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衛司衙門內,楊正山與謝淵商量著衛城擴建的事宜。


    衛城擴建已經迫在眉睫了,再不擴建,城內怕是要被人給擠爆了。


    工程科已經將規劃圖做出來了,楊正山看了一遍,並沒有提出異議。


    如今衛司衙門的工程科也十分專業了,科內的文吏對修路、造橋、城建都有著不錯的造詣。


    術業有專攻,雖然之前這些文吏都隻是一些讀書人,但幾年下來他們學會了不少關於工程的專業知識。


    特別是規劃圖和建築圖,畫的像模像樣的。


    當然,這一切都是楊正山的功勞,楊正山前世的專業可是工程造價,對於規劃和建築都有所涉獵。


    “就按這份規劃圖建吧,預算是多少?”楊正山問道。


    “大概需要五萬兩銀子!主要是石料的成本有些高!”謝淵說道。


    楊正山微微頷首,騰龍衛內山林較少,想要開采石料,隻能從南邊的幾座小山頭上開采。


    那幾座小山頭位於騰龍衛的最南端,處於與遼安府接壤的邊界上,距離衛城大概有三十多裏的距離。


    石料開采運輸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工,所以成本會很高。


    “那工期呢?”


    “隻是城牆的話,大概需要六個月,年前應該能完成,如果包含城內的建設,明年應該能完成!”謝淵說道。


    楊正山沉思了片刻,“再招募一批工人吧,嗯,臨時工,不入編,但月錢跟正式工相同!”


    現在的工程隊已經有兩千人,這兩千人並不是單純的建築工人,楊正山是將他們當成工程兵培養的。


    兩千工程兵不但能夠修路搭橋,還能製作大型戰爭器械,如座弩、雲梯、臨衝等等。


    兩千工程兵已經不少了,而以後騰龍衛的修建工程也不會有那麽多,所以沒有必要繼續擴編。


    “好!”謝淵應道。


    就在這時,吳展急匆匆的來到了書房。


    “老爺!”


    楊正山詫異的看了他一眼,問道:“怎麽了?”


    吳展看了謝淵一眼,楊正山微微搖頭,“謝大人不是外人,有話直說就行。”


    吳展是楊家的護衛,自從丁秋去了慶華府,武錚一直待在京都,吳展就是楊家的護衛首領。


    楊家的人是很少來衙門的,楊正山身邊有親隨,也不需要楊家護衛隨時跟著。


    現在吳展既然來了,那肯定是出事了。


    不過楊正山不覺得楊家有什麽事要瞞著外人,再說謝淵也不算是外人,謝淵、烏重轍、周仁等人都是他最忠誠的屬下,楊正山對他們還是十分信任的。


    吳展沉聲說道:“老爺,京都傳信,陛下病重,已陷入昏睡之中,朝堂目前由太子監國,誠王和恭王臨朝觀政。”


    楊正山聞言,雙眸微眯,神色驟然變得凝重起來。


    謝淵也是一臉凝重。


    “送信的人呢?”楊正山問道。


    “我已經讓他們去休息了,他們目前隻知道這些,並沒有更多的消息!”吳展說道。


    楊正山微微頷首,然後就陷入了沉思。


    如果皇帝老兒駕崩對他有沒有影響?


    這個問題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有。


    如今他在騰龍衛的一切都是來自皇帝老兒的支持。


    若是皇帝老兒駕崩了,他還能安心的呆在騰龍衛嗎?


    他與太子可沒有任何的瓜葛,反而有一點小小的恩怨。


    當初太子有意讓清安伯府與常平侯府聯姻,結果楊正山卻與常平侯府達成了聯姻。


    還有靖遠侯,靖遠侯一直都是太子的人,雖然靖遠侯失去了奮武營都督的官職,但這些年靖遠侯一直都在給太子辦事。


    楊家和靖遠侯府的恩怨可就深了,楊正山殺了靖遠侯蘇乾的二子蘇善宇,而四年前蘇乾也曾派人在新平鎮截殺過楊明誠。


    一代天子一代臣。


    如果太子登基,靖遠侯必然水漲船高,到時候免不了會找楊家的麻煩。


    還有太子登基後,還會像皇帝老兒那般支持楊正山嗎?


    想到這裏,楊正山感覺有些頭疼。


    他好像有些不希望太子登基,可是太子是儲君,早晚都會登基的,他根本就無法阻擋太子。


    至於能不能得到太子的好感,獲得太子的支持?


    楊正山心裏沒底。


    他對太子有些了解,太子的性情與皇帝老兒差別很大,或許是因為在東宮坐的太久了,太子的性情有些急躁和暴戾。


    這幾年朝堂可不是風平浪靜,太子、誠王和恭王的爭鬥從未停止,甚至因為皇帝老兒的身體越來越差,他們的爭鬥愈發的激烈。


    朝堂上都出現了太子黨、誠王黨和恭王黨,爭鬥幾乎是擺在了明麵。


    想到皇帝老兒駕崩後,朝堂會是一個什麽局麵,楊正山就感覺腦袋有些大。


    不過忽然他想到了什麽,猛地抬起頭來看向吳展,“你剛才說誠王和恭王臨朝觀政?”


    “是的!陛下下旨讓太子監國,兩位王爺臨朝觀政。”吳展道。


    楊正山露出了驚愕的神色。


    剛才他隻顧著皇帝老兒病重,隨時可能會駕崩,都忽略了這個信息。


    為什麽要讓誠王和恭王臨朝觀政?


    如果隻是太子監國,這沒有任何問題,皇帝病重,自然是太子主理朝政,可是讓誠王和恭王臨朝觀政這不是相當於給誠王和恭王機會嗎?


    皇帝老兒可不是一個昏庸之人,他一直都在為皇位更替做準備,按理說這個時候他應該堅定的扶持太子,以保證自己駕崩後,皇權能夠平穩的過度到新皇手中。


    讓誠王和恭王就藩才是正途,為何卻讓他們臨朝觀政?


    這不是逼著太子對他們下殺手嗎?逼著他們與太子爭權嗎?


    楊正山感覺有些不對勁,難道是皇帝老兒老糊塗了?


    也有這種可能。


    “你有什麽看法?”楊正山看向謝淵。


    謝淵搖搖頭,“下官沒有任何看法!”


    他是真的沒有看法,雖然他也覺得皇帝老兒駕崩可能會對騰龍衛不利,但是在他心裏感覺朝堂上的事情距離他很遙遠。


    他幾乎很少關注朝堂上的事情,更不楊正山那般安排人待在京都收集朝堂上的消息。


    楊正山也知道謝淵對朝堂上的事情不了解,便沒有再多問,隻是對吳展吩咐道:“你再安排一批人去京都,讓武錚多收集一些朝堂上的消息,如果有其他變故,盡快將消息送回來!”


    “對了,等下你帶人去找薛平,讓他安排船將人送去津海鎮,以後若是再送信,可以通過津海鎮坐船回來!”


    薛平是海昌伯之子,而海昌伯又是津海衛指揮使,這幾年海昌伯府也利用薛平的關係加入了騰龍衛的海貿。


    不過海昌伯府並不是組建船隊與李盛王朝和德盛王朝進行貿易,而是從騰龍衛這麽采購貨物運到京都去售賣。


    雖然這樣做的利潤很單薄,但勝在穩定。


    ……


    就在楊正山收到來自京都的消息時,慶華府城慶王府中,慶王同樣收到了來自京都的消息。


    王府書房中,他站在窗前,望著窗外青翠的草木,眸中盡是複雜的情緒。


    承平帝病重,這對他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他等這個消息已經等了許久了。


    從他七歲那年,承平帝登基開始,他就一直在等待著。


    等著承平帝老去,等著承平帝駕崩,等著自己不用在活在承平帝的陰影下。


    如今他似乎終於等到了,他的心底卻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有驚喜,有激動,有輕鬆,還有一些惶恐和忐忑。


    “三十四年啊!”


    “嗬嗬,我就想一個囚徒一樣,在這裏待了整整三十四年啊!”


    他還記得他來到慶華府城的那一天,鵝毛大雪遮蔽了正片天空,也掩埋了大地上一切,仿佛連他都要埋掉一半。


    那是第一次見識到遼東的大雪,明明隻是一場大雪,卻讓他感到恐懼。


    “王爺,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


    書房中除了慶王外,還有三個人,開口說話的是徐茂才,此人大概五十多歲,麵容清瘦,身形單薄,他是慶王最信重的謀士,也慶王的老師。


    另一個則是一個頭發花白但麵容紅潤的老頭,胖乎乎的臉龐上沒有半點胡茬,張禹,慶王身邊的老太監,也是慶王最親近的人。


    可以說慶王就是張禹看著長大的。


    最後一個精壯漢子名叫段恒,是慶王的得力悍將,也是慶王護衛的指揮使。


    “老師,你覺得呢?”慶王轉過身來,問道。


    徐茂才雙眸精芒閃爍,直直的盯著慶王,說道:“時機一到,王爺應該果斷出擊才對!”


    慶王微閉雙眼,深吸一口氣。


    他的心在恐懼,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下了決定,那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可是他已經等了三十四年了!


    他的心在這一刻已經躁動了。


    “那就按計劃行事吧!”


    他壓下了心中的恐懼,把壓製了三十年的野心釋放了出來。


    “王爺英明!”徐茂才清聲稱讚道。


    他的情緒比慶王還要激動,因為他也一直在等這一天。


    從他來到慶王府擔任紀善開始,他無時無刻不再妄想自己有一天能夠位極人臣。


    徐茂才是個有才能的人,不過他的際遇不是很好,他以舉人功名出仕,第一次授官就是慶王府紀善。


    紀善乃是王府屬官,掌講授之職,為正八品。


    王府屬官也是朝廷命官,但是與朝廷命官不同,王府屬官基本沒有前途可言。


    隻要進了王府,那一輩子就隻能在王府中任職,最高也不過是王府長史。


    徐茂才自命不凡,自然不甘心一直隻做個王府屬官,可惜他隻有舉人功名,能在王府謀個官身已經是散盡家財的結果了。


    再不甘心也無法改變當時現狀,最終他還是接受了現實。


    不過接受現實不代表他就願意沉寂,在了解慶王的身份之後,他的心底就一直埋藏著一顆野心。


    扶慶王上位,借從龍之功,位極人臣。


    這是他唯一能看到的前途,也是他花費了畢生的精力等待的機會。


    而慶王也沒有讓他失望,在他心中,慶王是一位明主,正是因此,他更加渴望時機的到來。


    如今他終於等到了時機,他如何能不激動?


    “王爺,我們是不是該慎重一些。”


    這時張禹開口說道。


    他的年紀比徐茂才大十歲,但是他的麵容紅潤,身材胖乎乎的,看起來倒像是比徐茂才小十歲一般。


    “張公公在擔心什麽?”徐茂才不滿的說道。


    “老奴隻是覺得應該在確定一下消息的真偽!”張禹笑眯眯的說道。


    “消息不是你的人送回來的嗎?難道還有假不成?”徐茂才直視著他。


    張禹笑了笑,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慶王。


    慶王也在看著他,緩緩開口道:“我那位皇叔是不是已經陷入昏睡之中!”


    “是!”張禹回道。


    “能確定?”


    “能,太醫院很多太醫都已經去看過!他的身體確實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張禹道。


    慶王微微頷首,“那就沒有什麽好猶豫的,按計劃行事吧!”


    舊皇病重,新皇未立,此時正是最好的時機。


    若是等承平帝駕崩,新皇登基了,反而對他們更為不利。


    張禹見慶王態度堅決,也不再勸說,他隻是比較謹慎而已,並不是在害怕。


    或許在這裏的人之中,他是最不怕的那一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知未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知未名並收藏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