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官場] 《從囚徒到省委書記》作者:白石/馮以平【完結】
再現“反右”“文革”風暴:從囚徒到省委書記 作者:白石 馮以平
這是一部有著深刻教育意義,對現實和未來都仍然具有強烈警示意義的小說。反右派,是新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可以說是“文革”那場大劫難的先導,但卻很快淡出了人們的記憶,不僅年輕的一代已無從回首,連當事人回想起來也仍然發蒙。本書的作者白石同誌因始終不承認任何罪行,被打成極右,在勞改農場改造12年,又被押送回老家“群眾專政”。他們夫妻二人以親身經歷為背景,在耄耋之年寫出這部長篇小說,把幾乎在我們今天的記憶中已經打包存檔、束之高閣的往事,活生生地又展現在我們麵前。
作家出版社 出版
第一部 禁地
白剛是坐長途公共汽車由幾個同誌“陪伴”著去那個神秘的鬼地方的。這種“陪伴”使他產生幻想,以至抱了很大的希望。他知道對他的處理很重,但也無非是弄到一個地方去勞動。隻要換個地方就比原機關好。他在這個機關工作了十年,實在讓人傷心。勞動並不可怕。到農村勞動正可以深入生活,把他愛好的文學創作拾掇起來。他是文學係的研究生,一直想當個作家。不能工作就寫些東西。但他心中還潛藏著一個更大的希望:離開機關就可以申訴告狀了,他相信黨中央很快會正確處理的。他堅信自己沒有錯誤,是機關不講理錯誤地處理了他。他這樣一個人怎麽能和反黨反社會主義沾邊兒呢!所以,雖是重處理,他卻毫不悲觀,一路上還給“陪伴”他的人講《三國》,說《紅樓》。
“陪伴”他的人也樂得他傻乎乎地高興。因為隻要他不自殺、不逃跑,“平安”地把他送到地方就算完成了任務。隻是他們心裏說:大禍臨頭了他還不覺。真是“望鄉台上打哇哇——不知死的貨”。民間有個傳說,陰間有個望鄉台,人死以後鬼魂被小鬼用鐵鏈子牽著,在這個台子上還可以看見陽世間家裏的情況,這台一過便進入地獄了。到了地獄門口還窮樂和,這不是不知死的貨嗎?
隻是白剛不是被小鬼而是被朋友押送到“地獄”的。朋友?是的,他們是朋友。白剛與他們友好相處,已經十來年了。不僅是朋友,在他們眼裏,白剛還是長者,因為他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他已是機關裏一個部門的實際當家人了。當年是他從全省幾所有名的中學裏,把他們選拔到機關來的。眼前這個溫原,當時還是一個初中生,另一個也僅僅是高中二年級,一下子到了省級機關,自然一切都是生疏的。白剛生活上對他們體貼入微,工作上一點點地幫他們;他們對他很感激,但更多的是敬仰。因為日本統治這個省會城市的時候,他就在大學裏搞地下工作。國民黨來了蹲過監獄,以後又到解放區。經過戰爭,搞過土改,還在解放區大學裏讀研究生。所以他們都把他看作老大哥、老革命。而一夜之間他竟成了敵人。竟由他們把他押送到一個可怕的地方。
公共汽車的窗外是一片寒冷蕭瑟的原野,一眼望不到邊。這使他想到妻子吳玉萍,不知她被送到什麽地方。離開省城時隻知道她的處分是監督勞動,卻不知去哪裏。自己也是勞動,為什麽不能在一起?他們要把我送到哪裏去?他問過卻沒人告訴他。
公共汽車到站了,是一個偏僻的小縣城。他們在這裏住了一夜,一大早又坐上了雇的大馬車。要把他送到哪裏去?去幹什麽?他一無所知。從押送人與車夫的談話中他知道要到天黑才能到達。這輛不大的膠輪車上,拉著他的行李、皮箱和柳條箱,車尾放著餵牲口的草笸籮,還要坐四個人,已是滿滿當當的了。他們讓他坐在車當中他那個大行李上,他謙讓了一下才就了座。這是大車上最好的位置——“軟座”,行李後麵的皮箱恰好可當靠背,坐累了還可以躺一躺。那三個人兩邊各坐一個,另一個人則坐在車後邊的笸籮裏。白剛看到車尾巴上顛簸得很厲害,坐在笸籮裏腿也不能舒展,便以大哥哥的身份說:“坐那裏邊多難受啊!到裏邊來!”回答卻說:“這裏挺舒服!”他心裏很奇怪:那裏怎麽會舒服呢?時間長了你就會知道了。
大車在坑坑窪窪的土道上顛簸,起初使人精神緊張,不知什麽時候會把你顛到什麽地方去,磕碰到哪裏。時間長了神經也就麻木了,這種顛簸便成了催眠術,搖晃得使你昏昏欲睡。他終於睡著了。可能是車轍裏有個大坑,車猛然一顛,他醒了,還沒睜開眼睛,卻聽見溫原小聲說:“他沒發覺吧?”另一個說:“誰知道呢?小心點,還是給你吧,轉移個地方好。”他很奇怪,這是說什麽?他偷偷地睜開一點眼睛,驚奇地發現溫原正在接過一支手槍。“啊!手槍,是對付我的。難道你們真的以為需要用這個對付我嗎?”他又合上了眼睛,卻再也睡不著了,他困惑不解。他們竟然帶上了手槍,就是我這幾個好朋友,如果認為必要,比如說不服從他們的命令,或是認為我要逃跑,他們就可以對我開槍,就可以打死我。這當然是領導的主意,可是這些領導,對他都是了解的啊!這是多麽可怕的現實啊!他又想到在大車上讓他坐在這個中心位置,也不是對他的照顧,而是三人成犄角之勢,前麵是車夫,他處於四麵包圍之中。這也是以押送犯人的辦法對待他了。這時他才知道坐在後麵笸籮裏的人為什麽“挺舒服”了。幾年來我們一直是同誌,是朋友,為什麽現在竟用槍來對付我?
再現“反右”“文革”風暴:從囚徒到省委書記 作者:白石 馮以平
這是一部有著深刻教育意義,對現實和未來都仍然具有強烈警示意義的小說。反右派,是新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可以說是“文革”那場大劫難的先導,但卻很快淡出了人們的記憶,不僅年輕的一代已無從回首,連當事人回想起來也仍然發蒙。本書的作者白石同誌因始終不承認任何罪行,被打成極右,在勞改農場改造12年,又被押送回老家“群眾專政”。他們夫妻二人以親身經歷為背景,在耄耋之年寫出這部長篇小說,把幾乎在我們今天的記憶中已經打包存檔、束之高閣的往事,活生生地又展現在我們麵前。
作家出版社 出版
第一部 禁地
白剛是坐長途公共汽車由幾個同誌“陪伴”著去那個神秘的鬼地方的。這種“陪伴”使他產生幻想,以至抱了很大的希望。他知道對他的處理很重,但也無非是弄到一個地方去勞動。隻要換個地方就比原機關好。他在這個機關工作了十年,實在讓人傷心。勞動並不可怕。到農村勞動正可以深入生活,把他愛好的文學創作拾掇起來。他是文學係的研究生,一直想當個作家。不能工作就寫些東西。但他心中還潛藏著一個更大的希望:離開機關就可以申訴告狀了,他相信黨中央很快會正確處理的。他堅信自己沒有錯誤,是機關不講理錯誤地處理了他。他這樣一個人怎麽能和反黨反社會主義沾邊兒呢!所以,雖是重處理,他卻毫不悲觀,一路上還給“陪伴”他的人講《三國》,說《紅樓》。
“陪伴”他的人也樂得他傻乎乎地高興。因為隻要他不自殺、不逃跑,“平安”地把他送到地方就算完成了任務。隻是他們心裏說:大禍臨頭了他還不覺。真是“望鄉台上打哇哇——不知死的貨”。民間有個傳說,陰間有個望鄉台,人死以後鬼魂被小鬼用鐵鏈子牽著,在這個台子上還可以看見陽世間家裏的情況,這台一過便進入地獄了。到了地獄門口還窮樂和,這不是不知死的貨嗎?
隻是白剛不是被小鬼而是被朋友押送到“地獄”的。朋友?是的,他們是朋友。白剛與他們友好相處,已經十來年了。不僅是朋友,在他們眼裏,白剛還是長者,因為他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他已是機關裏一個部門的實際當家人了。當年是他從全省幾所有名的中學裏,把他們選拔到機關來的。眼前這個溫原,當時還是一個初中生,另一個也僅僅是高中二年級,一下子到了省級機關,自然一切都是生疏的。白剛生活上對他們體貼入微,工作上一點點地幫他們;他們對他很感激,但更多的是敬仰。因為日本統治這個省會城市的時候,他就在大學裏搞地下工作。國民黨來了蹲過監獄,以後又到解放區。經過戰爭,搞過土改,還在解放區大學裏讀研究生。所以他們都把他看作老大哥、老革命。而一夜之間他竟成了敵人。竟由他們把他押送到一個可怕的地方。
公共汽車的窗外是一片寒冷蕭瑟的原野,一眼望不到邊。這使他想到妻子吳玉萍,不知她被送到什麽地方。離開省城時隻知道她的處分是監督勞動,卻不知去哪裏。自己也是勞動,為什麽不能在一起?他們要把我送到哪裏去?他問過卻沒人告訴他。
公共汽車到站了,是一個偏僻的小縣城。他們在這裏住了一夜,一大早又坐上了雇的大馬車。要把他送到哪裏去?去幹什麽?他一無所知。從押送人與車夫的談話中他知道要到天黑才能到達。這輛不大的膠輪車上,拉著他的行李、皮箱和柳條箱,車尾放著餵牲口的草笸籮,還要坐四個人,已是滿滿當當的了。他們讓他坐在車當中他那個大行李上,他謙讓了一下才就了座。這是大車上最好的位置——“軟座”,行李後麵的皮箱恰好可當靠背,坐累了還可以躺一躺。那三個人兩邊各坐一個,另一個人則坐在車後邊的笸籮裏。白剛看到車尾巴上顛簸得很厲害,坐在笸籮裏腿也不能舒展,便以大哥哥的身份說:“坐那裏邊多難受啊!到裏邊來!”回答卻說:“這裏挺舒服!”他心裏很奇怪:那裏怎麽會舒服呢?時間長了你就會知道了。
大車在坑坑窪窪的土道上顛簸,起初使人精神緊張,不知什麽時候會把你顛到什麽地方去,磕碰到哪裏。時間長了神經也就麻木了,這種顛簸便成了催眠術,搖晃得使你昏昏欲睡。他終於睡著了。可能是車轍裏有個大坑,車猛然一顛,他醒了,還沒睜開眼睛,卻聽見溫原小聲說:“他沒發覺吧?”另一個說:“誰知道呢?小心點,還是給你吧,轉移個地方好。”他很奇怪,這是說什麽?他偷偷地睜開一點眼睛,驚奇地發現溫原正在接過一支手槍。“啊!手槍,是對付我的。難道你們真的以為需要用這個對付我嗎?”他又合上了眼睛,卻再也睡不著了,他困惑不解。他們竟然帶上了手槍,就是我這幾個好朋友,如果認為必要,比如說不服從他們的命令,或是認為我要逃跑,他們就可以對我開槍,就可以打死我。這當然是領導的主意,可是這些領導,對他都是了解的啊!這是多麽可怕的現實啊!他又想到在大車上讓他坐在這個中心位置,也不是對他的照顧,而是三人成犄角之勢,前麵是車夫,他處於四麵包圍之中。這也是以押送犯人的辦法對待他了。這時他才知道坐在後麵笸籮裏的人為什麽“挺舒服”了。幾年來我們一直是同誌,是朋友,為什麽現在竟用槍來對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