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但為破籠九頭鳥,不爭人間第一峰
若我穿越,倚紅偎翠,做個小詩仙 作者:一隻小章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美!”
座中有人突然感慨道。
“是啊,好美!”
蘇清歡也情不自禁地回應道。
那人接著說道:“好一篇絕美文字,句句用春江花月夜妝成一篇絕美文字,動人心脾。”
……
你說的是這個美啊,合著咱兄弟說的不是一回事!
座中人驟然聽到《春江花月夜》,許多人都還沉浸在詩句構造出的那番絕美意境中。
隻有廖廖幾個人注意到了蘇眉的麵紗已經掉落。
他們看到蘇眉真容的一瞬間,和蘇清歡一樣,目光都不由呆住了。
但和蘇清歡不同的是,他們在呆愣過後,趕緊將目光移開,生怕讓別人瞧見自己“登徒子”的模樣。
而隻有蘇清歡一瞬不瞬。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美色當前,反倒畏縮,豈不是忘了當初來參加這“問道長安”的本意。
李殊眉巧笑嫣然,她的目光也不在別處,隻在蘇清歡身上和當空的明月間流連。
“這《春江花月夜》果然是節節相生,每四句一換韻,平仄變換,音律和諧。”有人說道。
“哦。”蘇清歡漫應道。
“雖然這詩處處提及春江花月,但絲毫不顯重複,不見斧鑿之痕,真是造化之工。”
“哦。”蘇清歡又漫不經心地答了一句,全然不在意他的呆愣模樣落在別人的眼中,而李殊眉的眼光也在他身上逡巡不去。
張緒激動地說道:“在下以為這詩堪稱大乾第一,諸位以為如何?”
蘇清歡一愣,第一?
聞一多曾誇讚《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這一評價在後世甚為流行,這篇詩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第一。
但實際上,張若虛這篇《春江花月夜》在明代以前關注的人並不是很多,唐朝的選本基本都未選錄,詩話也少有提及。這首詩還是在明代以後才逐漸為大家推崇。
而且,張若虛流傳到如今的詩隻有兩篇,一篇正是《春江花月夜》,另一篇則是《代答閨夢還》。張若虛生平不為人所知,他能為後人所記得也是仰賴這首《春江花月夜》。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春江花月夜》不為所重,又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春江花月夜》被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些人覺得這詩美極了,帶給他前所未有的美感。有些人又覺得這詩太普通,文字平平無奇,根本當不上現在的名聲。
但撇去這些曆史,隻是樸素地去審視《春江花月夜》。
它當然是一篇好詩,光是其讓無論懂不懂詩的人都能產生那種美感,就遠遠勝過旁的詩了。
雅俗共賞,靈愚共感,就是許多詩無法企及的。
而且這詩是寫在初唐,那正是詩歌將要開辟出新天地的時候,詩歌將要達到前所未有高峰的時候。這樣一篇在美感,在立意,都有所突破的詩歌,意義就更是非凡。
正如莫言的那個比喻一樣,我以為各種文體均如鐵籠,籠著一群群稱為“作家”或者“詩人”的呆鳥。大家都在籠子裏飛,比著看誰飛得花哨,偶有不慎衝撞了籠子的,還要遭到笑罵呢。有一天,一隻九頭鳥用力撞了一下籠子,把籠內的空間擴大了,大家就在擴大了的籠子裏飛。又有一天,一群九頭鳥把籠子衝破了,但它們依然無法飛入藍天,不過是飛進了一個更大的籠子而已。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張若虛和初唐四傑一樣,也是擴大了詩歌範圍的九頭鳥。
無論看不上的人如何看不上,終究不妨礙《春江花月夜》如長江黃河一樣,流傳萬古。
但盛唐詩歌的高峰一個高過一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當然也是足以與他們並峙的高峰。
但後世人的眼光各有不同,有人喜歡險的,有人喜歡奇的,有人喜歡秀的……
何必非要說《春江花月夜》是什麽第一。
何須是第一?何必是第一?
哪有什麽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
想到這裏,蘇清歡情不自禁地開口道:“嗬嗬,在詩歌中,哪裏有什麽第一,或者篇篇都是第一。”
張緒聽了蘇清歡的話先是一愣,但想來這小子也是個有慧根的,想了一會兒,就明白了蘇清歡這話的意思。
“蘇公子大胸襟,吾等不及。”
但張緒的話,蘇清歡已經沒功夫回應了,因為他必須得去赴約了。
在剛剛蘇清歡說話的時候,李殊眉轉身就走,而她臨走的回眸,分明是示意蘇清歡跟上去。
蘇清歡當然可以選擇當一個呆子,就此回家,省得再平白多出許多事來。但他的腿好像並不這麽想,根本不聽他使喚,緊跟著李殊眉就走了出去。
見蘇清歡出去,座中人這才發現不僅是蘇清歡,連那位蒙著麵紗的姑娘都不在了。
“咦,那位姑娘呢?蘇公子這《春江花月夜》一出,那位姑娘也該除去麵紗了吧!”
“人家姑娘剛剛就除去麵紗了,兄台你聽詩聽得太認真了!”
“啊?怎麽沒人告訴我啊!那姑娘長相如何?”
“雪為肌骨,月為精神,想來天上仙女,不外如是。”
那人一聽,立馬捶胸頓足,“蘇公子誤我啊!”
曾經看《鐵甲小寶》隻顧看那幾個鐵疙瘩的人成年後的後悔,想來和今日這些人的心情大致相同。
瞬間,場中一片哀嚎後悔之聲。
就連剛剛見過了李殊眉真容的人,也後悔沒有多看幾眼,現在找誰說理去。
“李兄,你覺得蘇公子和公主有幾成可能?”趙玉娥向李鳳問道。
“唔……本來我覺得隻有八成,但看蘇兄剛剛的反應,我覺得現在有十成了。”
“嗬嗬,有這麽高啊?”
“我那妹妹立於天下任何女子前,亦是不愧,蘇兄如何能招架得住。
而且我隻是好色,蘇兄則是多情而好色,他成為我妹夫是遲早的事情。”李鳳笑著將酒杯裏的酒一飲而盡。
而在李鳳喝酒的時候,隔壁座的人偶然通過那麵紗瞧見了李鳳的麵容。
他們愕然發現,那人的長相竟然和剛剛那位姑娘有幾分相似。
座中有人突然感慨道。
“是啊,好美!”
蘇清歡也情不自禁地回應道。
那人接著說道:“好一篇絕美文字,句句用春江花月夜妝成一篇絕美文字,動人心脾。”
……
你說的是這個美啊,合著咱兄弟說的不是一回事!
座中人驟然聽到《春江花月夜》,許多人都還沉浸在詩句構造出的那番絕美意境中。
隻有廖廖幾個人注意到了蘇眉的麵紗已經掉落。
他們看到蘇眉真容的一瞬間,和蘇清歡一樣,目光都不由呆住了。
但和蘇清歡不同的是,他們在呆愣過後,趕緊將目光移開,生怕讓別人瞧見自己“登徒子”的模樣。
而隻有蘇清歡一瞬不瞬。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美色當前,反倒畏縮,豈不是忘了當初來參加這“問道長安”的本意。
李殊眉巧笑嫣然,她的目光也不在別處,隻在蘇清歡身上和當空的明月間流連。
“這《春江花月夜》果然是節節相生,每四句一換韻,平仄變換,音律和諧。”有人說道。
“哦。”蘇清歡漫應道。
“雖然這詩處處提及春江花月,但絲毫不顯重複,不見斧鑿之痕,真是造化之工。”
“哦。”蘇清歡又漫不經心地答了一句,全然不在意他的呆愣模樣落在別人的眼中,而李殊眉的眼光也在他身上逡巡不去。
張緒激動地說道:“在下以為這詩堪稱大乾第一,諸位以為如何?”
蘇清歡一愣,第一?
聞一多曾誇讚《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這一評價在後世甚為流行,這篇詩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第一。
但實際上,張若虛這篇《春江花月夜》在明代以前關注的人並不是很多,唐朝的選本基本都未選錄,詩話也少有提及。這首詩還是在明代以後才逐漸為大家推崇。
而且,張若虛流傳到如今的詩隻有兩篇,一篇正是《春江花月夜》,另一篇則是《代答閨夢還》。張若虛生平不為人所知,他能為後人所記得也是仰賴這首《春江花月夜》。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春江花月夜》不為所重,又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春江花月夜》被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些人覺得這詩美極了,帶給他前所未有的美感。有些人又覺得這詩太普通,文字平平無奇,根本當不上現在的名聲。
但撇去這些曆史,隻是樸素地去審視《春江花月夜》。
它當然是一篇好詩,光是其讓無論懂不懂詩的人都能產生那種美感,就遠遠勝過旁的詩了。
雅俗共賞,靈愚共感,就是許多詩無法企及的。
而且這詩是寫在初唐,那正是詩歌將要開辟出新天地的時候,詩歌將要達到前所未有高峰的時候。這樣一篇在美感,在立意,都有所突破的詩歌,意義就更是非凡。
正如莫言的那個比喻一樣,我以為各種文體均如鐵籠,籠著一群群稱為“作家”或者“詩人”的呆鳥。大家都在籠子裏飛,比著看誰飛得花哨,偶有不慎衝撞了籠子的,還要遭到笑罵呢。有一天,一隻九頭鳥用力撞了一下籠子,把籠內的空間擴大了,大家就在擴大了的籠子裏飛。又有一天,一群九頭鳥把籠子衝破了,但它們依然無法飛入藍天,不過是飛進了一個更大的籠子而已。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張若虛和初唐四傑一樣,也是擴大了詩歌範圍的九頭鳥。
無論看不上的人如何看不上,終究不妨礙《春江花月夜》如長江黃河一樣,流傳萬古。
但盛唐詩歌的高峰一個高過一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當然也是足以與他們並峙的高峰。
但後世人的眼光各有不同,有人喜歡險的,有人喜歡奇的,有人喜歡秀的……
何必非要說《春江花月夜》是什麽第一。
何須是第一?何必是第一?
哪有什麽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
想到這裏,蘇清歡情不自禁地開口道:“嗬嗬,在詩歌中,哪裏有什麽第一,或者篇篇都是第一。”
張緒聽了蘇清歡的話先是一愣,但想來這小子也是個有慧根的,想了一會兒,就明白了蘇清歡這話的意思。
“蘇公子大胸襟,吾等不及。”
但張緒的話,蘇清歡已經沒功夫回應了,因為他必須得去赴約了。
在剛剛蘇清歡說話的時候,李殊眉轉身就走,而她臨走的回眸,分明是示意蘇清歡跟上去。
蘇清歡當然可以選擇當一個呆子,就此回家,省得再平白多出許多事來。但他的腿好像並不這麽想,根本不聽他使喚,緊跟著李殊眉就走了出去。
見蘇清歡出去,座中人這才發現不僅是蘇清歡,連那位蒙著麵紗的姑娘都不在了。
“咦,那位姑娘呢?蘇公子這《春江花月夜》一出,那位姑娘也該除去麵紗了吧!”
“人家姑娘剛剛就除去麵紗了,兄台你聽詩聽得太認真了!”
“啊?怎麽沒人告訴我啊!那姑娘長相如何?”
“雪為肌骨,月為精神,想來天上仙女,不外如是。”
那人一聽,立馬捶胸頓足,“蘇公子誤我啊!”
曾經看《鐵甲小寶》隻顧看那幾個鐵疙瘩的人成年後的後悔,想來和今日這些人的心情大致相同。
瞬間,場中一片哀嚎後悔之聲。
就連剛剛見過了李殊眉真容的人,也後悔沒有多看幾眼,現在找誰說理去。
“李兄,你覺得蘇公子和公主有幾成可能?”趙玉娥向李鳳問道。
“唔……本來我覺得隻有八成,但看蘇兄剛剛的反應,我覺得現在有十成了。”
“嗬嗬,有這麽高啊?”
“我那妹妹立於天下任何女子前,亦是不愧,蘇兄如何能招架得住。
而且我隻是好色,蘇兄則是多情而好色,他成為我妹夫是遲早的事情。”李鳳笑著將酒杯裏的酒一飲而盡。
而在李鳳喝酒的時候,隔壁座的人偶然通過那麵紗瞧見了李鳳的麵容。
他們愕然發現,那人的長相竟然和剛剛那位姑娘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