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既覺得有樂可尋,不若就帶著在下走一遭罷。你瞧這會兒夜黑風高,若是岱榮獨自一人在院子裏頭迷了路可不好。”
聽見這樣的話,畫扇簡直有些哭笑不得。她終是拗不過這個人高馬大的大男孩,微微頷了頷首,然後便引著他向明亮的月色裏走去。
夜幕如煙。
清淺的月光下,一長一短的兩個影子倒映在綠葉荷塘間,時而輕聲細談,時而柔情淺笑。其實畫扇也不曾熟識這趙府園中的路,畢竟剛來沒幾日,於是每每走到夜色濃重處便有些找不著北。可是說也奇怪,有這位祝公子陪在身邊,自己便半分慌張也沒有了,即便偶爾心裏打起小鼓,麵上仍是淡然自若,仿佛一切盡在掌握般胸有成竹。而那祝公子也不吭聲,也不催促,隻是任由這看似鎮定的姑娘眼一閉心一橫地帶著他到處走,反正再怎麽繞不過就是個園子,九曲十八彎之後總有柳暗花明的時刻。
歷經一番折騰後,兩人終回明亮的月色下。看見前頭不遠處便是自己的閨閣,行到熟悉之處的畫扇自是暗暗地舒了一口氣,微蹙了許久的眉頭也終於平展了幾分。她仰頭看了看身邊的岱榮,正欲喚他前行,卻見這男子正背起雙手舉頭望月,麵如冠玉,身姿挺拔,全然一幅寵辱不驚的淡然圖畫。女子瞧著瞧著不覺癡了,夜色中這般高大挺拔的側影,仿佛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竟有這麽多日不曾見過他了。
倘若今日換做他在此處,絕不會像孩子跟著娘親般任由自己在夜幕中亂跑亂撞,也不會如祝公子這般謙恭有禮、溫潤如玉。相敬如賓固然令人心思安定,可卻似完滿的圓月般,少了幾分令人傷春悲秋的徹心情懷。
那一夜,亦是這樣的彎月罷……
畫扇正自垂憐著,不想卻發現那祝公子已然轉過頭來瞧著自己,目光中有幾分略帶頑皮的好奇。他也不言語,隻是似抑著笑意般抿著唇,眼若丹鳳,透亮卻清澈。
美則美矣,卻少了幾分深邃罷。
岱榮終是溫和地笑了起來。畫扇隻覺有些尷尬,收不住目光,隻得轉頭望向他方才瞧過的明月,一邊佯裝欣賞,同時亦算是解去尷尬,於是隨口問道:“今夜這彎新月可真動人。不知今日是初幾呢?”
聽見這話,反倒是岱榮先驚了一驚。他未料到女子是真不知今夕何夕,隻道她仿佛在暗示些什麽,那自己且順水推舟吧。他且整了整衣襟昂首道:“今個兒是初七。”
初七。七月初七。在梨園四年從來過不成節日的畫扇姑娘這才幡然醒了過來,原來今兒個竟是乞巧節!看著身邊這高大男子似笑非笑的神色,她不由地轉過臉去,攥緊了拳頭咬著嘴唇暗暗怪起自己來——怎可這般糊塗!這下倒好,原是想化解尷尬的,這會兒隻怕是越發尷尬了。
可身後的岱榮卻好像得了力量似的,原本輕柔的聲音在靜夜中亦嘹亮了起來:“方才在席上聽趙大人說,畫扇姑娘談得一手好琴,不知岱榮可有耳福欣賞一下呢?”
畫扇隻得淡淡地應了聲“好”,然後緩步走進不遠處的閨房,搬出琴來,置於房門外小院中的石桌上,然後隨手一提裙擺,彎身坐在涼涼的石凳上。
岱榮且未走近,隻是遠遠望著那嬌小的身影。朦朧月色中看不清她的麵目,隻覺女子一身素裙,映著月色方顯清雅脫俗;長長的青絲從肩後滑至身前,晚風輕拂揚起發梢,竟有幾分不食人間煙火的意味。岱榮不覺摒住了呼吸,愣愣地立在原地不敢挪步,仿佛遠處那人不隻是一個普通姑娘,分明是隕落凡間的驚鴻仙子,羽衣翩仙,身形靈動,隻可遠觀,不敢驚擾。
他便這麽呆呆地望著,直到園中忽然響起了清泠的勾弦之聲才驚散了自己的幻覺。女子不曾多言,隻是手起弦動,金石之聲便於園中四散開來。
從弦間流淌出的不過是一曲應景的鵲橋仙,可是一經畫扇的手,即便是再尋常的曲子,亦會別有一番韻味。本是淒楚的相思語,可這女子竟生生奏出了前程明亮的律,弱了悲傷,奏至尾處盡是昂揚。雖是警醒人心,餘音繞樑,可岱榮仍覺得未曾習慣。待最後一個音律漸止,他終是忍不住開口道:“姑娘這曲奏得似與旁人大不同呢。”
“是啊,心懷希望曲子自然也會明亮些。”畫扇未轉過頭來,隻是低頭撫著琴邊,語氣如月色般清冷恬淡,“既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那又何必故作淒清,好似見此一次便再無下回了呢?”
“有理有理!”岱榮漸漸走近,挑起眉來,麵上似露喜色。這趙姑娘果真不同於常人,舉止脫俗,神采遺世,且身家又極其富貴,若能娶之為妻,必是自己的大幸!況且今日又是乞巧節,這般奇巧,莫不是上天註定的緣分?
畫扇隻是懶懶地不吭聲。方才那曲調昂揚不過是由於自己沒花上心思,於是奏得太用力了些。舊年在梨園的大戲台上,奏曲子時若是不夠用力,哪能讓節日裏吵嚷的人群都聽個清楚呢?
☆、七夕(3)
園中靜默無聲,隻有微風捲起的零星枝葉在青石板上窸窣而過。月色漸冷,兩人寂寂無言。
岱榮方欲說些什麽來打破這令人窒息的沉默時,遠處卻忽飄來一陣顫顫的簫聲。簫聲似從牆外來,雖是空靈,可那聲氣兒卻不怎麽流暢。仍是那曲鵲橋仙,仍是那“纖雲弄巧,飛星傳恨”的節律,可卻完全沒法同先前那琴曲同日而語,簡直像一個得了蕭才沒幾日的新學徒。聽了數句,岱榮不禁樂了起來:“牆外那位可算是班門弄斧?”
“畫扇從不曾學過簫,怎可說別人是班門弄斧呢?”不知為何,原先麵色懶散的女子竟專注了起來。外頭那簫聲磕磕碰碰地演罷上闋後,她竟也同時揚手奏起了下闋,音律緩了,聲調也柔了,簡直像在領著那吹簫者亦步亦趨,不覺間,竟也有幾分琴瑟和鳴的樣子了。
岱榮自覺失言,隻得安靜地駐足傾聽,久了竟也在那起起落落的簫聲中聽出些許相思之切。想必那牆外頭也是個心有眷戀卻相見不著的苦命人罷。這麽想著,方才那譏諷之心亦淡去了不少,那麵容也正經了不少。映著月色迎著微風,那頎長的身影倒真有些玉樹臨風的感覺了。
一曲奏畢,尚未停了多久,牆外卻又響起另一支曲。嗚嗚咽咽,如泣如訴。比起先前那支鵲橋仙,這曲蝶戀花顯然是熟絡了不少,仿佛練習了有一段時日。岱榮聽著仍不免搖頭,可卻怕自己一旦多話了些也許會在那趙家小姐眼中便失了風度,隻得隱忍不發。倒是那畫扇姑娘卻如沐仙樂般神情專注,細細聆聽,也不知她究竟能從這半吊子的簫聲中聽出些怎樣的詩情畫意。
“畫扇姑娘,聽罷這曲可有心得?”簫聲漸落,岱榮的問題半真半假。
畫扇莞爾一笑,且未答話,倒是反過來問了那祝公子一句:“方才那人吹了半日,祝公子博學多才,想必是聽出了他奏的究竟是哪一首蝶戀花吧。”
岱榮這下可算是語塞了。沒仔細聽也就罷了,可那人吹得真不咋的,便是這樣還能聽出個所以然來不成?他歪著腦袋蹙著眉,眼中隻有那女子的笑顏——似有幾分調皮,可竟是之前從未見到過的燦爛。岱榮不禁暗暗嘆了口氣,她似乎很喜歡這樣的遊戲呢。
聽見這樣的話,畫扇簡直有些哭笑不得。她終是拗不過這個人高馬大的大男孩,微微頷了頷首,然後便引著他向明亮的月色裏走去。
夜幕如煙。
清淺的月光下,一長一短的兩個影子倒映在綠葉荷塘間,時而輕聲細談,時而柔情淺笑。其實畫扇也不曾熟識這趙府園中的路,畢竟剛來沒幾日,於是每每走到夜色濃重處便有些找不著北。可是說也奇怪,有這位祝公子陪在身邊,自己便半分慌張也沒有了,即便偶爾心裏打起小鼓,麵上仍是淡然自若,仿佛一切盡在掌握般胸有成竹。而那祝公子也不吭聲,也不催促,隻是任由這看似鎮定的姑娘眼一閉心一橫地帶著他到處走,反正再怎麽繞不過就是個園子,九曲十八彎之後總有柳暗花明的時刻。
歷經一番折騰後,兩人終回明亮的月色下。看見前頭不遠處便是自己的閨閣,行到熟悉之處的畫扇自是暗暗地舒了一口氣,微蹙了許久的眉頭也終於平展了幾分。她仰頭看了看身邊的岱榮,正欲喚他前行,卻見這男子正背起雙手舉頭望月,麵如冠玉,身姿挺拔,全然一幅寵辱不驚的淡然圖畫。女子瞧著瞧著不覺癡了,夜色中這般高大挺拔的側影,仿佛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竟有這麽多日不曾見過他了。
倘若今日換做他在此處,絕不會像孩子跟著娘親般任由自己在夜幕中亂跑亂撞,也不會如祝公子這般謙恭有禮、溫潤如玉。相敬如賓固然令人心思安定,可卻似完滿的圓月般,少了幾分令人傷春悲秋的徹心情懷。
那一夜,亦是這樣的彎月罷……
畫扇正自垂憐著,不想卻發現那祝公子已然轉過頭來瞧著自己,目光中有幾分略帶頑皮的好奇。他也不言語,隻是似抑著笑意般抿著唇,眼若丹鳳,透亮卻清澈。
美則美矣,卻少了幾分深邃罷。
岱榮終是溫和地笑了起來。畫扇隻覺有些尷尬,收不住目光,隻得轉頭望向他方才瞧過的明月,一邊佯裝欣賞,同時亦算是解去尷尬,於是隨口問道:“今夜這彎新月可真動人。不知今日是初幾呢?”
聽見這話,反倒是岱榮先驚了一驚。他未料到女子是真不知今夕何夕,隻道她仿佛在暗示些什麽,那自己且順水推舟吧。他且整了整衣襟昂首道:“今個兒是初七。”
初七。七月初七。在梨園四年從來過不成節日的畫扇姑娘這才幡然醒了過來,原來今兒個竟是乞巧節!看著身邊這高大男子似笑非笑的神色,她不由地轉過臉去,攥緊了拳頭咬著嘴唇暗暗怪起自己來——怎可這般糊塗!這下倒好,原是想化解尷尬的,這會兒隻怕是越發尷尬了。
可身後的岱榮卻好像得了力量似的,原本輕柔的聲音在靜夜中亦嘹亮了起來:“方才在席上聽趙大人說,畫扇姑娘談得一手好琴,不知岱榮可有耳福欣賞一下呢?”
畫扇隻得淡淡地應了聲“好”,然後緩步走進不遠處的閨房,搬出琴來,置於房門外小院中的石桌上,然後隨手一提裙擺,彎身坐在涼涼的石凳上。
岱榮且未走近,隻是遠遠望著那嬌小的身影。朦朧月色中看不清她的麵目,隻覺女子一身素裙,映著月色方顯清雅脫俗;長長的青絲從肩後滑至身前,晚風輕拂揚起發梢,竟有幾分不食人間煙火的意味。岱榮不覺摒住了呼吸,愣愣地立在原地不敢挪步,仿佛遠處那人不隻是一個普通姑娘,分明是隕落凡間的驚鴻仙子,羽衣翩仙,身形靈動,隻可遠觀,不敢驚擾。
他便這麽呆呆地望著,直到園中忽然響起了清泠的勾弦之聲才驚散了自己的幻覺。女子不曾多言,隻是手起弦動,金石之聲便於園中四散開來。
從弦間流淌出的不過是一曲應景的鵲橋仙,可是一經畫扇的手,即便是再尋常的曲子,亦會別有一番韻味。本是淒楚的相思語,可這女子竟生生奏出了前程明亮的律,弱了悲傷,奏至尾處盡是昂揚。雖是警醒人心,餘音繞樑,可岱榮仍覺得未曾習慣。待最後一個音律漸止,他終是忍不住開口道:“姑娘這曲奏得似與旁人大不同呢。”
“是啊,心懷希望曲子自然也會明亮些。”畫扇未轉過頭來,隻是低頭撫著琴邊,語氣如月色般清冷恬淡,“既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那又何必故作淒清,好似見此一次便再無下回了呢?”
“有理有理!”岱榮漸漸走近,挑起眉來,麵上似露喜色。這趙姑娘果真不同於常人,舉止脫俗,神采遺世,且身家又極其富貴,若能娶之為妻,必是自己的大幸!況且今日又是乞巧節,這般奇巧,莫不是上天註定的緣分?
畫扇隻是懶懶地不吭聲。方才那曲調昂揚不過是由於自己沒花上心思,於是奏得太用力了些。舊年在梨園的大戲台上,奏曲子時若是不夠用力,哪能讓節日裏吵嚷的人群都聽個清楚呢?
☆、七夕(3)
園中靜默無聲,隻有微風捲起的零星枝葉在青石板上窸窣而過。月色漸冷,兩人寂寂無言。
岱榮方欲說些什麽來打破這令人窒息的沉默時,遠處卻忽飄來一陣顫顫的簫聲。簫聲似從牆外來,雖是空靈,可那聲氣兒卻不怎麽流暢。仍是那曲鵲橋仙,仍是那“纖雲弄巧,飛星傳恨”的節律,可卻完全沒法同先前那琴曲同日而語,簡直像一個得了蕭才沒幾日的新學徒。聽了數句,岱榮不禁樂了起來:“牆外那位可算是班門弄斧?”
“畫扇從不曾學過簫,怎可說別人是班門弄斧呢?”不知為何,原先麵色懶散的女子竟專注了起來。外頭那簫聲磕磕碰碰地演罷上闋後,她竟也同時揚手奏起了下闋,音律緩了,聲調也柔了,簡直像在領著那吹簫者亦步亦趨,不覺間,竟也有幾分琴瑟和鳴的樣子了。
岱榮自覺失言,隻得安靜地駐足傾聽,久了竟也在那起起落落的簫聲中聽出些許相思之切。想必那牆外頭也是個心有眷戀卻相見不著的苦命人罷。這麽想著,方才那譏諷之心亦淡去了不少,那麵容也正經了不少。映著月色迎著微風,那頎長的身影倒真有些玉樹臨風的感覺了。
一曲奏畢,尚未停了多久,牆外卻又響起另一支曲。嗚嗚咽咽,如泣如訴。比起先前那支鵲橋仙,這曲蝶戀花顯然是熟絡了不少,仿佛練習了有一段時日。岱榮聽著仍不免搖頭,可卻怕自己一旦多話了些也許會在那趙家小姐眼中便失了風度,隻得隱忍不發。倒是那畫扇姑娘卻如沐仙樂般神情專注,細細聆聽,也不知她究竟能從這半吊子的簫聲中聽出些怎樣的詩情畫意。
“畫扇姑娘,聽罷這曲可有心得?”簫聲漸落,岱榮的問題半真半假。
畫扇莞爾一笑,且未答話,倒是反過來問了那祝公子一句:“方才那人吹了半日,祝公子博學多才,想必是聽出了他奏的究竟是哪一首蝶戀花吧。”
岱榮這下可算是語塞了。沒仔細聽也就罷了,可那人吹得真不咋的,便是這樣還能聽出個所以然來不成?他歪著腦袋蹙著眉,眼中隻有那女子的笑顏——似有幾分調皮,可竟是之前從未見到過的燦爛。岱榮不禁暗暗嘆了口氣,她似乎很喜歡這樣的遊戲呢。