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韜和蘇清歡的幾句口角吸引了場中大多數人的目光。


    蘇清歡站起身來,眾人見他竟然是個風采翩翩的美男子。豔羨之餘,更好奇他會說出怎樣的言論。


    蘇清歡開口道:“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眾人聽到這幾句話,心中無不凜然,這人這幾句話說的當真不凡。


    而那位黑紗遮麵的姑娘的眼睛中更是閃過一絲異彩。


    “世上之人正如良材處於這天地熔爐之內,被鑄成了不同的器皿。有的人成了詩人才子,有的人成了勇將銳卒......”


    蘇清歡正講話時,有人出言打斷道:“問你學文好還是學武好,說話這麽彎彎繞繞。你怎麽不從盤古開天辟地開始講起?”


    “兄台莫急,正要說呢。幾句話的耐心兄台也沒有嗎?”蘇清歡不以為意地說道。


    “其實學文也好,學武也罷,隻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做個有用之人,依在下看來,就是好事。”


    聽了蘇清歡的話,龍韜哂笑道:“我還以為你能說出什麽高論,原來還是人盡其才的廢話。”


    “嗬嗬,人盡其才確實是廢話。”


    蘇清歡說出這句話讓龍韜也有點愣神,但他接下來的話就讓龍韜怒目圓睜。


    “畢竟對在座諸位而言,能夠人盡其才,做個有用之人,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在下又豈敢對諸君報更高的期望?”


    蘇清歡語氣中的不屑之意,讓在座所有人無不氣血上湧,一時群情激憤。


    小玉有點被眾人的架勢嚇到了,慌張地扯了扯蘇清歡的衣袖。


    蘇清歡拍了拍小玉的手,安撫了下她緊張的情緒,接著說道:


    “諸位先莫要著急動怒,等聽在下說完,若在下說的不對,那時再動怒也不遲。”


    “你今天若是不能讓我等信服,我今天就讓你知道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


    蘇清歡自信開口道:“諸位今天在這兒討論的問題,就好比是在討論做一隻毛筆好?還是做一把寶劍好?


    其實無論諸位選了毛筆還是寶劍,依在下看來,都乃小人之見,而非君子之見。”


    “嗬嗬,那你倒說說君子之見又當如何?”龍韜冷笑道。


    “君子不器!”


    四字鏗鏘有力,振聾發聵。


    這四個字乃孔夫子所說的話,在座的人自然都知道,但大部分人並未深想過其中的含義。


    蘇清歡接著說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孔老夫子的得意門生子貢曾問孔子,賜也何如?(您覺得我怎麽樣?)


    孔老夫子答道,汝器也。(你是堪為重用的大器。)


    子貢繼續追問道,何器也?(那我到底是什麽器?)


    孔老夫子答道,瑚璉也。(你乃用在祭祀之上的國之重器。)


    就連子貢如此人物,也隻得為瑚璉,為國之重器,卻遠遠達不到君子不器。諸位與子貢相比又如何呢?”


    “你說的這些話故弄玄虛,說的人雲裏霧裏。那你倒是說說怎麽才算得上君子不器?”又有人質疑道。


    “嗬嗬,這個自然。


    依在下看來,君子當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大家皆知他乃非凡之人,但無人敢斷言,他日後隻可做什麽用。”


    聽到這裏,眾人也隱約聽明白了蘇清歡的觀點。


    但蘇清歡的話還在繼續: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大家都在天地的熔爐之中被鑄成形,有人踴躍說道,我將作那毛筆,寫盡文采風流。有人急切言道,我將作那寶劍,上陣殺敵。但諸位可知,真正的君子又會說什麽?”


    眾人無一應答。


    隻聽蘇清歡說道:“真正的君子會這樣說......”


    蘇清歡頓了一頓,而眾人無不屏息以待。


    “如令區別妍媸,願為軒鑒;倘使削平禍亂,請就幹將。”


    如果要辨別賢與不肖,請將我鑄成明鏡;假使要平定災禍叛亂,那就將我鑄成寶劍幹將。


    聽到蘇清歡這句話,座中人無不動容。


    這是何等的胸懷!


    這是何等的誌向!


    何為君子不器,這就是君子不器。


    眾人都在細細的品味著那句話,“如令區別妍媸,願為軒鑒;倘使削平禍亂,請就幹將。”


    當別人還在爭論被鑄成哪個器具更好時,他卻說願為軒鑒,請就幹將。


    蘇清歡所念的這句話真正的作者是範仲淹,寫在他的《金在鎔賦》裏。範仲淹一生的誌向,從這句話中就可窺見一二。


    這話如果從別人嘴裏說出來,那可能是在吹牛。但範仲淹卻用他的一生告訴你,他就是這般人。


    範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他也跟著繼父改名為朱說。


    二十六歲時,範仲淹中第,從司理參軍這種從九品的芝麻小官一步一步做起,曆任縣令、通判、知州......一路做到參知政事。


    範仲淹的詩文成就自不必說,他的領軍打仗能力也極強。


    西夏的兵部曾說“小範老子胸中自有數萬兵甲”,在範仲淹戍邊西北時,西夏人頭痛不已。


    當時宋朝那些名人,無論和範仲淹政見是否一致,都對範仲淹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王安石說範仲淹是“一世之師”。


    蘇軾誇讚範仲淹,“出為名相,處為名賢。樂在人後,憂在人先。經天緯地,闕諡宜然。賢哉斯詣,軼後空前。”


    黃庭堅曾說,“範文正公,當時文武第一人。”


    開天辟地的偉人也曾誇讚過,“中國曆史上有些知識分子是文武雙全,不但能夠下筆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戰。範仲淹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


    蘇清歡說道:“所以依在下看來,諸君聚集於此,說什麽學文好學武好,爭論不休,豈不見笑於大方之家。”


    聽到蘇清歡的話,眾人這才如夢方醒。


    “兄台高論,龍韜拜服。”剛剛一直看蘇清歡不順眼的龍韜,這時也真誠說道。


    而那位黑紗遮麵的姑娘也帶起一陣香風,盈盈走到蘇清歡身邊。


    “妾身受教!”


    而聽到那位姑娘聲音的一瞬間,蘇清歡的眼睛立馬大了起來。


    “蘇......”


    那位姑娘眼睛像是會說話似的,看向蘇清歡。


    蘇清歡立馬把未說出的話咽回了肚子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若我穿越,倚紅偎翠,做個小詩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小章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小章魚並收藏若我穿越,倚紅偎翠,做個小詩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