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305毫米炮彈鬼使神差的命中露國遠東艦隊旗艦太子號戰列艦前桅根部。
猛烈的爆炸摧毀了太子號戰列艦的信號台,正站在外麵觀察的艦隊司令以及多名參謀人員當場戰死,艦長重傷。稍後又有一發炮彈摧毀了太子號戰列艦的航海艦橋,使得操舵裝置卡死,艦體不受控製向左偏轉,直接闖入己方編隊導致隊形大亂。
在北海洋麵上轉圈的太子號戰列艦濃煙滾滾,遠遠的看過去如同人間煉獄。其艦體劇烈轉向的時候,因為重心過高幾近傾覆。
形勢陡轉之下,剛剛還在集火聯合艦隊旗艦三笠號的遠東艦隊瞬間失去指揮,所有人都認為旗艦已經完了,他們的士氣跌落到穀底,隻能各自為戰四散而逃。
這時候,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靠目視無法分辨雙方艦隻。
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判斷露國遠東艦隊會繼續逃向海參衛港,他下令戰列艦、巡洋艦等主力艦退出戰鬥,避免發生誤傷事件或者碰撞事故,使用航速較快的驅逐艦、魚雷艇跟進夜襲。
東岸海軍驅逐艦、魚雷艇部隊再次粉墨登場,像惡狼似的撲了上去。
東露戰爭爆發以來,東岸聯合艦隊與露國遠東艦隊有過三次大規模交火,分別是2月初的不宣而戰,8月中旬的第一次突圍戰役以及正在進行的第二次突圍戰役。
其高潮部分都是派遣驅逐艦、魚雷艇部隊對露國遠東艦隊主力進行魚雷攻擊,結果也驚人的相似。
東岸人的輕型軍艦追著露國遠東艦隊的主力艦到處亂跑,各種搶人頭,魚雷打了無數發,戰果……不提也罷。
東露戰爭結束後,路遠曾在《海鏡報》上撰文分析東岸海軍驅逐艦和魚雷艇部隊表現如此差勁的原因:
東岸海軍規模膨脹太快,兵源素質跟不上。
英東戰爭結束後,東岸海軍將絕大部分經費用於購買軍艦,短短幾年的時間,其戰列艦和巡洋艦數量直接翻了三倍。
軍艦不是裝飾品,買回來需要進行維護保養,支付船員俸薪,還要進行戰備訓練,於是軍官培養方麵的開支被壓縮到極致。
海軍軍官的培養模式與陸軍截然不同,以成本高難度大周期長著稱,減少投入意味著東岸海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缺乏訓練有素的軍官。
這些負麵影響在東岸驅逐艦、魚雷艇等二線部隊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不合格的軍官們不僅膽小怕死,還缺乏基本的戰術素養,縱然抓住戰機也無法取得戰果。
以上都是後話。
上半夜,完成戰略轉向的露國遠東艦隊戰列艦分隊花費不少時間重新組織隊列,順勢撤回遼南港;巡洋艦分隊轉向東南,從東岸海上包圍圈最薄弱的地方突圍。期間不斷有軍艦掉隊失散,也有之前走散的軍艦匯入,場麵十分混亂。
東岸聯合艦隊這邊同樣陷入混亂的狀態,許多軍艦隻顧著追擊露國軍艦從而走散,另外在北海多個方向上都有發現露國“殘餘”軍艦甚至發生交火的報告,與入夜前後發動魚雷攻擊的驅逐艦、魚雷艇部隊匯報的戰果大相徑庭,司令官東鄉隻好下令收攏軍艦。
大英巡洋艦隊暫時還不知道突圍海戰已經爆發,北上和南下兩個編隊繼續在北海洋麵上高速航行,並通過北籌號巡洋艦上安裝的進口馬可尼式無線電報機中轉,收到遲來的海軍部回複指令。
初代無線電報機最大使用距離也就兩百公裏的樣子……
次日2:21分,路遠率領的巡洋艦隊北上編隊抵達葫蘆港,龍威號、北容號、建康號三艘軍艦借著血紅色的月光駛入港內,四艘驅逐艦則留在港外巡邏警戒。
6:10分,華號驅逐艦報告說在葫蘆港東南方向海域發現一艘外形與龍威號裝巡十分相似的軍艦。
守在龍威艦司令塔內徹夜無眠的艦隊司令部輔佐軍官和龍威艦軍官呼吸粗重起來,因為滿世界能與龍威艦“撞臉”的隻有……
“是露國遠東艦隊的巴揚號大型裝甲巡洋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看起來寵辱不驚的路遠身上,眼神裏有崇拜、敬畏和一絲絲的後怕!
既然被堵在遼南港內的露國巴揚號裝巡突然出現在葫蘆港外海,至少說明遠東艦隊在昨天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突圍。
剛剛接手巡洋艦隊的路副統製官壓上他所有的威望,抗下違反海軍章程的罪名,絲毫沒有顧忌他在海軍的前途,不惜逼著各船管帶站隊跟隨他先斬後奏出海行動。
他們原本還不能理解路遠如此急躁和固執的緣由,現在看來,大英海軍第一戰略專家的判斷實在是太精準了。若非路副統製官一再堅持,許多人可能會因此抱憾終身!
艦隊司令部輔佐軍官和龍威艦軍官對路遠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潮澎湃的他們預感到自己正在創造偉岸的奇跡,磨刀霍霍準備追隨路遠在葫蘆港大幹一場。
“作為撿漏對象,巴揚號裝巡實在太合適了!”
路遠臉上的風輕雲淡還真不是裝的,找回加入海軍初心的他對於巴揚號給出自己的判斷。
在路遠看來,炮艦、驅逐艦、魚雷艇這些小型軍艦撿漏固然容易,但是對於巡洋艦隊乃至於大英海軍實力的提升意義不大;戰列艦動手腳的難度又太大,戰敗方恐怕不願意接受大英海軍扣押,戰勝方也不放心由大英海軍來監視控製。
而大型裝甲巡洋艦和大噸位的穹甲巡洋艦則是最好的撿漏對象,繳械扣押和戰後動手腳難度沒那麽大,對巡洋艦隊乃至於大英海軍實力的提升又很有幫助。
路遠對他的下屬揮了揮拳頭,殺氣騰騰道:
“通知華號驅逐艦跟蹤監視巴揚號,龍威、北容和建康三艦做好戰鬥準備,等巴揚號進入港內直接控製起來並展開外交談判,爭取以最快的時間扣押這艘裝巡。龍、青、犀三艘驅逐艦注意前出警戒,重點搜索可能尾隨而來的東岸軍艦!”
就在路遠靜靜等待巴揚號自投羅網的時候,兩個壞消息接踵而至。
6:37分,負責跟蹤監視巴揚號裝巡的華號驅逐艦匯報了第一個壞消息。
巴揚號裝巡在葫蘆港東南方向的淺水區域擱淺了……
提到巴揚號裝巡就不得不提到新曆897年為了應對正在擴軍的東岸海軍,露國政府調撥三千萬露布分別向高西和普國各訂購兩艘軍艦的擴軍行動。
這四艘軍艦在東露戰爭期間分別以不同的方式聲名遠揚。
例如向普國訂購的六千噸級瓦良格號穹甲巡洋艦,作為仁川分艦隊旗艦被東岸海軍圍困,多次拒絕投降並選擇出港迎戰,擊沉東岸一艘驅逐艦,擊傷三艘巡洋艦後因為突圍無望選擇自沉。
又比如向高西訂購的巴揚號大型裝甲巡洋艦。
這艘七千六百噸級的裝巡於新曆898年12月開工建造,新曆902年10月完工,自服役以來一向運氣爆棚。
露國向高西訂購的兩艘軍艦由同一家造船廠建造,另一艘因為質量問題服役後小毛病不斷,而巴揚號裝巡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戰備狀態。
新曆904年2月,東露戰爭爆發,巴揚號裝巡成功避開東岸海軍的魚雷偷襲,避開聯合艦隊的艦炮轟擊。
新曆904年4月,巴揚號裝巡出港接應偵查歸來的驅逐艦,在東岸秘密布下的水雷裏行動自如,而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卻直接觸雷爆炸沉沒,勝利號戰列艦也挨了一顆水雷導致左舷嚴重進水。
新曆904年8月,巴揚號裝巡在第一次突圍戰役毫發無傷,第二次突圍戰役隻中了幾發中小口徑炮彈,艦體硬化裝甲和均質裝甲上連稍微深一些的凹痕都沒有。
夜幕降臨後,巴揚號艦上的官兵看到東岸驅逐艦和魚雷艇部隊趁著入夜前最後那一點亮光,如狼群一般對遠東艦隊所有體型較大的軍艦發動魚雷攻擊。
作為獵物之一的巴揚號再次躲過東岸驅逐艦的魚雷攻擊,順利甩開聯合艦隊的追擊,徹底消失在如墨的夜色中。
此役巴揚號有驚無險,可是其艦上的官兵還是被打斷了脊梁骨,抽走所有精神氣,失去作戰意誌。他們認為遠東艦隊凶多吉少,既不敢繼續東進,通過對馬海峽和東岸海抵達北方的海參衛港,也不敢直接返回遼南港,擔心聯合艦隊那些航速極快的驅逐艦和魚雷艇部隊會提前抵達遼南港,埋伏在遼南港狹窄的航道上。
這時候,這艘大型裝甲巡洋艦上的官兵想起來上半年發生的定海縣遼郡號事件。
<a href="http:///"></a>
大英帝國對解除武裝的遼郡號炮艦官兵妥善處置給露國遠東艦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巴揚號麵臨絕境的時候多了一種選擇。艦長決定調轉航向,繞過遼南港,逃往相對偏僻荒涼的葫蘆港。
經過一夜的航行,巴揚號橫穿危機四伏的北海,成功抵達葫蘆港附近並耗盡所有運氣。
8月29日清晨,巴揚號主桅上的瞭望員報告說在軍艦側後方發現一艘搜索過來的小型軍艦。
巴揚號艦長誤以為對方是東岸海軍尾隨而來的哨艦,在對葫蘆港海域水文地形情況並不熟悉的前提下貿然加速,試圖加速逃入葫蘆港,結果在距離葫蘆港主航道不到七公裏的淺水區擱淺。
直到那艘小型軍艦抵近監視,桅杆上飄揚著的黃龍旗清楚可見,巴揚號艦長才知道自己大擺烏龍,悔恨不已。
值得慶幸的是巴揚號舵機等關鍵設備沒有損壞,船底輕微受損略有滲水,還在抽水機可以應對的範圍內。巴揚號艦長鬆了一口氣,向大英海軍求助。
6:49分,路遠下令龍威號、北容號、建康號三艘軍艦出海救援的時候,留守海濱港的北容號巡洋艦使用無線電報機接力轉發信息,告知他另外一個壞消息。
老上司林學謙率領巡洋艦隊南下編隊抵達山北海域後,發現露國太子號戰列艦遭受重創並且就停泊在山北港,東岸海軍的宇治號炮艦也尾隨而至。
“看來這場突圍戰役是露國人輸了!”左匡生走過來說道。
結合山北港那邊的情報,巡洋艦隊總算是搞清楚了戰場態勢。按照路遠之前的設想,這正是大英海軍動手腳的好時機,隻是他卻輕輕地皺起了眉頭,無語道:
“隻可惜逃入山北港的是太子號戰列艦!”
猛烈的爆炸摧毀了太子號戰列艦的信號台,正站在外麵觀察的艦隊司令以及多名參謀人員當場戰死,艦長重傷。稍後又有一發炮彈摧毀了太子號戰列艦的航海艦橋,使得操舵裝置卡死,艦體不受控製向左偏轉,直接闖入己方編隊導致隊形大亂。
在北海洋麵上轉圈的太子號戰列艦濃煙滾滾,遠遠的看過去如同人間煉獄。其艦體劇烈轉向的時候,因為重心過高幾近傾覆。
形勢陡轉之下,剛剛還在集火聯合艦隊旗艦三笠號的遠東艦隊瞬間失去指揮,所有人都認為旗艦已經完了,他們的士氣跌落到穀底,隻能各自為戰四散而逃。
這時候,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靠目視無法分辨雙方艦隻。
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判斷露國遠東艦隊會繼續逃向海參衛港,他下令戰列艦、巡洋艦等主力艦退出戰鬥,避免發生誤傷事件或者碰撞事故,使用航速較快的驅逐艦、魚雷艇跟進夜襲。
東岸海軍驅逐艦、魚雷艇部隊再次粉墨登場,像惡狼似的撲了上去。
東露戰爭爆發以來,東岸聯合艦隊與露國遠東艦隊有過三次大規模交火,分別是2月初的不宣而戰,8月中旬的第一次突圍戰役以及正在進行的第二次突圍戰役。
其高潮部分都是派遣驅逐艦、魚雷艇部隊對露國遠東艦隊主力進行魚雷攻擊,結果也驚人的相似。
東岸人的輕型軍艦追著露國遠東艦隊的主力艦到處亂跑,各種搶人頭,魚雷打了無數發,戰果……不提也罷。
東露戰爭結束後,路遠曾在《海鏡報》上撰文分析東岸海軍驅逐艦和魚雷艇部隊表現如此差勁的原因:
東岸海軍規模膨脹太快,兵源素質跟不上。
英東戰爭結束後,東岸海軍將絕大部分經費用於購買軍艦,短短幾年的時間,其戰列艦和巡洋艦數量直接翻了三倍。
軍艦不是裝飾品,買回來需要進行維護保養,支付船員俸薪,還要進行戰備訓練,於是軍官培養方麵的開支被壓縮到極致。
海軍軍官的培養模式與陸軍截然不同,以成本高難度大周期長著稱,減少投入意味著東岸海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缺乏訓練有素的軍官。
這些負麵影響在東岸驅逐艦、魚雷艇等二線部隊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不合格的軍官們不僅膽小怕死,還缺乏基本的戰術素養,縱然抓住戰機也無法取得戰果。
以上都是後話。
上半夜,完成戰略轉向的露國遠東艦隊戰列艦分隊花費不少時間重新組織隊列,順勢撤回遼南港;巡洋艦分隊轉向東南,從東岸海上包圍圈最薄弱的地方突圍。期間不斷有軍艦掉隊失散,也有之前走散的軍艦匯入,場麵十分混亂。
東岸聯合艦隊這邊同樣陷入混亂的狀態,許多軍艦隻顧著追擊露國軍艦從而走散,另外在北海多個方向上都有發現露國“殘餘”軍艦甚至發生交火的報告,與入夜前後發動魚雷攻擊的驅逐艦、魚雷艇部隊匯報的戰果大相徑庭,司令官東鄉隻好下令收攏軍艦。
大英巡洋艦隊暫時還不知道突圍海戰已經爆發,北上和南下兩個編隊繼續在北海洋麵上高速航行,並通過北籌號巡洋艦上安裝的進口馬可尼式無線電報機中轉,收到遲來的海軍部回複指令。
初代無線電報機最大使用距離也就兩百公裏的樣子……
次日2:21分,路遠率領的巡洋艦隊北上編隊抵達葫蘆港,龍威號、北容號、建康號三艘軍艦借著血紅色的月光駛入港內,四艘驅逐艦則留在港外巡邏警戒。
6:10分,華號驅逐艦報告說在葫蘆港東南方向海域發現一艘外形與龍威號裝巡十分相似的軍艦。
守在龍威艦司令塔內徹夜無眠的艦隊司令部輔佐軍官和龍威艦軍官呼吸粗重起來,因為滿世界能與龍威艦“撞臉”的隻有……
“是露國遠東艦隊的巴揚號大型裝甲巡洋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看起來寵辱不驚的路遠身上,眼神裏有崇拜、敬畏和一絲絲的後怕!
既然被堵在遼南港內的露國巴揚號裝巡突然出現在葫蘆港外海,至少說明遠東艦隊在昨天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突圍。
剛剛接手巡洋艦隊的路副統製官壓上他所有的威望,抗下違反海軍章程的罪名,絲毫沒有顧忌他在海軍的前途,不惜逼著各船管帶站隊跟隨他先斬後奏出海行動。
他們原本還不能理解路遠如此急躁和固執的緣由,現在看來,大英海軍第一戰略專家的判斷實在是太精準了。若非路副統製官一再堅持,許多人可能會因此抱憾終身!
艦隊司令部輔佐軍官和龍威艦軍官對路遠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潮澎湃的他們預感到自己正在創造偉岸的奇跡,磨刀霍霍準備追隨路遠在葫蘆港大幹一場。
“作為撿漏對象,巴揚號裝巡實在太合適了!”
路遠臉上的風輕雲淡還真不是裝的,找回加入海軍初心的他對於巴揚號給出自己的判斷。
在路遠看來,炮艦、驅逐艦、魚雷艇這些小型軍艦撿漏固然容易,但是對於巡洋艦隊乃至於大英海軍實力的提升意義不大;戰列艦動手腳的難度又太大,戰敗方恐怕不願意接受大英海軍扣押,戰勝方也不放心由大英海軍來監視控製。
而大型裝甲巡洋艦和大噸位的穹甲巡洋艦則是最好的撿漏對象,繳械扣押和戰後動手腳難度沒那麽大,對巡洋艦隊乃至於大英海軍實力的提升又很有幫助。
路遠對他的下屬揮了揮拳頭,殺氣騰騰道:
“通知華號驅逐艦跟蹤監視巴揚號,龍威、北容和建康三艦做好戰鬥準備,等巴揚號進入港內直接控製起來並展開外交談判,爭取以最快的時間扣押這艘裝巡。龍、青、犀三艘驅逐艦注意前出警戒,重點搜索可能尾隨而來的東岸軍艦!”
就在路遠靜靜等待巴揚號自投羅網的時候,兩個壞消息接踵而至。
6:37分,負責跟蹤監視巴揚號裝巡的華號驅逐艦匯報了第一個壞消息。
巴揚號裝巡在葫蘆港東南方向的淺水區域擱淺了……
提到巴揚號裝巡就不得不提到新曆897年為了應對正在擴軍的東岸海軍,露國政府調撥三千萬露布分別向高西和普國各訂購兩艘軍艦的擴軍行動。
這四艘軍艦在東露戰爭期間分別以不同的方式聲名遠揚。
例如向普國訂購的六千噸級瓦良格號穹甲巡洋艦,作為仁川分艦隊旗艦被東岸海軍圍困,多次拒絕投降並選擇出港迎戰,擊沉東岸一艘驅逐艦,擊傷三艘巡洋艦後因為突圍無望選擇自沉。
又比如向高西訂購的巴揚號大型裝甲巡洋艦。
這艘七千六百噸級的裝巡於新曆898年12月開工建造,新曆902年10月完工,自服役以來一向運氣爆棚。
露國向高西訂購的兩艘軍艦由同一家造船廠建造,另一艘因為質量問題服役後小毛病不斷,而巴揚號裝巡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戰備狀態。
新曆904年2月,東露戰爭爆發,巴揚號裝巡成功避開東岸海軍的魚雷偷襲,避開聯合艦隊的艦炮轟擊。
新曆904年4月,巴揚號裝巡出港接應偵查歸來的驅逐艦,在東岸秘密布下的水雷裏行動自如,而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卻直接觸雷爆炸沉沒,勝利號戰列艦也挨了一顆水雷導致左舷嚴重進水。
新曆904年8月,巴揚號裝巡在第一次突圍戰役毫發無傷,第二次突圍戰役隻中了幾發中小口徑炮彈,艦體硬化裝甲和均質裝甲上連稍微深一些的凹痕都沒有。
夜幕降臨後,巴揚號艦上的官兵看到東岸驅逐艦和魚雷艇部隊趁著入夜前最後那一點亮光,如狼群一般對遠東艦隊所有體型較大的軍艦發動魚雷攻擊。
作為獵物之一的巴揚號再次躲過東岸驅逐艦的魚雷攻擊,順利甩開聯合艦隊的追擊,徹底消失在如墨的夜色中。
此役巴揚號有驚無險,可是其艦上的官兵還是被打斷了脊梁骨,抽走所有精神氣,失去作戰意誌。他們認為遠東艦隊凶多吉少,既不敢繼續東進,通過對馬海峽和東岸海抵達北方的海參衛港,也不敢直接返回遼南港,擔心聯合艦隊那些航速極快的驅逐艦和魚雷艇部隊會提前抵達遼南港,埋伏在遼南港狹窄的航道上。
這時候,這艘大型裝甲巡洋艦上的官兵想起來上半年發生的定海縣遼郡號事件。
<a href="http:///"></a>
大英帝國對解除武裝的遼郡號炮艦官兵妥善處置給露國遠東艦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巴揚號麵臨絕境的時候多了一種選擇。艦長決定調轉航向,繞過遼南港,逃往相對偏僻荒涼的葫蘆港。
經過一夜的航行,巴揚號橫穿危機四伏的北海,成功抵達葫蘆港附近並耗盡所有運氣。
8月29日清晨,巴揚號主桅上的瞭望員報告說在軍艦側後方發現一艘搜索過來的小型軍艦。
巴揚號艦長誤以為對方是東岸海軍尾隨而來的哨艦,在對葫蘆港海域水文地形情況並不熟悉的前提下貿然加速,試圖加速逃入葫蘆港,結果在距離葫蘆港主航道不到七公裏的淺水區擱淺。
直到那艘小型軍艦抵近監視,桅杆上飄揚著的黃龍旗清楚可見,巴揚號艦長才知道自己大擺烏龍,悔恨不已。
值得慶幸的是巴揚號舵機等關鍵設備沒有損壞,船底輕微受損略有滲水,還在抽水機可以應對的範圍內。巴揚號艦長鬆了一口氣,向大英海軍求助。
6:49分,路遠下令龍威號、北容號、建康號三艘軍艦出海救援的時候,留守海濱港的北容號巡洋艦使用無線電報機接力轉發信息,告知他另外一個壞消息。
老上司林學謙率領巡洋艦隊南下編隊抵達山北海域後,發現露國太子號戰列艦遭受重創並且就停泊在山北港,東岸海軍的宇治號炮艦也尾隨而至。
“看來這場突圍戰役是露國人輸了!”左匡生走過來說道。
結合山北港那邊的情報,巡洋艦隊總算是搞清楚了戰場態勢。按照路遠之前的設想,這正是大英海軍動手腳的好時機,隻是他卻輕輕地皺起了眉頭,無語道:
“隻可惜逃入山北港的是太子號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