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變成了世襲。有一塊泥板文書記載,國王埃勃利烏姆在位達28年之久,這說明在埃勃利烏姆統治時期,世襲製已經確定下來了。為了表示國王是“天神之子”,國王在登基時要舉行奇特的塗油禮,作為一國之主與眾不同的特殊榮譽禮儀,這樣給王權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從而以“王權神授之說”來作為維持政權的精神支柱。國王是有無限權力的專製君主,獨攬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司法和宗教等大權,他的意誌高於一切。國王為了自己享樂,不惜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役使戰俘和本國勞動人民建造豪華的宮殿。即使退位後,也繼續享受國家俸祿。有一塊泥板文書記載王宮內的餉金名單上有11700個人名。埃勃拉王國經濟方麵的特點之一是王室奴隸製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王室莊園(包括農莊、牧場、種植園和各種作坊)遍布於全國各地。從中央到地方有嚴密的管理體製,擁有眾多的行政管理人員和監督。另外的土地私有者是神廟和世襲貴族,神廟的土地財產主要歸神廟僧侶所有,不能自由買賣。神廟擁有眾多的奴隸,奴隸除了耕種神廟田地、放牧神廟的畜群外,還在神廟的手工作坊從事各項勞動。神廟的僧侶貴族占有大量土地享有不納稅的特權,他們除了從世襲的寺廟職務中獲得收入外,還從事工商業活動,如開設店鋪和高利貸、買賣奴隸等等,他們甚至參與政治活動,勢力日益壯大。世襲貴族的土地來源有三:一是從祖輩繼承而來的;二是通過侵奪或購買兼併而得;三是獲賞於國王的土地。除了前麵所述的王室土地、神廟僧侶和世襲貴族之外,剩下的則為少量的農村公社土地。由於統治階級的剝削,無地或少地的貧民不得不依附於神廟或貴族,或淪為佃農,或淪為僱農,或甚至淪為債務奴隸。在埃勃拉王國晚期,貧富懸殊巨大,社會矛盾不斷激化。
古埃勃拉王國實行募兵製,擁有一支兵種齊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鬥力強的常備軍。國王憑藉軍事力量對內鎮壓,對外頻繁發動侵略戰爭。泥板文書中有500多處提到幼發拉底河中遊一個名叫馬利(mari)的城邦。馬利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是埃勃拉統治之下的一個附屬國。據說,埃勃拉國王曾將公元前2480年稱為“征服馬利之年”。開戰的原因是由於馬利國王伊布魯爾·伊爾(iblulrl)沒有按期向埃勃拉王國交納貢物,並且占領了埃勃拉王國的一個商業殖民地,於是埃勃拉國王派大將討伐馬利,迫使其投降。據記載,埃勃拉國王曾派自己的兒子去統治馬利,擔任馬利的國王。除了統治馬利外,埃勃拉國王經常派軍隊東征西討,南攻北戰,侵略過臨近的許多城市。上麵提及有一塊泥板文書記載了260個城市的名字,據專家推測這些城市可能是被埃勃拉王國征服過的地區。隨著軍事侵略的勝利和王國版圖的擴大,大量的奴隸和財富流入埃勃拉國內,埃勃拉的奴隸製也空前的繁榮起來。
正當埃勃拉王國稱雄一世的時候,兩河流域另一個奴隸製國家阿卡德(akkad)王國也強盛起來。阿卡德位於巴比倫尼亞(今巴格達)以北,阿卡德城的國王薩爾貢一世(sargon1,即沙魯金,約公元前2371~前2316年)先後34次出征,統一了巴比倫尼亞地區,建立了阿卡德王國(約公元前2371年~前2191年),兵鋒遠達埃及、兩河流域北部以及地中海一帶。薩爾貢自詡為“天下四方之王”或“大地之王”。一塊記載他的赫赫戰功的泥板寫道:“薩爾貢,王。俯首祈禱在圖吐勒的達幹神年麵前,他(指神)把上部地區賜予他(薩爾貢),(此即)瑪裏、拉爾穆提和埃勃拉,直到雪鬆林和銀山。恩利爾不許任何人反對薩爾貢,王。”據此可知,薩爾貢曾征服過埃勃拉王國。
阿卡德王國對被征服的埃勃拉王國舊貴族進行無情的打擊,強迫埃勃拉人民交納貢物、金銀和牲畜,並提供奴役勞動,引起了埃勃拉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抗。公元前2291年,薩爾貢一世的孫子那拉姆·辛統治時期,橫徵暴斂,濫殺無辜,他率領軍隊親征埃勃拉王國,並將埃勃拉城焚毀殆盡。但王室檔案庫中的大量泥板文書倖免於難,得以完整保存下來,成為研究西亞歷史的珍貴文獻資料。阿卡德王國的軍隊撤退之後,堅強的埃勃拉人在廢墟上重建家園,修築了宏偉壯觀的大神廟等建築,古城一度恢復了昔日的繁華和喧譁。但好景不長,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遊牧民族阿摩利人的鐵蹄踐踏了這裏,再度將這個城市擄掠一空,臨走時又放了一把大火將其焚燒。此後,阿摩利人長驅直入,到達巴比倫,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埃勃拉城因迭遭浩劫,日漸衰落。公元前15世紀中葉,埃勃拉又遭到西臺王國的掠奪,埃勃拉城郭基本被西臺人所毀。從此,埃勃拉居民也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埃勃拉毀滅性的災難究竟是由於統治者內部的紛爭造成的,還是由於來自北方的小亞細亞的強悍民族西臺人的侵略,似乎已經成為永遠解不開的歷史之謎。有些學者認為,埃勃拉文化並沒有隨其城市的毀壞而消滅,它先被烏伽裏特,後來被巴勒斯坦諸民族繼承下來,但這些僅僅是推測而已。
總體來說,古埃勃拉王國的發現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在這樣一個嚴重幹旱、人跡罕至、鳥獸絕跡的沙漠地區,人類曾經建立過一個繁榮的國家,創造過光輝燦爛的文化,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將它列為“世界第八奇蹟”,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不算過分。
古埃勃拉王國實行募兵製,擁有一支兵種齊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鬥力強的常備軍。國王憑藉軍事力量對內鎮壓,對外頻繁發動侵略戰爭。泥板文書中有500多處提到幼發拉底河中遊一個名叫馬利(mari)的城邦。馬利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是埃勃拉統治之下的一個附屬國。據說,埃勃拉國王曾將公元前2480年稱為“征服馬利之年”。開戰的原因是由於馬利國王伊布魯爾·伊爾(iblulrl)沒有按期向埃勃拉王國交納貢物,並且占領了埃勃拉王國的一個商業殖民地,於是埃勃拉國王派大將討伐馬利,迫使其投降。據記載,埃勃拉國王曾派自己的兒子去統治馬利,擔任馬利的國王。除了統治馬利外,埃勃拉國王經常派軍隊東征西討,南攻北戰,侵略過臨近的許多城市。上麵提及有一塊泥板文書記載了260個城市的名字,據專家推測這些城市可能是被埃勃拉王國征服過的地區。隨著軍事侵略的勝利和王國版圖的擴大,大量的奴隸和財富流入埃勃拉國內,埃勃拉的奴隸製也空前的繁榮起來。
正當埃勃拉王國稱雄一世的時候,兩河流域另一個奴隸製國家阿卡德(akkad)王國也強盛起來。阿卡德位於巴比倫尼亞(今巴格達)以北,阿卡德城的國王薩爾貢一世(sargon1,即沙魯金,約公元前2371~前2316年)先後34次出征,統一了巴比倫尼亞地區,建立了阿卡德王國(約公元前2371年~前2191年),兵鋒遠達埃及、兩河流域北部以及地中海一帶。薩爾貢自詡為“天下四方之王”或“大地之王”。一塊記載他的赫赫戰功的泥板寫道:“薩爾貢,王。俯首祈禱在圖吐勒的達幹神年麵前,他(指神)把上部地區賜予他(薩爾貢),(此即)瑪裏、拉爾穆提和埃勃拉,直到雪鬆林和銀山。恩利爾不許任何人反對薩爾貢,王。”據此可知,薩爾貢曾征服過埃勃拉王國。
阿卡德王國對被征服的埃勃拉王國舊貴族進行無情的打擊,強迫埃勃拉人民交納貢物、金銀和牲畜,並提供奴役勞動,引起了埃勃拉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抗。公元前2291年,薩爾貢一世的孫子那拉姆·辛統治時期,橫徵暴斂,濫殺無辜,他率領軍隊親征埃勃拉王國,並將埃勃拉城焚毀殆盡。但王室檔案庫中的大量泥板文書倖免於難,得以完整保存下來,成為研究西亞歷史的珍貴文獻資料。阿卡德王國的軍隊撤退之後,堅強的埃勃拉人在廢墟上重建家園,修築了宏偉壯觀的大神廟等建築,古城一度恢復了昔日的繁華和喧譁。但好景不長,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遊牧民族阿摩利人的鐵蹄踐踏了這裏,再度將這個城市擄掠一空,臨走時又放了一把大火將其焚燒。此後,阿摩利人長驅直入,到達巴比倫,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埃勃拉城因迭遭浩劫,日漸衰落。公元前15世紀中葉,埃勃拉又遭到西臺王國的掠奪,埃勃拉城郭基本被西臺人所毀。從此,埃勃拉居民也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埃勃拉毀滅性的災難究竟是由於統治者內部的紛爭造成的,還是由於來自北方的小亞細亞的強悍民族西臺人的侵略,似乎已經成為永遠解不開的歷史之謎。有些學者認為,埃勃拉文化並沒有隨其城市的毀壞而消滅,它先被烏伽裏特,後來被巴勒斯坦諸民族繼承下來,但這些僅僅是推測而已。
總體來說,古埃勃拉王國的發現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在這樣一個嚴重幹旱、人跡罕至、鳥獸絕跡的沙漠地區,人類曾經建立過一個繁榮的國家,創造過光輝燦爛的文化,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將它列為“世界第八奇蹟”,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不算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