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壽鏞到來的這一天下午,李嘯下令,虎嘯軍全體戰兵,立即出發。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旌旗蔽天,盔甲耀目,鐵流滾滾,精神抖擻戰歌高揚的全體虎嘯軍軍兵,排著整齊的陣列,沿著已修了一半的明光大道向西疾進而去。
虎嘯軍行進,極其嚴整有序。最前頭,是80名哨騎前行探路,其後,是虎嘯軍的步兵部隊,其中盾兵600人,槍兵2000人,橫行隊200人,鎮撫隊30人,逐次而行。
步兵部隊之後,是火器部隊,包括火銃兵2000人,紅夷大炮16門,普通火炮100門。
跟隨火器部隊行進的,是後勤隊480多人,押送著8000石糧草行進。另有醫療隊80人,輔兵1070人跟行。
隊伍的最後,是突騎隊300人,哨騎40人△『,,作為最後的押陣。李嘯帶著泰興王朱壽鏞、山東巡撫李懋芳、以及自已的幕僚陳子龍等人,在護騎隊的簇擁下,一並打馬前行。
整個虎嘯軍全部戰兵約為5700人,輔兵與後勤醫療等加起來,另有約一千六百多人。
李嘯將整個雄唐衛的可用兵馬全部帶上。敵軍如此勢大,現在儼然已是山東最後的柱石的雄唐衛指揮使李嘯,不得不把全部兵力都用來奮力一搏了。
現在雄唐衛中,李嘯另從輔兵預備役中抽出1000人,擴選為輔兵,由南和區民政司分所長常正與東升區民政司分所長付鐵臨時帶領。在李嘯率軍離開的這段時間中,共同守衛雄唐衛。
而雄唐衛這段時間的全部工作統籌與開展,李嘯任命蒙山特別區區長李長材為總負責人,商業司司長李忠文協助。
一路上,軍紀整肅、秋毫無犯的虎嘯軍,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熱烈歡迎。
李嘯軍出兵抗擊流寇進犯的消息,不知怎的,竟在這一二天內,迅速地傳遍了雄唐衛附近縣鎮。
這些純樸善良的百姓們,聞聽消息後。紛紛帶著食物,來到明光大道旁,拿出自已都舍不得吃的米酒、雞蛋、熟肉等物品,硬往虎嘯軍的軍兵們的懷裏塞去。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軍兵竟然紛紛拒絕接受,而且言語客氣,說什麽虎嘯軍有嚴格規定,不得擅拿百姓一錢一物,而且自已每天都有糧餉。這些食物還是留著鄉親們自已吃。讓送行的百姓們感慨不已。
朱壽鏞與李懋芳兩人見狀,皆是不住地點頭讚歎,這大明官軍,能這般受歡迎。整個大明朝中,李嘯是獨此一人了。
幕僚陳子龍臉上也是滿滿的笑意,這位滿懷濟世報國之心的熱血青年,心下暗歎:“李大人治軍如此嚴格。那宋代凍死不穿民衣,餓死不入民宅的嶽家軍,也不過如此吧。”
最後還是李嘯下令。為防止行程受阻,保證行軍速度,由劉揚壯的後勤隊統一接收鄉親們的饋贈,這才讓軍兵們從熱情的百姓們懷中掙脫出來。
望著煙塵滾滾大步離去的虎嘯軍,沿途觀望的百姓猶是感慨不已。
“李指揮使大人親統大軍,去為咱山東的百姓抗擊流寇,真真了不起啊。俺聽說,咱們山東的官軍被流寇打得大敗,流寇在兗州可猖狂著呢,逢人便殺,有物便搶,真真禽獸一般。”
“哼,俺也聽說了,那流寇簡直比禽獸更惡毒,奸殺擄掠,無惡不作,這兗州的百姓,可真是遭了大難了。”
“唉,幸虧咱們青州府有李大人,才保得咱們這一方清平安靖。李大人心存仁厚,現在又去解救兗州的百姓,真真是萬家生佛再世啊。”
“等俺長大了,俺也要去投李大人的虎嘯軍,殺流寇,殺韃子,就象李大人說的那句話一樣,為天下窮苦百姓尋一條生路。”
。。。。。。
李嘯率軍一路前行,沿明光大道的各縣縣令,也紛紛送來米糧肉食等饋贈。
尤其是蒙陰縣令董加謨,更是率領全縣百姓出地相迎,並贈給李嘯軍米糧2000石。
董加謨表麵如此大方豪氣,其實心中計算得極為精明,他知道流寇若攻下整個兗州後,向東行進的第一個縣城,便是他的蒙陰縣。所以,這位曾邀請李嘯軍蒙山剿匪的精明縣令,把阻擋流寇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李嘯身上。
李嘯向董加謨深表謝意,並向他保證,自已一定會在兗州之地打敗流寇。董加謨聞言,歡喜得合不攏嘴。
見到自已的隊伍這般受歡迎,李嘯軍兵更加豪情滿懷,滿江紅軍歌唱得高入雲天,每個人都深深地為自已是虎嘯軍的一員而驕傲自豪。
李嘯全軍西行至蒙陰縣後,折向西南,全體軍兵日行夜歇,每天隻睡四到五個小時。一路行經泗水,曲阜等處,終於在五天之後的上午,走得疲憊不堪的李嘯軍兵,遠遠地看到了兗州府城那模糊的身影。
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為魯王,藩兗州,升兗州為府,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複置嵫陽縣為兗州府治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李嘯記得前世讀過的曆史中說過,明代的兗州,是由嵫陽縣改建而成。城池位於泗河拐彎處,憑依著北部防山餘脈而建,清澈的泗水河從城池的南麵折向東邊流過。整個兗州城,呈東西長而南北短的形態,經曆年擴建改製後,整個兗州城的城牆長達十四裏又兩百步,成為山東數一數二的大城。
最讓人稱道的是,兗州城的城牆高達十米,全部包了厚實青磚,城牆寬度是達到了近七米,可並五馬而行。上麵女牆,堞垛,箭樓等防禦設備一應俱全。全城共開了三座城門,分別是東、西、南門,每個城門都建了甕城,大大加強了府城的防禦力。
全軍向著兗州城直行而去,王爺朱壽鏞一臉喜色,急急向正在沉思觀望的李嘯走過來,他手指著城牆上的明軍旗幟,連聲說道:“我軍來得及時,現在敵軍應該還正在濟寧州一帶燒殺擄掠,尚未來到此處,我軍速速入城要緊。”
朱壽鏞一口一個我軍,讓李嘯心頭喀磣得慌。他隨即點頭同意,全軍繞向南門,渡過那座泗水大橋,準備由南門入城。
行過泗水大橋時,李嘯仔細觀看了這座座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的泗水大橋。
整座大橋長約200米,寬8米,橋身有15孔,純以巨石砌成,氣勢宏偉,造型優美,有‘魯國石虹‘之稱。橋麵兩邊石欄及護板雕刻精致,兩端還有石獅水獸等裝飾。據記載,此橋建築耗銀數十萬兩,曆時五載方建成,在當時為全國二十四名橋之一。數百年中此橋都是南北交通的要衝。
李嘯記得曆史有記載,清代康熙、乾隆、光緒時及1957年的大洪水中,該橋均有所毀壞,曆經重修改建,基本上尚保持原貌,在他的前世,為兗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嘯眼神複雜地看著這座精美的橋梁,沒有人知道他的內心在想什麽。
虎嘯軍前頭,忽然喧嘩不已。
李嘯等人正驚疑中,忽聽得南門甕城之上,一個炸雷似的聲音猛地響起:“狗入的李嘯!竟敢帶兵來此,爾等休逃,且吃我軍一炮!”
謝謝malyvu月票,感謝支持!(未完待續。)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旌旗蔽天,盔甲耀目,鐵流滾滾,精神抖擻戰歌高揚的全體虎嘯軍軍兵,排著整齊的陣列,沿著已修了一半的明光大道向西疾進而去。
虎嘯軍行進,極其嚴整有序。最前頭,是80名哨騎前行探路,其後,是虎嘯軍的步兵部隊,其中盾兵600人,槍兵2000人,橫行隊200人,鎮撫隊30人,逐次而行。
步兵部隊之後,是火器部隊,包括火銃兵2000人,紅夷大炮16門,普通火炮100門。
跟隨火器部隊行進的,是後勤隊480多人,押送著8000石糧草行進。另有醫療隊80人,輔兵1070人跟行。
隊伍的最後,是突騎隊300人,哨騎40人△『,,作為最後的押陣。李嘯帶著泰興王朱壽鏞、山東巡撫李懋芳、以及自已的幕僚陳子龍等人,在護騎隊的簇擁下,一並打馬前行。
整個虎嘯軍全部戰兵約為5700人,輔兵與後勤醫療等加起來,另有約一千六百多人。
李嘯將整個雄唐衛的可用兵馬全部帶上。敵軍如此勢大,現在儼然已是山東最後的柱石的雄唐衛指揮使李嘯,不得不把全部兵力都用來奮力一搏了。
現在雄唐衛中,李嘯另從輔兵預備役中抽出1000人,擴選為輔兵,由南和區民政司分所長常正與東升區民政司分所長付鐵臨時帶領。在李嘯率軍離開的這段時間中,共同守衛雄唐衛。
而雄唐衛這段時間的全部工作統籌與開展,李嘯任命蒙山特別區區長李長材為總負責人,商業司司長李忠文協助。
一路上,軍紀整肅、秋毫無犯的虎嘯軍,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熱烈歡迎。
李嘯軍出兵抗擊流寇進犯的消息,不知怎的,竟在這一二天內,迅速地傳遍了雄唐衛附近縣鎮。
這些純樸善良的百姓們,聞聽消息後。紛紛帶著食物,來到明光大道旁,拿出自已都舍不得吃的米酒、雞蛋、熟肉等物品,硬往虎嘯軍的軍兵們的懷裏塞去。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軍兵竟然紛紛拒絕接受,而且言語客氣,說什麽虎嘯軍有嚴格規定,不得擅拿百姓一錢一物,而且自已每天都有糧餉。這些食物還是留著鄉親們自已吃。讓送行的百姓們感慨不已。
朱壽鏞與李懋芳兩人見狀,皆是不住地點頭讚歎,這大明官軍,能這般受歡迎。整個大明朝中,李嘯是獨此一人了。
幕僚陳子龍臉上也是滿滿的笑意,這位滿懷濟世報國之心的熱血青年,心下暗歎:“李大人治軍如此嚴格。那宋代凍死不穿民衣,餓死不入民宅的嶽家軍,也不過如此吧。”
最後還是李嘯下令。為防止行程受阻,保證行軍速度,由劉揚壯的後勤隊統一接收鄉親們的饋贈,這才讓軍兵們從熱情的百姓們懷中掙脫出來。
望著煙塵滾滾大步離去的虎嘯軍,沿途觀望的百姓猶是感慨不已。
“李指揮使大人親統大軍,去為咱山東的百姓抗擊流寇,真真了不起啊。俺聽說,咱們山東的官軍被流寇打得大敗,流寇在兗州可猖狂著呢,逢人便殺,有物便搶,真真禽獸一般。”
“哼,俺也聽說了,那流寇簡直比禽獸更惡毒,奸殺擄掠,無惡不作,這兗州的百姓,可真是遭了大難了。”
“唉,幸虧咱們青州府有李大人,才保得咱們這一方清平安靖。李大人心存仁厚,現在又去解救兗州的百姓,真真是萬家生佛再世啊。”
“等俺長大了,俺也要去投李大人的虎嘯軍,殺流寇,殺韃子,就象李大人說的那句話一樣,為天下窮苦百姓尋一條生路。”
。。。。。。
李嘯率軍一路前行,沿明光大道的各縣縣令,也紛紛送來米糧肉食等饋贈。
尤其是蒙陰縣令董加謨,更是率領全縣百姓出地相迎,並贈給李嘯軍米糧2000石。
董加謨表麵如此大方豪氣,其實心中計算得極為精明,他知道流寇若攻下整個兗州後,向東行進的第一個縣城,便是他的蒙陰縣。所以,這位曾邀請李嘯軍蒙山剿匪的精明縣令,把阻擋流寇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李嘯身上。
李嘯向董加謨深表謝意,並向他保證,自已一定會在兗州之地打敗流寇。董加謨聞言,歡喜得合不攏嘴。
見到自已的隊伍這般受歡迎,李嘯軍兵更加豪情滿懷,滿江紅軍歌唱得高入雲天,每個人都深深地為自已是虎嘯軍的一員而驕傲自豪。
李嘯全軍西行至蒙陰縣後,折向西南,全體軍兵日行夜歇,每天隻睡四到五個小時。一路行經泗水,曲阜等處,終於在五天之後的上午,走得疲憊不堪的李嘯軍兵,遠遠地看到了兗州府城那模糊的身影。
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為魯王,藩兗州,升兗州為府,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複置嵫陽縣為兗州府治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李嘯記得前世讀過的曆史中說過,明代的兗州,是由嵫陽縣改建而成。城池位於泗河拐彎處,憑依著北部防山餘脈而建,清澈的泗水河從城池的南麵折向東邊流過。整個兗州城,呈東西長而南北短的形態,經曆年擴建改製後,整個兗州城的城牆長達十四裏又兩百步,成為山東數一數二的大城。
最讓人稱道的是,兗州城的城牆高達十米,全部包了厚實青磚,城牆寬度是達到了近七米,可並五馬而行。上麵女牆,堞垛,箭樓等防禦設備一應俱全。全城共開了三座城門,分別是東、西、南門,每個城門都建了甕城,大大加強了府城的防禦力。
全軍向著兗州城直行而去,王爺朱壽鏞一臉喜色,急急向正在沉思觀望的李嘯走過來,他手指著城牆上的明軍旗幟,連聲說道:“我軍來得及時,現在敵軍應該還正在濟寧州一帶燒殺擄掠,尚未來到此處,我軍速速入城要緊。”
朱壽鏞一口一個我軍,讓李嘯心頭喀磣得慌。他隨即點頭同意,全軍繞向南門,渡過那座泗水大橋,準備由南門入城。
行過泗水大橋時,李嘯仔細觀看了這座座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的泗水大橋。
整座大橋長約200米,寬8米,橋身有15孔,純以巨石砌成,氣勢宏偉,造型優美,有‘魯國石虹‘之稱。橋麵兩邊石欄及護板雕刻精致,兩端還有石獅水獸等裝飾。據記載,此橋建築耗銀數十萬兩,曆時五載方建成,在當時為全國二十四名橋之一。數百年中此橋都是南北交通的要衝。
李嘯記得曆史有記載,清代康熙、乾隆、光緒時及1957年的大洪水中,該橋均有所毀壞,曆經重修改建,基本上尚保持原貌,在他的前世,為兗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嘯眼神複雜地看著這座精美的橋梁,沒有人知道他的內心在想什麽。
虎嘯軍前頭,忽然喧嘩不已。
李嘯等人正驚疑中,忽聽得南門甕城之上,一個炸雷似的聲音猛地響起:“狗入的李嘯!竟敢帶兵來此,爾等休逃,且吃我軍一炮!”
謝謝malyvu月票,感謝支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