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曆893年的最後幾天,全國都處於英東戰爭慘敗的動蕩中。
朝堂上的貴族老爺們閉門不出,害怕背上戰敗的罵名,也擔心被皇室指派參與戰後談判。學子們成群結隊,四處打聽朝廷是否真的要停了公學和新學。而窮人家也愁眉不展,不知道該如何應付加征的稅費。
路遠也在繼續他所剩無幾的學習生涯,還要為了幾張金分票子而折腰,替範家大小姐寫作業。
一百金分可以兌換一金鎊,範子涵開出寫一天作業給1金分的天價,所以即便路遠家與男爵府相距甚遠,即便路遠有意與貴族家的大小姐保持距離,最終還是美滋滋的接下這美差。
範子涵所在的聖德女校是定海縣唯一的女校,各科老師留的課堂作業並不難。路遠每天去女校附近去等範子涵放學,拿到作業後隨意尋一個舊巷子蹲著答題,最多不超過兩刻鍾就能將作業送回到男爵府。
範子涵對於新收小弟路遠還是很滿意的,尤其是她的“作業”得到了女校老師的表揚。
“路遠,你真是天才。昨天是我範子涵最有臉麵的一天,沒想到我的作業也能作為範文全班傳閱學習。”
與範子涵相處久了,路遠自然知道她就是個假小子,沒了拘束感的路遠不忍回味初見範子涵時的驚豔,隻剩一臉鄙夷。
雖說大英帝國文盲很多的,即便是定海縣這種經濟發達文風深厚的一等大縣,識字率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一。但是隻要是識字,女校這種難度的作業還不至於一題也答不出,隻能說範家大小姐就不是讀書的料。
也不知道老師表揚範子涵作業的時候,她的同窗是什麽表情和心情。
有錢拿,胃口不好隻能吃軟飯的路遠也顧不上別的,暫時過上了三點一線的日子,直到新曆893年的最後一天。
這一天,定海初等新式學堂結束本學期的最後一堂課。失學了的路遠懷揣著悲憤和無奈的心情,挨個拜訪他的任課老師,尤其是特別照顧他的利國洋人教員,向他們鞠躬致謝,然後才混進學堂放學人群中。
明天就是新曆894年了,定海縣所有學堂今天放學後正式開始放假。新年過後,再過二十多天就到了聖人節。這一天是聖人的誕辰,大英帝國最重要的節日,全國至少放假一周。
失學的路遠照常繞路去女校附近等範家大小姐放學,他站在距離女校足足隔了半個街區的街角,盡量避免讓範子涵的同窗看見。女孩子傳八卦的熱情,前高三狗路遠可是見識過的。
隻是範子涵這個傻妞大大咧咧慣了,從來就沒想到避開她的同學,所以在女校也傳出來一些關於青春的流言。
“大小姐,假期您老師布置的作業有些多,我這一兩天肯定寫不完,不過聖人節之前我肯定寫完送您府上。”路遠接過範子涵遞過來的作業,看著吃著零嘴的丫頭,又看了看等在街口的曾家馬車夫還有她那些不斷探頭偷看同學,苦惱道:“範子涵,真不怕你同窗嚼舌頭根子啊,你也該長大了!”
“你也就是個小屁孩,還說我。”範子涵拍了拍路遠的肩膀,勉勵道:“好好寫,到時候給你買零嘴吃!”
路遠沒回話,拿起作業就走。範子涵有些奇怪路遠今天的態度,撇撇嘴罵了句莫名其妙,然後就往自家馬車走去。
“範子涵,莫非學校裏的傳言是真的?”
範子涵給搭便車的女同窗、定海麵粉大亨何爵士家的小女兒何詩文的分了一些吃食。後者掩著嘴,一邊吃一邊問道。
“你怕是看多了言情戲劇了吧,我一軍功男爵的女兒,怎麽會看上那家夥。”範子涵生氣了,腦袋裏缺根弦的她敲了敲何詩文的腦袋,說道:“有資格娶我的人,起碼軍功要超過我父親,馬術和槍術超過我吧。”
“就咱們國家天天打敗仗的樣子,你怕是嫁不出去了。”
馬車遠去,路遠卻沒有走遠,他從街角重新現身,默默的看著範家的馬車消失在街頭,感慨自己無疾而終的初戀:
“小丫頭,最後一次替你寫作業了,過完年我就該找個商行上班了。等湊夠錢,再在範家內部的預備考試之前請個新學老師突擊輔導一個月。無論最後少年軍校的事情成與不成,咱們都見不著麵了。”
“你跟誰見不著麵了?”
路遠的發小,地下室老田家的小兒子田小應該是剛剛下工,灰頭土臉的提著一盒點心,打著哈欠從街頭走了過來,朝發呆的路遠隨口問道。
“我在跟893年再見呐!”
“這有啥好再見的,日子可不得一天天過嗎,你這孫子腦子又燒糊塗了!”田小拍了拍自己灰撲撲的衣服,大大咧咧攬過路遠的肩膀招呼道:“今天可是新年,趕快回家吧!我剛發了工錢,買了小紅香腸和一些幹酪,哥哥到時候分你一些!”
“對,回家!”
過了新年,時間進入新曆894年。
聖人節即將到來,帝國不少地區已經進入節日氛圍,甚至東北前線戰事都停了下來。不過在大英帝國的政治中心,帝都的局勢卻愈發緊張。
先是朝堂傳出來消息,說要停了公學和新學。京畿地區的老師和學子們頓時惱了,掀了課桌出門圍堵學部大臣討要說法。後來又傳來前線戰敗的消息,百年戰爭時被帝國打著玩的東岸國軍隊不日即將攻破京畿防線,矮子們放言要血洗帝都,帝都的學子們更加出離了憤怒。
熱血青年們紛紛給軍部大臣投書要求從軍,又聯合京畿四縣的學子到旗艦街抗議,到聖白金宮和威敏宮門前請願,哭嚎國將不國,請誅前線勿無能的敗將以及罪人曹澤雲!
帝黨與後黨的黨政也愈發劇烈。東岸人挑起戰爭後,無論是國內還是其他友邦皆認為帝國會取勝,所以老佛爺有意在英東戰爭之後退位,讓等待了許多年的小皇帝親政。為了讓老佛爺開開心心退位,在東岸人挑釁後,一力促成的戰爭的小皇帝不惜捏著鼻子準許保守黨挪用軍費,給老佛爺修那該死的園子。
誰想到這筆經費或許就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帝國又吃敗仗了。
這下隱約感覺有亡國之禍的老佛爺再也不提退位的事情。她知道毫無政治經驗和帝王城府的小皇帝還應付不來現在波譎雲詭的局麵,讓小皇帝親政無疑是將大英的祖宗基業推到大廈將傾的邊緣。
滿心歡喜的小皇帝幻想破滅,他既不能原諒自己失誤錯過這千載難逢的親政機會,也不能理解老佛爺為何不願意放棄權柄,讓熬了很多年的他親政。於是帝黨與後黨的鬥爭重啟,甚至比戰爭之前還要激烈。
除了帝黨與後黨的鬥爭,滿朝對工黨,尤其是中堂曹澤雲的攻訐也達到了高潮。
<a href="http:///"></a>
以財政大臣為首的保守黨、帝黨、後黨都在抨擊中堂誤國。這些政客絲毫不顧及前線浴血奮戰的是他們要誅殺的曹中堂手下的東郡兵,於是拱衛帝都的東郡兵漸漸有了不穩的趨勢,除了對艦隊街除財政大臣之外的官邸保護還算得力之外,在其他地區的巡視彈壓愈發敷衍了事。
武宗之後,帝國政體從三省六部製漸漸過渡到了內閣製度。新曆121年的《帝國大臣法案》明確了帝國政治體製,規定首相由皇室提名,對皇室負責,有組閣、解散內閣以及提案的權利。根據法案,首相可以任命除財政大臣之外的其他六位內閣大臣(內政大臣、農部大臣、軍部大臣、司法大臣、學部大臣、外事大臣),而財政大臣由皇帝直接任命。
沒了東郡兵的彈壓,年輕的學子們熱血上頭,行事愈發粗糙。國子監大書院的學生們甚至成立了維新總會,提出了誅殺中堂曹澤雲,改革維新的要求。曾經遭受東南之亂戰禍的京畿人民也十分同情學生,站出來支援。
在帝黨、後黨、保守黨、學生和京畿國民都在指責中堂曹澤雲的時候,老佛爺終於誤判了形勢,要求首相曹澤雲為皇室私下裏談好的戰敗協議背書。而一向被認為隻是一個裱糊匠的曹澤雲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舉動——在旗艦街一號官邸閃電般的宣布解散工黨,解散內閣。
根據《帝國大臣法案》,曹中堂有草擬並頒布草案的權利。內閣成員全體通過後,草案可以交由皇室批複。對於涉及戰爭、經費分配以及政體革新的還需要帝國中央谘議局的批準。
雖然曹澤雲內閣被老佛爺摻了沙子——此屆的財政大臣李星海正是保守黨的黨魁,由老佛爺直接任命。但是解散內閣後,除了曹澤雲本人暫時留職,等待皇室重新指派中堂,其他閣臣按照要求是要全部去職的。
趁著這個真空期,曹澤雲將老佛爺還未修園子還未用完的兩百萬金鎊一股腦全部劃為學部經費,拋出了《新曆894年教育法案》。
由於首相由皇室指派,而且內閣中的財政大臣由皇室直接任命,所以不符合或者不利於皇室利益的法案很難通過內閣的內部表決,更加不會被提案。帝國上一次解散內閣還是在兩百年前,此前從未出現過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這種得罪皇室的行為也沒有任何意義,畢竟提案還需要皇室甚至谘議局的批準才能生效,所以沒人想到裱糊匠曹澤雲會使出這一手。
內閣沒有其他人可以反對,中堂大人打出了一個完美的時間差,將新法案提交。
新法案規定向學部撥款400萬金鎊,作為今後五年的教育經費。其中主要經費作為各地公學及新學的教育轉款,要求各地城主以及督學官監督專款專用。其他經費用於創辦國內第二所高等學府,也是第一所高等新學學府——京畿大書院,另外在各郡首府創辦中等新式學堂,作為初等學堂的補充。創建帝國中央書局和商務印書館,全麵翻譯國內外先進刊物並全國發行。學部擇優選派留學生到一等強國普國、堅國、利國、露國、奧國等國留學考察,回國後安排進入各級政府擔任幫辦、書記官、事務官等職務。
就在全國學子騷-動的時候,曹澤雲這一手為他自己博取了巨大的名聲,就連不少保守黨的大臣都褒獎了曹澤雲大公的行為。曹擇雲還通過新法案,用新學保留了洋務運動的種子。
此時,無論皇室還是貴族老爺們雲集的谘議局都不敢否決這個提案,否則快要失去理智的學子們可真的會將騷-動升級!
由一人內閣提議的《新曆894年教育法案》,皇室以及谘議局捏著鼻子以最快的速度通過,並且通過朝廷邸報向天下公告。學子們的怒火被平息了,隻有少部分學子還在堅持要求帝國維新變法。
朝堂上的貴族老爺們閉門不出,害怕背上戰敗的罵名,也擔心被皇室指派參與戰後談判。學子們成群結隊,四處打聽朝廷是否真的要停了公學和新學。而窮人家也愁眉不展,不知道該如何應付加征的稅費。
路遠也在繼續他所剩無幾的學習生涯,還要為了幾張金分票子而折腰,替範家大小姐寫作業。
一百金分可以兌換一金鎊,範子涵開出寫一天作業給1金分的天價,所以即便路遠家與男爵府相距甚遠,即便路遠有意與貴族家的大小姐保持距離,最終還是美滋滋的接下這美差。
範子涵所在的聖德女校是定海縣唯一的女校,各科老師留的課堂作業並不難。路遠每天去女校附近去等範子涵放學,拿到作業後隨意尋一個舊巷子蹲著答題,最多不超過兩刻鍾就能將作業送回到男爵府。
範子涵對於新收小弟路遠還是很滿意的,尤其是她的“作業”得到了女校老師的表揚。
“路遠,你真是天才。昨天是我範子涵最有臉麵的一天,沒想到我的作業也能作為範文全班傳閱學習。”
與範子涵相處久了,路遠自然知道她就是個假小子,沒了拘束感的路遠不忍回味初見範子涵時的驚豔,隻剩一臉鄙夷。
雖說大英帝國文盲很多的,即便是定海縣這種經濟發達文風深厚的一等大縣,識字率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一。但是隻要是識字,女校這種難度的作業還不至於一題也答不出,隻能說範家大小姐就不是讀書的料。
也不知道老師表揚範子涵作業的時候,她的同窗是什麽表情和心情。
有錢拿,胃口不好隻能吃軟飯的路遠也顧不上別的,暫時過上了三點一線的日子,直到新曆893年的最後一天。
這一天,定海初等新式學堂結束本學期的最後一堂課。失學了的路遠懷揣著悲憤和無奈的心情,挨個拜訪他的任課老師,尤其是特別照顧他的利國洋人教員,向他們鞠躬致謝,然後才混進學堂放學人群中。
明天就是新曆894年了,定海縣所有學堂今天放學後正式開始放假。新年過後,再過二十多天就到了聖人節。這一天是聖人的誕辰,大英帝國最重要的節日,全國至少放假一周。
失學的路遠照常繞路去女校附近等範家大小姐放學,他站在距離女校足足隔了半個街區的街角,盡量避免讓範子涵的同窗看見。女孩子傳八卦的熱情,前高三狗路遠可是見識過的。
隻是範子涵這個傻妞大大咧咧慣了,從來就沒想到避開她的同學,所以在女校也傳出來一些關於青春的流言。
“大小姐,假期您老師布置的作業有些多,我這一兩天肯定寫不完,不過聖人節之前我肯定寫完送您府上。”路遠接過範子涵遞過來的作業,看著吃著零嘴的丫頭,又看了看等在街口的曾家馬車夫還有她那些不斷探頭偷看同學,苦惱道:“範子涵,真不怕你同窗嚼舌頭根子啊,你也該長大了!”
“你也就是個小屁孩,還說我。”範子涵拍了拍路遠的肩膀,勉勵道:“好好寫,到時候給你買零嘴吃!”
路遠沒回話,拿起作業就走。範子涵有些奇怪路遠今天的態度,撇撇嘴罵了句莫名其妙,然後就往自家馬車走去。
“範子涵,莫非學校裏的傳言是真的?”
範子涵給搭便車的女同窗、定海麵粉大亨何爵士家的小女兒何詩文的分了一些吃食。後者掩著嘴,一邊吃一邊問道。
“你怕是看多了言情戲劇了吧,我一軍功男爵的女兒,怎麽會看上那家夥。”範子涵生氣了,腦袋裏缺根弦的她敲了敲何詩文的腦袋,說道:“有資格娶我的人,起碼軍功要超過我父親,馬術和槍術超過我吧。”
“就咱們國家天天打敗仗的樣子,你怕是嫁不出去了。”
馬車遠去,路遠卻沒有走遠,他從街角重新現身,默默的看著範家的馬車消失在街頭,感慨自己無疾而終的初戀:
“小丫頭,最後一次替你寫作業了,過完年我就該找個商行上班了。等湊夠錢,再在範家內部的預備考試之前請個新學老師突擊輔導一個月。無論最後少年軍校的事情成與不成,咱們都見不著麵了。”
“你跟誰見不著麵了?”
路遠的發小,地下室老田家的小兒子田小應該是剛剛下工,灰頭土臉的提著一盒點心,打著哈欠從街頭走了過來,朝發呆的路遠隨口問道。
“我在跟893年再見呐!”
“這有啥好再見的,日子可不得一天天過嗎,你這孫子腦子又燒糊塗了!”田小拍了拍自己灰撲撲的衣服,大大咧咧攬過路遠的肩膀招呼道:“今天可是新年,趕快回家吧!我剛發了工錢,買了小紅香腸和一些幹酪,哥哥到時候分你一些!”
“對,回家!”
過了新年,時間進入新曆894年。
聖人節即將到來,帝國不少地區已經進入節日氛圍,甚至東北前線戰事都停了下來。不過在大英帝國的政治中心,帝都的局勢卻愈發緊張。
先是朝堂傳出來消息,說要停了公學和新學。京畿地區的老師和學子們頓時惱了,掀了課桌出門圍堵學部大臣討要說法。後來又傳來前線戰敗的消息,百年戰爭時被帝國打著玩的東岸國軍隊不日即將攻破京畿防線,矮子們放言要血洗帝都,帝都的學子們更加出離了憤怒。
熱血青年們紛紛給軍部大臣投書要求從軍,又聯合京畿四縣的學子到旗艦街抗議,到聖白金宮和威敏宮門前請願,哭嚎國將不國,請誅前線勿無能的敗將以及罪人曹澤雲!
帝黨與後黨的黨政也愈發劇烈。東岸人挑起戰爭後,無論是國內還是其他友邦皆認為帝國會取勝,所以老佛爺有意在英東戰爭之後退位,讓等待了許多年的小皇帝親政。為了讓老佛爺開開心心退位,在東岸人挑釁後,一力促成的戰爭的小皇帝不惜捏著鼻子準許保守黨挪用軍費,給老佛爺修那該死的園子。
誰想到這筆經費或許就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帝國又吃敗仗了。
這下隱約感覺有亡國之禍的老佛爺再也不提退位的事情。她知道毫無政治經驗和帝王城府的小皇帝還應付不來現在波譎雲詭的局麵,讓小皇帝親政無疑是將大英的祖宗基業推到大廈將傾的邊緣。
滿心歡喜的小皇帝幻想破滅,他既不能原諒自己失誤錯過這千載難逢的親政機會,也不能理解老佛爺為何不願意放棄權柄,讓熬了很多年的他親政。於是帝黨與後黨的鬥爭重啟,甚至比戰爭之前還要激烈。
除了帝黨與後黨的鬥爭,滿朝對工黨,尤其是中堂曹澤雲的攻訐也達到了高潮。
<a href="http:///"></a>
以財政大臣為首的保守黨、帝黨、後黨都在抨擊中堂誤國。這些政客絲毫不顧及前線浴血奮戰的是他們要誅殺的曹中堂手下的東郡兵,於是拱衛帝都的東郡兵漸漸有了不穩的趨勢,除了對艦隊街除財政大臣之外的官邸保護還算得力之外,在其他地區的巡視彈壓愈發敷衍了事。
武宗之後,帝國政體從三省六部製漸漸過渡到了內閣製度。新曆121年的《帝國大臣法案》明確了帝國政治體製,規定首相由皇室提名,對皇室負責,有組閣、解散內閣以及提案的權利。根據法案,首相可以任命除財政大臣之外的其他六位內閣大臣(內政大臣、農部大臣、軍部大臣、司法大臣、學部大臣、外事大臣),而財政大臣由皇帝直接任命。
沒了東郡兵的彈壓,年輕的學子們熱血上頭,行事愈發粗糙。國子監大書院的學生們甚至成立了維新總會,提出了誅殺中堂曹澤雲,改革維新的要求。曾經遭受東南之亂戰禍的京畿人民也十分同情學生,站出來支援。
在帝黨、後黨、保守黨、學生和京畿國民都在指責中堂曹澤雲的時候,老佛爺終於誤判了形勢,要求首相曹澤雲為皇室私下裏談好的戰敗協議背書。而一向被認為隻是一個裱糊匠的曹澤雲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舉動——在旗艦街一號官邸閃電般的宣布解散工黨,解散內閣。
根據《帝國大臣法案》,曹中堂有草擬並頒布草案的權利。內閣成員全體通過後,草案可以交由皇室批複。對於涉及戰爭、經費分配以及政體革新的還需要帝國中央谘議局的批準。
雖然曹澤雲內閣被老佛爺摻了沙子——此屆的財政大臣李星海正是保守黨的黨魁,由老佛爺直接任命。但是解散內閣後,除了曹澤雲本人暫時留職,等待皇室重新指派中堂,其他閣臣按照要求是要全部去職的。
趁著這個真空期,曹澤雲將老佛爺還未修園子還未用完的兩百萬金鎊一股腦全部劃為學部經費,拋出了《新曆894年教育法案》。
由於首相由皇室指派,而且內閣中的財政大臣由皇室直接任命,所以不符合或者不利於皇室利益的法案很難通過內閣的內部表決,更加不會被提案。帝國上一次解散內閣還是在兩百年前,此前從未出現過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這種得罪皇室的行為也沒有任何意義,畢竟提案還需要皇室甚至谘議局的批準才能生效,所以沒人想到裱糊匠曹澤雲會使出這一手。
內閣沒有其他人可以反對,中堂大人打出了一個完美的時間差,將新法案提交。
新法案規定向學部撥款400萬金鎊,作為今後五年的教育經費。其中主要經費作為各地公學及新學的教育轉款,要求各地城主以及督學官監督專款專用。其他經費用於創辦國內第二所高等學府,也是第一所高等新學學府——京畿大書院,另外在各郡首府創辦中等新式學堂,作為初等學堂的補充。創建帝國中央書局和商務印書館,全麵翻譯國內外先進刊物並全國發行。學部擇優選派留學生到一等強國普國、堅國、利國、露國、奧國等國留學考察,回國後安排進入各級政府擔任幫辦、書記官、事務官等職務。
就在全國學子騷-動的時候,曹澤雲這一手為他自己博取了巨大的名聲,就連不少保守黨的大臣都褒獎了曹澤雲大公的行為。曹擇雲還通過新法案,用新學保留了洋務運動的種子。
此時,無論皇室還是貴族老爺們雲集的谘議局都不敢否決這個提案,否則快要失去理智的學子們可真的會將騷-動升級!
由一人內閣提議的《新曆894年教育法案》,皇室以及谘議局捏著鼻子以最快的速度通過,並且通過朝廷邸報向天下公告。學子們的怒火被平息了,隻有少部分學子還在堅持要求帝國維新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