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叫何延斌領航,利用海水漲潮的時機,駛進了鹿耳門,登上台灣島。


    台灣人民聽到鄭軍來到,成群結隊推著小車,提水端茶,迎接親人。


    躲在城堡裏的荷蘭侵略軍頭目氣色敗壞地派了一百多個兵士衝來,鄭成功一聲號令,把敵軍緊緊圍住,殺了一個敵將,敵兵也潰散了。


    侵略軍又調動一艘最大的軍艦“赫克托”號,張牙舞爪地開了過來,阻止鄭軍的船隻繼續登岸。鄭成功沉著鎮定,指揮他的六十艘戰船把赫克托號圍住。鄭軍的戰船小,行動靈活。鄭成功號令一下,六十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打中起了火。大火熊熊燃燒,把海麵照得通紅。赫克托號漸漸沉沒下去,還有三艘荷蘭船一看形勢不妙,嚇得掉頭就逃。


    荷蘭侵略軍遭到慘敗,龜縮在兩座城裏不敢應戰。他們一麵偷偷派人到巴達維亞(今爪哇)去搬救兵,一麵派使者到鄭軍大營求和,說隻要鄭軍肯退出台灣,他們寧願獻上十萬兩白銀慰勞。


    鄭成功揚起眉毛,威嚴地說:“台灣本來是我國的領土,我們收回這地方,是理所當然的事,你們如果賴著不走,就把你們趕出去!”鄭成功喝退荷蘭使者,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敵軍還想頑抗,一時攻不下來。有個當地人給鄭軍出個主意說,赤嵌城的水都是從城外高地流下來的,隻要切斷水源,


    敵人就不戰自亂。鄭成功照這個辦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蘭人果然乖乖地投降。


    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頑抗,等待救兵。鄭成功決定採取長期圍困的辦法逼他們投降。在圍困八個月之後,鄭成功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荷蘭侵略軍走投無路,隻好扯起白旗投降。公元1662年初,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後,灰溜溜地離開了台灣。


    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裏收復了我國神聖領土台灣,成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


    253 李定國轉戰西南


    隆武、魯王兩個南明政權先後覆滅之後,清軍分三路向西南進攻,駛守在兩廣的明朝官員瞿式耜(音sì


    )等在肇慶擁立桂王朱由榔即位,年號


    永曆,歷史上稱他永曆帝。公元1647年十一月,明朝將領何騰蛟,依靠大順軍餘部的力量,在全州大敗清軍;瞿式耜在桂林,也打退了清軍的進攻。


    南明軍聲勢大振。但是,由於桂王政權內部的不團結,湖廣和廣西又被清軍占領。過了兩年,何騰蛟在湘潭被俘殺害,瞿式耜也在桂林城被清兵攻陷後就義。在桂王政權麵臨覆滅的時刻,李定國領導的大西農民軍,擔負起抗清的重任,在西南一帶又繼續戰鬥了十多年。


    李定國是張獻忠手下四名勇將之一,又是他的義子,最大的是孫可望,李定國是老二。


    張獻忠犧牲以後,留下五六萬起義軍由孫可望、李定國率領,南下貴州、雲南。他們派人向永曆帝建議,願意和他們聯合抗清。經過一番周折,永曆帝看到形勢危急,隻好依靠大西軍,封孫可望為秦王。


    孫可望是個野心家,他把永曆帝控製在手裏,在貴陽作威作福,獨斷專橫,不把抗清放在心裏;李定國卻一心抗清,他在雲南花了一年時間,訓練了三萬精兵,加緊製造武器盔甲;他還找了一批馴象的人,組成一支象隊。


    在做好準備之後,決定出兵進攻清軍。


    李定國領導的軍隊士氣高漲,軍紀嚴明。他們從雲南、貴州一直打到湖南,連戰連勝,收復了幾座重鎮,接著,又三路進攻桂林。駐守桂林的清軍主帥孔有德幾次派兵迎戰,沒有交戰兵士就逃散了。孔有德不得不親自帶兵到嚴關,和明軍對壘。李定國大軍一到,前麵是高大的象隊,後麵是雄赳赳的兵士。大象一上陣吼叫起來,清軍的戰馬聽到象吼,就嚇得到處亂竄。


    那時,天忽然下起大雨,電閃雷鳴,象群趁勢一衝,清兵大敗,明軍奮勇追擊,殺得清軍一敗塗地。


    孔有德急忙把兵士撤進桂林城,把城門關住。李定國把桂林城緊緊包圍,日夜猛攻。孔有德親自登城防守,明軍的亂箭射去,正中了孔有德的前額。這時候,他又得到城北山頭己被李定國攻占的消息,就放起一把火,投到火裏自殺了。


    李定國攻進桂林,一麵分兵繼續肅清殘敵,一麵安定百姓,把逃到山裏的南明官員接回城裏。有一天,李定國在七星岩邊擺了酒宴宴請官員,他


    跟官員們說:“現在的局勢,就像南宋末年一樣。你們不是敬佩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諸公嗎?他們的精忠浩氣,固然是名留青史,但是我們盡忠國家,畢竟不希望有這樣的結局啊。”大家聽了,都深深佩服李定國的豪邁氣概。


    永曆帝得到捷報,封李定國為西寧王接著李定國又帶兵打下永州、衡陽、長沙,逼近嶽州。清朝廷大為震驚,連忙派親王尼堪帶兵十萬反攻長沙。


    李定國得到消息,知道敵人來勢很猛,就主動從長沙撤出,卻在退到衡陽的路上設下伏兵。尼堪親自率兵追擊,中了明軍的埋伏,尼堪當場被砍死了。


    李定國的勝利,引起秦王孫可望的妒忌,孫可望假意邀請李定國商量國事,想暗害李定國;李定國發現他的詭計,隻好帶兵離開湖南,回到雲南。


    孫可望想提高自己的威望,親自到湖南進攻清軍,卻打了個大敗仗。


    孫可望野心勃勃,想逼迫永曆帝讓位。他知道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定要除掉李定國,就親自帶兵十四萬進攻雲南。哪裏想到,他手下的將士們恨透了他的分裂活動,在雙方交戰的時候,紛紛倒戈奔向李定國一邊,孫軍全部瓦解。孫可望狼狽逃回貴陽,又遭到留守貴陽的將士的反對。孫可望走投無路,就逃到長沙向清軍投降。


    聲明政權經過孫可望叛亂,力量已經削弱。公元1658年,清兵由降將吳三桂、洪承疇等率領,分三路進攻雲南、貴州。李定國分三路阻擊,都遭到失敗,不得不退回昆明。永曆帝和他的幾個親信官員驚慌失措,逃往緬甸。


    永曆帝逃往緬甸後,李定國繼續在雲南邊境上收集人馬,打擊清軍,準備恢復。他接連十三次派人去接永曆帝回國,永曆帝都不敢回來。


    公元1661年十二月,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逼迫緬甸交出永曆帝、帶回昆明。一到昆明,永曆帝被吳三桂勒死,最後一個聲明政權到這時候徹底滅亡。


    李定國艱苦抗清十多年,沒有實現他的願望,他心情憂憤,終於得病死去。臨死時候,他對他的兒子和部將說:“寧可死在荒野,可不能投降啊!”


    254 康熙帝平定三藩


    南明最後一個政權滅亡的那年,順治帝已經病死,他的兒子玄燁(音yè)即位,這就是清聖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的時候,年紀才八歲。按照順治帝的遺詔,由四個滿族大臣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叫做輔政大臣。四個輔政大臣中,有個叫鰲拜(鰲音 áo),仗著自己掌握兵權,又欺負康熙帝年幼,獨斷專橫。別的大臣和他意見不合,就遭到排擠打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上下五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馮國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馮國超並收藏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