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都,一班貴族和普通百姓都喜歡看戲,關漢卿編的戲劇不是為了光給貴族消閑作樂,而是常常幫百姓說話。他把看到的,聽到的人民的悲慘遭遇,寫進他的劇本裏。《感天動地竇娥冤》(也叫《竇娥冤》),就是他的傑出的代表作品。
《竇娥冤》的主要人物是楚州地方一個貧苦女子竇娥。竇娥從小死了母親,她父親竇天章還不起債,又因為上京趕考,缺少盤費,把她賣給孤苦的蔡婆婆家做童養媳。到蔡家沒兩年,丈夫就害病死了,隻剩了竇娥和她婆婆兩人相依為命地過日子。
楚州有個流氓叫張驢兒,欺負蔡家婆媳無依無靠,跟他父親張老兒一起,賴在蔡家,逼迫蔡婆婆嫁給張老兒。蔡婆婆軟弱怕事,勉強答應了。張驢兒又脅迫竇娥跟他成親,竇娥堅決拒絕,還把張驢兒痛罵了一頓。
張驢兒懷恨在心。過幾天,蔡婆婆害病,要竇娥做羊肚湯給她吃。張驢兒偷偷地在湯裏下了毒藥,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竇娥成親。竇娥把羊肚湯端給蔡婆婆喝。蔡婆婆接過碗,忽然要嘔吐,不想喝,讓給張老兒喝了。
張老兒中了毒,在地上翻滾了幾下,就咽了氣。
張驢兒毒死了自己父親,把殺人的罪名,栽到竇娥身上,告到楚州衙門。
楚州知府桃杌(音wù)是個貪贓枉法的貪官,背地裏被張驢兒用錢買通了,把竇娥抓到公堂訊問,逼她招認是她下的毒。竇娥受盡了百般拷打,痛得死去活來,還是不肯承認。
桃杌知道竇娥待她婆婆很孝順,就當著竇娥的麵要拷打蔡婆婆。竇娥想到婆婆年紀老,受不起這個酷刑,隻好含冤招了供。
貪官桃杌把竇娥屈打成招,定了死罪,把她押到刑場去處死。竇娥眼看沒有申冤的地方,她滿腔悲憤地咒罵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
天也,你錯勘賢愚枉為天!”在臨刑的時候,她又向天發出三樁誓願:一要刀過頭落,一腔熱血全濺在白練上;二要天降大雪,遮蓋她的屍體;三要讓楚州大旱三年。竇娥的誓願居然感動了天地。那時候,正是六月大伏天氣,竇娥被殺之後,一霎時天昏地暗,大雪紛飛;接下來,楚州地方大旱了三年。
後來,竇娥的父親竇天章在京城做官,竇娥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殺人兇手
張驢兒被處死刑,貪官桃杌也得到應有的懲罰。
這個戲劇所寫的未必是真人真事,六月飛雪,更是一種神話式的想像。
但是它反映了在封建統治下,無數含冤受苦的百姓申冤報仇的強烈願望。所以,千百年來,這齣戲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讚賞,關漢卿也成為人民稱頌的戲劇家。
221 一隻眼的石人
元朝從成宗以後,又傳了九個皇帝,皇室內部鬥爭十分激烈,政治也越來越腐敗,人民災難深重。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即位後,荒淫殘暴,鬧得國庫空虛,物價飛漲,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
河北有個農民叫韓山童,他祖父是個教書先生,曾經利用傳教的形式,暗地組織農民反抗元朝,被官府發現,充軍到永年(今河北邯鄲東北)。韓山童長大以後,繼續組織白蓮會(一種秘密宗教組織),聚集了不少受苦受難的農民,燒香拜佛。韓山童對他們說:現在天下大亂,佛祖將要派彌勒佛下凡,拯救百姓。這個傳說很快就傳到河南和江淮一帶,百姓們都盼望著有那麽一天,彌勒佛真會下凡來。
正巧在這個時候,黃河在白茅堤決口,又碰上接連下了二十多天大雨,洪水泛濫,兩岸百姓遭受嚴重水災。有人向朝廷建議,把決口的地方堵住,另外在黃陵岡(今山東曹縣西南)開挖河道,疏通河水。公元1351年,元王朝徵發了汴梁(今河南開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萬和兵士兩萬人,到黃陵岡開河。
修河工程開始了。民工們在烈日暴雨下,被迫日日夜夜沒命地幹活,可是朝廷撥下來的開河經費,卻讓治河的官吏剋扣了去。修河的民工連飯也吃不飽,怨聲載道。
韓山童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發動群眾。他先派幾百個會徒去做挑河民工,在工地上傳播一支民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民工們不懂這歌謠是什麽意思,但是聽到裏麵有“天下反”三個字,就覺得好日子快要到來了。開河開到了黃陵岡,有幾個民工挖呀挖呀,忽然挖出一座石人來。大家好奇地聚攏來一瞧,隻見石人臉上正是一隻眼,不禁呆住了。這件新鮮事又很快地在十幾萬民工中傳開來,大家心裏都想,民謠說的真的應驗了,既然石人出來,天下造反的日子自然來到了。
不用說,這個石人是韓山童事先偷偷地埋在那裏的。
百姓被鼓動起來了。韓山童有個夥伴劉福通,對韓山童說,現在元朝壓迫百姓那麽厲害,百姓還想念著宋朝。如果打起恢復宋朝的旗幟,擁護的人就會更多。韓山童很贊成這個主張,就跟大家宣布,說韓山童本來不姓韓,而是姓趙,按輩分排起來,還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孫子;劉福通也是南宋大將劉光世的後代。他們說得那麽有鼻子有眼睛,百姓們聽了,也不由不信。
韓山童、劉福通挑選個日子,聚集了一批人,殺了一匹白馬,一頭黑
牛,祭告天地。大家推韓山童做領袖,號稱“明王,並約定日子,在潁州潁上(今宏徽阜陽、潁上)起義,用紅巾裹頭作為起義軍的標記。正在歃血立誓的時候,有人走漏了消息。官府派兵士把韓山童抓去,押到縣衙門殺了。
韓山童的妻子帶著他兒子韓林兒,逃脫了官府追捕,到武安(今河北武安)躲了起來。
劉福通逃出包圍,把約定起義的農民召集起來,攻占了潁州等一些據點。原來在黃陵岡開河的民工得到消息,也殺了河官,紛紛投奔劉福通的隊伍。因為起義兵士頭上裹著紅巾,當時的百姓把他們稱做紅軍,歷史上把它稱做紅巾軍。不到十天,紅巾軍已經發展到十多萬人。
元王朝聽到劉福通聲勢浩大,嚇慌了神,趕忙調動了六千名色目人組成的阿速軍和幾支漢軍,鎮壓紅巾軍。阿速軍本來是元王朝的一支精銳的隊伍,但是那時候,已經十分腐敗,將領們隻知道喝酒享樂,兵士們到處搶劫。
一碰上紅巾軍,還沒交鋒,主將帶頭揮著鞭子,騎馬向後逃奔,嘴裏還不停地叫喊著:“阿卜,阿卜!”(阿卜是走的意思。)下麵的兵士一看主將臨陣脫逃,也都四散逃竄。
過了一個月,劉福通的紅巾軍又連續攻下了一批城池。江淮一帶的農民早就受到白蓮會的影響,聽到劉福通起義,紛紛響應,像蘄水(今湖北浠水,蘄音qí
)的徐壽輝,濠州(今安徽鳳陽)的郭子興,都打起紅巾軍的旗號起義。也有不打紅巾軍旗號的,像江蘇北部的張士誠。
公元1354年,元順帝派丞相脫脫集中了諸王和各省人馬,動用了西域、西番的兵力,號稱百萬,圍攻占領高郵的張士誠起義軍。高郵城被圍得水泄不通。起義軍正在危急的時候,元王朝突然發生內亂。元順帝下令撤掉脫脫的官爵。百萬元軍失去了統帥,不戰自亂,全軍崩潰。
《竇娥冤》的主要人物是楚州地方一個貧苦女子竇娥。竇娥從小死了母親,她父親竇天章還不起債,又因為上京趕考,缺少盤費,把她賣給孤苦的蔡婆婆家做童養媳。到蔡家沒兩年,丈夫就害病死了,隻剩了竇娥和她婆婆兩人相依為命地過日子。
楚州有個流氓叫張驢兒,欺負蔡家婆媳無依無靠,跟他父親張老兒一起,賴在蔡家,逼迫蔡婆婆嫁給張老兒。蔡婆婆軟弱怕事,勉強答應了。張驢兒又脅迫竇娥跟他成親,竇娥堅決拒絕,還把張驢兒痛罵了一頓。
張驢兒懷恨在心。過幾天,蔡婆婆害病,要竇娥做羊肚湯給她吃。張驢兒偷偷地在湯裏下了毒藥,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竇娥成親。竇娥把羊肚湯端給蔡婆婆喝。蔡婆婆接過碗,忽然要嘔吐,不想喝,讓給張老兒喝了。
張老兒中了毒,在地上翻滾了幾下,就咽了氣。
張驢兒毒死了自己父親,把殺人的罪名,栽到竇娥身上,告到楚州衙門。
楚州知府桃杌(音wù)是個貪贓枉法的貪官,背地裏被張驢兒用錢買通了,把竇娥抓到公堂訊問,逼她招認是她下的毒。竇娥受盡了百般拷打,痛得死去活來,還是不肯承認。
桃杌知道竇娥待她婆婆很孝順,就當著竇娥的麵要拷打蔡婆婆。竇娥想到婆婆年紀老,受不起這個酷刑,隻好含冤招了供。
貪官桃杌把竇娥屈打成招,定了死罪,把她押到刑場去處死。竇娥眼看沒有申冤的地方,她滿腔悲憤地咒罵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
天也,你錯勘賢愚枉為天!”在臨刑的時候,她又向天發出三樁誓願:一要刀過頭落,一腔熱血全濺在白練上;二要天降大雪,遮蓋她的屍體;三要讓楚州大旱三年。竇娥的誓願居然感動了天地。那時候,正是六月大伏天氣,竇娥被殺之後,一霎時天昏地暗,大雪紛飛;接下來,楚州地方大旱了三年。
後來,竇娥的父親竇天章在京城做官,竇娥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殺人兇手
張驢兒被處死刑,貪官桃杌也得到應有的懲罰。
這個戲劇所寫的未必是真人真事,六月飛雪,更是一種神話式的想像。
但是它反映了在封建統治下,無數含冤受苦的百姓申冤報仇的強烈願望。所以,千百年來,這齣戲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讚賞,關漢卿也成為人民稱頌的戲劇家。
221 一隻眼的石人
元朝從成宗以後,又傳了九個皇帝,皇室內部鬥爭十分激烈,政治也越來越腐敗,人民災難深重。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即位後,荒淫殘暴,鬧得國庫空虛,物價飛漲,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
河北有個農民叫韓山童,他祖父是個教書先生,曾經利用傳教的形式,暗地組織農民反抗元朝,被官府發現,充軍到永年(今河北邯鄲東北)。韓山童長大以後,繼續組織白蓮會(一種秘密宗教組織),聚集了不少受苦受難的農民,燒香拜佛。韓山童對他們說:現在天下大亂,佛祖將要派彌勒佛下凡,拯救百姓。這個傳說很快就傳到河南和江淮一帶,百姓們都盼望著有那麽一天,彌勒佛真會下凡來。
正巧在這個時候,黃河在白茅堤決口,又碰上接連下了二十多天大雨,洪水泛濫,兩岸百姓遭受嚴重水災。有人向朝廷建議,把決口的地方堵住,另外在黃陵岡(今山東曹縣西南)開挖河道,疏通河水。公元1351年,元王朝徵發了汴梁(今河南開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萬和兵士兩萬人,到黃陵岡開河。
修河工程開始了。民工們在烈日暴雨下,被迫日日夜夜沒命地幹活,可是朝廷撥下來的開河經費,卻讓治河的官吏剋扣了去。修河的民工連飯也吃不飽,怨聲載道。
韓山童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發動群眾。他先派幾百個會徒去做挑河民工,在工地上傳播一支民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民工們不懂這歌謠是什麽意思,但是聽到裏麵有“天下反”三個字,就覺得好日子快要到來了。開河開到了黃陵岡,有幾個民工挖呀挖呀,忽然挖出一座石人來。大家好奇地聚攏來一瞧,隻見石人臉上正是一隻眼,不禁呆住了。這件新鮮事又很快地在十幾萬民工中傳開來,大家心裏都想,民謠說的真的應驗了,既然石人出來,天下造反的日子自然來到了。
不用說,這個石人是韓山童事先偷偷地埋在那裏的。
百姓被鼓動起來了。韓山童有個夥伴劉福通,對韓山童說,現在元朝壓迫百姓那麽厲害,百姓還想念著宋朝。如果打起恢復宋朝的旗幟,擁護的人就會更多。韓山童很贊成這個主張,就跟大家宣布,說韓山童本來不姓韓,而是姓趙,按輩分排起來,還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孫子;劉福通也是南宋大將劉光世的後代。他們說得那麽有鼻子有眼睛,百姓們聽了,也不由不信。
韓山童、劉福通挑選個日子,聚集了一批人,殺了一匹白馬,一頭黑
牛,祭告天地。大家推韓山童做領袖,號稱“明王,並約定日子,在潁州潁上(今宏徽阜陽、潁上)起義,用紅巾裹頭作為起義軍的標記。正在歃血立誓的時候,有人走漏了消息。官府派兵士把韓山童抓去,押到縣衙門殺了。
韓山童的妻子帶著他兒子韓林兒,逃脫了官府追捕,到武安(今河北武安)躲了起來。
劉福通逃出包圍,把約定起義的農民召集起來,攻占了潁州等一些據點。原來在黃陵岡開河的民工得到消息,也殺了河官,紛紛投奔劉福通的隊伍。因為起義兵士頭上裹著紅巾,當時的百姓把他們稱做紅軍,歷史上把它稱做紅巾軍。不到十天,紅巾軍已經發展到十多萬人。
元王朝聽到劉福通聲勢浩大,嚇慌了神,趕忙調動了六千名色目人組成的阿速軍和幾支漢軍,鎮壓紅巾軍。阿速軍本來是元王朝的一支精銳的隊伍,但是那時候,已經十分腐敗,將領們隻知道喝酒享樂,兵士們到處搶劫。
一碰上紅巾軍,還沒交鋒,主將帶頭揮著鞭子,騎馬向後逃奔,嘴裏還不停地叫喊著:“阿卜,阿卜!”(阿卜是走的意思。)下麵的兵士一看主將臨陣脫逃,也都四散逃竄。
過了一個月,劉福通的紅巾軍又連續攻下了一批城池。江淮一帶的農民早就受到白蓮會的影響,聽到劉福通起義,紛紛響應,像蘄水(今湖北浠水,蘄音qí
)的徐壽輝,濠州(今安徽鳳陽)的郭子興,都打起紅巾軍的旗號起義。也有不打紅巾軍旗號的,像江蘇北部的張士誠。
公元1354年,元順帝派丞相脫脫集中了諸王和各省人馬,動用了西域、西番的兵力,號稱百萬,圍攻占領高郵的張士誠起義軍。高郵城被圍得水泄不通。起義軍正在危急的時候,元王朝突然發生內亂。元順帝下令撤掉脫脫的官爵。百萬元軍失去了統帥,不戰自亂,全軍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