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9年元軍攻占厓山,南宋亡。


    公元1283年文天祥就義。


    公元1351年紅巾軍起義。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明軍攻入大都,元亡。


    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進應天,建文帝下落不明。


    公元1403—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於謙率軍民保衛北京。


    公元1457年奪門之變;於謙被殺害。


    公元1510年劉六、劉七起義。


    公元1565年戚繼光、俞大猷基本肅清倭寇。


    公元1572年張居正輔改開始。


    公元1593年李時珍去世。


    公元1601年葛賢領導蘇州織工反稅監鬥爭。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公元1619年薩爾滸之戰。


    公元1625年楊漣、左光鬥被閹黨殺害。


    公元1626年蘇州市民暴動,顏佩韋等五人就義。寧遠之戰,努爾哈赤受重傷死。


    公元1628年陝北農民起義。


    公元1633年徐光啟去世。


    公元1636年李自成稱闖王。後金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


    公元1641年李自成破洛陽,張獻忠破襄陽。徐霞客去世。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大順政權,入北京,明朝亡;吳三桂降清,清兵入關。


    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史可法守揚州。


    公元1647年夏完淳被害。


    公元1652年李定國在桂林擊敗清軍。


    公元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公元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


    公元1682年顧炎武去世。


    公元1685、1686年雅克薩之戰。


    公元1689年中俄訂《尼布楚條約》。


    公元1690、1696、1697年康熙帝三征噶爾丹。


    公元1764年曹雪芹去世。


    公元1782年《四庫全書》修成。


    公元1796-1805年白蓮教大起義。


    後記


    《上下五千年》自1979年初版問世以後,在社會上產生如此廣泛的影響,這是我始料所不及的。這部書原來是為少年兒童寫的,後來知道在讀者中,不僅有大量青年學生、職工,還有相當一部分老人。1984年六月在香港舉辦的“上海書展”上,我親自接觸到許多香港青年競買這部書、熱情要求籤名的情景。我還知道有一些老人,買了《上下五千年》寄給他們僑居國外的子女,為的是讓下一代多了解一些祖國、民族的歷史,身居異國,不忘根本。


    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勇敢、智慧著稱於世。我們的祖先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們民族的優秀代表——許多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不少民族英雄、起義領袖,都以他們的業績和成就,為民族的歷史畫卷增添了光彩。重溫五千年歷史,的確使我們每個炎黃子孫感到自豪。我想,我們的讀者正是抱著這樣的深厚感情,喜愛這部書的。當然,學習歷史,不僅僅是懷戀過去,重要的是創造未來,發揚我們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傳統,激勵我們振興中華、建設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強國的誌氣。


    把歷史知識故事化,首先是歷史,其次才是故事。寧肯使故事性弱一點,也不虛構情節,敷演成文。這是編寫這部書遵循的一條原則。當然,在忠於史實和照顧歷史係統性的前提下,採用什麽史料,從什麽角度去反映歷史人物的活動;取什麽,舍什麽,哪些詳,哪些略,作者有很大的選擇餘地。


    例如寫明代東林黨和閹黨的鬥爭,沒有寫這場鬥爭前期的所謂“爭國本”、“三案”一類官闈瑣事和官僚集團之間的無謂紛爭,而直接採用了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和張溥《五人墓碑記》的材料。這未必能反映這一歷史事件的全貌或本質,但我認為這兩則故事是很感人的。如果說作者在選擇材料上有什麽傾向的話,那就是著重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特別是一種為正義事業的獻身精神,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氣概。


    歷史是不可能重複的,但歷史又是一麵鏡子,這似乎是古往今來都承認的道理。在這部書所收集的故事中,讀者不難找到一些有借鑑作用的東西;在一些優秀的歷史人物身上,我們也可以我到某些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至今仍有一定教育意義。但正如我在《前言》中說過,我們不能憑一則故事對歷史人物作全麵的反映。對一些優秀歷史人物,主要寫他們積極的一麵(對這一麵,隻根據史料敘述,不作虛美描寫,也不把人物拔高),但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消極的一麵。任何傑出的歷史人物,都有他們的缺點或錯誤。例如古代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和堅持改革的政治家,他們的愛國的正義活動,幾乎都羼雜著封建的忠君思想。我們不能超越歷史條件苛求古人,也不能離開歷史條件盲目崇拜古人。


    盡管我讀過一些史籍,對歷史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畢竟缺乏係統的研究。在這部書的整理和編著過程中,我花了較多時間查閱史料,但由於手頭資料不足以及時間上的原因,不免有疏漏的地方。初版問世以後,許多讀者除對本書給予熱情的支持和鼓勵外,有的還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為本書的修訂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借這次修訂版出版的機會,我謹向熱情支持這部書的編輯、專家和讀者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曹餘章


    【,http:///</a>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上下五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國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國超並收藏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