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帝說:“剛剛吃了餅,隻覺得肚子難過,嘴裏發幹,想喝點水。”梁冀在旁邊連忙說:“不,不能喝,喝了水就要嘔吐。”梁冀的話還沒說完,這個八歲的孩子已經倒在地上,滾了幾滾,斷了氣。
梁冀害死了質帝,又從皇族裏挑了一個十五歲的劉誌接替皇帝,就是漢桓帝。
漢桓帝即位後,梁皇後成了梁太後,朝政全落在梁冀手裏,梁冀更加飛揚跋扈。他為了自己享受,蓋了不少高樓大廈,把洛陽近郊的民田都霸占下來,作為梁家的私人花園。裏麵亭台樓閣,應有盡有。他愛養兔子,在河南城西造了一個兔苑,命令各地交納兔子。他還在兔子身上烙上記號,誰要是傷害梁家兔苑裏兔子的,就犯死罪。有個西域到洛陽來的商人不知道這個禁令,打死了一隻兔子。為了這件案子,竟株連了十多個人,丟了性命。
梁冀把幾千個良家子女抓來作為奴婢,把這種奴婢稱做“自賣人”。意思就是說,他們都是“自願”賣給梁家的。他還派人去調查有錢的人家,把富人抓來,隨便給他一個罪名,叫他拿出錢來贖罪,出錢少的就辦死罪。有個叫孫奮的人很有錢財。梁冀送給他一匹馬,向他借錢五千萬。孫奮被他逼得沒辦法,給了他三千萬。梁冀冒了火啦,他吩咐官府把孫奮抓去,誣說孫奮的母親是他們家逃出來的奴婢,偷去大量珍珠、金子,都要追還。孫奮不肯承認,就被官府活活打死,財產全給沒收了。
梁冀這樣無法無天地掌了將近二十年大權,最後跟漢桓帝也鬧起矛盾來。梁冀派人暗殺桓帝寵愛的梁貴人的母親。漢桓帝忍受不了,就秘密聯絡了單超等五個跟梁冀有怨仇的宦官,趁梁冀不防備,發動羽林軍一千多人,突然包圍了梁冀的住宅。
梁冀慌裏慌張直發抖,等他弄清楚是怎麽回事的時候,知道活不了啦,隻好吃毒藥自殺。
梁家和梁冀妻子孫家的親戚全都完了蛋,有的被處死刑,有的撤了職。
朝廷上下,梁冀的爪牙心腹三百多人全撤了職。
朝廷上的官員差不多一下子全空了。
梁家倒台,老百姓不用提有多高興了。漢桓帝沒收了梁冀家的家產,一共值錢三十多億,這筆錢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租稅的半數。被梁家占用作花園、兔苑的民田,仍舊給農民耕種。
漢桓帝論功行賞,把單超等五個宦官都封為侯,稱做“五侯”。打那時候起,東漢政權又從外戚手裏轉到宦官手裏了。
83 “黨錮”事件
宦官五侯掌權以後,跟梁冀一樣胡作非為。他們把持朝政,賣官賣爵,從朝廷到全國郡縣,都有他們的親信,搞得社會黑暗不堪。
當時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員,不滿宦官掌權,主張改革朝政,罷斥宦官;還有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學生,因為社會腐敗,找不到出路,也要求改革。他們批評朝政,對掌權的宦官和附和宦官的人,深惡痛絕。
公元165年,陳蕃做了太尉,名士李膺做了司隸校尉,這兩個人都是不滿宦官的。太學生都擁護他們,把他們看作是模範人物。
李膺當了司隸校尉後,有人告發宦官張讓的兄弟、野王(今河南沁陽縣)縣令張朔貪汙勒索。李膺要查辦張朔。張朔逃到洛陽,躲進他哥哥家裏。
李膺親自帶領公差到張讓家搜查,在張家的夾牆裏搜出張朔,把他逮走。張讓趕快托人去求情,李膺已經把案子審理清楚,把張朔殺了。
張讓氣得什麽似的,馬上向漢桓帝哭訴。桓帝知道張朔確實有罪,也沒有難為李膺。
這一來,李膺的名氣就更大了。一些讀書人都希望能見見李膺,要是受到李膺的接見,就被看作很光彩的事,稱做“登龍門”。
第二年,有一個和宦官來往密切的方士(搞迷信活動的人)張成,從宦官侯覽那裏得知朝廷馬上要頒布大赦令,就縱容他的兒子殺人。李膺馬上把殺人兇手逮捕起來,準備法辦。
第二天,大赦令下來,張成得意地對眾人說:“詔書下來了,不怕司隸校尉不把我兒子放出來。”這話傳到李膺耳朵裏,李膺更加冒火。他說:“張成預先知道大赦,故意教兒子殺人,大赦就不該輪到他兒子身上。”說完,就下令把張成的兒子砍了頭。
張成哪兒肯罷休,他要宦官侯覽、張讓替他報仇。他們商量了一個鬼主意,叫張成的弟子牢修向桓帝告了一狀,誣告李膺和太學生、名士結成一黨,誹謗朝廷,敗壞風俗。
漢桓帝接到牢修的控告,就下命令逮捕黨人。除了李膺之外,還有杜密、陳寔和範滂等二百多人,都被他們寫進黨人的黑名單。朝廷出了賞格,通令各地,非要把這些人抓到不可。
杜密像李膺一樣,也是敢於跟掌權的宦官作對的官員。兩個人的名望差不多,人們把他們聯在一起,稱為“李、杜”。
李膺下了監獄,杜密當然也逃不了。
陳寔本來是個太學生,因為有名望,也被劃到黨人名單裏去。有人勸他逃走。陳寔並不害怕,說:“我逃了,別人怎麽辦?我進了獄,也可以壯壯別人的膽。”他說著,就上京城,自己投案,進了監獄。
範滂也跟陳寔一樣,挺著腰板進了監獄。
捉拿黨人的詔書到了各郡,各郡的官員都把跟黨人有牽連的人報上去,
多的有幾百個。
隻有青州平原相(相,相當於郡的太守)史弼沒報。
朝廷的詔書接連下來催逼他,青州還派了一個官員親自到平原去查問。
那個官員把史弼找去,責問他為什麽不報黨人的名單。史弼說:“我們這裏沒有黨人,叫我報什麽?”那官員把臉一沉說:“青州下麵有六個郡,五個郡都有黨人,怎麽平原偏偏會沒有?”史弼回答說:“各地的水土風俗不一樣。別的地方有黨人,為什麽平原就一定也有黨人呢?”那官員被他反駁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史弼又說:“你一定要冤枉好人,那麽,平原家家戶戶都有黨人。我情願死,要我報黨人,我可一個也說不上來。”那官員拿他沒有辦法,就胡亂把平原的官員收在監獄裏,回報朝廷。
被捕的黨人在監獄裏,宦官對他們進行殘酷的折磨。他們的頭頸、手、腳都被上了刑具,叫做“三木”,然後被蒙住頭一個挨一個地拷打,就這樣關了一年多。
第二年,有一個潁川人賈彪,自告奮勇到洛陽替黨人申冤。漢桓帝的皇後竇氏的父親竇武也上書要求釋放黨人。
李膺在獄中採取以攻為守的辦法,他故意招出了好些宦官的子弟,說他們也是黨人。宦官這才害怕了,對漢桓帝說:“現在天時不正常,應當大赦天下了。”漢桓帝對宦官是唯命是聽的,就宣布大赦,把兩百多名黨人全部釋放。
這批黨人雖然釋放,但是宦官不許他們留在京城,打發他們一律回老家,並且把他們的名字通報各地,罰他們一輩子不得做官。歷史上叫做“黨錮”(“錮”就是禁錮的意思)事件。
梁冀害死了質帝,又從皇族裏挑了一個十五歲的劉誌接替皇帝,就是漢桓帝。
漢桓帝即位後,梁皇後成了梁太後,朝政全落在梁冀手裏,梁冀更加飛揚跋扈。他為了自己享受,蓋了不少高樓大廈,把洛陽近郊的民田都霸占下來,作為梁家的私人花園。裏麵亭台樓閣,應有盡有。他愛養兔子,在河南城西造了一個兔苑,命令各地交納兔子。他還在兔子身上烙上記號,誰要是傷害梁家兔苑裏兔子的,就犯死罪。有個西域到洛陽來的商人不知道這個禁令,打死了一隻兔子。為了這件案子,竟株連了十多個人,丟了性命。
梁冀把幾千個良家子女抓來作為奴婢,把這種奴婢稱做“自賣人”。意思就是說,他們都是“自願”賣給梁家的。他還派人去調查有錢的人家,把富人抓來,隨便給他一個罪名,叫他拿出錢來贖罪,出錢少的就辦死罪。有個叫孫奮的人很有錢財。梁冀送給他一匹馬,向他借錢五千萬。孫奮被他逼得沒辦法,給了他三千萬。梁冀冒了火啦,他吩咐官府把孫奮抓去,誣說孫奮的母親是他們家逃出來的奴婢,偷去大量珍珠、金子,都要追還。孫奮不肯承認,就被官府活活打死,財產全給沒收了。
梁冀這樣無法無天地掌了將近二十年大權,最後跟漢桓帝也鬧起矛盾來。梁冀派人暗殺桓帝寵愛的梁貴人的母親。漢桓帝忍受不了,就秘密聯絡了單超等五個跟梁冀有怨仇的宦官,趁梁冀不防備,發動羽林軍一千多人,突然包圍了梁冀的住宅。
梁冀慌裏慌張直發抖,等他弄清楚是怎麽回事的時候,知道活不了啦,隻好吃毒藥自殺。
梁家和梁冀妻子孫家的親戚全都完了蛋,有的被處死刑,有的撤了職。
朝廷上下,梁冀的爪牙心腹三百多人全撤了職。
朝廷上的官員差不多一下子全空了。
梁家倒台,老百姓不用提有多高興了。漢桓帝沒收了梁冀家的家產,一共值錢三十多億,這筆錢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租稅的半數。被梁家占用作花園、兔苑的民田,仍舊給農民耕種。
漢桓帝論功行賞,把單超等五個宦官都封為侯,稱做“五侯”。打那時候起,東漢政權又從外戚手裏轉到宦官手裏了。
83 “黨錮”事件
宦官五侯掌權以後,跟梁冀一樣胡作非為。他們把持朝政,賣官賣爵,從朝廷到全國郡縣,都有他們的親信,搞得社會黑暗不堪。
當時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員,不滿宦官掌權,主張改革朝政,罷斥宦官;還有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學生,因為社會腐敗,找不到出路,也要求改革。他們批評朝政,對掌權的宦官和附和宦官的人,深惡痛絕。
公元165年,陳蕃做了太尉,名士李膺做了司隸校尉,這兩個人都是不滿宦官的。太學生都擁護他們,把他們看作是模範人物。
李膺當了司隸校尉後,有人告發宦官張讓的兄弟、野王(今河南沁陽縣)縣令張朔貪汙勒索。李膺要查辦張朔。張朔逃到洛陽,躲進他哥哥家裏。
李膺親自帶領公差到張讓家搜查,在張家的夾牆裏搜出張朔,把他逮走。張讓趕快托人去求情,李膺已經把案子審理清楚,把張朔殺了。
張讓氣得什麽似的,馬上向漢桓帝哭訴。桓帝知道張朔確實有罪,也沒有難為李膺。
這一來,李膺的名氣就更大了。一些讀書人都希望能見見李膺,要是受到李膺的接見,就被看作很光彩的事,稱做“登龍門”。
第二年,有一個和宦官來往密切的方士(搞迷信活動的人)張成,從宦官侯覽那裏得知朝廷馬上要頒布大赦令,就縱容他的兒子殺人。李膺馬上把殺人兇手逮捕起來,準備法辦。
第二天,大赦令下來,張成得意地對眾人說:“詔書下來了,不怕司隸校尉不把我兒子放出來。”這話傳到李膺耳朵裏,李膺更加冒火。他說:“張成預先知道大赦,故意教兒子殺人,大赦就不該輪到他兒子身上。”說完,就下令把張成的兒子砍了頭。
張成哪兒肯罷休,他要宦官侯覽、張讓替他報仇。他們商量了一個鬼主意,叫張成的弟子牢修向桓帝告了一狀,誣告李膺和太學生、名士結成一黨,誹謗朝廷,敗壞風俗。
漢桓帝接到牢修的控告,就下命令逮捕黨人。除了李膺之外,還有杜密、陳寔和範滂等二百多人,都被他們寫進黨人的黑名單。朝廷出了賞格,通令各地,非要把這些人抓到不可。
杜密像李膺一樣,也是敢於跟掌權的宦官作對的官員。兩個人的名望差不多,人們把他們聯在一起,稱為“李、杜”。
李膺下了監獄,杜密當然也逃不了。
陳寔本來是個太學生,因為有名望,也被劃到黨人名單裏去。有人勸他逃走。陳寔並不害怕,說:“我逃了,別人怎麽辦?我進了獄,也可以壯壯別人的膽。”他說著,就上京城,自己投案,進了監獄。
範滂也跟陳寔一樣,挺著腰板進了監獄。
捉拿黨人的詔書到了各郡,各郡的官員都把跟黨人有牽連的人報上去,
多的有幾百個。
隻有青州平原相(相,相當於郡的太守)史弼沒報。
朝廷的詔書接連下來催逼他,青州還派了一個官員親自到平原去查問。
那個官員把史弼找去,責問他為什麽不報黨人的名單。史弼說:“我們這裏沒有黨人,叫我報什麽?”那官員把臉一沉說:“青州下麵有六個郡,五個郡都有黨人,怎麽平原偏偏會沒有?”史弼回答說:“各地的水土風俗不一樣。別的地方有黨人,為什麽平原就一定也有黨人呢?”那官員被他反駁得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史弼又說:“你一定要冤枉好人,那麽,平原家家戶戶都有黨人。我情願死,要我報黨人,我可一個也說不上來。”那官員拿他沒有辦法,就胡亂把平原的官員收在監獄裏,回報朝廷。
被捕的黨人在監獄裏,宦官對他們進行殘酷的折磨。他們的頭頸、手、腳都被上了刑具,叫做“三木”,然後被蒙住頭一個挨一個地拷打,就這樣關了一年多。
第二年,有一個潁川人賈彪,自告奮勇到洛陽替黨人申冤。漢桓帝的皇後竇氏的父親竇武也上書要求釋放黨人。
李膺在獄中採取以攻為守的辦法,他故意招出了好些宦官的子弟,說他們也是黨人。宦官這才害怕了,對漢桓帝說:“現在天時不正常,應當大赦天下了。”漢桓帝對宦官是唯命是聽的,就宣布大赦,把兩百多名黨人全部釋放。
這批黨人雖然釋放,但是宦官不許他們留在京城,打發他們一律回老家,並且把他們的名字通報各地,罰他們一輩子不得做官。歷史上叫做“黨錮”(“錮”就是禁錮的意思)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