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中取勝(14)


    高冕


    光緒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1901年11月7日),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病死。慈禧太後立即下令,由袁世凱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接印前由周馥暫時護理這個職位。


    十月十一日(1901年11月21日),當山東巡撫不到兩年時間的袁世凱,在唐紹儀等數十人陪同下,由一營親兵護衛,八麵威風離開濟南,26日抵達高陽。此時,護理直隸總督的周馥派人攜總督官印也抵達高陽。次日,袁世凱設立香案,舉行隆重的接印儀式。因直隸總督衙門所在地天津仍被八國聯軍占據,袁世凱決定將總督衙門設於保定。當日,他掛總督印在保定走馬上任。


    其實,早在李鴻章病重期間,慈禧太後那雙渾濁的老眼就已四下打量,普天之下,誰堪擔當位同宰輔的直隸總督重任。


    八國聯軍入侵前,拱衛京畿的是榮祿統率的武衛軍。現在,這支武衛軍大部已七零八落。在與洋槍洋炮裝備起來的八國聯軍交戰中,聶士成的武衛前軍被全殲,榮祿親率的武衛中軍土崩瓦解,董福祥統領的武衛後軍護送慈禧太後抵西安後因無餉無糧被迫遣散,宋慶麾下的武衛左軍遭重創傷亡過半。大清國最具戰鬥力的武衛軍中,逃過八國聯軍炮火之劫,惟一沒有遭受損失的,隻有袁世凱統領的武衛右軍。再者,在八國聯軍洋槍洋炮淫威麵前完全泄氣的慈禧太後,此時做什麽都得看洋人眼色,確定直隸總督人選,也不能不考慮洋人的態度。締結和約時,聯軍開出一長列“戰爭罪犯”黑名單,原先甚至有她慈禧太後的名字,袁世凱卻沒有列入黑名單,這一點慈禧太後不得不加以考慮。


    作為直隸總督人選,實力、忠心、洋人認可,缺一不可。現在,在所有文臣武將中,惟獨袁世凱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李鴻章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臨終前,他在口授遺囑裏保薦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職,聲稱:“環顧宇內人材,無出袁世凱之右者。”因發熱頭昏而吃了大虧的慈禧太後,靜心想來,覺得袁世凱此人的確是非常之才。她對李鴻章的識人眼光深表讚許。


    在袁世凱巧妙操作之下,老太後甚至無法不相信,若是沒有袁世凱就沒有今日的山東,也就沒有今日的中原,沒有今日的東南半壁江山。十月二十八日(12月8日),慈禧太後以袁世凱“共保東南疆土,盡心籌畫”、“卓著勳勞”為由,賞加太子少保銜。人們因此稱袁世凱為“袁宮保”。


    光緒二十八年五月初四日(1902年6月9日),年方四十一周歲的袁世凱,春風得意,雙眸生輝。這一天,他被清廷實授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躋身封疆大吏之列,坐上大清國總督中的頭把交椅,風風光光地戴上了飾東珠、銜紅寶石的一品朝冠。


    光緒二十八年七月(1902年8月),是清政府從八國聯軍手中接收天津的日子。朝廷與洋人都瞪眼看著,袁世凱如何赴天津去做直隸總督。八國聯軍將天津還給大清國,直隸總督衙門也得隨之從保定遷往天津。但辛醜條約明文規定:八國聯軍交還天津後,清政府不得在天津租界二十公裏內駐紮軍隊。天津租界地處市中心,這一規定等於剝奪了清政府在天津的駐軍權,因為租界之外二十公裏的範圍,恰好將整個天津都圈劃其中。市區內無一兵一卒是難以維持統治的,到頭來還得由聯軍來維持秩序,直隸總督就得聽命於洋人,天津實際上仍在洋人控製之下。清廷和洋人都盯著,看袁世凱如何對付這道難題,看你這個直隸總督怎麽當。然而,接收當日,大出人們意料,三千名全副武裝的巡警跟隨袁世凱,浩浩蕩蕩開進天津城,一半留津,一半接管西沽、塘沽、山海關、秦皇島、北塘等重地,將天津置於有效控製之下。洋人一下呆了,袁世凱哪裏變出這麽多警察來?中國迄今為止是沒有一個警察的。他們認為,這些人必係正規軍假冒。然而經過核查,發現這些穿著嶄新警察製服的人,無一冒充,確是熟知警務的現代警察。原來,早在三個月前,袁世凱就想到了這一招,參照外國警察製度,在保定悄然創設了警務總局及五所分局,開辦了巡警學校,招募訓練警員。這些警員原本是訓練有素的新軍官兵,學會警察那一套無需花費多大力氣。由於袁世凱帶到天津的是警察,不是軍隊,外國領事對此找不出任何反對藉口。這一招使洋人領教了袁世凱的手段,不得不佩服他的應變才能。袁世凱創辦了中國的巡警製度,並以此為基礎,將現代警察製度推向全省。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正當壯年的光緒帝先於慈禧太後死去。翌日,年逾古稀的慈禧太後病死。臨終前,她留下數道懿旨,授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攝政王之子溥儀為嗣皇帝,她死後軍國大事均由攝政王裁定,重大事件麵請皇太後(光緒帝皇後)懿旨。小皇帝溥儀年僅三歲,因此慈禧太後死後,實權落入攝政王載灃手裏。載灃早有誅殺袁世凱之心。鎮國公載澤、民政部尚書善耆不約而同向他進言:“此時若不速作處置,則內外、軍政方麵皆是袁之黨羽;從前袁所畏懼的是慈禧太後,太後一死,在袁心目中已無人可以鉗製他了。異日勢力養成,削除更為不易,且恐禍在不測。”他們主張將袁嚴辦。與袁世凱素有怨隙的親貴、大臣紛紛出來推倒牆,無不支持除袁。載灃暗中就此事徵求首席軍機大臣奕鵲囊餳,長期接受袁世凱賄賂、且與之構成政治同盟的奕燃峋齜炊裕威脅道:“殺袁世凱不難,不過北洋軍造起反來怎麽辦?”載灃又去聽取軍機大臣、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兼督辦鄂境川漢鐵路大臣張之洞的高見,張聽了載灃的企圖也直搖頭,說:“主少國疑,不可輕於誅戮大臣。”這兩人的意見是不能不加考慮的,袁世凱在政界黨羽自不必論,最具戰鬥力的北洋六鎮(一鎮相當於後來一個師)就有五鎮掌控在他手裏。載灃優柔寡斷、缺乏魄力,經奕紉幌擰⒄胖洞一諫,竟不知所措,一再修改懲袁諭旨,最後接受張之洞建議,改為“開缺回籍養屙”。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1909年1月2日),這道上諭正式發布,以袁世凱“現患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為由,強行將其罷官,逐回河南老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冕並收藏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