;但‘衛風’是現在河北省大名縣及河南省衛輝、懷慶兩府一帶的地方。這些地方產生的木瓜,怕不是我們今天吃的這種木瓜。”胡適拿出《詩經》來查看注釋,《注》裏說是楙木,《疏》裏也說楙木瓜,味道發酸,可以吃,但無法確定詩裏寫的到底是不是現在的木瓜。胡適認為,詩經裏的木瓜所以說“投”,一定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