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爺蔣萬齋坐了首席,同桌的自然都是有名有望的人物。三代聖賢之家的孔秀才用枯瘦如柴的手捋著下巴上的幾根老鼠鬍子,咬文嚼字地說,萬齋兄喜添貴子,此不僅是保和堂之大喜,也是眾鄉鄰之大喜,玉鬥之大喜,這喜酒當是要喝的。


    大老爺蔣萬齋身穿綢緞馬褂兒,頭戴瓜皮帽,滿麵春風,頻頻抱拳對諸位賓客施禮,說道,老太爺在世時雖有功名,卻不願為官,閑居鄉裏,多得鄉鄰們抬愛,晚輩不才,托鄉鄰關愛,上天佑護,幸得犬子,不敢忘上天之恩,眾鄉鄰之德,備置水酒一謝,還望諸位不嫌素薄,開懷暢飲,開懷暢飲!


    眾人紛紛舉杯呼應,一同豪飲而盡。


    同樣是孔秀才提議,要人抱了大少爺來觀福,早有丫頭奔到菊花塢院裏抱了繈褓中的大少爺來,眾人看後一致讚不絕口。


    孔秀才還是用手捋著老鼠鬍子誇講,天庭飽滿,地廓方圓,此乃貴人之相,將來功名怕是不在老太爺之下。


    又有人恭維說,說不準在梁王董資建之上。


    大老爺見說得邪乎,趕緊用手示意,說,梁王董資建是何等英雄,犬子如何敢比?將來若能擔得了保和堂這份家業,也算沒有辱沒了蔣家先人。


    隻有一人對眾人如此阿諛奉承頗不以為然,這人當然就是二老爺。二老爺說,屁大的孩子都知道玉鬥出了梁王董資建,可誰知道董資建是怎麽死的?是給劉伯溫氣死的,你們知道不?這一寶才是開在最後的,叫絕戶。絕戶放在寶案子上說就一個人也投押著,通吃。


    仍然是孔秀才搖頭晃腦地說,萬秀兄此言差矣,梁王董資建之死隻是傳說而已,更何況談古論今後輩欽敬的是前人的英名功績,至於生死那卻是上天的定數了,況且傳說劉伯溫主要破的是玉鬥的風水,這也是流言之語,玉鬥後來不是還出了蔣翰雉蔣老太爺嗎?貢士!再考就是進士了,這是何等榮耀啊!孔秀才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在場吃酒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貢士是怎麽一回事,而進士這個名稱也是聽說書的講出來的,狀元探花什麽的是極為榮耀的名位,而實際意義卻說不出所以然了。


    玉鬥人世代都記得梁王董資建,並且對玉鬥是塊風水寶地深信不疑,隻有這樣的風水寶地才能出梁王,能夠封王自然不是那麽簡單。傳說明朝開國軍師劉伯溫為了破玉鬥的風水,曾在玉鬥正南八十裏的高山上置一鐵箭,箭頭對著玉鬥,玉鬥自梁王之後再不出王了,這山後來就叫鐵箭山。玉鬥的世代兒孫無論何姓都因為這個傳說而對劉伯溫嗤之以鼻,老蔫糗碕劉伯溫!都這麽說。


    我的叔父說,老蔫糗碕劉伯溫在鐵箭山安的那支鐵箭在一片光光的大石岩上,有碗口粗,若有人拔箭頭,它就越發往岩石裏縮,人不拔它了,它就出來仍然指著玉鬥。


    我對叔父的話同樣信以為真,我曾不止一次嚮往,能爬上鐵箭山(鐵箭山高厄險峻,極少有人上去),去看看這枚碗口粗的具有靈性的鐵箭,但一直未能如願,如今我的叔父已經謝世,我也身在中國的最南方城市工作,八千裏路雲和月,爬鐵箭山的願望越來越渺茫了。


    在玉鬥的後代人中流傳最廣泛的說法是劉伯溫與董梁王之間鬥法的故事。劉伯溫是半仙之體,總是渴望能修煉成真正的神仙,但這得討一個封號,除了皇帝隻有稱王的人才能給這個封號,劉伯溫就想騙董梁王。一日,劉伯溫看到董梁王騎馬走過來,就爬到一枝柳樹杈上躺著睡覺,他希望董梁王驚嘆之餘會失口說一句,這不成活神仙了嗎!這樣劉伯溫就等於討封了,他就可以成仙了。但是劉伯溫算錯了,董梁王早知道是劉伯溫在那裏裝神弄鬼,到了柳樹下麵卻說了一句,這不是老蔫糗碕劉伯溫嗎!這樣的封號顯然與劉伯溫的願望大相逕庭,劉伯溫從此滿臉皺紋一副衰朽之相。劉伯溫發誓報仇,算準了董梁王要在玉鬥西北的馬瓜偏向路人討封。董梁王討封是想當皇帝,他躺在馬瓜偏的青石板上,等著過路人說一句,你還不起來!這樣董梁王就借這一句吉言發兵打天下,最後可以當皇帝。但劉伯溫搶在前頭過來了,他騎著小毛驢子,見到躺在青石板上的董梁王說,你躺著吧,永遠也起不來了。自此董梁王再沒站起來,不久鬱悒而逝,這便是流傳至今的劉伯溫破董梁王的故事。


    董梁王的墳墓在玉鬥後麵的山坳裏,石人石獸矗立在墓道旁,墓地柏樹成林,一派肅穆。兒時上學曾跟了大一些的同學去看董梁王墓,心情格外緊張,甚至不記得董梁王的墳丘到底是何模樣,隻記得石人石獸和一塊高大無比的石碑。上了大學才知道這些石人石馬石象之類的雕像叫石像生,有石像生的墓主必定是封過王的。


    至於馬瓜偏是傳說鬧狐狸仙的地方,同樣是兒時的我每過馬瓜偏總懷著恐懼,但這並沒有阻止我尋找董梁王當年躺過的痕跡,於是我找到了那塊青石板,並且發現了青石板上那條清清楚楚的辮子印,於是我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了這個傳說。


    1994年夏天回家鄉探望老父,馬瓜偏已經被採石的民工用炸藥崩得沒了模樣,我隻心痛那塊留著大辮子印的青石板,至於董梁王的墓,早在我離開玉鬥之前就被紅衛兵破了個幹淨,偶爾可以在地堰中發現一個打碎的石人腦袋或石馬的脖子,而高大的石碑也蕩然無存。所有關於董梁王的資料已無從可考。在《淶水縣誌》文化卷·古墓中記載:董資建元鎮國上將軍,卒於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墓坐落玉鬥村東北山坳裏,墓地有石人石羊和墓碑。僅此而已。我對《縣誌》裏不知是何人何時整理的這段記載持懷疑態度,因為就元代的官職而論,梁王和鎮國上將軍顯然不是同一級別,而鎮國上將軍的墓地是否有石像生?無以為考,況且梁王之說又從何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振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振權並收藏花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