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太上皇不做,去做和尚。


    如今,又來了個英王,不到而立之年便擺出一副四大皆空的嘴臉。這秦家還真有佛緣。


    蕭緯撇撇嘴,帶著秋蓮從觀音殿後門離開。


    英王目送她的背影走遠,怔了許久。正預備閉目打坐,卻見蕭國公夫人領著一個嬤嬤疾步行來,神情哀傷,似是剛哭過。


    蕭國公夫人出自江南大族金家,以詩禮傳家,族中子弟多讀書種子。金夫人本人,年輕時亦頗負才名。


    英王乃是皇子,見到臣子家眷無須起身,便仍盤腿坐著。閉目等了片刻,金夫人卻還未過來行禮。


    英王這才睜眼,原來金夫人已直接撲到香案下,低聲哀泣。


    “夫人莫要傷心了,大師這是功德圓滿,您又何必自苦?”旁邊的嬤嬤遞上帕子勸道。


    主僕二人竊竊私語,似根本不知曉,英王就在和尚堆中坐著。


    英王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白袍,又瞅了一眼身旁的經幡柱,的確容易叫人看錯眼。


    但是今日來替三了禪師祭奠的,隻有金夫人一個看漏,其他知情的夫人,進了道場都是先過來行禮。


    英王有些訝異,金夫人竟如此信奉三了禪師麽?傷心到對周圍人視而不見了。


    更奇怪的是,蕭緯才剛走片刻。既然祭奠,母女倆為何不一同過來。


    英王忍不住猜測起來。蕭家的怪異之處,一直不少。第一點就是,蕭家兒郎個個善武,蕭家媳婦幾乎都是一個模子。


    歷任國公,娶媳婦皆是從外地娶,且都是書香門第的嫡次女,脾氣溫順,蕙質蘭心。光是這條,就不符合京裏大戶人家的規矩。譬如他的姑姑長公主,給王家子女挑親,心心念念都要從京城挑,其他六部官員、內閣老臣亦是如此。


    婚姻結的是兩姓之好,京城的人脈、京城的關係,必然勝過外地官員,即便外地大族、即便他們子女成器,亦比不上京城土生土長的人家。


    蕭家偏偏反其道行之。歷代兒媳婦都是外地嫁來,且嫁進京便關起門過日子,不太往外走動。


    有兵權固然好,但武將養兵自重、結黨營私也是帝王之患,尤其蕭家既有爵位又有兵權。這一點,恐怕是蕭家祖上規定,為了讓帝王安心,尚且說得通。


    第二點就怎麽看怎麽怪異。蕭家人丁太單薄,單薄得過分。


    世家世家,最重的便是開枝散葉,廣交親故,以謀得家族壯大,子孫後代同氣連枝,然而蕭家五代單傳,往上數,歷代隻有一兒一女,這實在值得探究。


    難不成這也是蕭家家規所定?英王胡思亂想一陣,暗暗搖了搖頭。


    那頭蕭緯已行至觀音殿後門。兩旁都是工整成行的花圃菜園,大清寺百來號人,以及香客們的齋飯,都靠寺裏這些田地自給自足。


    沿著往下的細長石階走上一刻鍾,才算徹底出了觀音殿。風景豁然開朗。不遠處那條湖,不就是貫通大清寺和太一宮的鳳嬉湖嗎?


    此刻,還叫半城湖。


    蕭緯望著綠澄澄的湖麵,胸口微熱。當初她小手一揮,免除戰後三年田賦,百姓替她請命,欲將京城四條主街和這條繞城半圈的湖更名,特地上了一封萬民書。這封載著萬千百姓心意的萬民書,正是百姓呈給三了禪師,禪師再親自送進宮。


    最後,內閣大臣和她這個太後,同批一個“準”。


    如兮說她享了兩世尊榮,可兩世的結局,她都是怨恨而死。帶著對周韻音的恨,對玉檀的愧,以及,以及對秦壁不能回憶、不能提及的痛。


    “小姐,小姐,不好了。”隔著一座老遠石橋,秋桂慌慌張張邊喊邊跑。


    蕭緯思緒被打斷,還未發話,秋蓮已經上前去迎了。


    “慢點跑,小姐不是說了,幹什麽都不能急。”秋蓮似嗔非嗔衝著秋桂擠眉,手上卻溫柔去理秋桂跑亂的鬢角。


    秋桂咽了口口水,鎮靜下來。看了看四麵,悄聲說道:“那個靈童不見了。奴婢找了禪房、後山,又問了許多小和尚,都說有三四天沒見他了。”


    這三四天,秋棠她們正好忙著查金桂園的事。


    蕭緯便問:“一個活生生的人不見,都沒人關心?”


    “他們說那是三了師父的關門弟子,平日不長住寺裏,經常來無影去無蹤。”


    蕭緯想了想,特地往方丈院走了一遭。一番細問,那個靈童的確不是廟裏的,也隻落了發,未曾點疤,平日同其他和尚甚少說話。三了突然圓寂,靈童怕是傷心太過,自己走掉了。


    而且,聽方丈的口氣,那沙彌是三了的關門弟子,天生聰慧非常,身上從不缺銀子,根本不必旁人操心。


    蕭緯隻好將此事暫時放下。畢竟,這個靈童和她非親非故,上輩子也沒聽說過,不過是替以後留心罷了。


    回到廂房後,見金夫人比上午還要愁眉不展,問道:“娘到底怎麽了,心事重重的?上午女兒沒來得及細問,這會您好好說說。”


    金夫人揪住蕭緯的手:“昨夜,你是不是調動霍將軍去關人了?”


    蕭緯反手牽住金夫人,笑著安撫道:“娘您放心,女人什麽時候闖過收拾不了的禍事,心裏有數呢。”


    跟著瞧了瞧窗外。秋蓮說了,靳家老夫人也在大清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哀家復哀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七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七劃並收藏哀家復哀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