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侍郎拱手道:“下官遵命。”“至於油墨暈染的問題,讓工部和科研部那邊想辦法,爭取年底前印出樣品。”“是!”戶部侍郎卷起畫卷,腳步匆匆的離開。*此前研部已經研製出不怕水的油墨,但這種墨書寫可以,用來印刷精細的畫就差了些。為了改良油墨,五十多位科研人員,不分晝夜的做實驗,終於在十月研製出一種不會暈染的油墨。但新的問題又來了,過去鑄幣所鑄造銅幣非常簡單,直接融了銅水倒進模具,等著晾涼就成了。紙幣要先雕版,在沒有現代精密的儀器下,所有工序都是純手工,哪怕是上京最有名的刻印匠人,花了花了整整三個月隻堪堪雕出一版模具。使用這一版模具印錢,這得印到猴年馬月去?第157章 長治十年就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沈倫和徒弟江一道再次開了掛。二人利用蒸汽運動的原理,製作出第一台雕版印刷機。不過這種印刷機也有許多缺點,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正反麵不能印齊。書本兩麵印不齊最多字跡歪拗,紙幣如果印不好怎麽發行使用?科研部的人又花了一個月時間,終於趕在年底研製出雙麵印刷機,不僅上下能同時印,而且印出圖案整齊不暈染。再切割成固定的大小,這紙幣就算成了!第一批紙幣樣品送到宮中,宋玉竹趁著早朝時給大臣們分發下去。每人五張,從一文到一百文無一不精致,簡直像藝術品一般。大臣們拿著紙幣嘖嘖稱奇,他們原以為紙幣跟過去的交子似的,一張草紙上麵扣上印就得了。誰成想是這般漂亮的錢幣,大家好奇上圖案是怎麽印上去的,不過他們也都知道這是國家機密,再好奇也沒人敢去問。*寒來暑往,秋收冬藏,轉眼又是一年秋季。一條幽靜的小路上,一個老翁趕著牛車,車上滿載著十多麻袋的糧食。這些糧食都是今年新收的苞穀,準備運到鎮上賣個好價錢。牛車上還坐著兩個小姑娘,大的不過七八歲,小的三四歲,兩人是老翁的孫女,今天跟著爺爺一起進城賣糧。“爺,咱們還有多久能到鎮上呀?”說話的是大孫女,隻見她身上穿著櫻紅色的裙子,頭上挽著兩個發包,打扮的幹幹淨淨,看著就讓人稀罕。“再有一個時辰就到嘍。”小孫女奶聲奶氣的問:“爺,一個時辰是多久啊?”“爺也說不清,你看著太陽快到頭頂時,咱們就到了。”老翁頭上頂著草帽,手裏拿著趕牛鞭,靠在麻袋上臉上盡是笑容。兩個小丫頭倒在麻袋上看著天空,看一會便睜不開眼睛打起鼾來。老翁怕顛著孩子,放慢了車速,嘴裏哼唱起一首不知名的歌謠。今年是個好年頭風調雨順,家裏的田地收成好,特別是新種的苞穀收了十多車。聽村裏人說鎮上有商人收糧,一鬥能賣十八文,這一車差不多能賣上兩千文呢!老牛晃晃悠悠,趕在正午時分到達鎮上。今個是初八,正好趕上鎮上有集,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各種叫賣聲紛紛響起,把車上的兩個小姐妹都喊醒了。大孫女揉著眼睛道:“爺,我餓了。”老翁從懷裏掏出一張十文錢的毛票遞給她道:“去領小妮買吃的,別亂走爺先把車上的苞穀賣了就來接你們。”“哎!”大妮接過錢帶著小妹下了牛車,鑽進集市裏開始逛。老翁趕著牛車繼續朝鎮上的糧站那邊走,今天來賣糧食的人不少,同村的人也在排隊等候。看見老翁開口打招呼:“高大叔,你也來賣糧啦?”“嗨,今年苞穀收成好,家裏吃不完,賣了錢給孩子們添幾件衣裳。”“可不是,這苞穀可比粟米收成好多了,而且還不用費心照看,俺爹說明年再多種兩畝。”高老漢點頭附和:“我也打算明年再多種兩畝。”“可惜苞穀麵不好吃,不然就留下自己吃了。”老式的石磨磨出的苞穀麵非常粗糙,吃起來略微有些喇嗓子,比起白麵口感難吃許多。高老漢笑道:“你們還是年輕啊,趕上了好年頭。不往遠說,再退回去十年,咱們村裏人還吃不上白米白麵呢。有錢的人家食黃米飯,沒錢的食吃豆餅子,春天為了摘點榆錢甜甜嘴,孩子們都能打起來,你看現在誰還摘榆錢吃?”男子爽朗的笑起來:“哈哈哈,叔你說的對,咱們是趕上好年頭了!”兩人說說笑笑就排到了頭,男人車上拉著十多袋苞穀,高老漢上前幫他卸車,收糧食的商人負責過泵,旁邊還有衙役專門負責看管,防止商人缺斤短兩。過好泵一共十七石,算成鬥便是一百七十鬥,合計三千零六十文。商人將寫好的條子遞給他,扣上紅印拿著進去換錢。下一個輪到高老漢,男子也幫他卸了車,二人坐在旁邊等著稱重。高老漢車上的苞穀少一些,也有十五石,十八文一鬥得了兩千七百文錢。二人拿著條子進屋去取錢,如今取錢也方便,都是一百文一張的紙幣。櫃台裏的賬房給二人點了錢遞出來,二人清點完揣進懷裏便離開了。“叔,你回去嗎?”“我還得去抓兩個豬崽子,再接上大妮二妮一起走。”“那俺先走了。”高老漢點點頭,搖著鞭子去找孫女,大妮和小妮乖乖的坐在燒餅鋪子裏等著爺爺,每次進城二人都是在這裏等著。爺爺給的十文錢二人買了碗餛飩,買了兩個燒餅吃了,剩下的錢都被大妮攥在手裏,留著開學買本子和鉛筆呢。“妮兒!”門外傳來高老漢的聲音。倆個姑娘跑出來:“爺,咱們回家嗎?”“不回家,你奶讓我抓兩頭豬仔回去養。”“哎呀,咱家也要養小豬啦!”大妮抱著妹妹上了牛車,自己也利索的爬上來。車上沒了包穀寬敞許多,姐妹二人橫坐在車上,笑嘻嘻的詢問。“是啊,以後放學了,你就得帶小妮去打豬草了。”“行!俺肯定給小豬養的白白胖胖!”爺孫三人來到附近的牲畜市場,有不少賣小牛犢、小馬駒的,再往前走看見一個賣豬仔的,木箱子麵裝了十多隻胖嘟嘟的小豬。黑白花的小豬看起來憨態可掬,這是近兩年新興起來的品種,聽說是從西洋那邊帶回來的豬配出來的小豬。不僅長得快肉多,而且一窩能下十多個崽子,比過去的黑豬好養活多了。高老漢上前抓起一隻小豬瞧了瞧:“這豬仔多少錢一隻啊?”“二百八。”賣豬的大嫂嗑著瓜子道。“能便宜些嗎?”“你要是抓的多,給你便宜十文。”高老漢還是覺得有點貴,兩隻豬仔五百多文,都快趕上半隻成豬的價格了。他放下小豬帶著孫女又往前溜達了一會,詢問了幾家賣豬的,價格都不算便宜,最後花了五百一十文買下兩隻豬仔。姐妹倆抱著小豬回到牛車上,高興的合不攏嘴。她們這麽大的年紀正是貪玩的時候,小豬仔可可愛愛的,一下成了兩人的玩伴。回去時路過布莊,高老漢又買了兩匹布帶回去,一匹顏色鮮亮可以給丫頭們做裙子,另一匹是藏藍色,可以給孫子們縫幾條褲子。牛車趕在日落十分回到了村子裏,天色漸晚,家家戶戶升起炊煙。高家門口,高老太太手裏拎著煤油燈已經等候多時。“奶!奶!”離老遠,大妮和小妮就看見老太太了。老太太迎上前:“怎麽才回來呀?”高老漢下了車牽著韁繩道:“買豬仔多花了點時間。”“買來啦?多少錢?”“兩頭豬花了五百多文!”高老太咋舌:“可不便宜,快進屋吧,一會飯都涼了。”高老漢把牛卸下來,牽到牛棚裏喂草料,高老太將新買了的小豬關進柴房,明個還得給它們起個豬圈。晚飯是蒸包子,韭菜雞蛋餡的,劉老漢洗了手坐在炕桌上倒了一杯高粱酒。大妮小妮吃飽了,跑去爹娘屋裏睡覺。高老漢酒還沒喝完,就著花生米邊吃邊道:“苞穀一共買了兩千七百文,賣豬花了五百一十文。”說著從褲腰裏掏出剩餘的錢遞給老婆子。高老太吐了口唾沫數了數,一文不差。打開箱籠從最下麵翻出一個手絹,裏麵包著一遝嶄新的百文票子。“這錢攢著明年買種子和肥料,老三也不小了,把後院的房子翻蓋了給他成親用。”夫妻倆一共有三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成親了,老三今年十八歲,已經定好親事,就等著明年完婚了。“行。”高老漢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辛辣的酒順著喉嚨燙到肺腑。“明年我想著再開兩畝荒地種苞穀。”這幾年朝廷鼓勵百姓開荒,新開出的地前三年隻收一半的稅,三年後才正常收稅。過去沒人願意開荒是因為荒地種不了麥子和水稻,隻能種豆子。但豆子不值錢,還得交土地稅,費力不討好自然是沒人開荒。如今不同了,苞穀不挑地,收成好價格也公道,多開幾畝荒地以後交稅也虧不了。“好,都聽你的,快把那兩口貓尿喝了,收拾桌子睡覺。”高老漢一口幹了杯中酒,高老太將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幹淨,拉滅了煤油燈,一彎新月映在窗戶上,日子越過越有盼頭。……這是長治十年十月初八,一戶普通百姓的家常。安居樂業不再是夢想,而是百姓的日常生活。這幾年大啟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先是紙幣正式發行,百姓從一開始的排斥,中間逐漸適應,到如今幾乎已經完全取代了銅幣。其次是玉米的普及和增加人口的數量。長治初年人口普查的時候,大啟有人口四千一百多萬。去年年底人口普查,已有八千七百萬人,翻了一倍還多!特別是取消丁稅後,百姓生孩子不再有負擔,大大加快的人口的增長速度。人口增多,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市場變大,商機也多了許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相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