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費苦心君子愛甚,說情話女兒羞死
若我穿越,倚紅偎翠,做個小詩仙 作者:一隻小章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裴子野撇了撇嘴,黃口小兒,也學老夫說話。就是不知道這文章作的怎麽樣?
魏薑既緊張又期待地看著場中,她也不知道場中的小白能作出一篇什麽樣的文章。
魏家以詩書傳家,魏薑的詩文水平自然不低。
剛剛蘇清歡雖然已經念了一首詞,但她還是難以相信蘇清歡是一個詩文高手。
蘇清歡望了一眼簾後緊張兮兮的魏薑,輕笑了一下。
傻姑娘,你且聽好了!
“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豔色,期有德於傳聞......”
多麽瑰麗清逸的身姿,有著當世無比的超群。顯露出你傾國傾城的絕美,還有美德在人們口中交相傳聞。
裴子野一聽開篇這幾句,立馬向旁邊的人說道:“不過爾爾,又是誇讚容貌的陳詞濫調。”
而其他人自然紛紛稱是。
蘇清歡的聲音清晰而透亮: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
悲歎晨曦容易變成黃昏,感慨人生從來充滿苦辛。人都會在百年後逝去,為何還要歡樂稀少而憂愁頻頻?
裴子野不禁皺眉道:“這幾句似乎有點兒意思。”
“......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
想要與她結下山盟海誓,又害怕失禮而裹足不前。想等到鳳鳥為我傳情,又害怕別人在先而錯過姻緣。
聽到這裏,裴子野已經沉默不語,而其他人眉頭更是紛紛皺出結來。
隻有魏薑臉紅撲撲地興奮不已。
“薑兒你看看你,比讓你自己作都要緊張。”
“寶兒姐,你又取笑我。我隻是怕小白作不好嘛。”
殷寶兒歎道:“聽了這開篇,情思繚繞,層層遞進,確實不錯。我也有點期待他的下文了。”
蘇清歡念的正是陶淵明的《閑情賦》。
說起陶淵明的《閑情賦》,也真是一朵奇葩,罵的人大有人在,誇的人也大有人在。
罵的人覺得寫得太過豔麗,不符合陶淵明的個人風格,容易把人教壞。
比如昭明太子蕭統就曾說:“白璧微瑕者,惟在《閑情》一賦。楊雄所謂勸百諷一者,卒無諷諫,何必搖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
他就說這《閑情賦》是陶淵明作品裏的瑕疵,沒寫這篇就好了。
方東樹曾說:“如陶淵明《閑情賦》,可以不作,後世循之,真是輕薄淫褻,最誤子弟。”
他就說要是學了陶淵明的《閑情賦》,遲早變壞。
誇的人則覺得《閑情賦》好色而不淫,像這樣的文章,就該多寫。
比如蘇東坡曾說:“淵明《閑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
蘇東坡就公然抨擊蕭統,說他是小孩子不懂亂說。
又比如魯迅先生曾說:“陶潛先生,在後人的心目中,實在飄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裏,他卻有時很摩登,‘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竟想搖身一變,化為‘啊呀呀,我的愛人呀’的鞋子,雖然後來自說因為‘止於禮義’,未能進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亂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膽的。”
蘇清歡自然是站東坡兄和魯迅先生這邊的。
那這《閑情賦》究竟怎麽個大膽法,怎麽個摩登法,且看接下來《閑情賦》整篇文章最具華彩的部分。
蘇清歡清了清嗓子,繼續念道:
“......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
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禦,方經年而見求!
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
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
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
想化作你衣上的領,熏染著你螓首的芳香。但在夜晚你就要脫衣而去,隻留我挨過這秋夜漫長。
想化作你裙上的束帶,輕輕係著你纖細的腰身。但節氣冷暖自有變化,你終究會脫掉舊衣而去換新。
想化作你秀發上的油澤,輕輕拭著你肩上的秀發飄飄。但每在你沐浴時,隻有我忍受著沸水衝刷的煎熬。
想化作你眉上的青黛,隨著你的瞻顧而飛揚。但脂粉從來喜歡的是新畫,我終究會消弭於你下一次的華妝。
想化作你臥榻上的涼席,安放你柔弱的身軀在每一個夏秋。但涼席終究會被取代,一年我隻能得見一次你的溫柔。
想化作絲線成為你的素履,隨著你的玉足輕移挪轉。但人的行走總是有限,我終究會被空空丟棄在你的床前。
想化作白日裏你的影子,隨著你的身形而南北西東。但樹木下到處都是涼蔭,我終究沒法做到對你時時陪同。
想化作燃在夜裏的蠟燭,默默照著你清麗的姿容。但當太陽光彩重生,我終究會被吹滅不見這白晝的光明。
想化作你手中的扇,在你的柔夷裏為你送來絲絲涼風。但當晨起已見白露,我隻能遙望著你的衣袖再不在你的手中。
想化作桐木,被雕鏤成你膝上的鳴琴。但人總是樂極生悲,你終究會推開我停下那讓你傷感的琴聲。
當蘇清歡將這“十願”念完,凡是聽懂的,都驚呆了。
在這時代,誰曾聽過這般大膽熱烈的句子。
我想做你的鞋,我想做你的衣領,我想做你的眉上的青黛......
同樣的意思要是從一般人嘴裏說出來,那絕對是下流還賤格。
但是這詞句寫的如此華美,而且十願後麵都是轉為擔心,讓人立馬覺得用情至深。
太大膽了,太熱烈了。
這個時代的女的,有一個算一個,哪裏聽過這樣的情話。
而簾子後魏薑的臉早已經紅到要滴血。
魏薑既緊張又期待地看著場中,她也不知道場中的小白能作出一篇什麽樣的文章。
魏家以詩書傳家,魏薑的詩文水平自然不低。
剛剛蘇清歡雖然已經念了一首詞,但她還是難以相信蘇清歡是一個詩文高手。
蘇清歡望了一眼簾後緊張兮兮的魏薑,輕笑了一下。
傻姑娘,你且聽好了!
“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豔色,期有德於傳聞......”
多麽瑰麗清逸的身姿,有著當世無比的超群。顯露出你傾國傾城的絕美,還有美德在人們口中交相傳聞。
裴子野一聽開篇這幾句,立馬向旁邊的人說道:“不過爾爾,又是誇讚容貌的陳詞濫調。”
而其他人自然紛紛稱是。
蘇清歡的聲音清晰而透亮: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
悲歎晨曦容易變成黃昏,感慨人生從來充滿苦辛。人都會在百年後逝去,為何還要歡樂稀少而憂愁頻頻?
裴子野不禁皺眉道:“這幾句似乎有點兒意思。”
“......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
想要與她結下山盟海誓,又害怕失禮而裹足不前。想等到鳳鳥為我傳情,又害怕別人在先而錯過姻緣。
聽到這裏,裴子野已經沉默不語,而其他人眉頭更是紛紛皺出結來。
隻有魏薑臉紅撲撲地興奮不已。
“薑兒你看看你,比讓你自己作都要緊張。”
“寶兒姐,你又取笑我。我隻是怕小白作不好嘛。”
殷寶兒歎道:“聽了這開篇,情思繚繞,層層遞進,確實不錯。我也有點期待他的下文了。”
蘇清歡念的正是陶淵明的《閑情賦》。
說起陶淵明的《閑情賦》,也真是一朵奇葩,罵的人大有人在,誇的人也大有人在。
罵的人覺得寫得太過豔麗,不符合陶淵明的個人風格,容易把人教壞。
比如昭明太子蕭統就曾說:“白璧微瑕者,惟在《閑情》一賦。楊雄所謂勸百諷一者,卒無諷諫,何必搖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
他就說這《閑情賦》是陶淵明作品裏的瑕疵,沒寫這篇就好了。
方東樹曾說:“如陶淵明《閑情賦》,可以不作,後世循之,真是輕薄淫褻,最誤子弟。”
他就說要是學了陶淵明的《閑情賦》,遲早變壞。
誇的人則覺得《閑情賦》好色而不淫,像這樣的文章,就該多寫。
比如蘇東坡曾說:“淵明《閑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
蘇東坡就公然抨擊蕭統,說他是小孩子不懂亂說。
又比如魯迅先生曾說:“陶潛先生,在後人的心目中,實在飄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裏,他卻有時很摩登,‘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竟想搖身一變,化為‘啊呀呀,我的愛人呀’的鞋子,雖然後來自說因為‘止於禮義’,未能進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亂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膽的。”
蘇清歡自然是站東坡兄和魯迅先生這邊的。
那這《閑情賦》究竟怎麽個大膽法,怎麽個摩登法,且看接下來《閑情賦》整篇文章最具華彩的部分。
蘇清歡清了清嗓子,繼續念道:
“......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
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禦,方經年而見求!
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
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
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
想化作你衣上的領,熏染著你螓首的芳香。但在夜晚你就要脫衣而去,隻留我挨過這秋夜漫長。
想化作你裙上的束帶,輕輕係著你纖細的腰身。但節氣冷暖自有變化,你終究會脫掉舊衣而去換新。
想化作你秀發上的油澤,輕輕拭著你肩上的秀發飄飄。但每在你沐浴時,隻有我忍受著沸水衝刷的煎熬。
想化作你眉上的青黛,隨著你的瞻顧而飛揚。但脂粉從來喜歡的是新畫,我終究會消弭於你下一次的華妝。
想化作你臥榻上的涼席,安放你柔弱的身軀在每一個夏秋。但涼席終究會被取代,一年我隻能得見一次你的溫柔。
想化作絲線成為你的素履,隨著你的玉足輕移挪轉。但人的行走總是有限,我終究會被空空丟棄在你的床前。
想化作白日裏你的影子,隨著你的身形而南北西東。但樹木下到處都是涼蔭,我終究沒法做到對你時時陪同。
想化作燃在夜裏的蠟燭,默默照著你清麗的姿容。但當太陽光彩重生,我終究會被吹滅不見這白晝的光明。
想化作你手中的扇,在你的柔夷裏為你送來絲絲涼風。但當晨起已見白露,我隻能遙望著你的衣袖再不在你的手中。
想化作桐木,被雕鏤成你膝上的鳴琴。但人總是樂極生悲,你終究會推開我停下那讓你傷感的琴聲。
當蘇清歡將這“十願”念完,凡是聽懂的,都驚呆了。
在這時代,誰曾聽過這般大膽熱烈的句子。
我想做你的鞋,我想做你的衣領,我想做你的眉上的青黛......
同樣的意思要是從一般人嘴裏說出來,那絕對是下流還賤格。
但是這詞句寫的如此華美,而且十願後麵都是轉為擔心,讓人立馬覺得用情至深。
太大膽了,太熱烈了。
這個時代的女的,有一個算一個,哪裏聽過這樣的情話。
而簾子後魏薑的臉早已經紅到要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