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嗜血的皇冠 作者:曹三公子/曹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赤眉軍連遭慘敗,再也不敢招惹軍閥,隻得重操舊業,魚肉孤苦百姓,繼續以搶掠為生。然而,托他們自己的福,三輔早已被他們糟蹋得千瘡百孔,白骨蔽野,城郭皆空,倖存者則聚為營保,堅守不下。赤眉軍連日搜刮,一無所獲,隻得開始謀劃東歸。
劉嘉大勝廖湛,但自己也損失慘重,軍中糧荒又日緊一日,彷徨在關中大地,不知該何去何從。劉秀聽聞,遣使命鄧禹招降劉嘉。
鄧禹修書勸降劉嘉。劉嘉接書,聚眾商議。李寶力主擁兵自守,且觀成敗。來歙怒斥李寶道:“文叔羽翼已成,必得天下,何觀望之有!”
來歙,既是劉秀的表哥,也是劉嘉的大舅佬。劉嘉為漢中王,來歙隨行至漢中,常在劉嘉左右,最見信用。
劉嘉聞來歙之言,嘆道:“漢中已失,退無歸處。今客居關中,士卒疲憊,終非長久之計。文叔與我,親如骨肉。骨肉相殘,我心何忍!不如降。”
劉嘉率眾入雲陽,歸降鄧禹。李寶雖隨劉嘉而降,自恃手握雄兵,心猶不甘,倨慢無禮,渾不將鄧禹放在眼裏。鄧禹近來諸事不順,心中正煩躁不堪,見李寶狂妄囂張,大怒,收而斬之。
李寶之弟李艮見長兄被殺,豈肯甘休,收李寶之軍,趁夜突襲鄧禹。鄧禹猝不及防,倉促應戰,戰至天明,這才勉強擊退李艮,清點部眾,死傷逾萬,大將耿??也不幸陣亡。耿??,耿純之弟也。
此戰過後,鄧禹的威望一落千丈。鄧禹剛到關中之時,關中百姓無不將他視為救星,都指望著他可以保土安民,還關中以太平。結果,鄧禹先後被延岑、赤眉軍暴揍,幾無還手之力,內部又接連內訌,軍紀已無從談起。關中百姓從此對鄧禹徹底死了心,靠鄧禹不如靠自己,各郡縣大姓於是皆各擁兵眾,以武力自保,誰的號令也不聽從。
必須承認,關中局勢已經被鄧禹完全搞砸。就連一貫力挺鄧禹的劉秀,至此也終於對鄧禹失去了耐心,詔令鄧禹盡快回洛陽復命,同時任命馮異為關中主帥,拜征西大將軍,接替鄧禹。
在劉秀的嫡係之中,馮異的地位僅次於鄧禹,鄧禹失職,馮異頂上,可謂是眾望所歸。劉秀親送馮異至河南,賜以天子乘輿及七尺玉具劍,麵授方略道:“三輔先遭王莽、更始之亂,後又罹赤眉軍、延岑之酷,百姓塗炭,無所依訴。今之徵伐,不必強求略地屠城,重在平定安集。諸將非不健鬥,然好擄掠。卿本能禦吏士,念自修敕,無為郡縣所苦。”馮異頓首受命,引兵進發關中。
【no.5 傷仲永】
鄧禹入關中,是從黃河北岸過汾陰而入,然後避開長安,在長安以北一路掃蕩。馮異入關中,則是從洛陽出發,過函穀關,一路直逼長安,正堵在赤眉軍向東方逃竄的必經之路上。
馮異先抵弘農郡,所至皆布威信,弘農群盜稱將軍者十餘輩,皆率眾來降。馮異進至華陰,遭遇赤眉軍先頭部隊阻擊,馮異大勝,降其將劉始、王宣等五千餘人。赤眉軍首領樊崇等人大怒,盡起主力,前來華陰邀戰馮異。
見赤眉大軍前來,不下二十萬人,部下皆勸馮異道:“兵法曰,歸師莫遏。不如閃開一條道,讓赤眉軍順利東歸。赤眉軍一走,取關中易如反掌。”
馮異搖頭道:“赤眉軍一出函穀關,馬上就將威脅帝都洛陽。我等兵力雖少,也當死守華陰,將赤眉軍堵在關中,絕不可使其東歸。赤眉軍無糧,不能持久,我等隻須耗其糧食,挫其銳氣,赤眉軍不久必然自潰。”
馮異扼守華陰,如同一盞紅燈,阻住了赤眉軍東歸之路。眼看此路不通,赤眉軍其實完全可以改道,走守備空虛的武關,從南陽進入中原。然而赤眉軍卻偏偏死心眼,非要在華陰和馮異死磕不可,一定要把馮異這盞紅燈變成綠燈,然後揚長而過。
再說鄧禹接到劉秀詔書,起程返歸洛陽,從雲陽出發,過頻陽,渡汾陰,入河東郡,進至安邑,再抵大陽,已到黃河岸邊。隻須過河向東,再有兩日路程,便可抵達洛陽。
滔滔河水在前,天寬地闊,風急浪高,鄧禹停馬而觀,忽然慟哭。
鄧禹生性驕傲,甚至是過於驕傲。當初劉秀遣他入關中,撥給精兵兩萬,手下大將,也任由他隨便挑選。鄧禹心高氣傲,早已成名的大將,如吳漢、耿弇等人,一個也不選。鄧禹選了誰?以韓歆為軍師,李文、李春、程慮為祭酒,馮愔為積弩將軍,樊崇(非赤眉軍首領,同名而已)為驍騎將軍,宗歆為車騎將軍,鄧尋為建威將軍,耿??為赤眉將軍,左於為軍師將軍,皆是寂寂無名之輩。鄧禹的潛台詞就是:別看手下一群蝦兵蟹將,但隻要有我鄧禹在,一切皆可搞定。而且,也隻有選這些無名之輩,才能更顯出我鄧某人的能耐。
然而,鄧禹終於在關中失敗,而且是慘敗。可想而知,一旦回到洛陽,他將再也沒有機會執掌大軍,從而為自己雪恥正名。他的人生形象,也將永遠定格為一名恥辱的敗將,被史官載入史冊,供後人譏笑檢討。
這就是他鄧禹的終局嗎?不!他還沒有回到洛陽!
此時,他手上仍有萬餘精兵,他還有最後一次翻本的機會,他還可以為命運作最後一搏!一勝遮百醜,他此刻最需要的,便是一場勝仗。
劉秀的詔書,已經嚴令他即刻返回洛陽。詔書固然不容違抗,但他的個人榮譽更須要捍衛。不管如何,他必須再挑戰一次赤眉軍,贏得一次勝利,為自己挽回榮譽。隻要能挽回榮譽,哪怕劉秀日後治他欺君抗命之罪,他也將死而無悔。
鄧禹臨河涕零,部下也無不感奮,皆願隨鄧禹作最後一戰。鄧禹於是渡過黃河,反折向西,屯兵湖縣,遣使者邀馮異共擊赤眉軍。
鄧禹和馮異的關係非同一般,劉秀落難河北之時,兩人左膀右臂,共保劉秀,你生火來我做飯,你牽馬來我挑擔,稱得上是過命的交情。馮異的弟弟馮愔謀反,鄧禹顧念與馮異之私交,特意法外容情,保全馮愔之性命。鄧禹就覺得,他幫過馮異這麽大的忙,如今兄弟我有難,你馮異無論如何,也得幫兄弟我一把。
此時馮異已經在華陰堅守六十多天,與赤眉軍前後數十戰,降赤眉軍將卒五千餘人。所謂小刀割肉,一切都在按預定計劃進行。鄧禹遣使前來邀戰,馮異持重謹慎,感覺鄧禹之計太過貪功冒進,實非良策,回書婉拒道:
〖異與賊相拒且數十日,雖屢獲雄將,餘眾尚多,可稍以恩信傾誘,難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諸將屯黽池邀其東,而異擊其西,一舉取之,此萬成計也。〗
鄧禹接馮異之回書,悒然不樂,與鄧弘商議。鄧弘好戰,憤然道:“馮異不肯出戰,是怕你搶了他的頭功。咱們不管,先打了再說。”鄧禹大喜道:“我也正是此意。沒有馮異,咱們照樣能贏。”
劉秀見鄧禹不回洛陽,反而又折回關中,早知其意,大怒,命使者急攜詔書,宣敕鄧禹,嚴禁出戰。詔書措辭極其嚴厲,曰:
〖慎毋與窮寇爭鋒!赤眉無穀,自當來東。吾以飽待飢,以逸待勞,折棰笞之,非諸將憂也。無得復妄進兵!〗
劉嘉大勝廖湛,但自己也損失慘重,軍中糧荒又日緊一日,彷徨在關中大地,不知該何去何從。劉秀聽聞,遣使命鄧禹招降劉嘉。
鄧禹修書勸降劉嘉。劉嘉接書,聚眾商議。李寶力主擁兵自守,且觀成敗。來歙怒斥李寶道:“文叔羽翼已成,必得天下,何觀望之有!”
來歙,既是劉秀的表哥,也是劉嘉的大舅佬。劉嘉為漢中王,來歙隨行至漢中,常在劉嘉左右,最見信用。
劉嘉聞來歙之言,嘆道:“漢中已失,退無歸處。今客居關中,士卒疲憊,終非長久之計。文叔與我,親如骨肉。骨肉相殘,我心何忍!不如降。”
劉嘉率眾入雲陽,歸降鄧禹。李寶雖隨劉嘉而降,自恃手握雄兵,心猶不甘,倨慢無禮,渾不將鄧禹放在眼裏。鄧禹近來諸事不順,心中正煩躁不堪,見李寶狂妄囂張,大怒,收而斬之。
李寶之弟李艮見長兄被殺,豈肯甘休,收李寶之軍,趁夜突襲鄧禹。鄧禹猝不及防,倉促應戰,戰至天明,這才勉強擊退李艮,清點部眾,死傷逾萬,大將耿??也不幸陣亡。耿??,耿純之弟也。
此戰過後,鄧禹的威望一落千丈。鄧禹剛到關中之時,關中百姓無不將他視為救星,都指望著他可以保土安民,還關中以太平。結果,鄧禹先後被延岑、赤眉軍暴揍,幾無還手之力,內部又接連內訌,軍紀已無從談起。關中百姓從此對鄧禹徹底死了心,靠鄧禹不如靠自己,各郡縣大姓於是皆各擁兵眾,以武力自保,誰的號令也不聽從。
必須承認,關中局勢已經被鄧禹完全搞砸。就連一貫力挺鄧禹的劉秀,至此也終於對鄧禹失去了耐心,詔令鄧禹盡快回洛陽復命,同時任命馮異為關中主帥,拜征西大將軍,接替鄧禹。
在劉秀的嫡係之中,馮異的地位僅次於鄧禹,鄧禹失職,馮異頂上,可謂是眾望所歸。劉秀親送馮異至河南,賜以天子乘輿及七尺玉具劍,麵授方略道:“三輔先遭王莽、更始之亂,後又罹赤眉軍、延岑之酷,百姓塗炭,無所依訴。今之徵伐,不必強求略地屠城,重在平定安集。諸將非不健鬥,然好擄掠。卿本能禦吏士,念自修敕,無為郡縣所苦。”馮異頓首受命,引兵進發關中。
【no.5 傷仲永】
鄧禹入關中,是從黃河北岸過汾陰而入,然後避開長安,在長安以北一路掃蕩。馮異入關中,則是從洛陽出發,過函穀關,一路直逼長安,正堵在赤眉軍向東方逃竄的必經之路上。
馮異先抵弘農郡,所至皆布威信,弘農群盜稱將軍者十餘輩,皆率眾來降。馮異進至華陰,遭遇赤眉軍先頭部隊阻擊,馮異大勝,降其將劉始、王宣等五千餘人。赤眉軍首領樊崇等人大怒,盡起主力,前來華陰邀戰馮異。
見赤眉大軍前來,不下二十萬人,部下皆勸馮異道:“兵法曰,歸師莫遏。不如閃開一條道,讓赤眉軍順利東歸。赤眉軍一走,取關中易如反掌。”
馮異搖頭道:“赤眉軍一出函穀關,馬上就將威脅帝都洛陽。我等兵力雖少,也當死守華陰,將赤眉軍堵在關中,絕不可使其東歸。赤眉軍無糧,不能持久,我等隻須耗其糧食,挫其銳氣,赤眉軍不久必然自潰。”
馮異扼守華陰,如同一盞紅燈,阻住了赤眉軍東歸之路。眼看此路不通,赤眉軍其實完全可以改道,走守備空虛的武關,從南陽進入中原。然而赤眉軍卻偏偏死心眼,非要在華陰和馮異死磕不可,一定要把馮異這盞紅燈變成綠燈,然後揚長而過。
再說鄧禹接到劉秀詔書,起程返歸洛陽,從雲陽出發,過頻陽,渡汾陰,入河東郡,進至安邑,再抵大陽,已到黃河岸邊。隻須過河向東,再有兩日路程,便可抵達洛陽。
滔滔河水在前,天寬地闊,風急浪高,鄧禹停馬而觀,忽然慟哭。
鄧禹生性驕傲,甚至是過於驕傲。當初劉秀遣他入關中,撥給精兵兩萬,手下大將,也任由他隨便挑選。鄧禹心高氣傲,早已成名的大將,如吳漢、耿弇等人,一個也不選。鄧禹選了誰?以韓歆為軍師,李文、李春、程慮為祭酒,馮愔為積弩將軍,樊崇(非赤眉軍首領,同名而已)為驍騎將軍,宗歆為車騎將軍,鄧尋為建威將軍,耿??為赤眉將軍,左於為軍師將軍,皆是寂寂無名之輩。鄧禹的潛台詞就是:別看手下一群蝦兵蟹將,但隻要有我鄧禹在,一切皆可搞定。而且,也隻有選這些無名之輩,才能更顯出我鄧某人的能耐。
然而,鄧禹終於在關中失敗,而且是慘敗。可想而知,一旦回到洛陽,他將再也沒有機會執掌大軍,從而為自己雪恥正名。他的人生形象,也將永遠定格為一名恥辱的敗將,被史官載入史冊,供後人譏笑檢討。
這就是他鄧禹的終局嗎?不!他還沒有回到洛陽!
此時,他手上仍有萬餘精兵,他還有最後一次翻本的機會,他還可以為命運作最後一搏!一勝遮百醜,他此刻最需要的,便是一場勝仗。
劉秀的詔書,已經嚴令他即刻返回洛陽。詔書固然不容違抗,但他的個人榮譽更須要捍衛。不管如何,他必須再挑戰一次赤眉軍,贏得一次勝利,為自己挽回榮譽。隻要能挽回榮譽,哪怕劉秀日後治他欺君抗命之罪,他也將死而無悔。
鄧禹臨河涕零,部下也無不感奮,皆願隨鄧禹作最後一戰。鄧禹於是渡過黃河,反折向西,屯兵湖縣,遣使者邀馮異共擊赤眉軍。
鄧禹和馮異的關係非同一般,劉秀落難河北之時,兩人左膀右臂,共保劉秀,你生火來我做飯,你牽馬來我挑擔,稱得上是過命的交情。馮異的弟弟馮愔謀反,鄧禹顧念與馮異之私交,特意法外容情,保全馮愔之性命。鄧禹就覺得,他幫過馮異這麽大的忙,如今兄弟我有難,你馮異無論如何,也得幫兄弟我一把。
此時馮異已經在華陰堅守六十多天,與赤眉軍前後數十戰,降赤眉軍將卒五千餘人。所謂小刀割肉,一切都在按預定計劃進行。鄧禹遣使前來邀戰,馮異持重謹慎,感覺鄧禹之計太過貪功冒進,實非良策,回書婉拒道:
〖異與賊相拒且數十日,雖屢獲雄將,餘眾尚多,可稍以恩信傾誘,難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諸將屯黽池邀其東,而異擊其西,一舉取之,此萬成計也。〗
鄧禹接馮異之回書,悒然不樂,與鄧弘商議。鄧弘好戰,憤然道:“馮異不肯出戰,是怕你搶了他的頭功。咱們不管,先打了再說。”鄧禹大喜道:“我也正是此意。沒有馮異,咱們照樣能贏。”
劉秀見鄧禹不回洛陽,反而又折回關中,早知其意,大怒,命使者急攜詔書,宣敕鄧禹,嚴禁出戰。詔書措辭極其嚴厲,曰:
〖慎毋與窮寇爭鋒!赤眉無穀,自當來東。吾以飽待飢,以逸待勞,折棰笞之,非諸將憂也。無得復妄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