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 作者:高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他又抱病馳赴軍中,起草檄文,曉喻大明國官吏百姓:“義師為爾復君父仇,非殺爾百姓,今所誅者惟闖賊。”並提出與農民軍打擊官僚地主做法截然相反的口號,爭取民心和士心:“吏來歸,復其位;民來歸,復其業。師行以律,必不汝害。”檄文末尾,一概署著範文程的官階和姓名。
多爾袞聽了範文程透闢精到的分析,終於下定決心,實行全國總動員,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全部從軍參戰。四月初九日,多爾袞帶著智囊範文程,從瀋陽揮師啟程,踏上逐鹿中原的征途。
四月二十二日,山海關一戰,多爾袞所率清軍擊敗李自成所率農民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李自成率殘兵逃回北京,在武英殿登極稱帝,匆匆過了一把皇帝癮,焚毀紫禁城,率師西撤。
進獻殊禮(6)
高冕
擁有數百萬之眾的李自成農民軍,被一戰擊破。事實果真應驗了範文程的預言。
十月初一日,小皇帝福臨在睿親王多爾袞等文武大臣的簇擁下,即皇帝位,再次舉行開國大典,定鼎燕京,紀元順治。
此前,皇太極、福臨父子雖早已自稱皇帝,但止於關東一隅,畢竟底氣不足,有很重的自卑心理。以致清統治者將上一年八月舉行的登基大典不作數,奪取明王朝京師後重新舉行登基大典。至此,福臨終於奪取中央帝國的大龍椅,當上了名副其實的皇帝,實現了皇太極乃至努爾哈赤的夢想。
定鼎燕京,百廢待興。在範文程積極建議下,清統治者採取為明崇禎帝發喪,安撫遺老遺少,舉用廢官,搜求隱逸,甄考文獻,更定律令,廣開言路等一係列措施;推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再行鄉試、廣其登進,廢除三餉、編行保甲等重大政策,為清統治者平定大江南北、一統華夏江山,傾注了智慧和心血。
多爾袞其人,因統兵入關、都燕京、創製度、定中原,功成名就,光芒四射。世人多知多爾袞,而鮮知範文程。殊不知,在其顯赫功名背後,傾注著範文程默默無聞的經綸籌劃、嘔心瀝血。可以說,如果沒有範文程及時傾奉政治智慧,拿出一係列卓越的戰略主張,就不可能有多爾袞底定中原、成就大業的華章。
順治元年,行功論賞,範文程被抬入鑲黃旗,晉封一等阿思尼哈番(幹隆時改稱男爵),賜號“巴克什”。不久,再次晉爵,獲二等精奇尼哈番(子爵)爵位。
多爾袞入關後,重啟迫害異己、獨專威權的內爭,並隨著實力的增強、聲望的提高,加快獨霸皇權的步伐,從稱輔政大臣,到稱輔政王,進而稱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步步攀升,登峰造極,無論名義上還是實質上,完全淩駕於小皇帝福臨之上。
在大清國高層政壇風雨如晦的日子裏,大學士範文程挺直腰杆,不與譚泰、剛林等見風使舵、奉迎權臣的大臣同流合汙,堅持不向多爾袞搖尾。多爾袞渴望樹立個人專威,哪裏容得有人沖他硬頭硬腦,遂借範文程等人將甘肅巡撫黃國安呈請終養之本呈送輔政王濟爾哈朗批覆之事,小題大做,上綱上線。此事原本是:順治三年(1646年)八月二十六日,正逢睿親王齋期,範文程等人就將被吏部駁回的黃國安呈請送交鄭親王濟爾哈朗。濟爾哈朗此時對多爾袞已非常忌憚,不敢拿什麽主張,“令姑待之”。應該說,範文程等人將公文先呈交濟爾哈朗,是為了不驚擾齋期中的多爾袞,完全是為他著想。但多爾袞藉此大做文章,不由分說,以“文程等擅自關白輔政王”的罪名,命將範文程“下法司勘問”。刑部官員為了捧多爾袞臭腳,屈從淫威,無視律例,竟對這位赤膽忠心的開國勛臣施以大棒,作出削奪職務、抄沒全部家產的判決。
範文程不肯低下高傲的頭。他是靠自身大智慧安身立命的大臣,絕不靠摧眉折腰輕薄無恥過日子。多爾袞最終雖從輕發落範文程,下達“姑釋其罪”,“勉效厥職,以贖前罪”的諭令,但範文程沒有屁顛屁顛地跑去,向這位一手遮天的權臣感恩戴德。範文程睿智的目光看得很遠,幹脆稱病不朝,急流勇退。
順治五年(1648年)正月,確定內三院為文臣班首,命範文程及剛林、祁充格佩帶頂珠、玉帶。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年僅三十八周歲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暴病而死。順治八年(1651年),大學士剛林和祁充格因討好多爾袞、妄改清太祖實錄罪發,被打入死牢。範文程也是大學士,本當一同定為死罪,順治帝福臨念他一身正氣,堅持不奉迎多爾袞,下令隻削奪其官職。而且事隔不久,當年就令他官復原職。次年,範文程被晉封世襲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爵位,授議政大臣之職,負責監修清太宗實錄。範文程沐浴皇恩雨露,重新坐上文臣頭把交椅,秉承皇上旨意,輔佐順治帝治理天下。在遭受打擊之後,範文程依然受到重用。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年近七十的範文程病逝。他堪稱四朝老臣,一生經歷了天命、崇德、順治、康熙四朝。
但毋庸諱言,範文程是崇德朝之星。與在崇德朝光芒四射、大紅大紫相比,生活在其他幾朝的範文程就大為遜色了。
那麽,少年皇帝康熙為何要將範文程稱為開國“元輔”,曲意將他劃歸天命朝紅人呢?說到底,康熙帝這麽做,完全出於當時政治需要。
多爾袞聽了範文程透闢精到的分析,終於下定決心,實行全國總動員,男丁七十以下、十歲以上全部從軍參戰。四月初九日,多爾袞帶著智囊範文程,從瀋陽揮師啟程,踏上逐鹿中原的征途。
四月二十二日,山海關一戰,多爾袞所率清軍擊敗李自成所率農民軍,取得決定性勝利。李自成率殘兵逃回北京,在武英殿登極稱帝,匆匆過了一把皇帝癮,焚毀紫禁城,率師西撤。
進獻殊禮(6)
高冕
擁有數百萬之眾的李自成農民軍,被一戰擊破。事實果真應驗了範文程的預言。
十月初一日,小皇帝福臨在睿親王多爾袞等文武大臣的簇擁下,即皇帝位,再次舉行開國大典,定鼎燕京,紀元順治。
此前,皇太極、福臨父子雖早已自稱皇帝,但止於關東一隅,畢竟底氣不足,有很重的自卑心理。以致清統治者將上一年八月舉行的登基大典不作數,奪取明王朝京師後重新舉行登基大典。至此,福臨終於奪取中央帝國的大龍椅,當上了名副其實的皇帝,實現了皇太極乃至努爾哈赤的夢想。
定鼎燕京,百廢待興。在範文程積極建議下,清統治者採取為明崇禎帝發喪,安撫遺老遺少,舉用廢官,搜求隱逸,甄考文獻,更定律令,廣開言路等一係列措施;推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再行鄉試、廣其登進,廢除三餉、編行保甲等重大政策,為清統治者平定大江南北、一統華夏江山,傾注了智慧和心血。
多爾袞其人,因統兵入關、都燕京、創製度、定中原,功成名就,光芒四射。世人多知多爾袞,而鮮知範文程。殊不知,在其顯赫功名背後,傾注著範文程默默無聞的經綸籌劃、嘔心瀝血。可以說,如果沒有範文程及時傾奉政治智慧,拿出一係列卓越的戰略主張,就不可能有多爾袞底定中原、成就大業的華章。
順治元年,行功論賞,範文程被抬入鑲黃旗,晉封一等阿思尼哈番(幹隆時改稱男爵),賜號“巴克什”。不久,再次晉爵,獲二等精奇尼哈番(子爵)爵位。
多爾袞入關後,重啟迫害異己、獨專威權的內爭,並隨著實力的增強、聲望的提高,加快獨霸皇權的步伐,從稱輔政大臣,到稱輔政王,進而稱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步步攀升,登峰造極,無論名義上還是實質上,完全淩駕於小皇帝福臨之上。
在大清國高層政壇風雨如晦的日子裏,大學士範文程挺直腰杆,不與譚泰、剛林等見風使舵、奉迎權臣的大臣同流合汙,堅持不向多爾袞搖尾。多爾袞渴望樹立個人專威,哪裏容得有人沖他硬頭硬腦,遂借範文程等人將甘肅巡撫黃國安呈請終養之本呈送輔政王濟爾哈朗批覆之事,小題大做,上綱上線。此事原本是:順治三年(1646年)八月二十六日,正逢睿親王齋期,範文程等人就將被吏部駁回的黃國安呈請送交鄭親王濟爾哈朗。濟爾哈朗此時對多爾袞已非常忌憚,不敢拿什麽主張,“令姑待之”。應該說,範文程等人將公文先呈交濟爾哈朗,是為了不驚擾齋期中的多爾袞,完全是為他著想。但多爾袞藉此大做文章,不由分說,以“文程等擅自關白輔政王”的罪名,命將範文程“下法司勘問”。刑部官員為了捧多爾袞臭腳,屈從淫威,無視律例,竟對這位赤膽忠心的開國勛臣施以大棒,作出削奪職務、抄沒全部家產的判決。
範文程不肯低下高傲的頭。他是靠自身大智慧安身立命的大臣,絕不靠摧眉折腰輕薄無恥過日子。多爾袞最終雖從輕發落範文程,下達“姑釋其罪”,“勉效厥職,以贖前罪”的諭令,但範文程沒有屁顛屁顛地跑去,向這位一手遮天的權臣感恩戴德。範文程睿智的目光看得很遠,幹脆稱病不朝,急流勇退。
順治五年(1648年)正月,確定內三院為文臣班首,命範文程及剛林、祁充格佩帶頂珠、玉帶。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年僅三十八周歲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暴病而死。順治八年(1651年),大學士剛林和祁充格因討好多爾袞、妄改清太祖實錄罪發,被打入死牢。範文程也是大學士,本當一同定為死罪,順治帝福臨念他一身正氣,堅持不奉迎多爾袞,下令隻削奪其官職。而且事隔不久,當年就令他官復原職。次年,範文程被晉封世襲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爵位,授議政大臣之職,負責監修清太宗實錄。範文程沐浴皇恩雨露,重新坐上文臣頭把交椅,秉承皇上旨意,輔佐順治帝治理天下。在遭受打擊之後,範文程依然受到重用。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年近七十的範文程病逝。他堪稱四朝老臣,一生經歷了天命、崇德、順治、康熙四朝。
但毋庸諱言,範文程是崇德朝之星。與在崇德朝光芒四射、大紅大紫相比,生活在其他幾朝的範文程就大為遜色了。
那麽,少年皇帝康熙為何要將範文程稱為開國“元輔”,曲意將他劃歸天命朝紅人呢?說到底,康熙帝這麽做,完全出於當時政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