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北洋係便是袁家班的班底。那是他做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時代所慢慢鑄造出來的。但那為時尚早,現代化的獨裁政黨(包括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這時都還沒有出現。大清帝國的政治製度雖已日趨崩潰,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地方政治上的迴避製還是繼續有效。所以後來蔣、毛二公所搞的‘黨政軍’一把抓的個人獨裁製,還非袁之所能及。老袁隻能以曾國藩、李鴻章的老辦法,抓抓軍。軍,事實上他也不能全抓。西太後在死前,為奪其兵權,把他從北洋大臣調入軍機,他也隻有乖乖地交出兵權,迨西後、光緒同時死亡,以一個糊塗蛋的醇王載灃,擁一對寡婦孤兒入承大統,對老袁要報一箭之仇,袁世凱也隻有抱頭鼠竄而逃,不死者幾希。迨朝命以足疾開缺,回籍養痾,老袁也隻有磕頭謝恩,跌跌爬爬而去,不敢說半個不字?這是中華帝國的製度使然。以後國共兩朝,都是絕對做不到的。
可是滿清大帝國的衰亡的周期已屆,老袁雖按‘祖製’百分之百的交出兵權,那個腐爛的王朝卻找不到一個人可以照單接收。迨武昌變起,還要優詔袁某出山平亂。這個班底便又在袁氏掌握之中了。等到他養寇逼宮,取得政權,當了總統以後,這個總統如何運作,他雖然在五千年政治傳統裏,找不到藍本,對新製又茫無所知,幸好他還掌握了一個如臂使指的老班底,在新的舞台上,還是可以舊調新腔隨機亂彈。(‘亂彈’也是舊劇目之一種,它雜糅眾家不拘一格,隨機應變,然終不出傳統老套也。)迨帝製驟起,袁要恢復舊戲,而班底諸配角,亂彈已久,如今已分別彈出各自的名堂來,班主要舊調重彈,就很難號召全班了。
北洋係的窩裏反
北洋係的班底的主要配角是那些人呢?簡言之,從小站時期開始,文場最高領導大致以所謂‘嵩山四友’:徐世昌、李經羲、張謇、趙爾巽四人為首。此四友者,經‘朝議’雖比照漢初的‘商山四皓’,而位隆於四皓也。他們一免跪拜稱臣,二賜朝服肩輿,三為入朝賜座,四錫優厚年金(二萬銀元)。然此四人皆不領情。最重要的是號稱相國的徐太保,時任袁政府的國務卿,籌安會出現未幾,徐即稱病離職。其他三人亦掛冠求去,其時袁的參政院與政事堂中,原網羅有共和復辟兩派,政見相反,而一致擁袁排孫的人士甚眾。趙爾巽便是復辟派的領袖,總檢察長羅文幹則共和派之中堅也。如今兩派領導者皆紛紛求去,給袁之難堪雖多,然究無直接致命之傷害。袁也就淡然處之了。但是他們在袁氏帝製中所發生的破壞力,則無法估計了。
可是武班底的窩裏反,情況就更嚴重了。袁之真正的實力,還是他那老北洋六鎮(六師)的槍桿。這個槍桿除老袁自己緊握在手,絕不放鬆之外,下麵能代他掌握的便是所謂‘北洋三傑龍虎狗’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了。王士珍這條‘龍’,由於諸種公私原因,在軍中雖聲望彌高,然一直未掌握實權。迨袁有意帝製時,王事實上已告老還鄉,享其兒孫之樂了。【參見上引陶菊隱著「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二冊,頁七○-七二。比較晚出的一手史料,如大陸上出版的文史資料,所記亦多,不備載,詳史料篇。】
段祺瑞(一八六五-一九三六)、馮國璋(一八五九-一九一九),這兩個一‘虎’一‘狗’,可不一樣了。袁的看家之寶的六鎮之兵,都掌握在他二人手裏。袁為防製他們建立私人勢力,乃把他們在六鎮之中,不時調動,因此段一人在六鎮之中,曾歷任四鎮的‘統製’(師長)。袁的本意隻是對其部屬搞‘將不專兵’的把戲,等到他們水漲船高,段變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時,袁的六鎮班底,也都做了段的部屬,使段氏在後來所謂‘北洋軍閥’係統中,威望足以號令全軍的第一號大軍閥。
段氏,合肥人,幼年也是老淮軍眷村裏的產品。李鴻章的北洋武備學堂第一屆畢業後,留德,並在克魯伯兵工廠做實習生。後來為袁羅致,成為位僅次於袁的小站元老。辛亥革命時接替馮國璋為清軍前敵總指揮,兼湖廣總督。終於率前敵清軍將領四十餘人,電迫清帝退位,成為中華民國民國的開國元勛之一,聞名國際。在袁氏替孫之後,段為袁政府中最具實力的陸軍總長。袁氏戡平二次革命時,段氏攝閣。帝製之初,主將軍府,兼統率處,號令三軍,權傾朝野,為當時中國之第一軍人。但是功高震主在袁氏看來,就成為尾大不掉,乃稍削其權而引起段的反感。加以段亦以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勛自許,接袁氏之班,實為順理成章之事;做袁氏之臣,那就是降誌辱身了,非大丈夫所能堪也。但段顯然無反袁之心,迨工杯葛而已矣。段原與袁府的‘大爺’(克定)不相容,這時克定乃乘虛而入,竟向皇父建議以王代段。袁氏誤聽兒言,乃命克定苦勸臥‘龍’,出山代段,並於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八月底正式交接。這一來,火上加油,袁、段的關係乃發展到決裂的邊緣。據鬆坡遺墨所示,蔡鍔在潛離北京之前夕,曾與段有密談。再據上引袁靜雪的回憶,袁氏死後,遺族曾一夕數驚,因為有密報說段祺瑞要派兵來包圍中南海,盡誅袁氏家人。段為此表明心跡,曾特地把老婆送來參與袁家守靈,以安袁族之心,雲雲。袁、段的關係發展到這種惡劣地步,袁氏帝製之失敗,還需歷史家多唇舌乎哉?
可是滿清大帝國的衰亡的周期已屆,老袁雖按‘祖製’百分之百的交出兵權,那個腐爛的王朝卻找不到一個人可以照單接收。迨武昌變起,還要優詔袁某出山平亂。這個班底便又在袁氏掌握之中了。等到他養寇逼宮,取得政權,當了總統以後,這個總統如何運作,他雖然在五千年政治傳統裏,找不到藍本,對新製又茫無所知,幸好他還掌握了一個如臂使指的老班底,在新的舞台上,還是可以舊調新腔隨機亂彈。(‘亂彈’也是舊劇目之一種,它雜糅眾家不拘一格,隨機應變,然終不出傳統老套也。)迨帝製驟起,袁要恢復舊戲,而班底諸配角,亂彈已久,如今已分別彈出各自的名堂來,班主要舊調重彈,就很難號召全班了。
北洋係的窩裏反
北洋係的班底的主要配角是那些人呢?簡言之,從小站時期開始,文場最高領導大致以所謂‘嵩山四友’:徐世昌、李經羲、張謇、趙爾巽四人為首。此四友者,經‘朝議’雖比照漢初的‘商山四皓’,而位隆於四皓也。他們一免跪拜稱臣,二賜朝服肩輿,三為入朝賜座,四錫優厚年金(二萬銀元)。然此四人皆不領情。最重要的是號稱相國的徐太保,時任袁政府的國務卿,籌安會出現未幾,徐即稱病離職。其他三人亦掛冠求去,其時袁的參政院與政事堂中,原網羅有共和復辟兩派,政見相反,而一致擁袁排孫的人士甚眾。趙爾巽便是復辟派的領袖,總檢察長羅文幹則共和派之中堅也。如今兩派領導者皆紛紛求去,給袁之難堪雖多,然究無直接致命之傷害。袁也就淡然處之了。但是他們在袁氏帝製中所發生的破壞力,則無法估計了。
可是武班底的窩裏反,情況就更嚴重了。袁之真正的實力,還是他那老北洋六鎮(六師)的槍桿。這個槍桿除老袁自己緊握在手,絕不放鬆之外,下麵能代他掌握的便是所謂‘北洋三傑龍虎狗’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了。王士珍這條‘龍’,由於諸種公私原因,在軍中雖聲望彌高,然一直未掌握實權。迨袁有意帝製時,王事實上已告老還鄉,享其兒孫之樂了。【參見上引陶菊隱著「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二冊,頁七○-七二。比較晚出的一手史料,如大陸上出版的文史資料,所記亦多,不備載,詳史料篇。】
段祺瑞(一八六五-一九三六)、馮國璋(一八五九-一九一九),這兩個一‘虎’一‘狗’,可不一樣了。袁的看家之寶的六鎮之兵,都掌握在他二人手裏。袁為防製他們建立私人勢力,乃把他們在六鎮之中,不時調動,因此段一人在六鎮之中,曾歷任四鎮的‘統製’(師長)。袁的本意隻是對其部屬搞‘將不專兵’的把戲,等到他們水漲船高,段變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時,袁的六鎮班底,也都做了段的部屬,使段氏在後來所謂‘北洋軍閥’係統中,威望足以號令全軍的第一號大軍閥。
段氏,合肥人,幼年也是老淮軍眷村裏的產品。李鴻章的北洋武備學堂第一屆畢業後,留德,並在克魯伯兵工廠做實習生。後來為袁羅致,成為位僅次於袁的小站元老。辛亥革命時接替馮國璋為清軍前敵總指揮,兼湖廣總督。終於率前敵清軍將領四十餘人,電迫清帝退位,成為中華民國民國的開國元勛之一,聞名國際。在袁氏替孫之後,段為袁政府中最具實力的陸軍總長。袁氏戡平二次革命時,段氏攝閣。帝製之初,主將軍府,兼統率處,號令三軍,權傾朝野,為當時中國之第一軍人。但是功高震主在袁氏看來,就成為尾大不掉,乃稍削其權而引起段的反感。加以段亦以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勛自許,接袁氏之班,實為順理成章之事;做袁氏之臣,那就是降誌辱身了,非大丈夫所能堪也。但段顯然無反袁之心,迨工杯葛而已矣。段原與袁府的‘大爺’(克定)不相容,這時克定乃乘虛而入,竟向皇父建議以王代段。袁氏誤聽兒言,乃命克定苦勸臥‘龍’,出山代段,並於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八月底正式交接。這一來,火上加油,袁、段的關係乃發展到決裂的邊緣。據鬆坡遺墨所示,蔡鍔在潛離北京之前夕,曾與段有密談。再據上引袁靜雪的回憶,袁氏死後,遺族曾一夕數驚,因為有密報說段祺瑞要派兵來包圍中南海,盡誅袁氏家人。段為此表明心跡,曾特地把老婆送來參與袁家守靈,以安袁族之心,雲雲。袁、段的關係發展到這種惡劣地步,袁氏帝製之失敗,還需歷史家多唇舌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