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嗜血的皇冠 作者:曹三公子/曹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久,申屠建率領漢軍抵達,接管長安。申屠建當初在長安求學,頗受過長安豪傑們的欺負。按理說,申屠建在南陽也是人所共知的豪傑,然而在長安豪傑們的眼中,卻也隻是低一等的外鄉人、外省人而已,就欺負你又能怎麽的!申屠建一朝大權在握,自然要一出當年怨氣。首先便拿長安教父原涉開刀,捉來砍了,懸其頭顱於長安市中。又下令緝拿其餘長安豪傑,罪名則為賣主求榮、不義不忠。你們這些所謂的長安豪傑,王莽篡位時,你們有誰夠膽吭過一聲?既然你們當時都不反抗,那就是默認王莽是你們的皇帝,是你們的主子了。如今一看王莽倒台在即,你們這才想起賣主可以求榮,無恥地反戈一擊,企圖以此來向漢軍獻媚。然而,晚了!
公允地講,申屠建之所以要對長安豪傑狠下毒手,不僅為報一己之私仇,更是要肅清長安,為朝廷遷都預作準備。長安豪傑們見封侯無望,甚至連保命也成了問題,紛紛逃出長安,擁兵屬縣屯聚,三輔再次動盪不安。申屠建大怒,發兵討伐,久攻不下,亂相愈熾。
朝廷遷都長安之後,在李鬆等人的建議下,劉玄宣布大赦,長安豪傑這才重又歸降,長安終於得以初步安定。
以上種種曲折起伏,到了韓鴻口中,隻字未提,隻是含糊答覆劉秀道:“有勞劉公見問,長安局勢很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一片大好。”
劉秀見韓鴻一副朝廷發言人模樣,知道他明顯沒說實話,卻也不再追問,隻是不住勸酒,眼看韓鴻醉意已有八分,這才笑道:“韓兄出使,可謂是千裏迢迢,一路辛苦。回長安之後,論功行賞,想必封侯不在話下。”
劉秀貌似不經意的一句客套話,瞬間卻激起韓鴻的一臉怒容。韓鴻也不答話,隻顧自斟自飲,氣呼呼地連灌數樽。劉秀佯驚道:“韓兄如此急飲,可是我說錯了話?”
韓鴻放下酒杯,望著劉秀,長嘆道:“我這又是騙誰呢?長安局勢,不是大好,而是大壞啊。”
劉秀的樣子越發吃驚,問道:“此話從何說起?”
韓鴻道:“‘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這首長安民謠,你可聽過?”
劉秀搖頭:“未曾聽過。這民謠是何意思?”
韓鴻嘆道:“朝中大臣專命,任人唯親,濫授官爵,就連家中的廚子,也都跟著飛黃騰達——灶下添柴的,封你個中郎將噹噹;能把羊胃煮爛,好本事,封你個騎都尉噹噹;能把羊頭煮爛,人才難得啊,直接封你為關內侯了。”
劉秀憤慨道:“這麽說來,韓兄至今尚未封侯,居然不及一個廚子了?”
韓鴻苦笑,低頭喝著悶酒。
劉秀見狀,寬慰韓鴻道:“韓兄尚請安心,如今天子聖明,不會一味由著大臣胡來。”
韓鴻冷笑道:“某人也能稱為聖明?哼!如今漢室雖為復興,但某人也算是開國之君了。一般而言,開國之君多少總該有些才能吧?然而,某人沒有,一點也沒有。某人剛到長安時,居長樂宮,升前殿,大會群臣,郎吏以次列庭中,某人初見大場麵,俯首刮席,不敢下視。好不容易碰到熟悉的將領前來拜見,某人開口就問:‘今天又搶了多少東西?’你看,這分明還是一副上不得台麵的強盜嘴臉,哪裏有半點大漢天子的威勢?”
劉秀正色道:“皇帝的壞話,可不能隨便說。韓兄喝多了,再喝不得了。”一邊說,一邊拚命給韓鴻倒酒。
韓鴻越醉越深,心中納悶,俺手中這一樽酒怎麽總也喝不完呢?納悶片刻,不得其解,索性不再去想,繼續發著牢騷,道:“某人納右大司馬趙萌之女為夫人,政事都交由趙萌裁決,自己則在後宮日夜飲宴取樂。群臣欲言事,輒醉不能見,迫不得已,竟然讓侍中冒充自己,坐帷帳之內與群臣語。趙萌父憑女貴,專權跋扈,生殺自恣。郎吏有說趙萌放縱者,某人大怒,拔劍斬之,從此再也沒人敢說趙萌的壞話了。又有一位侍中不小心得罪了趙萌,趙萌命人斬之,某人親自開口為侍中求情饒命,趙萌不聽,堅持殺了那位侍中。”
韓鴻滿飲一樽,再道:“長安城中,君已不君,臣已不臣。諸將在外者,則專行誅賞,各置牧守,州郡交錯,不知所從。人皆言天下業已大定,我獨言天下兵革方興。”說完,盯著劉秀,道,“大司馬以為然否?”
這一問,可真可假,可小可大,一時還真不好回答。幸好,劉秀根本不用回答,隻見韓鴻已是伏地一通狂吐,吐完,舔舔嘴唇,就地癱倒,沉沉睡去。
【no.2 揮師南下】
次日韓鴻酒醒,懊悔莫名。昨夜那一番大逆不道的牢騷,倘若傳入朝廷耳中,他恐怕死罪難逃。韓鴻見劉秀,試探道:“昨夜大醉,席間或有失言,還望大司馬見諒。”劉秀看穿韓鴻心思,笑道:“昨夜,韓兄與我隻是把酒敘舊而已。不料言談正歡之際,但聽撲通一聲,韓兄便栽倒在地。你看你的頭,現在還有一個大包呢。”
韓鴻摩挲著頭上的包,暗暗鬆了口氣。看來,劉秀並沒打算把他昨夜的話捅給朝廷。然而,韓鴻再轉念一想,卻又悲從中來,劉秀現在不捅,並不代表將來也不會捅,總之,他的把柄算是落在了劉秀手裏。
詔書已有明言,命令劉秀即日起兵,討伐邯鄲。韓鴻使命所係,顧不得把柄還攥在劉秀手中,催促劉秀趕緊動身。劉秀隨口敷衍道:“兵馬調集,糧糙籌備,皆非一日之功,韓兄尚請耐心。”
事實上,到底是繼續北取幽州,還是奉詔南下邯鄲,劉秀也正在大傷腦筋。部下諸將本來就對朝廷缺乏敬畏之情,聽韓鴻說了長安的混亂狀況之後,對朝廷更是越發心灰意冷,都勸劉秀不必理會詔書,一切按既定方針辦,繼續北上,攻取幽州以為大本營。鄧禹則說得更為直白:“王郎隻有一個,打完就沒了。”言外之意,咱們應該愛護王郎,珍惜王郎,趁著王郎還健在的時候,趕緊壯大自己的勢力和地盤。
韓鴻左等右等,三天過去了,見劉秀還是毫無動靜,無奈之下,隻好硬著頭皮再催。劉秀仍在遲疑,韓鴻急道:“劉公倘若再不發兵,我身為朝廷使者,也無顏再回長安復命,請以死相謝。”說完,拔劍便要自殺。劉秀趕緊攔下。
適逢馮異從河間郡收兵而歸,得眾八千餘人,同時也帶回消息,說王郎正催促漁陽太守彭寵、上穀太守耿況發兵。諸將無不大驚,漁陽、上穀二郡,突騎天下聞名,如果此二郡倒向王郎,形勢無疑會陡然嚴峻。
劉秀見眾人不安,大笑道:“王郎發二郡之兵,我亦發二郡之兵,看看究竟誰的麵子更大。”說完,拉過韓鴻,道,“隻要韓兄為我修書兩封,我即日便南下邯鄲。”
韓鴻大喜,道:“隻要劉公肯奉詔南下,別說修書兩封,十封也不在話下。”
劉秀道:“漁陽太守彭寵、上穀太守耿況,二人皆為韓兄持節所拜。說起來,韓兄之於二人,有知遇提攜之恩。有勞韓兄修書二人,曉以勢,動以情,令其提兵來助,共擊邯鄲。”
公允地講,申屠建之所以要對長安豪傑狠下毒手,不僅為報一己之私仇,更是要肅清長安,為朝廷遷都預作準備。長安豪傑們見封侯無望,甚至連保命也成了問題,紛紛逃出長安,擁兵屬縣屯聚,三輔再次動盪不安。申屠建大怒,發兵討伐,久攻不下,亂相愈熾。
朝廷遷都長安之後,在李鬆等人的建議下,劉玄宣布大赦,長安豪傑這才重又歸降,長安終於得以初步安定。
以上種種曲折起伏,到了韓鴻口中,隻字未提,隻是含糊答覆劉秀道:“有勞劉公見問,長安局勢很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一片大好。”
劉秀見韓鴻一副朝廷發言人模樣,知道他明顯沒說實話,卻也不再追問,隻是不住勸酒,眼看韓鴻醉意已有八分,這才笑道:“韓兄出使,可謂是千裏迢迢,一路辛苦。回長安之後,論功行賞,想必封侯不在話下。”
劉秀貌似不經意的一句客套話,瞬間卻激起韓鴻的一臉怒容。韓鴻也不答話,隻顧自斟自飲,氣呼呼地連灌數樽。劉秀佯驚道:“韓兄如此急飲,可是我說錯了話?”
韓鴻放下酒杯,望著劉秀,長嘆道:“我這又是騙誰呢?長安局勢,不是大好,而是大壞啊。”
劉秀的樣子越發吃驚,問道:“此話從何說起?”
韓鴻道:“‘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這首長安民謠,你可聽過?”
劉秀搖頭:“未曾聽過。這民謠是何意思?”
韓鴻嘆道:“朝中大臣專命,任人唯親,濫授官爵,就連家中的廚子,也都跟著飛黃騰達——灶下添柴的,封你個中郎將噹噹;能把羊胃煮爛,好本事,封你個騎都尉噹噹;能把羊頭煮爛,人才難得啊,直接封你為關內侯了。”
劉秀憤慨道:“這麽說來,韓兄至今尚未封侯,居然不及一個廚子了?”
韓鴻苦笑,低頭喝著悶酒。
劉秀見狀,寬慰韓鴻道:“韓兄尚請安心,如今天子聖明,不會一味由著大臣胡來。”
韓鴻冷笑道:“某人也能稱為聖明?哼!如今漢室雖為復興,但某人也算是開國之君了。一般而言,開國之君多少總該有些才能吧?然而,某人沒有,一點也沒有。某人剛到長安時,居長樂宮,升前殿,大會群臣,郎吏以次列庭中,某人初見大場麵,俯首刮席,不敢下視。好不容易碰到熟悉的將領前來拜見,某人開口就問:‘今天又搶了多少東西?’你看,這分明還是一副上不得台麵的強盜嘴臉,哪裏有半點大漢天子的威勢?”
劉秀正色道:“皇帝的壞話,可不能隨便說。韓兄喝多了,再喝不得了。”一邊說,一邊拚命給韓鴻倒酒。
韓鴻越醉越深,心中納悶,俺手中這一樽酒怎麽總也喝不完呢?納悶片刻,不得其解,索性不再去想,繼續發著牢騷,道:“某人納右大司馬趙萌之女為夫人,政事都交由趙萌裁決,自己則在後宮日夜飲宴取樂。群臣欲言事,輒醉不能見,迫不得已,竟然讓侍中冒充自己,坐帷帳之內與群臣語。趙萌父憑女貴,專權跋扈,生殺自恣。郎吏有說趙萌放縱者,某人大怒,拔劍斬之,從此再也沒人敢說趙萌的壞話了。又有一位侍中不小心得罪了趙萌,趙萌命人斬之,某人親自開口為侍中求情饒命,趙萌不聽,堅持殺了那位侍中。”
韓鴻滿飲一樽,再道:“長安城中,君已不君,臣已不臣。諸將在外者,則專行誅賞,各置牧守,州郡交錯,不知所從。人皆言天下業已大定,我獨言天下兵革方興。”說完,盯著劉秀,道,“大司馬以為然否?”
這一問,可真可假,可小可大,一時還真不好回答。幸好,劉秀根本不用回答,隻見韓鴻已是伏地一通狂吐,吐完,舔舔嘴唇,就地癱倒,沉沉睡去。
【no.2 揮師南下】
次日韓鴻酒醒,懊悔莫名。昨夜那一番大逆不道的牢騷,倘若傳入朝廷耳中,他恐怕死罪難逃。韓鴻見劉秀,試探道:“昨夜大醉,席間或有失言,還望大司馬見諒。”劉秀看穿韓鴻心思,笑道:“昨夜,韓兄與我隻是把酒敘舊而已。不料言談正歡之際,但聽撲通一聲,韓兄便栽倒在地。你看你的頭,現在還有一個大包呢。”
韓鴻摩挲著頭上的包,暗暗鬆了口氣。看來,劉秀並沒打算把他昨夜的話捅給朝廷。然而,韓鴻再轉念一想,卻又悲從中來,劉秀現在不捅,並不代表將來也不會捅,總之,他的把柄算是落在了劉秀手裏。
詔書已有明言,命令劉秀即日起兵,討伐邯鄲。韓鴻使命所係,顧不得把柄還攥在劉秀手中,催促劉秀趕緊動身。劉秀隨口敷衍道:“兵馬調集,糧糙籌備,皆非一日之功,韓兄尚請耐心。”
事實上,到底是繼續北取幽州,還是奉詔南下邯鄲,劉秀也正在大傷腦筋。部下諸將本來就對朝廷缺乏敬畏之情,聽韓鴻說了長安的混亂狀況之後,對朝廷更是越發心灰意冷,都勸劉秀不必理會詔書,一切按既定方針辦,繼續北上,攻取幽州以為大本營。鄧禹則說得更為直白:“王郎隻有一個,打完就沒了。”言外之意,咱們應該愛護王郎,珍惜王郎,趁著王郎還健在的時候,趕緊壯大自己的勢力和地盤。
韓鴻左等右等,三天過去了,見劉秀還是毫無動靜,無奈之下,隻好硬著頭皮再催。劉秀仍在遲疑,韓鴻急道:“劉公倘若再不發兵,我身為朝廷使者,也無顏再回長安復命,請以死相謝。”說完,拔劍便要自殺。劉秀趕緊攔下。
適逢馮異從河間郡收兵而歸,得眾八千餘人,同時也帶回消息,說王郎正催促漁陽太守彭寵、上穀太守耿況發兵。諸將無不大驚,漁陽、上穀二郡,突騎天下聞名,如果此二郡倒向王郎,形勢無疑會陡然嚴峻。
劉秀見眾人不安,大笑道:“王郎發二郡之兵,我亦發二郡之兵,看看究竟誰的麵子更大。”說完,拉過韓鴻,道,“隻要韓兄為我修書兩封,我即日便南下邯鄲。”
韓鴻大喜,道:“隻要劉公肯奉詔南下,別說修書兩封,十封也不在話下。”
劉秀道:“漁陽太守彭寵、上穀太守耿況,二人皆為韓兄持節所拜。說起來,韓兄之於二人,有知遇提攜之恩。有勞韓兄修書二人,曉以勢,動以情,令其提兵來助,共擊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