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嗜血的皇冠 作者:曹三公子/曹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腳下便是幽州,是時候和貝多芬一樣了,扼住命運的咽喉!
劉秀甫一抵達薊城,立即分遣使者,招降幽州下轄十郡國。他不僅要和時間賽跑,更要和王郎賽跑,王郎也正在幽州到處拉票,起勁地挖著他的牆腳。
劉秀親自修書,正告各郡國主事官吏:“一、不要迷戀劉子輿,劉子輿隻是個傳說。王郎假冒劉子輿,其實不過是邯鄲街頭一個算命的混混!二、更始朝廷已調集數十萬大軍,前來河北清剿,王郎指日可滅。三、本人身為大司馬,乃河北地區最高長官,各郡國接令之日起,有錢出錢,有兵發兵,速來薊城向我報到。”
使者們懷揣著劉秀親筆書信,如信鴿一般,往薊城飛去,消失於茫茫的天宇。
劉秀的第二步棋,則是就地募兵。
早在冀州之時,部屬們便建議劉秀趕緊募兵,迅速壯大實力。劉秀未予首肯,朝廷在冀州耳目眾多,他沒有藉口擁兵,也沒有條件擁兵。如今,王郎之事已經如願鬧大,冀州牧龐萌和尚書令謝躬又沒有足夠的能力鎮壓,此時徵兵,可謂名正言順,水到渠成。
對於劉秀的軍事才能,部屬們不是相信,而是迷信!給阿基米德一個支點,他能撬動地球。給劉秀三千兵馬,他也能再來一次昆陽大捷。因此,一聽劉秀下令徵兵,人人都來了精神,紛紛主動請纓,劉秀唯獨看中善於忽悠的王霸,命其前往東市募兵。
盡管是大冬天,東市上人倒也不少。王霸樹起募兵大旗,開始大聲吆喝,不一會兒,閑人們就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然而隻是抱著膀子看。王霸拉過一個後生,很熱情地問:“當兵,每月發錢,天天管飯,幹還是不幹?”
薊城,即今天的北京。那時的北京人,已經相當之貧,後生根本無意當兵,卻又故意要逗王霸玩,於是裝出一副為難的表情,消遣王霸道:“好是好,不過俺很怕死呢。”
王霸仰天長笑,他精心準備的說辭終於派上用場,叫他如何不慡!他清清喉嚨,當街開講道:“大家都聽好了!當了兵不外乎有兩種可能:一個是留在後方:一個是送到前線。留在後方沒有什麽可擔心的,送到前線又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受傷,一個是沒有受傷。沒有受傷不用擔心,受傷的話也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輕傷,一個是重傷。輕傷不用擔心,重傷的話也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能治好,一個是不能治好。能治好不必擔心,治不好也有兩種可能:一個不死,一個是死。不死的話不用擔心,死了嘛……也好,既然你已經死了,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後生一聽之下,不免有些發蒙,嗯,好像還真是那麽回事,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哪兒不對,一時卻又說不上來,於是扭頭要走,王霸拉住後生就不撒手,苦口婆心又勸,後生拚命搖頭,說什麽也不肯就範。王霸不肯甘心,又道:“那你府上還有什麽人,叔叔兄弟侄子表哥之類的,都行。什麽,你們家沒有男的?那女的也行啊,女扮男裝,打起仗來也是一樣……”
後生被王霸拽住衣袖,久掙不脫,泫然欲哭,實在沒轍之下,索性脫了衣服,光著上身,滑溜溜地鑽出人群。後生走了,王霸也不氣餒,又對眾人吆喝道:“某姓王名霸,在大司馬劉秀屬下任功曹令史,今日來貴寶地徵兵……”
王霸話未說完,眾人已經哄然大笑,指著王霸:“噫嘻,王霸,王八……”笑聲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眼看圍觀群眾一點誠意也沒有,這兵是沒法征了,王霸隻得羞赧著臉,怏怏而歸。
【no.2 窮途末路】
換人如換刀,王霸徵兵不成,換個人上總行了吧?繼王霸之後,鄧禹、馮異、銚期、祭遵、臧宮等人輪番登場募兵,無奈薊城百姓狡猾歸狡猾,有熱鬧還是要看的,風雨無阻;兵是說什麽也不當的,油鹽不進。幾天下來,還是一個兵也沒招到。劉秀大笑:“看樣子,非我親自出麵不可!”鄧禹等人一聽就急了,不惜以死相諫,咱們丟得起人,你是當朝大司馬,你丟不起這人啊。劉秀不得已,隻得作罷。
徵兵這條路斷了指望,而派往十郡國的使者,也是全無回音。好消息苦盼不來,壞消息卻接踵而至——王郎自稱帝以來,勢力擴張迅速,現已控製了冀州大部,正在組織大軍,向薊城進發,揚言要活捉劉秀,蕩平幽州。
聽到此消息,部屬們的反應遠比劉秀緊張,齊聲勸劉秀趕緊挪地方,切不可坐以待斃。劉秀一笑,道:“公等怕死乎?”
鄧禹泣道:“我等死不足惜,明公不可不自愛。天下可以無我等,不可無明公!”劉秀笑道:“王郎無能,慣為危言聳聽。且在薊城靜觀其變。”
鄧禹急道:“即使王郎大軍不至,薊城也不宜久留。我等募兵數日,竟無一人應徵,不亦怪哉!可見,在薊城百姓身後,一定有人暗中操控,將不利於明公也。”
劉秀掃視眾人,問道:“鄧禹所言,乃諸君之共識乎?”眾人點頭。劉秀嘆道:“既然如此,離開薊城,又當去往何處?”
耿弇搶話道:“今王郎在南,不可南行。漁陽太守彭寵,乃明公之同鄉;上穀太守,乃家父也。請明公隨我北上,發此兩郡控弦萬騎,王郎不足慮也。”
劉秀欣慰地點點頭,道:“小兒用心大佳。”又問其餘人,“耿君主張北上,諸君意下如何?”
眾人都是一般心思,耿弇這小子,真實身份依然存疑,萬一是個冒牌貨,那可就被他坑慘了。就算耿弇真是上穀太守耿況的兒子,兒子也做不了老子的主。漁陽、上穀的態度究竟如何,誰心裏也沒底,派往兩郡招撫的使者,至今仍無消息。倘若聽信耿弇的一麵之詞,匆忙北上,真要到了漁陽、上穀,而漁陽、上穀又已經歸順王郎,那就連退路也沒有了,再要想逃,那就隻能往匈奴逃了,從此流亡異邦。與其去國,毋寧去死,此計斷然不可考慮!鄧禹於是道:“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
南歸,看似自投羅網,然而畢竟輾轉騰挪的餘地更大,有冀州牧龐萌、尚書令謝躬等人可以接應,萬一接應不上,也可以逃離河北,回奔洛陽。因此,鄧禹一言既出,眾人皆隨聲附和。劉秀笑道:“眾意難違。”指著耿弇道,“小子,為我北道主人。”
南歸策略已定,鄧禹便請即刻起程。劉秀搖頭不應。鄧禹大急道:“再等下去,刀就架到脖子上了。”
劉秀不動如山,正色道:“危急之時,第一便是定力。希望沒有完全破滅,決不放棄希望。逃亡未到最後關頭,也絕不輕言逃亡。”
鄧禹知道,劉秀還是捨不得放棄幽州,他還想繼續等使者的消息。對於劉秀的這一選擇,鄧禹無可責備,因為隻要一逃,就意味著前功盡棄,就意味著劉秀以幽州為根據地的策略徹底破產。
成功與否,往往就看你能不能撐到最後一秒。
看看正月將盡,忽有請帖送來,邀劉秀赴宴,署名為故廣陽王之子劉接。鄧禹勸阻道:“明公來薊城已近半月,此人不早來拜謁,如今卻邀明公登門赴宴,其心不可測。”
劉秀甫一抵達薊城,立即分遣使者,招降幽州下轄十郡國。他不僅要和時間賽跑,更要和王郎賽跑,王郎也正在幽州到處拉票,起勁地挖著他的牆腳。
劉秀親自修書,正告各郡國主事官吏:“一、不要迷戀劉子輿,劉子輿隻是個傳說。王郎假冒劉子輿,其實不過是邯鄲街頭一個算命的混混!二、更始朝廷已調集數十萬大軍,前來河北清剿,王郎指日可滅。三、本人身為大司馬,乃河北地區最高長官,各郡國接令之日起,有錢出錢,有兵發兵,速來薊城向我報到。”
使者們懷揣著劉秀親筆書信,如信鴿一般,往薊城飛去,消失於茫茫的天宇。
劉秀的第二步棋,則是就地募兵。
早在冀州之時,部屬們便建議劉秀趕緊募兵,迅速壯大實力。劉秀未予首肯,朝廷在冀州耳目眾多,他沒有藉口擁兵,也沒有條件擁兵。如今,王郎之事已經如願鬧大,冀州牧龐萌和尚書令謝躬又沒有足夠的能力鎮壓,此時徵兵,可謂名正言順,水到渠成。
對於劉秀的軍事才能,部屬們不是相信,而是迷信!給阿基米德一個支點,他能撬動地球。給劉秀三千兵馬,他也能再來一次昆陽大捷。因此,一聽劉秀下令徵兵,人人都來了精神,紛紛主動請纓,劉秀唯獨看中善於忽悠的王霸,命其前往東市募兵。
盡管是大冬天,東市上人倒也不少。王霸樹起募兵大旗,開始大聲吆喝,不一會兒,閑人們就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然而隻是抱著膀子看。王霸拉過一個後生,很熱情地問:“當兵,每月發錢,天天管飯,幹還是不幹?”
薊城,即今天的北京。那時的北京人,已經相當之貧,後生根本無意當兵,卻又故意要逗王霸玩,於是裝出一副為難的表情,消遣王霸道:“好是好,不過俺很怕死呢。”
王霸仰天長笑,他精心準備的說辭終於派上用場,叫他如何不慡!他清清喉嚨,當街開講道:“大家都聽好了!當了兵不外乎有兩種可能:一個是留在後方:一個是送到前線。留在後方沒有什麽可擔心的,送到前線又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受傷,一個是沒有受傷。沒有受傷不用擔心,受傷的話也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輕傷,一個是重傷。輕傷不用擔心,重傷的話也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能治好,一個是不能治好。能治好不必擔心,治不好也有兩種可能:一個不死,一個是死。不死的話不用擔心,死了嘛……也好,既然你已經死了,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後生一聽之下,不免有些發蒙,嗯,好像還真是那麽回事,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哪兒不對,一時卻又說不上來,於是扭頭要走,王霸拉住後生就不撒手,苦口婆心又勸,後生拚命搖頭,說什麽也不肯就範。王霸不肯甘心,又道:“那你府上還有什麽人,叔叔兄弟侄子表哥之類的,都行。什麽,你們家沒有男的?那女的也行啊,女扮男裝,打起仗來也是一樣……”
後生被王霸拽住衣袖,久掙不脫,泫然欲哭,實在沒轍之下,索性脫了衣服,光著上身,滑溜溜地鑽出人群。後生走了,王霸也不氣餒,又對眾人吆喝道:“某姓王名霸,在大司馬劉秀屬下任功曹令史,今日來貴寶地徵兵……”
王霸話未說完,眾人已經哄然大笑,指著王霸:“噫嘻,王霸,王八……”笑聲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眼看圍觀群眾一點誠意也沒有,這兵是沒法征了,王霸隻得羞赧著臉,怏怏而歸。
【no.2 窮途末路】
換人如換刀,王霸徵兵不成,換個人上總行了吧?繼王霸之後,鄧禹、馮異、銚期、祭遵、臧宮等人輪番登場募兵,無奈薊城百姓狡猾歸狡猾,有熱鬧還是要看的,風雨無阻;兵是說什麽也不當的,油鹽不進。幾天下來,還是一個兵也沒招到。劉秀大笑:“看樣子,非我親自出麵不可!”鄧禹等人一聽就急了,不惜以死相諫,咱們丟得起人,你是當朝大司馬,你丟不起這人啊。劉秀不得已,隻得作罷。
徵兵這條路斷了指望,而派往十郡國的使者,也是全無回音。好消息苦盼不來,壞消息卻接踵而至——王郎自稱帝以來,勢力擴張迅速,現已控製了冀州大部,正在組織大軍,向薊城進發,揚言要活捉劉秀,蕩平幽州。
聽到此消息,部屬們的反應遠比劉秀緊張,齊聲勸劉秀趕緊挪地方,切不可坐以待斃。劉秀一笑,道:“公等怕死乎?”
鄧禹泣道:“我等死不足惜,明公不可不自愛。天下可以無我等,不可無明公!”劉秀笑道:“王郎無能,慣為危言聳聽。且在薊城靜觀其變。”
鄧禹急道:“即使王郎大軍不至,薊城也不宜久留。我等募兵數日,竟無一人應徵,不亦怪哉!可見,在薊城百姓身後,一定有人暗中操控,將不利於明公也。”
劉秀掃視眾人,問道:“鄧禹所言,乃諸君之共識乎?”眾人點頭。劉秀嘆道:“既然如此,離開薊城,又當去往何處?”
耿弇搶話道:“今王郎在南,不可南行。漁陽太守彭寵,乃明公之同鄉;上穀太守,乃家父也。請明公隨我北上,發此兩郡控弦萬騎,王郎不足慮也。”
劉秀欣慰地點點頭,道:“小兒用心大佳。”又問其餘人,“耿君主張北上,諸君意下如何?”
眾人都是一般心思,耿弇這小子,真實身份依然存疑,萬一是個冒牌貨,那可就被他坑慘了。就算耿弇真是上穀太守耿況的兒子,兒子也做不了老子的主。漁陽、上穀的態度究竟如何,誰心裏也沒底,派往兩郡招撫的使者,至今仍無消息。倘若聽信耿弇的一麵之詞,匆忙北上,真要到了漁陽、上穀,而漁陽、上穀又已經歸順王郎,那就連退路也沒有了,再要想逃,那就隻能往匈奴逃了,從此流亡異邦。與其去國,毋寧去死,此計斷然不可考慮!鄧禹於是道:“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
南歸,看似自投羅網,然而畢竟輾轉騰挪的餘地更大,有冀州牧龐萌、尚書令謝躬等人可以接應,萬一接應不上,也可以逃離河北,回奔洛陽。因此,鄧禹一言既出,眾人皆隨聲附和。劉秀笑道:“眾意難違。”指著耿弇道,“小子,為我北道主人。”
南歸策略已定,鄧禹便請即刻起程。劉秀搖頭不應。鄧禹大急道:“再等下去,刀就架到脖子上了。”
劉秀不動如山,正色道:“危急之時,第一便是定力。希望沒有完全破滅,決不放棄希望。逃亡未到最後關頭,也絕不輕言逃亡。”
鄧禹知道,劉秀還是捨不得放棄幽州,他還想繼續等使者的消息。對於劉秀的這一選擇,鄧禹無可責備,因為隻要一逃,就意味著前功盡棄,就意味著劉秀以幽州為根據地的策略徹底破產。
成功與否,往往就看你能不能撐到最後一秒。
看看正月將盡,忽有請帖送來,邀劉秀赴宴,署名為故廣陽王之子劉接。鄧禹勸阻道:“明公來薊城已近半月,此人不早來拜謁,如今卻邀明公登門赴宴,其心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