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皆道要鄭重其事,斷不可輕縱此人
若我穿越,倚紅偎翠,做個小詩仙 作者:一隻小章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
大殿之上,蘇清歡一句一句念著文天祥的《正氣歌》。本來大殿裏的其他人被詩句中的精神所感染,都在全神貫注地聽著。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宮殿外卻傳來了陣陣金戈相接的聲音。
一聲聲的呐喊和廝殺,越過重重宮殿,越過冬日的朗朗晴空,清晰地傳入大殿每個人的耳中。
除了個別人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外,其他的朝臣們自然是茫然居多。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四顧張望了起來。
那些行伍出身的武將們對這些聲音自然不會陌生,聽著一聲聲震天的喊“殺”聲,紛紛悚然而驚,看向了座首的蕭豔。
而蕭豔卻對這些聲音恍若未聞,一雙美目仍然饒有興致地看著蘇清歡。
蘇清歡不是聾子,他自然也聽到了。
事實上,他的耳力遠非其他人可比,那一聲聲清脆的金戈碰撞聲,讓宮門外的殺伐就像發生在他的眼前一般。
他心中明白,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但他口中的吟詠卻沒停下來。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
而他身旁的幾位姑娘,也未流露出任何驚慌的情緒來,隻是一味認真地看著眼前的男子。
蕭白石也聽得認真,一臉若有所思的神色。
大殿中的詩會就在這樣詭異的氣氛中繼續進行著。
一個太監驚慌失措的從門外跑了進來。
他的臉上寫滿了恐懼,乃至於一個趔趄險些摔倒也全然不顧。他不等穩住身形,就踉踉蹌蹌地越過一眾朝臣,跪倒在蕭豔的腳下。
“聖後......”
那太監的聲音顫抖不已,配合他那副難看到死的表情,讓本就有所猜測的人心裏都“咯噔”了一下。
蕭豔伸手製止了還要說下去的太監,繼續聽著蘇清歡的詩句。
但一向唯命是從的太監,這次並沒有聽從蕭豔的指令,而是繼續開口說道:“聖後,宮門外......”
蕭豔隻是凝眉看了那太監一眼,那太監就立馬住口,不再吱聲兒了。
那太監也不是傻的,他暗自尋思,宮門外的人即便真殺進來那也還得一會兒,而這位祖宗可是實打實地在眼前,要是真生起氣來,萬不能惹惱了她。
但他雖然心裏這樣想,卻還是難以壓下心中的急切,幾次欲言又止。
瞧那副樣子,就差哭出來了。
他看了一眼場中絲毫沒有意思停下的蘇清歡,那就更急了。
這駙馬爺怎麽回事,這都什麽時候了,怎麽還有心情擱這兒念詩呢。
不過即便蘇清歡有心情念,別人也沒有心情聽了。
“聖後,宮門外殺聲陣陣,分明是有人意欲宮變,還請聖後鄭而重之。”有大臣起身說道。
隨即,朝臣們紛紛離席跪倒在地。
“請聖後鄭而重之。”
他們這麽一說,蘇清歡自然是念不下去了。
“唉~”
蕭豔幽幽地歎了一口氣,顯然為沒能聽完蘇清歡的詩而遺憾不已。
她轉頭向跪倒在地的大臣們說道:
“諸位愛卿一片忠心可嘉,但也該學學林相的氣度,莫要輕易失了方寸!”
聽蕭豔這麽說,眾朝臣打眼一望。
隻見林甫之依然大喇喇地坐在自己的桌案前,細細地喝著酒,意態殊為不敬。
林甫之慢慢地將手中的酒喝完,這才站了起來。
“不錯,門外的人正是本相的人,諸位同僚不必多慮。”
聽到林甫之的話,跪倒在地的大臣們瞬間不淡定了。
“本相對大乾、對聖後忠心耿耿,此次迫不得已驚擾宮庭,不為其他,隻為一事。”
“何事?”
“清——君——側。”林甫之一字一頓地說了出來。
“清君側?”蕭豔聞言笑了起來,美的不可方物,“那敢問林相,誰是君側的惡人?”
林甫之看向了場中另一個站著的人,而蘇清歡也毫不客氣地回望了過去。
林甫之的意思不言而喻,他朗聲說道:
“聖後一向聖明英武,大乾也在聖後治下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但自打蘇清歡此惡賊一出,蒙蔽聖聽,幾危社稷。而聖後卻對此惡賊恩寵有加,屢次撥擢。
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君,尊其臣者卑其主。臣為社稷計,這才迫不得已出此下策,欲為聖後除此奸邪。”
蘇清歡都聽笑了,我穿越到大乾滿打滿算也就一年不到,怎麽就幾危社稷了。尊其臣者卑其主,這話再怎麽也輪不到說他吧。
這林甫之可真是厚顏無恥,他也不撒泡尿照照,看看到底誰是奸邪。
而且打出“清君側”這種旗號的人,向來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清君。
跪倒在地的大臣們不會啥都不懂,他們自然明白林甫之這番說辭根本就站不住腳。
但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們之中竟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紛紛跪倒在地默不作聲。
蕭豔似乎早就預料到了眾大臣的反應,向蘇清歡問道:“蘇卿,你怎麽看?”
蘇清歡直斥道:“林甫之未得君命,擅動刀兵。此為謀逆反叛之舉,何須多言。”
蕭豔聞言,厲聲道:“逆賊林甫之,你還有何話可說?”
林甫之雖然早有準備蕭豔會站在蘇清歡這邊,但她這麽直接,還是讓林甫之愣了一下。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
大殿之上,蘇清歡一句一句念著文天祥的《正氣歌》。本來大殿裏的其他人被詩句中的精神所感染,都在全神貫注地聽著。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宮殿外卻傳來了陣陣金戈相接的聲音。
一聲聲的呐喊和廝殺,越過重重宮殿,越過冬日的朗朗晴空,清晰地傳入大殿每個人的耳中。
除了個別人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外,其他的朝臣們自然是茫然居多。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四顧張望了起來。
那些行伍出身的武將們對這些聲音自然不會陌生,聽著一聲聲震天的喊“殺”聲,紛紛悚然而驚,看向了座首的蕭豔。
而蕭豔卻對這些聲音恍若未聞,一雙美目仍然饒有興致地看著蘇清歡。
蘇清歡不是聾子,他自然也聽到了。
事實上,他的耳力遠非其他人可比,那一聲聲清脆的金戈碰撞聲,讓宮門外的殺伐就像發生在他的眼前一般。
他心中明白,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但他口中的吟詠卻沒停下來。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
而他身旁的幾位姑娘,也未流露出任何驚慌的情緒來,隻是一味認真地看著眼前的男子。
蕭白石也聽得認真,一臉若有所思的神色。
大殿中的詩會就在這樣詭異的氣氛中繼續進行著。
一個太監驚慌失措的從門外跑了進來。
他的臉上寫滿了恐懼,乃至於一個趔趄險些摔倒也全然不顧。他不等穩住身形,就踉踉蹌蹌地越過一眾朝臣,跪倒在蕭豔的腳下。
“聖後......”
那太監的聲音顫抖不已,配合他那副難看到死的表情,讓本就有所猜測的人心裏都“咯噔”了一下。
蕭豔伸手製止了還要說下去的太監,繼續聽著蘇清歡的詩句。
但一向唯命是從的太監,這次並沒有聽從蕭豔的指令,而是繼續開口說道:“聖後,宮門外......”
蕭豔隻是凝眉看了那太監一眼,那太監就立馬住口,不再吱聲兒了。
那太監也不是傻的,他暗自尋思,宮門外的人即便真殺進來那也還得一會兒,而這位祖宗可是實打實地在眼前,要是真生起氣來,萬不能惹惱了她。
但他雖然心裏這樣想,卻還是難以壓下心中的急切,幾次欲言又止。
瞧那副樣子,就差哭出來了。
他看了一眼場中絲毫沒有意思停下的蘇清歡,那就更急了。
這駙馬爺怎麽回事,這都什麽時候了,怎麽還有心情擱這兒念詩呢。
不過即便蘇清歡有心情念,別人也沒有心情聽了。
“聖後,宮門外殺聲陣陣,分明是有人意欲宮變,還請聖後鄭而重之。”有大臣起身說道。
隨即,朝臣們紛紛離席跪倒在地。
“請聖後鄭而重之。”
他們這麽一說,蘇清歡自然是念不下去了。
“唉~”
蕭豔幽幽地歎了一口氣,顯然為沒能聽完蘇清歡的詩而遺憾不已。
她轉頭向跪倒在地的大臣們說道:
“諸位愛卿一片忠心可嘉,但也該學學林相的氣度,莫要輕易失了方寸!”
聽蕭豔這麽說,眾朝臣打眼一望。
隻見林甫之依然大喇喇地坐在自己的桌案前,細細地喝著酒,意態殊為不敬。
林甫之慢慢地將手中的酒喝完,這才站了起來。
“不錯,門外的人正是本相的人,諸位同僚不必多慮。”
聽到林甫之的話,跪倒在地的大臣們瞬間不淡定了。
“本相對大乾、對聖後忠心耿耿,此次迫不得已驚擾宮庭,不為其他,隻為一事。”
“何事?”
“清——君——側。”林甫之一字一頓地說了出來。
“清君側?”蕭豔聞言笑了起來,美的不可方物,“那敢問林相,誰是君側的惡人?”
林甫之看向了場中另一個站著的人,而蘇清歡也毫不客氣地回望了過去。
林甫之的意思不言而喻,他朗聲說道:
“聖後一向聖明英武,大乾也在聖後治下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但自打蘇清歡此惡賊一出,蒙蔽聖聽,幾危社稷。而聖後卻對此惡賊恩寵有加,屢次撥擢。
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君,尊其臣者卑其主。臣為社稷計,這才迫不得已出此下策,欲為聖後除此奸邪。”
蘇清歡都聽笑了,我穿越到大乾滿打滿算也就一年不到,怎麽就幾危社稷了。尊其臣者卑其主,這話再怎麽也輪不到說他吧。
這林甫之可真是厚顏無恥,他也不撒泡尿照照,看看到底誰是奸邪。
而且打出“清君側”這種旗號的人,向來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清君。
跪倒在地的大臣們不會啥都不懂,他們自然明白林甫之這番說辭根本就站不住腳。
但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們之中竟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紛紛跪倒在地默不作聲。
蕭豔似乎早就預料到了眾大臣的反應,向蘇清歡問道:“蘇卿,你怎麽看?”
蘇清歡直斥道:“林甫之未得君命,擅動刀兵。此為謀逆反叛之舉,何須多言。”
蕭豔聞言,厲聲道:“逆賊林甫之,你還有何話可說?”
林甫之雖然早有準備蕭豔會站在蘇清歡這邊,但她這麽直接,還是讓林甫之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